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海网球大师赛票房首次破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1:30
赛事财务与商业表现 - 2025年上海网球大师赛票房首次突破1亿元人民币,刷新纪录[1] - 赛事全程约25万人次到场观赛,其中国内上海以外地区观众约占60%,境外观赛人数约占10%[1][3] - 官方纪念品商店总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与二次元IP“周同学”的合作产品备受追捧[3] 赛事运营与设施升级 - 为应对2024年雨水影响,2025年升级了2号场馆的可伸缩屋顶,化解了雨水对赛程的困扰[3] - 球员训练场地由原来的17号球场升级成“皇家加勒比大师训练场”,配备1200个座位的看台,满足球员高标准训练需求并允许球迷观摩[3] - 针对高温天气,组委会从10月4日起免费发放冰袋、冰毛巾,并紧急铺设电缆、借用柴油发电机,于5日开启中央赛场环廊空调[5] 行业规则与标准探讨 - 赛事主办方解释未关顶棚开空调的核心制约包括:全球ATP大师赛中仅马德里和上海有可闭合屋顶,缺乏操作基础;以及为维护公平竞赛原则,避免同轮次球员在不同环境下比赛[4] - 赛事期间主办方与ATP协商,引入一个综合考量高温和湿度的指数作为临时标准,但后续天气转凉未达到开启空调的指数标准[4][5] - 本次特殊的高温湿热天气间接推动ATP正在评估制定“高温政策”,以保护球员健康[5]
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落幕 摩纳哥选手夺冠 票房破亿 超25万人次观赛
解放日报· 2025-10-13 09:49
赛事核心表现与历史意义 - 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圆满落幕,摩纳哥选手瓦舍罗以世界排名第204位夺冠,创下ATP1000大师赛公开赛年代以来排名最低的冠军纪录 [1] - 赛事总观赛人次超过25万,其中10%为境外观众,30%为上海本地观众,60%来自中国其他地区 [1] - 赛事票房收入已突破亿元人民币 [1] 创新商业与支付模式 - 赛事组委会在机场为境外观众赠送预充值的Shanghai Pass一卡通,该卡整合了交通、文旅、购物、餐饮支付功能,服务近5000人次境外观众 [2] - Shanghai Pass通过创新“赛事门票+文旅权益”捆绑模式,实现票务收入25万元 [2] - 同步推出的ATP联名文创产品累计销售超过1500件,创收超12万元 [2] - 推出的3款大师赛限定版Shanghai Pass卡总制作量达9694张 [2] 文旅消费联动效应 - 组委会联合政府部门策划“票根经济”,凭赛事票根可在闵行、静安、长宁等区17家商业体的200余家门店享受专属优惠,并联动六大商圈发放消费补贴 [3] - 赛事高人气直接带动上海酒店及旅游市场消费增长,外地观众在观赛之余游览上海知名景点,进一步拉动餐饮、交通、景区等相关产业消费 [3] - 推出“赛票+景点”套餐(如包含迪士尼门票),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并刺激消费 [3] 纪念品销售与渠道拓展 - 旗忠网球中心官方纪念品商店主店面积近800平方米,较去年翻倍,提供730余件商品 [3]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纪念品商店部分日期销售额同比翻倍,整体销量较去年提升60% [4] - 为扩大消费场景,组委会增设离境退税、快递服务及仙霞网球中心快闪店,构建“场内+场外+线上”全渠道销售网络 [4] 观众结构与网球生态建设 - 赛事观众中网球运动参与者比例极高,随机调查显示10名观众中有9名是网球爱好者 [5] - 网球人口的增长是票房向好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上海“观赛—参与”的良性循环生态 [5] - 即使头号种子赛前退赛,且巨星费德勒、纳达尔已退役,德约科维奇生涯末期,赛事依旧保持高上座率,显示观众基础更为成熟 [4][5] 未来战略规划 - 未来将以旗忠网球中心为核心,布局完整的网球产业链 [5] - 计划在闵行区马桥及更广阔区域规划建设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网球小镇” [5]
超级黑马铸就大师奇迹,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圆满落幕
第一财经· 2025-10-12 23:18
赛事概况与结果 - 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在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落幕,世界排名第204位的摩纳哥选手瓦朗坦·瓦舍罗从资格赛起连胜九场,击败五位种子选手并最终夺冠 [1][3] - 男单决赛在瓦朗坦·瓦舍罗与其表哥阿蒂尔·林德克内希之间进行,两位选手均为首次闯入ATP1000大师赛决赛 [3][5] - 在男双决赛中,凯文·克拉维茨/蒂姆·普埃茨组合战胜安德烈·格兰森/亚历克斯·米克尔森组合,捧起男双冠军奖杯 [7] 商业表现与观众数据 - 赛事覆盖国庆与中秋假期,总票房首次突破1亿元人民币 [7] - 赛事全程吸引约25万人次到场观赛,刷新纪录,其中国内上海以外地区观众约占60%,境外观赛人数约占10% [7] - 