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

搜索文档
天智航子公司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 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20:06
增资扩股交易 - 安徽爱视睿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5家投资者,包括国中三期基金、国中久荣基金、国元种子基金、合肥经开区天使基金、合肥产投大健康基金 [1] - 投资者拟以5980万元认购安徽爱视睿498.33万元注册资本,对应增资后28.53%股权 [1] - 增资前安徽爱视睿作价1.5亿元,增资后估值提升至2.1亿元 [2] - 每1元注册资本的增资价格为12元 [2] - 增资完成后安徽爱视睿注册资本增至1746.66万元 [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前天智航持有安徽爱视睿40.85%股权,增资后持股比例降至29.20% [2]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俊采智兴及其他原股东放弃本次增资优先认购权 [1] - 安徽爱视睿仍为天智航合并报表内的子公司 [2] 公司财务与业务 - 安徽爱视睿成立于2024年12月26日,主营业务为医疗影像等系列机器人协同产品业务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3828.91万元,净资产3705.11万元 [1]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274.89万元 [1] - 本次交易将为安徽爱视睿带来现金投资5980万元 [2] 战略意义 - 增资扩股有助于为安徽爱视睿注入运营资金,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2] - 将加速推动天智航打造以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为核心的生态体系 [2] - 有助于完善公司产业布局,打造骨科手术全流程产品服务能力 [2] 历史融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安徽爱视睿曾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毅达铜陵基金、毅达芜湖基金2家投资者 [3] - 当时作价1.2亿元,投资者以2980万元认购248.3334万元注册资本,对应19.89%股权 [3] - 该次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增至1248.33万元 [3]
毫米级手术革命:自适应机器人如何成为医生的“隐形助手”?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4 11:47
医疗机器人行业现状 - 医疗机器人从实验室概念加速走向临床一线,成为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在许多医疗场景中发挥作用[1] - 现有技术虽突破传统医疗物理边界,但机器人从辅助工具迈向自主执行仍面临多重挑战,主流产品处于辅助向自动化过渡阶段[1] 当前医疗机器人的局限性 - **现实定位精度和作业灵活性不足**:定位精准性和作业稳定性易受患者情况和外部环境影响,可能造成重大隐患[4][5] - **操作复杂**:医护人员需花费较长时间培训学习机器人的操作和应急处理,增加时间成本和心理压力[6] - **综合成本高**:例如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售价约2500万,设备通用性不足导致医疗机构自动化改革成本难降低[7] - **安全性顾虑**:机器人替代医生操作可能增加患者紧张感,确保人机协作安全性是重要挑战[8] 技术突破方向 - **安全性能**:双通道冗余架构搭配力矩控制框架满足国际安全标准(CE、ET、IEC 60601),保障接触环境中的作业和人员安全[10] - **实时力反馈与精细力控**:通过力/力矩传感技术、力控算法等模拟人类手感,复现复杂操作手法(如超声检查中动态调整接触力度)[14] - **易用性设计**:柔顺拖拽功能允许医务人员直接轻力拖拽机器人末端,降低学习门槛[16] - **多样化功能开发**:提供开发工具包Flexiv RDK支持个性化医疗应用构建[16] 自适应机器人医疗应用案例 - **超声诊疗**:实时贴合人体轮廓并复现医生手法,确保最佳压力,辅助完成诊察[20] - **按摩理疗**:模拟专业医师手法进行中医推拿、疼痛管理等[22] - **手术场景**:支持脑卒中、骨科等手术,部分进入临床阶段,验证技术可靠性[24] - **Rizon Med专用机型**:高刚性设计(10,000N/m)、电磁抱闸配置,提升安全性和通用性[26] 行业前景 - 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或突破400亿美元,中国本土化创新有望占据30%份额[30] - 技术发展目标为拓展医疗可能性,通过机器人提升医生决策与创新能力,实现人机协同效率优势[24][30]
全国首例!西藏日喀则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生物膝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9 20:53
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生物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在西藏高原成功实施,标志着智能骨科技术在高海拔地区常态化落地 [1] - 手术采用国产"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针对藏族患者骨质量和发育特征定制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实现精准置换 [1] - 手术团队克服高原环境三大挑战:骨骼"塌方式"缺损、医生高原反应、设备低压低氧运行稳定性,截骨误差需小于1毫米以避免假体寿命骤降50% [1] 手术技术细节 - 机器人三维重建患者膝关节结构,智能匹配最佳假体型号及截骨角度,术中辅助完成高精度截骨,力线精准恢复至0° [2] - 手术全程耗时2小时,出血量少,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负重行走 [2] - 压力垫片实时监测关节间隙压力,确保假体受力均衡,弥补机器人手术力感知和力反馈功能缺陷 [5] 本土化医疗能力建设 - 西藏九五三医院骨科团队通过三次"数字化手术巡诊"活动和六十余台手术实践,已能独立操作"锟铻"机器人系统完成髋膝关节置换术 [4] - 构建"专家技术输出+本地团队能力培养+国产设备性能支撑"三位一体模式,实现边疆患者家门口享受国际顶尖技术 [4][5] 国产设备性能验证 - "锟铻"机器人自2023年创下全球海拔最高机器人手术纪录后,累计完成4000余例关节置换 [5] - 高原套件含17项专利技术,可在-20℃至40℃极端温差、氧浓度不足平原60%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5] - 力感应垫片技术由重庆市重点项目资助研发,实现精准无损截骨和实时动态软组织平衡双重目标 [5] 行业相关企业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企业 [11]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9]
