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

搜索文档
ST宁科: ST宁科关于重整及预重整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22:14
重整及预重整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中科新材已进入重整程序,法院裁定延长公司预重整期间至2025年8月28日,以推进财产价值最大化和债权人权益保护[3][4] - 中科新材已获得共益债务融资300,000,000元,用于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已到账[4] - 公司及中科新材已分别召开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共益债务融资提案,并推进债权申报与审查、资产调查等工作[4][10] 子公司重整情况 - 中科新材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5年6月6日,目前由湖南醇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重整[9][10] - 中科新材重整基于公司整体协同重整计划,若公司同步完成重整,中科新材仍将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2] 债权人会议及融资安排 - 公司预重整第一次临时债权人会议和中科新材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已召开,表决通过共益债务融资提案[10] - 中科新材在重整期间获准借款不超过100,000,000元,资金使用由管理人严格监督[9] 投资人招募情况 - 重整投资人招募期间共有2家产业投资人提交方案,最终意向投资人联合体为醇投久银华楚联合体,湖南醇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产业投资人[8]
海正生材: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39
差异化分红事项核查意见 实施差异化权益分派的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 回购资金总额2000万至3000万元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根据交易所规定 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权利 因此需实施差异化分红 [2] 差异化分红方案 - 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股份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0.60元(含税) [2] - 总股本202,678,068股 回购专户股份从1,256,874股增至1,422,364股 实际参与分派股份201,255,704股 [3] - 因回购股份变动 每股现金红利从0.06元调整至0.06005元 分配总额维持不变 [3] 除权除息计算依据 - 采用差异化分红计算公式 除权(息)参考价=(前收盘价-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本次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 [3]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参与分配股本×每股现金红利)÷总股本=0.05963元/股 [3] - 以申请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10.23元测算 实际除权参考价10.16995元 虚拟除权参考价10.17037元 差异率0.00413% 符合交易所1%阈值要求 [4][5] 保荐机构核查结论 - 差异化分红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交易所监管指引要求 [5]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17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0.60元(含税),总股本202,678,068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1,256,874股后,参与分配股本基数为201,421,194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085,271.64元(含税)[2] -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21,084,121.28元,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9.38%[2] - 公司不实施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 差异化分红调整 - 因回购股份数量增至1,422,364股,每股现金红利从0.06元调整为0.06005元(含税),分配总额微调至12,085,405.03元(含税)[3] - 调整后每股现金红利计算公式为:原定分红总额÷(总股本-回购账户股数)=12,085,271.64÷(202,678,068-1,422,364)≈0.06005元[3] 除权除息计算 - 除权(息)参考价=前收盘价-虚拟分派现金红利0.05963元/股,其中虚拟分派现金红利=(参与分配股本201,255,704×0.06005)÷总股本202,678,068[4]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因仅现金分红且不转增股本[4] 分红实施安排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具体日期[1][4] - 除自行发放对象(如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陈志明)外,其他股东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4][5]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不参与分配[1][5]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实际派发0.06005元/股;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税,后续按持股期限补缴(1个月内税负20%,1-12个月税负10%)[6]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派发0.05405元/股[7]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派发0.05405元/股[8]
我国合成生物企业破解PHA量产难题
新华网· 2025-05-19 11:20