赛事官方纪念品商店各类商品的总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人民币 [7] 赛事影响力与球星参与 - 作为全球九站中亚洲唯一的ATP1000大师赛,吸引力显著,四届赛会冠军德约科维奇赛前宣布参赛,2019年赛会冠军梅德维德夫称赞上海 [9] - 退役球星费德勒参与“超级挚友之夜”活动,与演员及网坛名宿和上万球迷互动 [9] - 中国球员表现不俗,商竣程职业生涯首次闯入ATP1000大师赛32强并首次战胜世界排名前十的球员,布云朝克特、张之臻等球员亦有上佳发挥 [9] 行业生态与未来发展 - 上海网球赛事历经从喜力公开赛、大师杯到劳力士大师赛的演进,完成了从赛事引入到生态构建的跃迁 [1][11] - 赛事方久事体育计划以大师赛为基础,推进旗忠网球中心的国际化升级改造,包括规划建设超一万坐席的综合场馆、国际网球学校及竞技训练基地等核心设施 [11] - 与ATP合作设立的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及久事国际网球学校将正式启动,旨在构建从青少年培养到职业晋升的完整人才体系 [11]
“海马”开跑 选手将获专属短视频
北京晚报· 2025-10-12 14:44
赛事概况与规模 - 2025海淀马拉松于今晨7时30分开跑 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1] - 赛事为第二年举办 报名通道开启后仅52分钟报名人数就超过1万人[1] 赛道与人文特色 - 赛道从科技创新地标中关村壹号出发 途经西北旺城市绿芯 温泉生态林带 苏家坨青春校园 上庄稻田湿地等地点[1] - 沿途设置30多处"加油站" 展示舞龙 威风锣鼓 小车会 花棍 大鼓 京西皮影 纳兰文化 京西稻 曹氏风筝等表演与文化[1] 赛事服务与保障 - 沿线及起终点共设置15个补给站 每2.5公里设固定医疗点[2] - 赛事运用科技赋能 包括功能丰富的官方小程序 智慧医疗保障监控平台 24小时在线的"AI智能跑步教练"[2] 科技应用与创新体验 - 组委会为跑友提供个性化生成AI短视频服务 跑友冲线后可快速获得专属AI短视频[2] - 赛事引入AI智能机器人在补给站为跑者服务[2] 特色活动与人文关怀 - 赛事为"破三"选手准备专属运动服 为45位当日过生日的跑者准备专属生日礼物[2] - 赛事引入海马旧物回收计划[2]
上海网球大师赛多指标有望创新高,文体商旅成外资流入新热点
第一财经· 2025-10-11 23:10
赛事经济规模与效应 - 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预计吸引现场观众24万人次,上座率、票房及周边销售有望创历史新高[3] - 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吸引境内外观众超22万人次,票房较2024年增长30%[5] - 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3.78亿元,产出效益309.90亿元,对相关消费拉动效应达116.45亿元[6] - 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发展目标[6] 上海体育赛事战略布局 - 上海体育赛事布局系统化程度高,包括引进的顶级国际赛事和自主创办的品牌赛事[6] - 公司集中资源培育本土品牌赛事,形成“三上”(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等城市形象名片[7] - 公司已培育成熟的赛事消费市场和专业的运营团队[7] 外商投资结构与趋势 - 2025年1-8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同比增长14.8%,同期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223家,同比增长3.9%[9] - 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高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额达52.44亿美元,同比增长61.9%[10] - 截至2025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10] 产业生态与投资环境 - 以文体旅为代表的服务商业新业态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如乐高乐园开园和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落地[9] - 迪卡侬将全球羽毛球研发实验室设在上海,原因包括上海强大的运动氛围和智能制造优势[11] - 公司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在上海兴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11]
上海网球大师赛多指标有望创新高 文体商旅成外资流入新热点
第一财经· 2025-10-11 19:31
