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蒙草“生态种子包”通过专家评审,荒漠化防治有了科研新“动力”
全景网· 2025-09-29 14:39
核心技术突破 - 生态种子包技术获得八项相关发明专利 采用微生物菌剂和高分子保水微颗粒实现化肥用量减少30%至50% 显著提升贫瘠土壤种子成活率15%至20%并节水90% [2] - 技术依托精准生态大数据导航系统 分析修复地天然植被群落结构 实现从一刀切到一地一策精准治理的跨越 [2] - 专家组认定技术成熟且具备大规模推广潜力 建议出台配套技术指南推动标准化应用 [1][4] 应用成效验证 - 完成1000亩试验区建设及13.64万亩示范面积 覆盖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多盟市 [4] - 正蓝旗半流动沙地治理后植被盖度达45%至55% 牧草产量超75公斤/亩 裸沙面积减少90%以上 [4] - 各示范区植被恢复趋势明显 草群盖度/产草量/多年生优良牧草占比均显著提升 [4] 战略发展规划 - 以现有13.64万亩示范区为基础 逐步向内蒙古全域及全国沙地草原拓展 [6] - 持续深化技术研发 重点筛选驯化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乡土草种 [6] - 目标实现用中国草种丰沃中国草原的技术覆盖体系 [6]
连亏股冠中生态易主加收购涨停 实控人等先套现2.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11:29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冠中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李春林、许剑平与深蓝财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分两期合计转让21,704,920股股份(占总股本15.50%)[1] - 第一期转让14,703,333股(10.50%) 协议转让价格15元/股 转让价款220,549,995元[1] - 第二期转让7,001,587股(5.00%) 于2026年3月31日前或协商时间交割 转让价格取大宗交易下限与第一期复权价孰高值[2] - 表决权放弃协议约定第一期交割后 冠中投资等方放弃合计47,246,067股(33.74%)表决权 弃权期限36个月[2] - 第一期股份转让及表决权放弃完成后 深蓝财鲸持股10.50%成为控股股东 靳春平成为实际控制人[3] 关联交易 - 公司拟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51%股份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暂定不高于56,000万元[3] - 交易对方花舞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靳春平控制的深蓝财鲸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构成关联交易[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5,288,145.05元 同比下滑61.46%[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00,209.07元 同比下滑307.48%[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08,586.87元 同比下滑52.33%[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6,134.39元 同比下滑137.20%[6]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5,623.46万元、3,417.21万元、-7,090.02万元、-318.61万元[5] 上市及融资 - 公司于2021年2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格13.00元/股[6] - 公开发行股票2,33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1%) 募集资金30,342.00万元[6][7] - 募集资金净额25,774.24万元 原计划募集45,448.20万元用于生产基地及营运资金项目[7] - 2021年5月实施每10股派息0.8元并转增5股的分配方案[8]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2025年9月29日复牌涨停 报收13.44元 涨幅20.00%[1]
一笔超70倍P/E的“跨界联姻”:冠中生态拟收购AI财税公司股权 业绩对赌能否锁定高成长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5:22
公司业绩与收购背景 - 冠中生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0.86万元 同比下滑52.33% 归母净利润亏损318.61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且下降137.20% [2][3] - 公司业绩承压主因政府财政偏紧导致订单落地缓慢、回款困难及新订单获取难度增大 [3] - 公司拟以不超过5.6亿元整体估值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51%股权 跨界进入AI财税领域 [2][4]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杭州精算家2024年营业收入4796.63万元 净利润792.02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52.77万元 净利润506.74万元(均为未经审计) [4] - 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收购市盈率接近71倍 估值水平显著较高 [2][5] 交易结构与控制权变更 - 交易对方花舞科技实控人靳春平控制的深蓝财鲸拟通过协议转让取得冠中生态15.50%股份(2170.49万股)并获原实控方放弃33.74%表决权 成为新控股股东 [6][7] - 本次收购构成关联交易 且附带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标的公司需达成2026-2028年净利润目标 未达标时现金补偿 超额部分20%奖励核心团队 [6] 战略转型与整合挑战 - 公司从生态修复跨界至AI财税业务 旨在拓展新增长点并提升盈利水平 [3][4] - 两公司业务模式、技术体系及客户群体差异显著 投后整合与协同效应实现存在挑战 [4]
冠中生态:实控人让位引进战投 打造“生态修复+财税数智化”双主业
中证网· 2025-09-28 21:53
控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冠中投资及实控人李春林夫妇分两期向深蓝财鲸协议转让15.5%股份并放弃剩余33.74%股份表决权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深蓝财鲸 [1][2] - 第一次股份转让价格为15元/股 较停牌前20日均价溢价近34% [2] - 控股权变更后管理层保持稳定 仅财务总监由深蓝财鲸委任 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仍由原股东提名 [2] 战略收购安排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51%股权 整体预估值不高于5.6亿元 [3] - 杭州精算家为财税数智化技术研发企业 2022年成立 核心能力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 [3] - 其"深蓝财鲸"平台可实现做账效率20倍以上提升 已服务超3万客户并落地十余家财税服务公司 [3] 业务架构转型 -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及收购 公司形成"生态修复+财税数智化"双主业架构 [1][3] - 原生态修复主业深耕二十余年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突破 成功实施美国费城花展项目及吉尔吉斯斯坦苗木采购项目 [4] - 财税AIBM生态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3907.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4.9% [3]