Adv. Sci.:北航团队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开发黑科技手套增强抓握功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3 16:04
风湿患者辅助手套创新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力教授团队开发出基于热响应离子凝胶的智能手套,重量仅47克,显著提升便携性 [1][9] - 手套利用温度调控粘附力(25°C时粘附力35kPa,45°C时降至6.8kPa),4秒内实现抓握/释放切换 [9][10][14] - 集成IMU免提控制系统,通过小指连续两次伸展/弯曲触发释放,支持800°/s高速运动下的精准识别 [16][18] 风湿性疾病患者需求背景 - 全球约5%人口受风湿性疾病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75%可能出现关节畸形,50%伴发周围神经病变 [4] - 传统辅助设备存在缺陷:刚性外骨骼易导致关节错位损伤,软性手套需外部驱动硬件且可能引发疼痛 [5] 生物启发技术原理 - 模仿章鱼/壁虎的粘附机制,相比机械联锁/摩擦抓握,仅需最小预载荷即可产生垂直表面粘附力 [5][6] - 离子凝胶在65%重量比PBA含量时表现最佳粘附性能,支持玻璃/金属等多种材料表面循环使用 [12][13] 临床验证效果 - 患者测试显示手套可完成饮水、下棋、抓取硬币等ADL任务,成功抓握学生卡/手机等不同形状物品 [19][20][22] - 对比试验中,患者从完全无法抓握水瓶到实现完整取用-释放操作流程 [19][20] 系统设计创新 - 柔性电子系统集成FPCB、锂聚合物电池和蓝牙模块,总重较现有方案减轻7.2倍 [9] - 智能粘合垫采用PID温度闭环控制,弯曲状态下仍保持±1.3°C精度,4V电压下4秒完成温度切换 [14][15]
2025VENTURE50投资价值企业分享日暨启动仪式
投资界· 2025-04-15 10:59
活动概览 - VENTURE50活动将于2025年4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国航世纪大厦21层举办 [3][7] - 活动包含主题分享、评委发言、企业展示和自由交流等环节 [3][4] - 主办单位为清科创业和投资界 协办单位为沙丘投研院 [5] 参与企业 - 昂坤视觉:专注于光学检测和测量设备的研发及制造 [4] - 远触智能:国产数字化工业AI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4] - 中科宇航:研制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商业航天企业 [4] - 踏歌智行:提供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 [4] - 中科驭数:专注于DPU研发的科技企业 [4] - 万思医疗:专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 [4] - 鉴智机器人:以视觉3D理解为核心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 [4] 活动议程 - 14:00-14:30 主持人开场 [3] - 14:30-14:35 领导致辞 [3] - 14:40-14:45 主题分享:VENTURE50二十载再启新程 [3] - 14:45-15:00 评委嘉宾分享评选故事 [4] - 15:00-16:00 优质上榜企业分享 [4] - 16:00-16:30 会后自由交流 [4]
最新!又一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3-13 11:59
医疗器械审批与创新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3月12日批准罗伯医疗的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国械注准20253010539)创新器械注册申请,这是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整合型机器人 [1][3] - 截至发稿日,我国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累计331项 [1] 产品技术特点 - 消化道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由电控单元、驱动装置、操作手单元组成,与一次性使用消化道内窥镜组织钳配合使用,适用于食管、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3] - 产品采用消化内镜外挂柔性机械臂,通过主从控制模式实现末端执行器4自由度运动,精确控制夹取位置与方向 [3] - 柔性臂直径控制在3mm左右,在消化道有限空间内实现4自由度精准主从控制 [10] - 第二代双通道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EndoDreams系统已完成多次动物活体实验,未来可扩展至泌尿、妇产等领域 [11] 产品优势 - 设计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3] - 不改变传统内镜结构和医生操作习惯 [10] - 对传统内镜具有普适性,可为不同品牌定制化设计 [10] - 价格优势明显,医院不需要额外购买定制内镜设备 [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在世界十大高发癌症中,消化道肿瘤占5个席位 [4] - 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死亡病例约100万 [4] - 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0%,死亡人数占肿瘤死亡总人数近一半 [4] - 我国ESD手术量约40万例/年,保持20%增长,预计2028年达60万例 [4] - 我国2018年启动"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计划每年筛查1000万-2000万人 [4] 临床应用 - ESD手术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方案,但传统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 [5][7] - 罗伯医疗产品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8] - 