赛事经济规模与效应 - 2025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预计吸引现场观众24万人次,上座率、票房及周边销售有望创历史新高[1] - 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吸引境内外观众超22万人次,票房较2023年增长30%[2] - 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3.78亿元,产出效益309.90亿元,对相关消费拉动效应达116.45亿元[2]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与布局 - 国家政策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2] - 上海赛事布局系统化,包括引进的顶级国际赛事如F1、ATP1000大师赛等,以及自主品牌赛事如上海马拉松、赛艇公开赛、帆船公开赛[2][3] - 上海已形成成熟的赛事消费市场和专业的运营团队[3]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2024年1-8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同比增长14.8%,同期上海新设4223家,同比增长3.9%[4] - 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高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额达52.44亿美元,同比增长61.9%[4] - 截至2024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5] 产业生态与企业案例 - 迪卡侬在上海投资设立多家公司,其中两家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并于2024年11月将全球羽毛球研发实验室落户上海[5] - 迪卡侬看重上海的运动氛围、智能制造优势及地方政府搭建的产业生态,包括政策先行先试和营商环境改善[5] - 企业期待在政府顶层设计下,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创造者融入体育产业生态[6]
上海网球大师赛多指标有望创新高,文体商旅成外资流入新热点
第一财经· 2025-10-11 19:28
文章核心观点 - 以文体商旅为代表的新业态正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上海通过系统化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有效拉动消费并吸引国际资本,展现出开放型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1][4] 体育赛事经济效益 - 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预计吸引现场观众24万人次,上座率、票房及周边销售有望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吸引境内外观众超22万人次,票房较2024年增长30% [2] - 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重大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3.78亿元,产出效益309.90亿元,对相关消费拉动效应达116.45亿元 [2] - 国家政策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2] 上海赛事体系与运营优势 - 上海赛事布局系统化,包括引进的顶级国际赛事(如F1、ATP1000大师赛)和自主品牌赛事(如上海马拉松、赛艇公开赛、帆船公开赛) [2][3] - 公司已培育成熟的赛事消费市场和专业的运营团队,形成3+3+3+X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框架以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3] 外商投资趋势与结构 - 2024年1-8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同比增长14.8%,同期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223家,同比增长3.9% [4] - 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高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52.44亿美元,同比增长61.9% [4] - 截至2024年9月,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60家、外资研发中心631家,是外商投资首选地 [5] 产业生态与投资环境 - 国际资本通过项目如乐高乐园开园和哈利波特制片厂落地,对上海消费活力与创新环境投下信任票 [4] - 公司认为上海吸引力源于营商环境、前瞻政策、产业生态和人才密度的深度融合,企业受益于地方政府搭建的良好生态 [5] - 案例:迪卡侬在上海设立全球羽毛球研发实验室,利用本地运动氛围和智能制造优势进行产品创新 [5]
南北民间足球“破壁”对话,廊坊国安第一城掀起“快乐足球”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0 10:38