一笔超70倍P/E的“跨界联姻”:冠中生态5.6亿元现金收购AI财税公司 业绩对赌能否锁定高成长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20:56
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0.86万元 同比大幅下滑52.33%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18.61万元 同比下降137.20% 由盈转亏 [3] - 2021年上市后2022-2024年营收与业绩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3] - 业绩承压主因政府财政偏紧导致订单落地缓慢、回款困难及新订单获取难度增大 [3] 跨界收购交易方案 - 拟以不超过5.6亿元整体估值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51%股权 [2] - 按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792.02万元计算 收购市盈率高达71倍 [2][6]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期(2026-2028年)及补偿机制 未达标时补偿义务人需现金补偿 [6] - 设置资产减值补偿条款 超额完成时20%超额利润奖励核心团队 [6]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杭州精算家2024年营业收入4796.63万元 净利润792.02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52.77万元 净利润506.74万元(均为未经审计数据) [4][5] 控制权变更与关联交易 - 交易对方花舞科技实控人靳春平控制的深蓝财鲸拟通过协议转让取得公司控制权 [7] - 深蓝财鲸将分两期受让2170.49万股(占总股本15.50%) [7] - 原股东方将放弃合计4724.61万股(占总股本33.74%)表决权以协助取得控制权 [7] - 本次收购因交易对方实控人拟成为新控股股东而构成关联交易 [2][7] 战略转型与整合挑战 - 公司从生态修复跨界至AI财税领域 业务模式与技术体系存在显著差异 [5] - 收购目的在于优化资源整合、完善产业布局、拓展业务领域并提升盈利水平 [5] - 不同业务模式与客户群体的整合将面临巨大考验 [5]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内蒙古浙江重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28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各地正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低碳发展和创新转化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1]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利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精准高效拦截长江漂浮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将毛竹插杆养殖替换为可长期使用的玻璃钢插杆,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并提升了紫菜产量和品质 [4]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精选植物品种和改良土壤,使草原植物从修复初期的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 [5] - 内蒙古大力推进植树种草和防沙治沙,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5]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通过“腾笼换鸟”,将高耗能玻璃厂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大幅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7] - 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冬暖夏凉特性,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可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 [8] - 重庆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内蒙古林草产业去年产值突破千亿元,通过发展沙棘等特色产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业碳汇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11]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通过关停矿山、栽种果树修复生态,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等模式,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并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 [12] - 重庆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90余万亩 [12]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2024年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 [13]
活力中国调研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人民日报· 2025-09-28 10:59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采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精准高效拦截长江漂浮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使用玻璃钢插杆替代毛竹进行紫菜养殖,改善海洋环境并提升紫菜产量和品质 [3]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生态修复使草原植物从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大幅提升 [4] - 内蒙古大力推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4] - 重庆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90余万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1]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将高耗能玻璃厂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7] - 内蒙古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 [8] - 重庆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今年上半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内蒙古林草产业去年产值突破千亿元,通过发展沙棘、苹果、元宝枫等特色产业及森林食品、生态旅游、林业碳汇实现双丰收 [10]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 [12] - 浙江安吉县2024年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 [12]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 [11]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活力中国调研行) ——内蒙古浙江重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28 06:04
