Workflow
油气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汪东进卸任中海油董事长
第一财经· 2025-04-23 18:56
2025.04. 23 本文字数:103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当日下午致信上市公司中国海油公共关系处。对方回复称,相关高级管理人员情 况尚待上市公司官方披露信息。 当晚,中国海油(00883.HK)披露公告,汪东进因任职变化不再担任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 等职,即日起至公司新任董事长委任生效期间,公司副董事长周心怀将主持相关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汪东进在4月9日还曾出席过集团公开活动。据中海油官方公众号消息,当天,汪东 进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身份赴研究总院工作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后进行座谈交流并发表讲话。 但在此后公司陆续发布的召开集团生产经营相关工作会议、党组会议中,均不见汪东进身影,而是由 周心怀主持召开会议并作讲话。 据中央组织部和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大型央企一把手的退休年龄一般是60周岁,上限可放宽至63周 岁。汪东进出生于1962年7月,即将年满63周岁。 作者 | 第一财 经 郭霁莹 4月23日,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公司高层一栏信息 中,集团董事长汪东进的相关任职信息已被撤下。 2000年,汪东进被调往哈萨克斯坦,兼任中油国际(哈萨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下好风险管理“先手棋”把好“源头关”
中国能源网· 2025-04-22 19:15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贯彻"合规管理提升年"部署要求,通过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合规风险防控水平 [1] 合规风险识别 - 聚焦法规制度识别风险,根据采气厂生产经营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等最新要求更新有效法律和制度清单 [1] - 聚焦管理要求识别风险,收到上级合规风险提示函等文件后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判,将合规要求作为风险识别重要来源 [1] - 聚焦问题短板识别风险,针对内控测试等发现的问题系统梳理、举一反三,纳入厂合规风险识别范围 [1] 合规风险提示 - 制定印发合规风险提示函,载明风险点等内容发送至厂主页,促进合规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落实 [2] - 组织召开问题剖析专题会,针对典型合规问题集中通报、提示风险、剖析成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2] - 推动业规融合常态化,将合规风险提示融入业务办理和审查全过程,加强承包商审查 [2] 合规风险应对 - 抓制度建设筑牢根基,组织各部门从四维度开展合规性评价与立改废工作,防范合规风险 [3] - 抓案例学习以学促防,动态跟踪监管要求与风险变化,编制《违规案例学习手册》下发全员学习 [3] - 抓过程管控强化治理,推进"三全"管理,梳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对重大风险实施季度监测 [3]
中国海油刷新我国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
新华财经· 2025-04-16 11:1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海油在超深水钻完井技术取得突破,推动了海洋油气产量增长和钻完井技术迭代,未来将向更深、更快发展,为全球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2][3] 技术突破 - 中国海油在我国南部海域某超深水探井以11.5天钻井作业周期高效完成,打破3500到4000米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 [2] - 此次突破验证了我国自主深水钻完井完整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超深水钻完井领域的“优智”技术实力 [2] 技术优势 - 我国深水钻完井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2] - 中国海油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水优智钻完井技术体系和精益管理模式,将作业任务拆解成数百个“常规操作”环节,统筹多专业技术团队协同配合,实现全流程安全优质高效 [2] “十四五”成果 - “十四五”以来,我国深水井钻完井作业量较上一个五年增长超74%,支撑大型深水油气项目建成投产和海洋油气产量持续攀升,推动海洋钻完井技术迭代突破 [3] - “十四五”以来,一系列大型项目建成投产,中国海油实现海上复杂油气资源规模开发,建设提速,带动海洋钻完井装备产业链发展和技术人才队伍壮大 [3] 未来展望 - 中国海油的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将向更深、更快发展,通过数智赋能实现从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跨越 [3] - 深水油气钻完井技术突破能提高作业效率、保障本质安全,为全球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中国方案”,彰显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实力,为加快深海油气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