不同于传统赛事,国安第一城将球赛与文旅深度绑定,打造"观赛+体验"一站式闭环。球场上,国家级 非遗隆尧招子鼓与国风演艺轮番暖场;球场外,天工开物非遗手作深度体验,永乐食街各地小吃齐聚一 街;晚间更设"足球之夜",让球迷与球员交流互动。比赛期间,不少球迷慕名而来,预订了"足球+酒 店"的度假套票。 未来国安第一城将常态化举办跨足球邀请赛,并结合自身国潮文化主题逐步纳入更多来自全球的特色球 队,搭配蹴鞠游艺、青少年足球训练营、足球主题研学等项目,推动观赛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赏非遗大戏、逛永乐食街、看足球比赛……国庆中秋假期,一场以"快乐足球"为名的文体旅盛宴在位于 廊坊市香河县的国安第一城举行。 国家级非遗隆尧招子鼓的鼓点与足球比赛的哨声共振,贵州"村超"的草根热情与江苏"苏超"的战术博弈 交织……在首届"苏超vs村超足球邀请赛"上,中信国安联队、江苏苏超明星队、贵州村超党相村队、女 足联队及廊坊广达队齐聚一堂,以球会友、以文聚力,共同书写"旅超"品牌的首章华彩。 本次赛事的参赛阵容堪称"南北足球文化缩影"。由"国安老男孩"领衔的中信国安联队用默契的配合与从 容的脚法,唤醒了一波球迷的回忆 ...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接受All-in峰会专访:谈中美竞争,AI普及是马拉松,中国已有50%企业在用AI
美股IPO· 2025-10-10 00:03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与监管环境 - 公司最初15年以自由市场方式野蛮生长,随后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目前市场有五六家强大竞争对手[18] - 为应对行业失序、过度竞争和垄断行为,政府出台新监管措施,目前行业进入更稳定和可预测的监管新常态[18] - 公司现任董事长明确聚焦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AI技术贯穿其中,这种聚焦对统一团队思想和高效执行至关重要[30]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 中国政府全力支持AI发展,推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目标到2030年让90%的社会设备内置AI代理[34] - 中国AI采用率经历爆炸式增长,从去年仅8%的企业使用AI飙升至目前接近50%[27] - 公司已将AI全面融入电商、地图、外卖等消费者应用,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AI编写代码比例在不同部门已达到约30%[28][29] - AI提升运营效率减少招聘需求,但公司尚未因此进行裁员[29] 中美关系与科技竞争 - 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竞争在所难免,但中国在过去三四十年间未曾发动战争,始终专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18] - 在AI领域,中国积极拥抱开源,推出参数更小的模型专为移动设备设计,更注重技术普及而非单纯模型开发[26][27] - AI发展更像漫长马拉松而非短期竞赛,胜利关键在于技术应用速度而非模型开发,AI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存在巨大国际合作空间[25][27] 中国社会与经济现状 - 中国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家长普遍期望子女进入国内外顶尖学府深造[23] - 中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18%,每年约10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焦虑[35] - 过去四五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家庭平均资产缩水约30%,产生强烈负面财富效应[35] - 中国官方对通用人工智能讨论不多,自信有更强管控能力,实现真正AGI可能还需二十年时间[37]
阿里云与NBA中国达成多年合作
北京商报· 2025-10-09 16:16
合作主体与宣布 - 阿里云与NBA中国达成多年合作,成为NBA中国官方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合作伙伴 [1] - 合作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与NBA副主席兼首席运营官马克·塔图姆共同宣布 [1] 技术应用与平台支持 - NBA中国将利用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服务支持数字球迷互动计划 [1] - NBA中国将采用阿里云的基础设施承载其数字平台,包括NBA App、NBA中国官网和NBA中国小程序 [1] AI模型开发与功能 - 双方将基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开发专属AI模型 [1] - 该AI模型将根据NBA的数字资产进行微调,为中国的NBA App用户提供实时比赛集锦、篮球历史数据、球员深度分析及互动讨论功能 [1] 数据分析与互动增强 - NBA中国将利用阿里云的智能分析工具生成数据洞察,以加强球迷互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