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

搜索文档
供需优化,行业增长韧性十足——2025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策略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教育行业,细分包括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教培行业(学科类、素质教育、学科素养课程)、K12 教育 [1][2][3] - **公司**:中国东方教育、宇华教育、希望教育、新东方、好未来 [1][12][2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教育行业整体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港美股教育指数绝对回报约 8.8%,受教培行业拖累,相对恒生国企指数超额收益为 -10%;港股民办高职教及职业教育板块表现强劲,收益超 50%,相对收益 32%,中国东方教育表现突出 [1][4] 职业技能培训市场 - **需求井喷**:大学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数量增加,高中阶段招生数持续增加但大学扩招缓慢致高考落榜生增多,青年人群失业率高,对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强烈 [1][5] - **市场规模与前景**:国家每年提供 1000 万人次培训规模,按补贴和自费 1:1 测算,每人培训经费约 8000 元,总计约 800 亿元;技能劳动人群规模约 2 亿人,培训占比仅 5%,行业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11] 高等教育行业 - **发展现状与趋势**:过去几年监管收紧、办学质量考核标准提高,上市公司增加办学投入致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下降;关键指标达标或接近达标,预计最晚 2026 年利润率反转,2025 年部分公司已显示回升迹象;资本开支见顶,部分公司恢复派息可能性增加 [12] - **投资机会**:关注核心办学指标达标或接近达标、有望近期实现利润率回升的公司;已恢复派息且股息收益率超 10%的公司,如宇华教育、希望教育;关注学校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14] 教培行业 - **双减政策后发展情况**:市场规模从接近万亿降至不到 600 亿,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受严格控制,机构转向非学科类办学许可,推动非学术类市场形成;正规军和非正规军仅满足约 20%市场需求,大量需求未满足 [16] - **素质教育市场**:预计到 2030 年,素质培训市场规模达 1.45 万亿元,纯素质培训和素养培训各占约 8000 亿元 [16] - **学科素养课程**:预计到 2030 年,渗透率达 50%以上,参培人数达 5000 万人,总规模可达 7500 亿元;分为人文美育、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三大类 [17] - **头部机构产能扩张**:双减后大量教师待业和教学网点重新开放,头部机构每年营收增长预计达 30%-50%,主要来自学科素养赛道 [18] K12 教育市场 生育率下降对 K12 总人口数量有影响,但渗透率提升可对冲,预计未来五年 K12 总人口年均下滑约 2.2%,参培人数每年增长 12.5%,行业增速可观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研究生考试能吸纳大学毕业生数量有限,占比约 12% - 14%,多数毕业生需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9] - 职业技能评定资质下放至企业、技工院校及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利好拥有评定资质的龙头机构 [13] - 原来做学科培训的机构转型学科素养课程有教研积累和用户画像重合优势,挖掘老用户价值空间大 [20] - 选择教育行业投资标的应关注龙头公司,因其有品牌优势、易获教育主管部门信赖、扩张速度快 [22] - 教培机构过去半年至一年股价因经营和非主营业务波动回撤,随着不利因素消除,素质教育赛道增长将带来估值提升空间 [23]
海外消费周报:供需优化,行业增长韧性十足-2025062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0 14:12
报告核心观点 教育行业供需优化增长韧性足,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旺、高教经营效益将回升、K12 培训产能扩张;医药创新药审评审批或加速,关注相关企业;社服茶饮、旅游、博彩各有亮点 [1][2][3][17][24] 海外教育 市场回顾 6 月 13 - 19 日教育指数跌 4.5%,跑输恒生国企指数 0.1 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 4.46%,跑输 10.92 个百分点 [7] 投资策略 - 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井喷,预计 25 年市场规模 800 亿元,渗透率 5%,成长空间大 [1][8] - 高教办学投入拐点显现,未来一年经营效益有望触底回升,派息恢复可期,部分公司股息率超 10% [2][9] - K12 培训机构从完全市场化竞争走向特许经营,产能扩张带动营收和利润高增 [3][10] 数据更新 6 月 13 - 19 日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抖音 GMV 约 1.8 亿元,日均 2584 万元,环比升 67.1%,并给出各直播间 GMV 构成 [12] 投资分析意见 关注港股高教、职教、中概教培公司,推荐宇华教育等,首推中国东方教育、新东方,重点关注好未来 [13] 海外医药 市场回顾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跌 9.55%,跑输恒生指数 6.23 个百分点 [15] 重点事件 - 政策:国家药监局发布创新药审评审批征求意见稿,符合要求的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17] - 国内公司进展:复星医药等多家公司有新合作、临床试验进展 [18] - 海外公司进展:吉利德等公司有产品获批上市、达成收购协议 [19] 建议关注 创新药和 Pharma 类企业,如百济神州、三生制药等 [22] 海外社服 投资策略 - 现制茶饮板块比拼供应链,蜜雪和古茗有竞争壁垒 [24] - 在线旅游国内竞争改善,布局出境和海外 [24] - 澳门博彩收入有韧性,估值处底部,5 月博彩毛收入 212 亿澳门元,创疫后新高 [24] 重点关注 古茗、蜜雪集团、携程集团、美高梅中国 [25] 盈利预测预估值 海外教育 给出多家教育公司市值、PE、利润预测及复合增速等数据 [30] 海外医药 给出多家医药公司市值、PE、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数据及同比变化 [31] 海外社服 给出多家社服公司市值、P/E、收入、净利润等数据 [32] 东方甄选数据 展示东方甄选 GMV、SKU、粉丝数、粉丝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34][44][45]
