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解码黄沙变金山的生存智慧
央广网· 2025-06-25 09:35
生态治理与产业振兴案例 - 磴口县通过种植梭梭和肉苁蓉实现治沙与致富双赢,目前肉苁蓉接种面积达12万余亩,年产鲜品700余吨,成为全国最大人工肉苁蓉生产基地 [3][4] - 磴口县沙区植被覆盖率从0.04%跃升至39.1%,年入黄沙量由1800万吨降至150万吨 [6] - 柯坪县通过清淤造地项目将5300亩戈壁荒滩改造成小麦试验田,首次大丰收平均亩产达460公斤,总产量突破2400吨 [7][8][10]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种植葡萄和林木改造环境,葡萄园面积达27.3万亩,2024年出口额1375万元,占国产酒庄葡萄酒产量50% [11][15][16][19]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磴口县肉苁蓉产业带动治沙面积累计达80万亩,长期雇佣农牧民15人,年收入约8万元 [4] - 柯坪县农户雷泽国承包5300亩试验田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青贮玉米亩产达3.8吨 [8][10] -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树木成活率从不足30%提升至85%,经过10年环境改造 [16]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磴口县采用"前挡后拉、由里及外"策略构建三道生态防线,梭梭作为固沙植物广泛种植 [3] - 柯坪县引入先进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和灌溉优化,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培训 [8] - 贺兰山东麓选择先培养环境再种植葡萄,通过栽种适宜林木抵御大风侵袭 [16]
守好粮食生产的“耕”基——写在第35个全国“土地日”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6-25 07:45
耕地保护成效 - 2024年较2020年河南耕地净增加205 63万亩,占全国新增耕地数量的7 5% [1] - 河南耕地保有量达11294 29万亩,超出国家目标338 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915万亩,超出目标77 45万亩 [1] - 耕地保护纳入市县年度考核,实行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机制 [5] 粮食生产贡献 - 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贡献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 [4] - 2024年河南8000多万亩小麦已颗粒归仓,夏播基本结束 [5] -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450亿元,"十四五"以来建成3800万亩,2024年新增450万亩 [8] 违法违规治理 - 河南卫片执法检查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从2021年6 72%降至2024年0 76%,新增违法用地动态清零 [6] - 2024年11月6个县因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被公开约谈 [6] - 建立省级占补平衡监管平台,全流程监管补充耕地 [6] 智慧化技术应用 - 利用"河南一号"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耕地现状审核,结合多季度影像比对分析 [8] - 构建"天地网"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整合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执法巡查数据 [8] - 推动耕地保护从制度性约束转向智慧化治理,形成"人防+技防"监管体系 [8]
科技助力让“三夏”插上“智慧的翅膀” 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央视网· 2025-06-19 10:43
小麦机收进度与效率 - 截至6月18日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达96% 标志着"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1] - 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已圆满收官 总体进度比常年快2到3天 [1] - 国产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主力机型 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 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3] - 安徽累计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 高峰期日收获小麦超700万亩 进度较去年提前3天 [3] 农机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 - 河南推动"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 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数字平台实时监控农机上线情况、分布及运行轨迹 [5] - 山东组织28万名农机手和技术人员参与作业 烟台莱州投入318台携带智能终端和北斗导航的智慧农机 [5] - 江苏镇江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覆膜一体机 当地供电部门安装约1万套新型农业接电箱支持农机充电 [13] 减损增产与产量提升 - 河北投入低损高效小麦联合收割机2.7万台 比去年增加1820台 预计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7] - 青岛即墨区小麦亩产达1400-1500斤 比去年增长20%左右 [8] 夏种夏管进展与技术应用 - 湖南益阳135.3万亩中稻播栽进入尾声 通过集中育秧和合理密植使每亩田平均苗数增加10% [9] - 江西南昌中稻播栽进度超70% 使用水稻精量直播机械使每亩种子成本降低10% 出苗率和结实率显著提升 [11] - 山东临沂采用"土地托管"形式集约化管理2700多亩玉米播种土地 [15] 气象与农事建议 - 中央气象台提示夏种区需利用6月18日至20日降水后的有利墒情加快播种 已播种地区需查苗补苗 降水强度大地区需防范渍涝 [17]
海淀区发布2025年“三夏”生产工作提示
新京报· 2025-06-18 19:18