中国海油2025033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海油)[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优异**:2024年净产量达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7.2%;储量寿命保持10年,储量替代率达167%;规模净利润达1379亿元,逆势上涨;全年股息合计1.40港元含税,同比上升12%;经营现金流同比上涨5.3%,达2209亿元;自由现金流充裕,达975亿元;股东权益较期初增加815亿元,总资产超1万亿元[1][2][3][9] - **成本管控有效**:桶油主要成本管控有效,统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同比下降1.1%;相较2013年,净产量增长77%,桶油主要成本下降37%;海外加拿大长湖项目统油主要成本保持在公司平均线以下[3][5][9] - **勘探成果丰硕**:海上获11个新发现,如博中8 - 3南、秦皇岛29 - 6等;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灵水36 - 1和深层亿吨级整装大油田惠州19 - 6;海外圭亚那Starbrook区块获亿吨级发现,Bluefin总可采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3][4] - **开发生产良好**:国内外产量均大幅增长,中国净产量同比增长5.6%,海外净产量同比增长10.8%;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采收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降至9.6%;多个重点新项目投产,如绥中36 - 1、旅大5 - 2等油田项目[5][6] - **技术创新显著**:2024年潜水水下生产系统成功应用,首座移动式助热平台热采一号等投用;依托海能人工智能模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7] - **绿色发展推进**:通过岸电工程等实现绿电替代7.6亿千瓦时,完成海上油田火炬气回收利用;海油观澜号稳定运行,发电量达2600万千瓦时;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完工安装;复碳产业稳步开展,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超11万吨[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程标准化成效**:工程标准化项目整体产能建设提速超27%,批量化采办降本5%,迭代优化减重1900多吨,节省工艺类设备设计制造周期两个月[7] - **未来经营策略**:坚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体制增效升级行动;未来几年产量将稳步增长;2025 - 2027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将适时调整分红政策[10]
中国海油20250327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海上油气行业 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相关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开发生产 - 2024年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采收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降至9.6%,多个重点新项目投产,如隋东36 - 1、旅大5 - 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高峰日产量达3万桶油当量,国中19 - 2油田开发项目高峰日产量约1.9万桶油当量等[1] - 海外加拿大长湖项目稠油主要成本保持在公司平均线以下,中国海上平均钻井日效率实现五年来最好水平,成功钻探中国首个海上超深大陆井[2] 工程建设 - 全年在线项目超6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创亚洲首例深水导管架平台加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工程标准化项目整体产能建设增速超27%,批量化采购降本5%,节省工艺类设备设计制造周期两个月[2]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魁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投用,两项创新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3] - 打造深海一号和涠洲岛32 - 6南北两个智能油气田建设标杆,推动陆上终端智能化,依托海能人工智能模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3] 绿色生产与ESG - 通过岸电工程等实现绿电替代7.6亿千瓦时,完成海上油田每天5万方以上火炬气回收利用,丹平15 - 1、勒东15 - 1GCS示范工程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超11万吨,中国海上首个自产式拖碳GCS项目投用[3][4] - 2024年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治理架构,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合规[4] 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油气实现价格与市场走势基本一致,油气销售收入和规模净利润保持较高水平,股东权益增加815亿元,总资产超1万亿元,资本支出1325亿元[4][5] - 桶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同比下降1.1%,桶油作业费用基本持平,桶油折旧同比增长2%[5] 未来规划 - 坚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极致增效升级行动,未来几年产量将稳步增长,有信心完成三年滚动产量目标[6] - 2025 - 2027年,在获股东大会批准前提下,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将根据市场等因素适时调整分红政策[6] 问答环节 - **产量增长潜力**:2025 - 2027年有明确产量目标,有信心完成,“十五五”规划在启动阶段暂无法披露,公司有核心竞争优势保障发展[8][9] - **深海科技**:在深海地震勘探、钻探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进展,如自主研发海底系统、实现近万米大斜度水平井钻探、研发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和圆筒型FPSO等,也在探索新能源领域发展[9][10] - **天津板块经营利润与贸易策略**:公司重视天然气开发,国内沿海销售区域保证收益,开发方案签长协保障稳定生产和价值实现;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建设[14][15] - **分红与股票回购**:决策分红考虑盈利、资产负债、资本支出和对标同行等因素,将根据市场等适时调整;圭亚那资产仲裁按ICC程序进行,若胜诉将选对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方案[19][20] - **资产减持与天然气价格**:按会计准则进