“国九条”后航空业首单!海航控股8亿元收购天羽飞训,或增厚利润空间
华夏时报· 2025-06-13 19:32
交易方案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海南空港持有的天羽飞训100%股权,交易价格为7.9907亿元人民币 [2][7] - 交易标的评估采用收益法,增值率为34.37%,对应2024年末账面净资产5.95亿元 [3][9] - 交易完成后天羽飞训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包括飞行训练、客舱训练、模拟机维护及飞行体验 [2][7] 协同效应 - 收购标的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属于航空产业链必备企业 [2][8] - 交易有助于公司完善航空产业链布局,降低飞行员和乘务员训练成本 [9][14] - 标的公司可承接其他航司训练业务,为公司拓展新收入来源 [14] 财务影响 - 公司同时与海南空港共同增资子公司海航技术,合计增资25.5亿元,使海航技术净资产从0.39亿元增至25.89亿元 [7][10] - 天羽飞训2024年营业总收入3.85亿元,净利润6986.45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达41.04% [14] - 收购预计将平滑公司业绩波动,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14][15] 行业意义 - 本次交易是新"国九条"后航空运输行业首单并购重组,具有行业指导意义 [13] - 航空辅业经营利润一般优于航空主业,结合海南自贸港政策有望创造新业绩增量 [13] - 交易体现公司聚焦航空主业的发展方向,为其他航司资产重组提供参考 [13][15] 历史背景 - 标的公司2015年由海航集团组建,2020年以7.49亿元出售给海南空港 [9][10] - 2022年新海航重整后航空板块归辽宁方大集团,机场板块归海南省国资委 [10] - 本次收购相比2020年出售价多支付0.5亿元,考虑资质牌照等无形资产价值 [9][12]
7.99亿回购天羽飞训,海航控股接连出手加码航空主业
新京报· 2025-06-13 12:09
海航控股重大交易 - 公司近期公布两项重大交易,包括以7.9907亿元收购天羽飞训100%股权,以及向子公司海航技术增资17.36亿元,旨在深化航空主业战略布局 [2] 天羽飞训收购详情 - 交易价格为7.9907亿元,较标的公司2024年末账面净资产增值34.37% [3] - 天羽飞训主营业务为飞行员及乘务员模拟机培训,包括飞行训练、客舱训练、模拟机维护及飞行体验业务 [3] - 标的公司曾两次易主:2019年海航航空集团以6.96亿元转让给海航控股,2020年海航控股以7.49亿元出售给海南空港,但实际控制权未移交 [3] - 此次收购使天羽飞训管理权正式回归,提升公司对模拟机培训资源的自主可控能力 [3] - 交易无业绩补偿承诺和减值补偿承诺 [4][6] 天羽飞训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4.21亿元,净利润1.85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6986.45万元(同比下滑62%) [5] - 净利润下滑主因客户飞行训练时间减少,且收入高度依赖海航航空集团及其关联企业 [5] 海航技术增资 - 公司联合海南空港对海航技术同比例增资,其中海航控股出资17.36亿元,海南空港出资8.14亿元 [7] - 海航技术为综合性航空维修服务企业,增资将降低其资产负债率,改善财务状况并提升信用评级 [7] 公司财务风险 - 2023年末和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达98.82%和98.9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高负债率可能影响融资能力、偿债能力和长期投资,迫使公司采取紧缩财务政策 [8] 战略影响 - 收购天羽飞训有助于完善航空产业链布局,降低运营成本;增资海航技术可保障航空安全并扩大业务规模 [7] - 尽管交易强化主业布局,公司仍面临2024年亏损和高负债率挑战 [7][8]
全区技能人才规模突破863万
广西日报· 2025-06-12 10:36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 - 广西技能人才总量达86375万,创历史新高 [1][2] - 全国技术能手150名,广西工匠235名,大国工匠及培育对象5名 [1][2] - 市级工匠增至1060名,广西技术能手2269名 [2] 政策支持与培养体系 - 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 [2] - 累计建设154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 - 建立123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 - 挂牌成立8家自治区级工匠学院、14家市级工匠学院、69家企业工匠学校 [2] - 打造6000多个各级各类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2] 职业技能竞赛与平台建设 - 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 [3] - 举办广西技能大赛、"桂有技能、产业振兴"劳动和技能竞赛 [3] - 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联合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 [3] - 创建600多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3] - 实现广西承办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零的突破 [3]
