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韶关市浈江区乐园镇:科技特派员为鱼类养殖精准把脉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22:00
科技特派员助力鱼类养殖产业升级 - 驻镇科技特派员施斐博士与乐园镇农业部门深度对接,围绕"稳存量、提质量、增效益"目标启动"新品种+新模式"示范行动 [2][3][4] - 针对乐园镇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养殖结构,引进"工程鲫"和"土鲮鱼"两大新品种 [7][8] - 工程鲫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特点,适合与鳙鱼、南美白对虾立体混养,预计亩增效益800元以上 [9][10][11] - 土鲮鱼可刮食藻类改良水质,与草鱼、鲢鱼共生,每亩可减少调水成本100元 [12][13] 新品种示范推广计划 - 首批苗种已免费发放至5户示范户,示范"工程鲫+土鲮鱼+澳洲小蓝龙"等混养模式 [14][15][16] - 同步开展"一对一"技术跟踪服务,计划明年在全镇复制推广 [17][18][19][20] - 科技特派员到养殖基地现场解决水质、病害、成本难题,提出稳水、防病、降本综合方案 [21] - 计划8月份进行专题培训并联合开展混养模式对比试验,为养殖户提供免费模板 [22][23]
我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下降
新京报· 2025-07-18 18:52
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 - 2023年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72.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2.2% [1] - 全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 - 2024年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多万亩 [1] 化肥与农药使用 - 2023年、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分别为5022万吨、4988万吨,较2020年分别降低4.4%、5.0% [1] - 2024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2万吨,连续8年保持下降趋势 [1][2] 绿色防控与饲料粮占比 - 2024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3.8亿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57.7% [2] - 2024年全国饲料粮占比降至59.5% [2] 水产与畜禽养殖 - 2024年水产养殖用兽药总使用量同比减少11.3% [2] - 2024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超30% [2] 农村生活与收入 -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4∶1 [2] -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 [2]
封闭水泥塘里的水产革命:一只中国虾的全球逆袭
齐鲁晚报· 2025-07-18 12:14
公司表现 - 东营正大水产有限公司投产仅两年,其白虾产品在东方甄选直播间上架4个月销量达20万单 [1] - 产品好评率极高:东方甄选APP评分98.4%,抖音好评率97.4%,主要卖点为洁净虾线和鲜甜口感 [1] - 与东方甄选合作后,产品差评率30天内下降82%,实现"当天问题反馈、7天工艺改进"的效率 [7][9] 养殖技术 - 工厂采用封闭式自动化养殖系统,年产540吨白虾,仅需七八名员工 [3] - 投入超1亿元升级设备,配备0.01微米超滤系统处理渤海海水,每小时循环2次水体 [3] - 出塘前30小时控料+增加循环频率至每小时2次,确保虾线无残留且无土腥味 [3] - 虾苗摄食虾青素含量达普通饲料3倍的定制配方,使游离氨基酸稳定在18mg/100g以上,鲜甜度超东南亚竞品23% [6][7] 行业影响 - 电商平台用户评价直接驱动工艺改进,形成"数据中台-生产系统"直连通道,效率远超进口虾1-3个月的跨国协调周期 [9] - 工厂化养殖解决传统土塘藻类病害问题,避免抗生素使用风险,检测频次远超国标 [3][5] - 正在牵头制定超越国际标准的国产虾"企业标准",推动水泥塘替代土塘的产业升级 [9] 产能与扩张 - 通过分阶段养殖管理,年产能从300多吨提升至540吨 [5] - 计划扩大规模并加大水循环系统投入,提升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环境影响 [9]
三菱商事将成为世界第2大三文鱼养殖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7-18 10:39
收购交易概述 - 三菱商事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Cermaq收购Grieg Seafood旗下3家养殖业务公司全部股份 总收购额约100亿挪威克朗(约70亿元人民币)[1] - 收购对象位于挪威北部和加拿大东西海岸共3个地区 预计10月前完成交易[1][3] - 交易将使公司三文鱼年产量从20万吨增至25万吨 全球排名从第4升至第2 计划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28万吨[1][3] 战略布局与市场地位 - 三菱商事2014年收购Cermaq后 通过分阶段获取生产许可使产量增加约10% 目前业务覆盖挪威、加拿大、智利三国[4] - 收购后Cermaq销售区域分布:欧洲40% 北美30% 亚洲20% 南美10% 该比例预计保持稳定 同时将强化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销售[4] - 