行减持测试,本次海外资产因外部因素出现减持迹象;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因原油价格下降和暖冬致消耗减弱[23][24] - **增储上产与原油需求**:增储上产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自身发展需求,国内稳原油、增天然气,海外优化项目和获取新项目;原油需求受美国贸易政策等影响,价格相对确定,公司做好自身应对不确定性[26][28] - **资产出售与合作**:墨西哥中海资产出售按计划推进,美国陆上资产近期无出售计划;与哈斯基合作正常,主要在基东南海的在产油田和产品分成合同方面合作[32][34] - **深海技术与天然气合同**:深海开发是公司重要领域,会提高天然气占比和产量;国内天然气价格稳定,有长期合同保障,市场潜力大[37][39] - **桶油成本与新能源业务**:坚持高质量发展降成本,过去十年成本降低40%;新能源以海上CCUS和风光为主,现阶段未形成独立板块,未来可能融合发展[42] - **地缘政治与合作伙伴**:地缘政治是重要风险但非绝对因素,选择合作伙伴还考虑理念、信用等,公司有团队评估全球资产组合,不轻易因国家因素停止合作[44][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经受超强台风冲击,“灌篮号”保证特大纯锐性全面发电量达2900千瓦小时[10] - 中国国内天然气2024年消耗量420亿立方米,供应量约240亿立方米[39]
中国石油油气降价盈利1647亿 资本支出2758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长江商报· 2025-04-01 08:3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石油经营业绩逆势创新高,虽营业收入因油气产品价格和销量下降而下滑,但油气和新能源、天然气销售分部效益突出带动整体利润上升,且财务状况向好,持续积极回报股东 [1][3][5]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万亿元,同比下降2.48% [1][3] - 归母净利润1646.7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2% [1][3] - 非经常性损益减亏约174亿,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46.78亿元,投资净收益增加、营业外支出减少 [3][6] 业务情况 产品价格与销量 - 主要产品平均对外售价基本上全线下滑,煤油、柴油跌幅居前,柴油平均售价下滑6.1%至6632元/吨 [4] - 汽、柴油销售量同比下滑4.5%、6.9%至6414.7万吨、7419.1万吨 [4] - 原油平均售价74.7美元/桶,同比下降2.5% [4] 各业务分部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实现营业收入9068.13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1597.45亿元,同比增长7.1%,因原油和天然气销售数量增加、价格上涨 [4] - 天然气销售分部实现营业收入5926.90亿元,同比增长5.6%,经营利润540.10亿元,同比增长25.5%,因国内天然气销售量价齐增,且控制采购成本、优化客户结构 [5] 产销量数据 - 原油产量941.8百万桶,同比增长0.5% [5] -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5133.8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1% [5] - 油气当量产量1797.4百万桶,同比增长2.2% [5] 资源储备与勘探 - 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含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总面积236.7百万英亩,其中探矿权面积193.0百万英亩,采矿权面积43.7百万英亩 [5] - 正在钻探的净井数为487口,2024年完成多层完井数为5783口 [5]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为37.89%,较上年末下降2.87个百分点,已连续5年下降 [2][7] - 财务费用125.52亿元,同比减少55.58亿元,不及2019年财务费用的一半 [2][7] - 货币资金2162.4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36.27亿元 [7] - 有息负债为2457.8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42.09亿元 [7] 资本支出 - 2024年资本支出2758.49亿元,较上年微增0.2%,围绕油气增储上产、炼化转型升级等展开 [7]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资本性支出为2276.33亿元,用于国内重点盆地勘探开发等 [8]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资本性支出为334.89亿元,用于大型项目建设 [8] 股东回报 - 2024年将派发现金红利860.20亿元,股利支付率为52.24% [8] - 2007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8350.15亿元(含2024年末期拟派发部分),平均分红率为48.34% [8]
【中国海油(600938.SH)】24年归母净利润大涨11%,产储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报点评(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31 14:59
增储上产叠加提质增效, 24 年业绩和现金流实现逆势增长 2024 年布油均价为 79.86 美元 / 桶,同比 -2.8% ,总体维持高位,但 24 年 9 月至 12 月受中东地缘政治缓 和、原油需求预期下行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快速下跌, Q4 布油均价为 74.01 美元 / 桶,同比 -10.7% , 环比 -6.0% 。公司继续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净产量、净利润和现金流同比大幅 提升,体现了公司在油价下行期的经营韧性。公司现金流表现优异,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2209 亿元, 同比 +5.3% 。资产创效能力维持高位,全年 ROE 为 19.51% ,同比 -0.09pct 。公司坚持审慎的财务政 策,截至 24 年 12 月底的资产负债率为 29.05% ,同比 -4.53pct 。 点击注册小程序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 ...