海淀区农业生产情况 - 海淀区小麦在田面积1100余亩,春播玉米在田面积5100余亩 [1] - 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小麦、玉米生产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1] 小麦生产管理要点 - 提早谋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避免降雨影响 [1] - 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在适收期(蜡熟末期-完熟初期) [1] - 提前调试收割机等农机具,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 [1] - 提前准备运输车辆、晾晒场、烘干设备和贮藏库等设施设备 [1] - 与收购商提前联系沟通,落实运输车辆,争取收获后及时销售 [1] 玉米生产管理要点 - 春玉米近期重点抓好除草防虫和化控,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 [2] - 可添加杀虫剂防治田间害虫,在玉米6~8展叶喷施玉米化控剂,降低倒伏发生风险 [2] - 前期受低温影响长势较弱地块,可通过植株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生长发育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区农技中心将持续关注海淀区粮食生产动态,抓好"三夏"生产工作 [2] -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夯实秋粮丰产基础,确保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2] - 高标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2]
新农机发力 “三夏”进程加快
央视网· 2025-06-18 17:43
山东小麦收割进展 - 山东滨州惠民县小麦收获进入收尾阶段 利用新型农机加快进度 3000亩麦田不到两天完成收割 亩产约1000斤 [1] - 惠民县投入2.9万台机械设备用于小麦收割运输 已完成80%收获 预计6月下旬全部完成 小麦种植面积109万亩 [3] - 新型收割机可自动调整割台高度 适应多种麦收环境 减少损失增加产量 显著提升收割效率 [3] 河南新乡夏种情况 - 河南新乡利用科技化和机械化抢种 已完成秋粮播种超96% 种植面积503万亩 已播种484万亩 [4][8] - 封丘县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机 实现精准播种施肥 20亩地一天完成 效率较人工提升4-5倍 [6] - 原阳县实现机械化插秧 600亩水稻7天完成 较人工插秧缩短13天 秧苗间距均匀深浅一致 [8] 福建宁德智慧农业 - 宁德屏城乡打造智慧梯田 运用5G大数据技术 布设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 实现手机远程监测 [9][11] - 南湾村300亩梯田配备特色小型农机 抛秧机效率达20亩/天 较人工提升10-20倍 [13] - 宁德市预计种植水稻86.7万亩 目前已完成近60% 因地制宜使用行进式插秧机等设备 [13]
一粒周口小麦的自述
河南日报· 2025-06-17 07:46
小麦生产规模与地位 - 周口市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 稳居河南省第一 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市 [5] - 2023年夏收周口市1104 2万亩麦田喜获丰收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5] - 周口市耕地面积达1266 65万亩 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20 93万亩 [7]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 - 周口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1053 9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4% 成为全国标杆 [7][8] - 2023年打造100万亩数字化示范区 实现管理数字化 作业自动化 生产智能化 [10] - 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9% 物联网 大数据 云平台技术广泛应用 [10][11] - 智慧农业服务中心实现"一个屏幕管理万亩良田" 水肥一体化 无人机作业普及 [10] 品种研发与种植技术 - 推广周麦36号 冠麦2号等高产抗逆品种 部分示范田单产突破1500斤/亩 [7] - 播种密度控制在25斤/亩 深度3-5厘米 采用药剂处理种子保障健康生长 [8] - 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起身期控旺长 拔节期抗干旱 灌浆期防病虫害等 [9][10] 收获与储运体系 - 2023年筹备30余万台农机 包括2 16万台联合收割机 引入5000台跨区作业机械 [13] - 设立30个储备收储库点 提供74万吨仓容 确定19个库点36万吨最低收购价仓容 [13] - 小麦品质普遍达二等及以上标准 容重高 不完善粒少 核心指标优异 [13] 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 - 开展农田机井检修 沟渠连通等专项行动 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屏障 [10] - 政府主要领导一线督导 调度农机 协调电力 气象等多部门协同保障 [12][13] - 实施"三夏"生产攻坚战 干部党员带头帮扶 确保抢收抢种高效完成 [12]
江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已收购小麦超57亿斤
快讯· 2025-06-13 18:48
江苏省夏粮收获进度 - 全省小麦收获面积近3600万亩,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基本结束 [1] - 收获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1] - 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1] - 预计今年江苏全省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 [1] 江苏省小麦收购情况 - 截至6月11日,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7.63亿斤 [1] - 同比增加14.73亿斤 [1] - 完成今年小麦预计收购量的32.93% [1]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报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17:10
全球粮食生产前景 - 2025年全球粮食生产前景乐观 除糖类外所有作物产量都将保持增长 水稻 玉米 高粱和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全球产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1] - 未来一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小幅增长 欧盟地区产量增加13% 印度地区小麦产量因种植面积扩大有望创历史新高 [1] - 杂粮作物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4% 主要得益于巴西 欧盟和美国等地区产量大幅上升 南部非洲地区玉米产量也有望提高 [1] - 2025年全球稻米总产量预计达5.515亿吨 同比增幅0.9% 国际稻米贸易预计达6050万吨 同比增长1.4% [1] 全球粮食进口费用 - 2024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同比增长3.6% 达近2.1万亿美元 [2] - 咖啡 茶叶 可可和香料进口费用大幅上涨29.3% 水果和蔬菜进口费用增长8.1% 肉类产品费用增长5.6% [2] - 谷物进口费用下降最为明显 达4.6%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全球粮食生产及安全面临极端天气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挑战 [2] -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 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加 [2]
“米荒”引发“米慌” 日本投放储备米平抑米价为何难见成效?