文章核心观点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各地正通过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及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利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精准高效拦截长江漂浮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将紫菜养殖插杆材料由毛竹更换为可长期使用的玻璃钢,改善了海洋环境并提升了紫菜产量和品质,浙江针对6715公里海岸线推动“一湾一策”整治修复 [4]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生态修复使草原植物从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大幅提升,并大力推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5] 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通过“腾笼换鸟”将高耗能玻璃厂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上半年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可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上半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内蒙古阿荣旗复兴镇村民通过采摘林区鲜菌获得收益,最多一天可采50多斤卖700多元,内蒙古通过发展沙棘等特色产业及森林旅游,林草产业去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10][11]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通过关停矿山、栽种果树修复生态,并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重庆已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 [12]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使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浙江正健全绿色金融机制赋能生态价值转化 [13]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28 05:5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内蒙古、浙江、重庆三地的实践案例,阐述中国正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低碳发展和创新转化机制,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利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对长江水域漂浮物进行精准高效拦截,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将毛竹插杆养殖替换为可长期使用的玻璃钢插杆,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并提升了紫菜产量和品质 [4]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改良土壤、重建植被,使草原植物从修复初期的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大幅提升 [5] - 内蒙古大力推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5]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通过"腾笼换鸟",将高耗能玻璃厂地块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引入无人机制造等项目,使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7] - 内蒙古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冬暖夏凉特性,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可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 [8] - 重庆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今年上半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内蒙古阿荣旗复兴镇村民通过采摘林区鲜菌等森林食品获得收益,有村民最多一天可采50多斤,收入700多元 [10] - 内蒙古通过发展沙棘、苹果、元宝枫等特色林草产业,去年林草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11]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通过关停矿山、栽种果树修复生态,并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旅游,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 [12] - 重庆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90余万亩 [12]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2024年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使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 [13]
青海省林草局与蒙草生态携手 科技赋能“三北”工程攻坚战
全景网· 2025-09-25 21:36
战略合作框架 -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与蒙草生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聚焦三北工程攻坚战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高原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重点领域[1] - 双方将围绕生态修复 国家公园建设及乡土草种保育展开深度合作 为守护中华水塔 建设美丽青海提供科技与产业支撑[1] 合作基础与背景 - 合作源于前期坚实的互信与共识 青海省林草局局长杜平贵一行于9月17日专程赴蒙草生态调研 考察种质资源库 荒漠化治理示范区及智慧草种车间[3] - 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承担守护中华水塔重任 是我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6] - 公司自2017年起扎根青海 成立本地化公司 建立高寒植物种业研究所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针对高海拔寒冷干旱条件选育耐寒抗旱乡土草种[6] 技术能力与成果 - 公司在草种业与生态修复领域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其中25个草品种入选国家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8] - 培育的蒙农1号蒙古冰草 巴尔虎羊草等国产草种新品种展现优异抗逆特性 成为攻坚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治理难题的科技支撑[8] - 创新产品种子绳治沙提高种子成活率15%~20% 节水90%[11] - 为祁连山 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治理 重度退化草原修复提供适地适草解决方案[6] 合作意义 - 本次战略合作是青海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的重要实践[11] - 标志着三北工程建设正通过政企协同 科技创新的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