当年带娃上夜大,今日抢座学AI
广州日报· 2025-06-12 04:15
夜校行业复兴 - 深圳夜校从80年代"带娃上夜大"演变为当前"抢座学AI",成为职业技能培训新选择 [1][2] - 深圳图书馆"青年夜校"AI课程140个名额迅速报满,反映强烈需求 [1] - 罗湖区水贝社区AI夜校结合珠宝产业带资源,已输送200余名技能人才 [3] 课程内容与需求 - AI课程最受欢迎,《DeepSeek+AI工具高效应用》50分钟内满员 [3] - 课程覆盖人工智能应用、新媒体运营、职业规划等领域,基于近千份问卷调研设计 [2] - 龙华区AI夜校引入高等研究院及企业专家,提供技能培训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课程 [4] 用户行为与参与度 - 学员下班后饿着肚子赶课,45岁学员坚持坐第一排以便提问 [5][6] - 讲师邱广飞每周讲授3-5节AI课程,每节课座无虚席甚至有人站立听课 [3][6] - 夜校成为社交平台,有学员通过课程建立联系并"牵手"成功 [7] 教学互动与效果 - 讲师采用手把手指导、穿插笑梗等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 [6] - 学员主动线下拜访讲师请教问题,推动课程内容持续优化 [3][6] - 水贝社区夜校对接周大生、老凤祥等300余家品牌实战项目 [3]
海航控股: 海航控股: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6-07 00:11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空港集团持有的海南天羽飞行训练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79,907万元 [8]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飞行训练、客舱训练、模拟机维护及飞行体验业务,属于职业技能培训行业(P8391) [8] - 交易价格较标的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账面净资产增值34.37%,采用收益法评估 [8]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影响公司股权结构 [8][32] 交易背景与目的 - 民航业快速复苏:2024年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4.6亿人次(+15.9%),国际客运航班恢复至疫情前84% [23] - 飞行训练是航空产业链必要环节,政策推动培训能力扩容,《"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飞行训练发展 [24] - 收购将增强公司对模拟机训练资源的自主可控能力,构建飞行员/乘务员全生命周期资质管理体系 [11][25] - 通过整合模拟机资源实现安全合规与成本管控双重目标,完善航空产业链布局 [11][25] 财务影响分析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将增加192,400万元至14,363,087.5万元,负债增加191,592.2万元 [11][34] - 2024年备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改善6,287.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从-0.0213元/股提升至-0.0195元/股 [11][34] - 资产负债率微升0.01个百分点至98.92%,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11][22] - 标的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从18,464.55万元下降至6,986.45万元,主要因客户训练时间减少 [21] 标的公司经营情况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7%,其中航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比82.49% [21] - 经营设备依赖进口:全动飞行模拟机主要依赖进口,汇率波动可能影响成本 [21]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从40,349.69万元降至37,319.76万元,反映行业波动性 [21] 交易审批进展 - 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出具审核意见 [36] - 尚需股东大会批准及监管部门核准,审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3][36] - 交易对方空港集团为海南省国资委旗下企业,已完成内部决策程序 [27][3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航空客运量持续复苏:2023年同比增长36.9%,2024年进一步增长10.4% [23] -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2.1%,"一带一路"航线新增19个航点 [23] - 技术进步推动训练模式革新:高等级全动模拟机、VR/AR虚拟训练系统应用加速 [24]
变更经营范围需要前置审批吗?成都多个行业资质审批最新要求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27
前置审批行业清单 - 金融类行业需取得《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审批部门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3] - 医疗类行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部门为卫健委或药监局 [3] - 教育类行业需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审批部门为教育局 [3] - 食品类行业需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审批部门为市场监管局 [3] - 危化品类行业需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批部门为应急管理局 [3] - 人力资源类行业需取得劳务派遣相关许可证,审批部门为人社局 [3] 审批类型及风险 - 前置审批需在工商变更前取得许可证,未审批先变更将面临5-10万元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 [4] - 后置审批需在工商变更后30日内补办许可证,未及时补办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4] - 成都典型前置审批行业包括旅行社设立,需先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4] - 成都典型后置审批行业包括餐饮服务,可先变更经营范围再申请许可证 [4] 前置审批办理流程 - 劳务派遣行业需准备注册资本证明(实缴不少于200万元)、经营场所证明(办公面积不少于50㎡)及管理制度文件 [5] - 审批步骤包括网上申请、现场核查及领取许可证(审批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发证,有效期3年) [6] - 取得许可证后需在《经营范围变更申请表》中注明许可证编号并上传复印件 [7] 区域审批差异 - 天府新区对新兴行业开放"审批绿色通道",审批时间较市区快20% [8] - 青羊区教育类培训机构需额外提交《场地环保评估报告》,变更后3个月内进行实地检查 [8] - 双流区食品生产企业需提供航空食品运输安全备案,低风险类别可实现"秒批" [8] 审批查询工具 -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经营范围是否需前置审批 [9] - 拨打成都12345热线转接市场监管局人工服务可咨询具体业务审批要求 [9] 风险规避与新规动态 - 不确定审批范围时可优先申请后置审批,复杂行业可委托专业机构协助梳理审批清单 [10] - 2025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需前置审批,取消"摄影扩印服务"后置审批要求 [11] - 企业需通过成都市行政审批局官网或"成都市场监管"公众号获取最新审批目录 [11]
陕西出台十三条措施推动技能强企
陕西日报· 2025-06-04 06:50
政策核心内容 - 陕西省推出《推动技能强企工作13条措施》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 [1]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推荐"项目化培训模式 [1] - 鼓励地方政府发布特色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清单 [1] 培训体系建设 - 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并给予资金补贴 [1] - 支持企业联合职业学校建设工匠学院 [1] - 产业链链主企业将建设培训中心服务上下游企业 [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推行"招工招生一体+企校双师联合+工学交替培养"新型学徒制 [2] - 将签订半年实习协议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学徒范围 [2] - 对实习后签约1年以上劳动合同者给予入职补贴 [2] 职业教育改革 - 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 [2] - 职业学校可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 [2] - 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人人持证" [2] 配套支持措施 - 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和海外员工技能提升 [2] - 支持政企共建职业学校 [2] - 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和激励力度 [2]
今年我省超4.5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新华日报· 2025-05-29 07:29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人才培养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出80课时的智能网联汽车装调与测试定制化培训项目 旨在精准匹配就业市场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 [1] - 培训项目整合车辆工程 自动化 人工智能等学科资源 并配备专业设备 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1] - 百度智行 开沃集团 浙江海康智联等企业反映智能网联汽车装调与测试技能人才紧缺 高校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 [1] - 南京市补贴的智能网联汽车装调与测试培训项目两年来已吸引近百名学生参与 [2] 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政策 - 南京市政府自去年起开启补贴模式 率先开展大学生技能培训和适岗培训 [3] - 南京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 与高校课程形成互补 [3] - 江苏省今年已完成高校毕业生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5万多人次 发放补贴3100多万元 [2] - 南京最新政策将就业技能培训时间由毕业学期调整为毕业学年 全年计划完成培训10万人次以上 [4] 建筑行业技能培训成效 - 南京工业大学将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纳入实训课程 大幅提升建筑设计类毕业生竞争力 [3] - 建筑类专业毕业生通过BIM培训获得实用技能 在就业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3] - 南京市技能培训项目涵盖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等领域 [2] 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 南京市联合高校 企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培训课程 形成校企协同培养机制 [3] - 培训项目按需定制 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 提高大学生择业针对性并缩短岗位适应周期 [3] - 截至4月底 南京22所高校已有7482名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