日本其他企业如三井物产持有智利Multiexport公司24.5%股份 该公司全球排名第8[3] 行业前景与需求分析 - 全球三文鱼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493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50%[4] - 养殖三文鱼占全球产量80% 主要产地挪威和智利占全球养殖产量近80% 但新生产许可证发放严格限制供应增长[5][6] - 大西洋三文鱼养殖价格过去20年上涨3倍 即使关税提高仍在美国市场保持良好销售[7] 经营目标与财务预测 - 本次收购业务预计2027财年净利润超100亿日元 带动整个水产业务净利润目标达400亿日元(2024年度的2.9倍)[4] - 公司通过引入激光除寄生虫设备等病害对策 努力稳定产量 将在新收购企业实施类似措施[7] 产品优势与竞争壁垒 - 三文鱼饲料需求比鸡肉牛肉少30-80% 温室气体排放低 作为环保蛋白质来源受关注[4] - 养殖受地理条件限制 需海水温度低、波浪小的区域 形成天然行业壁垒[5] - 产品形态多样(烟熏、刺身等) 健康饮食趋势推动发达国家生食需求增长[4]
天马科技: 天马科技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7:17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武宁县上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福建天马福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500万元授信担保 [1]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新干县湖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福建省建宁县源航养殖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高安市建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莆田仙游跃马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蕲春县东张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华龙饲料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福建省邵武市华龙饲料有限公司提供997.19万元授信担保 [2] 担保额度与调剂 - 2025年度公司计划为子公司提供48亿元授信担保额度 [6] - 其中为资产负债率≥70%的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8亿元额度 [6] - 为资产负债率<70%的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4亿元额度 [6] - 为资产负债率≥70%的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6亿元额度 [6] - 为资产负债率<70%的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0亿元额度 [6] - 公司已将资产负债率≥70%控股子公司8,000万元未使用额度调剂至资产负债率<70%控股子公司 [10]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武宁县上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1] - 新干县湖坪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1] - 福建省建宁县源航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2] - 高安市建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2] - 莆田仙游跃马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3] - 蕲春县东张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3] - 湖北跃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主营农业科研 [14] - 湖北冠马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主营水产养殖 [14] - 福建海德食品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主营食品生产 [15]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总余额219,436.65万元 [29] -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98.09% [29] - 其中对子公司授信担保余额153,167.71万元,占比68.48% [29] - 业务合同履约担保余额9,166.03万元,占比4.10% [29] - 融资租赁担保余额45,411.90万元,占比20.30% [29] - 下游客户及供应商担保余额11,691.00万元,占比5.23% [29]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耕“五大行动”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7-17 15:53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成果 - 