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强势新品打开成长空间,怎么看地平线机器人-W“入通”后的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5-27 09:03
资本市场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标志着资本市场对其软硬结合技术路径的高度认可 [1] - 上市后股价走势呈现高活跃特征,国内外主流券商积极覆盖,纳入港股通后预计将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和长期资金建仓 [1][7] - 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28港元;浙商证券预测公司有望在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信达证券同样给予"买入"评级 [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征程系列计算方案已累计出货突破800万套,2024年在中国OEM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超40%,居市场第一 [2] - 征程6系列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交付,理想汽车L6智能焕新版Pro车型也搭载了征程6M计算方案 [2] - 发布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已与奇瑞集团和大众集团达成量产合作 [3][4] - HSD系统搭载征程6P计算方案,支持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提供三个版本方案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4] 客户与合作 - 已与超过40家车企及品牌展开合作,涵盖前十大中国车企 [6] - 与比亚迪深度合作,征程2、征程3和征程5计算方案已获得比亚迪信任,征程6系列实现量产交付 [2] - 与奇瑞集团就HSD量产全面合作,HSD将作为奇瑞"猎鹰"的先进方案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 [3] - 与大众集团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加速全场景辅助驾驶全栈方案的研发 [3]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行业接近"全民智能辅助驾驶"时代,地平线作为头部供应商将深度受益 [5] - 公司软硬结合的全栈交付能力使其成为行业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链里的"最大公约数",增长可见度及潜在空间极高 [5] - 自2016年提出智能驾驶端到端演进理念,基于自研BPU架构持续迭代,已推出征程2-6系列芯片,技术护城河深厚 [6]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企业探索多元化出海模式
中国证券报· 2025-05-27 05:45
出海加速 - 今年以来中国智能辅助驾驶企业加快出海步伐,5月Momenta、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相继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掀起出海浪潮 [1] - 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将在下半年接入Uber平台在中东运营,文远知行计划未来五年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服务 [1] - Momenta的Robotaxi车辆将接入Uber平台,计划2026年初在欧洲落地商业化服务 [1] - 百度萝卜快跑与迪拜道路交通局签署协议,计划部署超1000台智能辅助驾驶汽车,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开展规模化测试 [2] - 文远知行在阿布扎比开启纯智能辅助驾驶Robotaxi试运营,部分地区从有安全员逐步进入全无人试运营 [2] 出海模式 - 企业采取多元化出海模式,包括借助国际出行平台开拓市场、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Robotaxi服务 [2] - 小马智行采取"渐进式渗透"战略,基于技术成熟度、政策适配性与商业可行性,与当地头部企业合作形成"技术+资本+本土资源"模式 [5] - 百度萝卜快跑将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建完整Robotaxi生态系统,可能探索换电等创新服务 [6] - 行业从早期单点技术测试转向多区域、规模化商业运营部署,采取技术授权、合资运营等灵活合作模式 [3] 技术优势 - 中国企业在无图技术、车路协同等领域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熟技术方案,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3] - 得益于国内复杂路况数据积累,技术泛化能力提升,部署周期大幅缩短 [3] - 小马智行智能辅助驾驶里程已积累超4500万公里,具有高复杂场景运营经验 [7] - 国内一线城市为Robotaxi制定的完备配套政策为海外市场提供可快速复制的"样板间" [7] 驱动力 - 海外部分市场有政策红利与旺盛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具盈利潜力的业务增长空间 [3] - 出海有助于满足海外智慧城市转型、老龄化社会需求 [4] - 通过出海融资或拓展海外业务可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市场机遇,推动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 [4] - 在政策开放市场差异化布局可抢占先发优势,加速技术方案全球化商业应用 [4] 生态共建 - 企业出海不仅是技术和产品输出,还与当地政府或产业链企业共建智能辅助驾驶出行生态 [4] - 禾赛科技海外客户包括Zoox、Aurora等,正助力Robotaxi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运营 [4] -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资本+本土资源"模式与当地头部企业合作 [5] - 需与本地合作伙伴携手构建完整生态系统,探索创新服务 [6]
福瑞泰克招股书更新 49家OEM的共同合作伙伴 量产项目超260个
智通财经· 2025-05-23 14:29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28亿元人民币、9.08亿元人民币及12.83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97.9% [1] - 2024年FT Max解决方案收入达5.58亿元人民币,占比43.5%,FT Ultra解决方案收入达6.14亿元人民币,占比47.9% [2] - FT Max及FT Ultra解决方案交付量2022-2024年增长率分别为482%和651% [5] 市场地位 - 以中国2024年L2级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装车量计,公司为第一大自主供应商,市场份额21.3% [2] - 以中国2024年L2级及L2+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装车量计,在国内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7.7% [2] - 2024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国内OEM均应用了公司解决方案 [4] 业务发展 - 2024年下半年OEM合作伙伴增至49家,定点项目超330个,量产项目超260个 [4] - 2024年下半年平均每周有2个项目定点和量产 [4] - 拥有行业稀缺的软硬一体辅助驾驶平台ODIN3.0,整合控制器、传感器、软件算法和数据闭环平台 [4] 产品与技术 - 推出覆盖FT Pro、FT Max、FT Ultra的三级产品矩阵 [4] - 2025年推出"智享全民版"解决方案,仅需128TOPS算力实现多项智驾功能 [5] - 采取乘用车和商用车"双轮并举"竞争策略 [5] 资本运作 - 2023年11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中金等知名机构担任联席保荐人 [5] - 股东包括上汽、北汽、吉利等车企及政府产业基金 [5]
智能辅助驾驶竞速与暗战:自研派VS合作派,功能水平分化加剧
贝壳财经· 2025-05-22 18:37
车企自研辅助驾驶技术进展 -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正式进入AI大模型时代,本次OTA更新重点围绕智能驾驶能力升级,同步更新智能空间和智能电动 [3] - 蔚来智能辅助驾驶NOP+截至3月31日已避免超350万次碰撞风险,截至2025年5月15日累计行驶里程达49.357亿公里 [3] - 奇瑞猎鹰智驾系统分为500/700/900三个级别,依托1600万全球用户每年积累超20亿公里智驾里程,生成1000万+高价值训练数据和180万+世界模型场景 [3] - 音和汽车千里浩瀚规划了H1/H3/H5/H7/H9等多层级辅助驾驶方案,吉利控股旗下极氪、领克等品牌将采用该系统 [3] - 广汽集团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基于生成式AI端到端架构,已沉淀500万用户驾驶场景和超4000万公里L4级Robo-taxi数据 [3] 行业技术路线分化 - 比亚迪全栈自研"天神之眼"系统,与小鹏、理想等同属第一梯队车企自研阵营 [4] - 博世认为中阶智能辅助驾驶应交给供应链处理,主机厂每年投入数亿至数十亿全栈自研成本过高 [4] - 华为预计2024年将有7家车企10个品牌采用乾崑解决方案,包括长安深蓝、赛力斯问界等,预计采用华为智驾汽车超50万辆 [4] 华为合作模式分析 - 华为汽车业务有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如宝马、比亚迪)、HI模式(如北汽极狐、阿维塔)、智选车模式(问界、智界) [5] - 智选车模式合作深度最紧密,华为参与产品设计、营销及销售,合作车型会在华为体验中心展示 [5] - 上汽集团从"掌握灵魂"转向与华为合作尚界,但合作伙伴面临核心技术自主性质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