技术突破 - 公司联合顶尖科研机构在PHA生物制造领域实现三大里程碑式突破:创下300克/升的全球最高单罐产量、实现100%碳源质量转化率、达成64%的碳足迹降幅 [1] - 研发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创新,采用油基原料新赛道,在150吨量产装置中实现264克/升的PHA浓度,碳源转化率突破100%,将生产成本直降28%至590美元/吨 [2] - 独创的Biohybrid技术体系实现两大创新跨越:1.0版本在工业菌株中激活卡尔文循环,使15吨发酵罐产量提升20%至260克/升;2.0版本将单位产量提升至300克/升以上,碳源转化率超过100% [4] 产品特性 - PHA具有天然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热塑性等特点,其降解效率是传统塑料的100倍,可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 - PHA大致两周到半年的时间即可降解,远远短于传统塑料且无需人工堆肥干预,在自然条件下即可降解 [5] - 采用Biohybrid 2.0技术和餐厨废油原料,PHA碳足迹降至2.0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克,较传统石化塑料降低64% [4] 应用前景 - PHA广泛用于医疗植入物(如骨板、缝合线)、可降解包装(食品容器、薄膜)、3D打印材料及化妆品等,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 [2] - 更高的质量转化率和更低的原材料成本让PHA材料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为现实,未来可用于包装、餐具、纺织纤维等消费品 [3] - 2023年全球塑料总产量为4.138亿吨,其中回收比例不超过10%,PHA技术突破为白色污染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5] 行业背景 - 传统PHA生产依赖糖基原料,存在理论碳源转化率57%的技术天花板和825美元/吨的成本瓶颈 [2] -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帝国化学公司曾尝试产业化生产PHA,但因生产成本高达8-10美元/千克,远超传统塑料,最终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 [2] - 传统塑料残膜在土壤中200年以上才能降解,阻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玉米、小麦等减产 [5]
激活科技消费新生态 成都未来医学城前沿生物材料“前店后厂”创新场景揭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23
成都东部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成都东部新区通过场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成都未来医学城引导企业安可兴科技打造"前店后厂"创新场景 5月16日正式揭牌 [1] - "前店后厂"模式重塑产业生态 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激发消费新潜能 [1] 安可兴科技"前店后厂"模式特点 - 智能工厂全自动生产线与消费门店仅一墙之隔 消费者可实时体验最新科技护肤产品 [1] - 构建"研发-生产-体验"一体化消费场景 实现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货架的"零距离"触达 [1] - 垂直布局实现出厂价直销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将成本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实惠 [1] 成都未来医学城企业服务体系 - 构建"1+2+3+N"的"未你好"企业服务体系 提供专业化全链条服务 [2] - 形成即办、跑腿、督办"三级响应"机制 实现诉求闭环管理 [2] - 推出"未来医学科创贷"等金融产品 解决初创企业无抵押、无流水问题 [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科技创新通过场景构建转化为消费体验 产业升级依托需求升级获得持续动力 [2] - 双向赋能新模式为生物医药产业开辟技术变现新通道 [2] - 未来将打造更丰富创新场景 探索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2]
国瓷材料(300285):地产链略有影响 多板块持续修复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9.75亿元 同比增长17.94% 归母净利润1.36亿元 同比增长1.8% [1] - 毛利率36.77% 环比下降约3个百分点 [3]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15%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46.31/55.57/63.91亿元 归母净利润6.99/8.70/10.30亿元 [4] 业务分析 电子材料业务 - 维持平稳运行 开发新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2] 催化材料业务 - 推进客户合作 凭借国内供应稳定性和性价比优势 逐步进入商用车和乘用车客户开发放量阶段 [2] 生物材料业务 - 海外销售渠道逐步提升 海外销售占比增加 已形成海外团队并持续考察海外标的 [2] 精密陶瓷业务 - 陶瓷球受益于新能源800V快充应用放量 陶瓷基板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未来粉体布局完善后将提升盈利水平 [2] 行业环境 - 房地产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4.3% 建筑陶瓷业务受地产链影响 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和纺织印染业务 [3] - 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 氧化铝等材料承压 [3] 估值预测 - 2025-2027年EPS预测0.70/0.87/1.03元 现价对应PE估值24/19/16倍 [4]
上海金山打造长三角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新华财经· 2025-04-28 15:59
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 金山作为上海市生物制造产业重要承载区 正在生物医药 生物材料 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 打造长三角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1] - 上海金山依托"湾区生物医药港" 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转化-制造"完整链条 已集聚115家生物医药企业 其中65家为规模以上企业 [1] - 在生物材料方面 金山聚焦绿色转型 碳谷绿湾的"生物材料湾"正努力打造长三角具有竞争力的生物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转型发展示范区 [1] - 在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产业方面 推动合成生物学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 培育邦成生物 光明荷斯坦饲料等特色企业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供应链 [1] 农业科技创新 - 金山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合作 选育出双孢蘑菇优势品种"申K6" 打破国外蘑菇育种技术垄断 [2] - 自主研发番茄品种"申粉101" 甜度更高 抗病性更强 [2] - 上海市发改委批复节水抗旱稻国际策源中心项目 加速节水抗旱稻育种创新 累计引育水稻 蔬菜 瓜果 玉米等新品种超100个 [2] - 建成超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 创建5家蔬菜机器换人基地 实现"智慧农业"跨越 [2] - 心意植保无人机植保作业监测 精准作业等技术方案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 低碳循环农业 - 时科公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基地采用生物质炭化制肥技术 将秸秆 稻壳转化为生物炭基肥 [2] - 松林楼房养殖场沼气工程构建"猪-沼-菜"生态循环模式 实现农业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 [2] 创新创业案例 - "金山区创新创业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涵盖科技农业 新能源汽车 生物制药等多个前沿领域 [3] - 生物制造领域产业协会 科研院所 产业链企业代表围绕"未来农业""未来药品""未来食品"等细分领域开展跨界对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