山东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多个,内蒙古盐碱水养殖面积达78万亩,渔业产量4.87万吨,产值10.29亿元,江苏省创新集成绿色健康模式20余项,推广面积超320万亩,浙江省推进"美丽渔场"建设,实现全域"治尾水"、全面"优饲料"、全量"减用药" [1]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五大行动"以来,全国培育骨干场(户)1614个,示范养殖面积960万亩,推广水产新品种98个,骨干场(户)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覆盖,养殖尾水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1]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新 - 山东省寿光市纪都现代农业园区采用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衍生出鱼菇、鱼果等多种模式 [2] - 全国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集约高效模式,以及"三池两坝"、底排污、人工湿地等尾水治理技术 [2] - 福建省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23台,重力式深水网箱5300余口,升级改造传统渔排100多万口,湖北省稻渔模式面积近900万亩,山东省创建国家级骨干场(户)88处,示范健康养殖面积超150万亩 [3] 水产种业质量提升 - 山东恒兴种业培育"快大""高抗"系列邦侬虾苗,2025年实现60亿尾销售,突破"北苗南运" [4] - 全国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调查养殖主体92万余家,普查资源857种,保存12万余份遗传材料,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2023年版)》 [4] - 广东省水产种业博览会累计种苗交易量370亿尾(粒),带动投资超15亿元,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等人工繁育技术,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 [4][5] 种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湖南省开展草鱼、鳜鱼等9个品种性状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浙江省创新种质73个,育成国家新品种34个,国内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中兴1号""中兴2号"逐步摆脱进口依赖 [5] - 全国示范推广98个新品种,推动南美白对虾、虾夷扇贝联合育种,审定金鲳"晨海1号"、克氏原螯虾"盱眙1号"等新品种,累计达306个 [5] 养殖病害防控与饲料替代 - 福建省大黄鱼深远海养殖配合饲料使用率达100%,吉林省制定河蟹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方案,广西设立10个用药减量试点,开展鱼药残留专项整治 [6] -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涵盖大菱鲆、花鲈、大黄鱼等10种水生动物 [6] - 全国设置5000余个疾病监测点,2024年产地检疫申报点达2756个,公布无规定疫病苗种场19家,用药总量持续降低 [7] 技术推广与标准制定 - 全国累计发布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67个、技术48项,渔业新技术38项、新产品13项、新装备20项,各省制定技术标准117项 [7]
经济日报:荒滩变高地 临高再跨越
经济日报· 2025-07-17 15:16
金牌港开发区发展现状 - 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入驻企业,2024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实现阶梯式增长[3] - 开发区从沼泽地蜕变为现代化工业园区,形成自动化生产线生产ALC、PC构件[3] - 临高县通过"红色企业秘书"和"跑腿办"服务模式构建招商生态,推动产业升级[3] 招商策略与成果 - 实现三个"首次突破":首次境外招商(欧洲游艇产业)、首次线上招商(乡村振兴论坛)、首次区域联动招商(联合三亚赴厦门)[5] - 2024年新引入10家新型装配式建筑企业,总数达32家,成为海南最大生产制造集聚区[9] - 引入2家研发设计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加工到高附加值产品升级[9] 营商环境优化 - 推行"极简审批"制度改革,缩短项目建设时长至少两个月[6] - 设立"文澜夜茶"机制解决企业痛点,如协助海南宝路水产解决海域使用权证问题[6] - 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训技术工人,开设"绿色通道"降低物流成本[7] 未来产业规划 - 2025年目标新增项目签约金额70亿元以上,聚焦渔港经济、临港物流、热带农业加工等领域[10] - 重点布局装配式建筑内装产业、海工装备制造、海产品加工等强链补链项目[10] - 计划招引专精特新项目及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10] 区域经济定位 - 依托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以金牌港码头为支点辐射东南亚装配式建筑市场[4] - 构建"五色经济"立体格局(现代临港产业、绿色制造、海洋经济、热带农业等)[5] - 从渔港小城转型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产业集聚"引力场"[8][11]
活力中国调研行|百变人参、温泉养鱼、手机种瓜——吉林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新华社· 2025-07-16 22:30