央视新闻· 2025-06-13 08:20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及政府应对措施 核心观点 - 日本大米价格因极端天气导致歉收而持续上涨 目前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达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 [1] - 日本政府通过投放储备米和提前进口大米等措施试图平抑价格 但效果有限 [1][5] - 专家指出政府反应滞后 储备机制不合理 供需矛盾未解决是根本问题 [3][4] 价格现状 - 2024年5月26日至6月1日 日本超市5千克装大米平均售价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 是去年同期两倍 [1] - 政府投放的2021年产储备米零售价约1800日元/5千克(约89元人民币) 2020年产约1700日元/5千克(约84元人民币) 均低于市场价一半 [1] 政府应对措施 - 6月11日投放12万吨2021年产储备米 若售罄将追加10万吨2020年产储备米 [1] - 3月以来已投放4批储备米 引发多地抢购 出现千人大排长龙现象 [1] - 计划将原定9月的大米进口竞标提前至6月27日实施 [5] 问题分析 - 供应端:长期"减反政策"致耕地减少 极端气候(2023酷暑/2024冷春)导致减产 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 [3] - 需求端:灾害预警引发囤货 餐饮业复苏推高需求 [3] - 机制缺陷:农协垄断90%储备米收购 出货迟缓影响投放效果 [4] - 反应滞后:信息收集和预测能力不足 错过最佳调控时机 [3] 储备米制度 - 日本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 用于灾害和歉收时调控市场 [2] - 2024年3月以来多次投放但效果不明显 [2]
多措并举应对旱情不利影响 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5
夏粮生产情况 - 河南省今春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绝大多数地区实现持平或增产 [1][2] - 南阳市唐河县振群家庭农场数据显示:3%的地因灌溉不足减产,90%的地与去年持平,7%的地因充足浇水和干燥天气抑制病虫害而增产 [2] - 鹤壁市春晓种业有限公司制种田因种子好、浇水足、管护用心,今年丰收 [2] - 河南省夏粮减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地、丘陵等灌溉困难地区,豫北、豫东、豫南平原等主产区影响不大,部分地方增产 [3] - 全省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面积达846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9.4%,夏粮产量预计总体稳定 [3] 抗旱措施 - 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平均每50亩有一口机井,保障灌溉用水 [2] - 唐河县拨付抗旱资金,开挖深井,组织抗旱队灌溉,并实施人工增雨 [4][5] - 民权县开展农田沟渠连通整治,90%以上农田沟渠已连通,排水渠与引黄灌溉引水渠相连 [5] - 河南省启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资近170亿元,打造系统完备的沟渠网络 [5] - 息县农业农村局下派30名技术人员分乡包村,指导抗旱浇麦,确保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能浇尽浇 [5] - 全省排查115万多眼灌溉机井,维修5.6万眼,抗旱浇麦超过1.14亿亩次 [6] - 组织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76亿立方米,投入排灌机械64.3万台,成立抗旱服务队 [6] - 全省财政抗旱保粮总投入达4.66亿元,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07亿元 [6] 降低损失率与夏播进展 - 河南省采取措施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新收割机和农机手培训有效降低损失率 [7][8][9] - 振群家庭农场使用新收割机,农机手匀速低速收割,损失率控制得低 [9] - 夏播玉米采用滴灌设备后,出苗率从80%提升至95% [9] - 河南省计划年底完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提升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10] - 截至6月9日,全省夏播面积达7661.6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1%,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8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