产品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完成超百例临床试验 [16] 行业竞争格局 - 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分为专用型内镜机器人和普通内镜整合型机器人 [14] - 专用型代表产品包括STRAS系统、仿生柔性机器人系统、Flex手术机器人系统 [14][17][19] - 普通整合型代表产品包括MASTER系统、TASER系统、PETH系统、REXTER系统 [20][23][26][27] 公司概况 - 罗伯医疗成立于2015年,初创于瑞士,成立于硅谷,扎根于深圳 [30] - 技术来源于洛桑理工(EPFL)及哈工大(HIT),在柔性机械臂、并联手术机器人设计等领域有技术积累 [30] - 融资历程:2024年A+轮(杭州资本)、2023年A轮(数千万元,泰號基金)、2017年天使轮(华大智造) [31] - 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涉及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消化内镜机器人等 [32]
罗森博特完成C轮融资,全球首创的智能化骨科解决方案向商业化落地迈进
IPO早知道· 2025-01-20 11:35
公司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完成C轮融资 由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和美敦力中国基金共同领投 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高特佳投资跟投 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智能化骨科解决方案的商业化推广及后续产品研发迭代 [2]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专注于智能医疗领域原始创新 确立了"以临床刚需为驱动 以深度医工交叉原始创新为基础"的发展路径 推动骨科手术向智能化、微创化、标准化发展 [2] - 公司选择以国际公认最难的骨盆骨折闭合复位作为切入点 开发出全球首个可以完成复杂骨折微创复位操作的手术机器人系统 构建了足够深的技术护城河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产品罗森万相®️智能化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术中骨折实时3D导航、机器人辅助骨折复位操作、智能手术规划等先进技术 [3] - 该系统已在14省市自治区20多家医院完成300余例手术 闭合复位成功率大于98% 优良率大于95% 远超专家徒手复位治疗水平 显著降低医生术中的辐射损伤 [3] - 2024年2月21日 罗森灯塔®智能化小型手术机器人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主要适用于创伤和脊柱手术的定位导航 具有精准定位、小巧稳定、灵活便捷等特点 [3] - 2024年9月 罗森擎天®电控弹性牵引取得北京市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成为从医工交叉理念创新到产品创新的典型案例 [3]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骨盆骨折闭合复位一直是临床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迟迟未能攻下的堡垒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均围绕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 但一直未有成型的系统进入临床应用 [3] - 公司产品有效弥补了现有骨科手术机器人复位功能的缺失 提高了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手术的治疗水平 提升了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 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白 [5] - 全球骨科手术正在经历数智化变革 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对骨科手术有较强的赋能机会 [5] - 手术机器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同步提升 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公司实现了"将最困难的环节交由机器人完成" 这是手术机器人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康诺思腾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自主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已获批准上市
IPO早知道· 2025-01-13 11:55
2024年是康诺思腾的商业化元年。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的初心,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并 已 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的认可,也获得越来越多客户与伙伴的认可。我们团队将沿着创新的道路,让高品质的手术机器人 产品和技术,以可负担的价格,服务全球各地有需要的人。 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深 入拓展全球市场、推进海外认证,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为智慧医疗行业创造价值,为人类更美好 的生活作出贡献。 " 殷拓集团(EQT)私募资本亚洲咨询团队合伙人何淑韵和萧宇成 表示: "在全球范围内,迫切需要让 更多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医疗服务,然而,鲜有企业能达到机器人辅助手术所要求 的安全性、精准性以及严谨性。康诺思腾作为在这一领域的领军者,致力于提升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可 及性。 殷拓集团很自豪能够通过运用我们在医疗、科技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来支持康 诺思腾,助力其为全球患者提供创新且可及的高品质手术机器人。"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 表示: "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正在持续产生更好的治疗和临床 效果。自启明创投投资康诺思腾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