一字跌停!仅1个多月,审计机构突然辞任,怎么回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7 15:50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7日ST新潮开盘一字跌停,原因是审计机构中瑞诚辞任且年报披露时间紧张,公司按时披露经审计年度报告存在不确定性 [1][3][4] 公司股价表现 - 3月17日ST新潮开盘一字跌停,收盘封单金额约3.45亿元,报2.25元/股,总市值153亿元 [1] - 当日股价下跌0.12元,跌幅5.06%,量比0.41,换手率0.30%,成交额4273.0万 [2] 审计机构辞任情况 - 新潮能源收到中瑞诚《关于无法承接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业务的工作函》,上交所督促其尽快聘请2024年年审会计师 [3] - 新潮能源股东大会2025年2月13日通过聘任中瑞诚,距辞任仅1个多月,2024年年报4月30日披露截止,时间紧凑 [3] - 中瑞诚因所需工作量及专业胜任能力超出预期,现有人力资源和工作安排无法按期完成审计工作而辞任 [3] 公司回应 - 公司工作人员称能否按时出年报不确定,即使尽快聘任审计机构,流程时间也紧张 [4] - 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涉及境外审计需去美国出差办公,理解中瑞诚辞任 [5]
拆分估算中海油内在价值
雪球· 2025-03-01 11:42
中海油内在价值分析 核心观点 - 中海油内在价值由五部分组成:PV-10证实储量折现值、已探明未证实储量折现值、老油气田采收率提高增加的储量折现值、国内海上勘探开采权价值、账面净现金 [2] - 在布油均价80美元假设下,公司总折现值约22000亿元,打7折后为15400亿元 [3] - 若布油均价降至70美元,总折现值降至19500亿元,打7折后为13650亿元 [3] - 当前H股市值约7730亿元,显著低于折现估值 [4] PV-10证实储量 - 2023年布油82美元时,PV-10为8821亿元(含970亿预计负债),对应证实储量67.8亿桶 [2] - 2024年布油80美元时,证实储量增至73.2亿桶,折现值约9600亿元 [2] 已探明未证实储量 - 2024年底储量约75亿桶,桶油折现值12美元,总折现值6400亿元(汇率7.1计算) [2] 老油气田采收率 - 采收率提高带来的储量折现值约1500亿元 [3] 国内勘探权价值 - 每年新探明储量约10亿桶,桶油价值增加10美元,年增值710亿元 [3] - 国内油气区块勘探权总价值约3000亿元(422亿美元) [3] 财务与现金流 - 2024年底账面净现金约1500亿元 [3] - 布油80美元时,未来12年总自由现金流约28000亿元,年均2300亿元 [4] - 布油70美元时,年均自由现金流降至约2000亿元 [4] 分红政策 - 承诺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利润的45% [4] - 历史分红表现良好,资金过剩条件下执行分红政策难度较低 [4]
又是直升飞机出事了
猫笔刀· 2024-05-20 22:17
今天a股的有色板块强势联动,黄金板块暴涨7.6%,工业金属板块也大涨4.6%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第四的是油气开采和煤炭开采,也是受惠的上下游关联 行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民爆概念也大涨6.7%,矿价涨了,爆破采矿的需求自然也来了。 黄金的上涨逻辑我之前已经说过好多遍了,简单概括就是抢跑美元降息+各国央行增加储备+预期主权货币贬值提前置换+世界局势动荡买金避险,过去3 年黄金分别上涨9%、16%、19%,短线依然有向上的动能,但中长期(1年以上)来看目前位置买入的值博率不高了。 另一个值得说的是国际铜价最近也加速上涨,铜是最为重要的工业金属,受益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需求增长的同时供给量却跟不上。因为铜矿开采建设 周期长,一般需要10年以上。前些年铜价低迷,大家都不愿意扩产,现在需求突然上来供给就不够了。这个不平衡的状态短期内还解决不了,所以预期铜 价的行情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大宗商品彻底疯了。 龙头黄金今天再飙1.6%,最高触及2454美元,创历史新高。受其刺激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群魔乱舞,今天沪银主力合约涨停+7.35%,沪铜主力合约大涨 4%,你们不要觉得这个百分比不大,期货合约最大可以放10倍杠杆,7%做错方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