人参产业升级 - 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近350款人参深加工产品,包括人参冻干片、人参酒、人参蜜片、红参烟酰胺蓝莓汁饮品、红参金箔香皂等,年加工鲜参约1000吨 [1] - 公司与省内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拥有5项制参发明专利,生产流程实现全自动化分选、清洗、风淋处理 [1] - 人参产品通过国内精品商超、电商平台及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渠道出海,全产业链产值向千亿级迈进 [3] 智能农业应用 - 吉林卓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植物工厂"模式种植水果番茄和黄瓜,根部扎于椰糠营养袋,枝条攀爬高度达三四米 [3] - 公司利用循环温泉水养殖柳根鱼、西伯利亚鲟等高价值水产品,同步发展农文旅观光和温泉康养业务 [5][7] - 科技赋能实现标准化生产,水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吸引城市消费者参与钓鱼等体验活动 [7] 智慧农业创新 - 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智慧大棚采用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调控温度、湿度、补光及水肥灌溉,寒地双层纳米膜技术保障冬季种植 [8] - "博洋九号"甜瓜采用吊种技术,糖度均匀且不受天气影响,年种植茬数从1茬增至3茬,亩产从3500-5000斤提升至1.5万斤,头茬售价达30元/斤 [8][10] - 吉林省科技小院总数达168家,覆盖全部县域,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 [10]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渔光一体 万亩水域“点绿成金”
央广网· 2025-07-16 21:43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南部,占地9238亩,紧邻西太湖,充分利用当地鱼塘资源,实现现代化渔业与光伏技术结合[1] - 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模式,预计2025年底全面并网,年均提供绿色电能7.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4.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56万吨[1] - 目前已投入建设1400亩高标准苗种环育区,养殖品种包括鲈鱼、鳜鱼、河蟹、青虾及大西洋鲑、进口锦鲤等高端鱼种[1] 经济效益 - 项目实现"一亩地两份收益",通过光伏发电与生态养殖双重创收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1] - 项目建成后预计创造20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雇佣周边居民40余人从事水产养殖和环境养护工作[2] 技术模式 - 采用低密度生态养殖技术,虽然亩产较低但养殖周期长,产品品质优于高密度养殖[1] - 项目被描述为"光伏板下的智能鱼工厂",结合高科技育苗养鱼与光伏发电技术[2] 产业延伸 - 规划开发休闲农旅板块,利用西太湖区位优势及"光伏矩阵+生态鱼塘"景观,打造集垂钓、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旅目的地[2] -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渔光旅"复合型产业生态[2]
咸淡水孕育,牛田洋青蟹凭“鲜”打开国际市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20:36
行业分析 - 牛田洋片区凭借咸淡水交界的独特水域环境,发展出优质水产品养殖产业,主要产品包括青蟹、石斑鱼、金鲳鱼、南美白对虾等 [1][3] - 当地采用"生态循环健康混养"技术,青蟹年产量超2000吨,产业规模达1亿多元 [3] - 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养殖农户"模式开发近2000亩生态式鱼虾蟹混养基地,推动科技型水产养殖发展 [6] 公司发展 - 汕头市鮀莲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海关协助下实现从"土塘养殖"到"国际市场"的跨越,2024年12月完成"出境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注册登记 [3][4] - 青蟹单月出口订单突破83万元,截至2025年2月累计出口货值达106万元 [4] - 2025年前两月合作社整体出口额突破800万元,同比增长100% [7] 技术创新 - 海关指导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安装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控,设计封闭式暂养池提升检疫安全性 [3] - 联合高校攻克运输存活率难题,青蟹"活力值"显著提升 [3] - 开发渔光互补基地,光伏板使蟹苗成活率提升20%,年发电收益超百万元 [7] 市场拓展 - 龙湖海关实施"标准+认证+品牌"策略,制定《牛田洋水产生态养殖规范》,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6] - 与预制菜企业合作开发酸菜鲈鱼等深加工产品,利用鲜活农食产品"绿色通道"快速抢占海外市场 [7] - 电商渠道与国际物流产业园配套建设进一步打开产品国际销路 [9] 品牌建设 - 注册"牛田洋"地理标志商标,采用标准化捆绑包装提升品牌辨识度 [3][6] - 海关举办政策宣讲会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提升品牌知名度 [7] - 水产品矩阵形成地方与国际双重名片效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