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仪器

搜索文档
麦克奥迪(300341) - 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
2025-05-09 17:24
业务增长与市场扩展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1%,净利润增长9.70%,扣非净利润增长23.26% [2] - 数智医疗拓展业务,打造以“远程病理诊断+人工智能辅助”为特色的数智医疗服务商 [2] - 智慧光学围绕“拓赛道、兴工 业、追科研、稳智教”战略,重点发力工业精密检测领域,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推进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稳定欧美市场优势的同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3] - 智能电气以高端化、智能化为核心方向,深化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盈利与成本控制 - 通过数智医疗、智慧光学、智能电气三大板块协同发展,加快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深化海外市场布局,优化渠道效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绿色化、数字化升级,利用北京亦庄产业集群优势强化协同效应保持并提升盈利水平 [4] -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智能制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及人力资源结构降低成本,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提升资源调配和应用效率 [5] 业务技术与市场份额 - 三大业务技术协同点在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智能化升级 [6] - 智能电气是全球少数具备全电压等级制造能力的厂商,与国际龙头企业长期合作,产销规模和技术实力稳居行业前列;智慧光学是国内显微镜领域领军企业,产品覆盖109个国家和地区;数智医疗构建了覆盖3000家医院的远程病理平台,累计完成超百万例诊断 [7]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7444.81万元,同比增长21.07% [8] - 近期创新成果包括纳米材料提升环氧绝缘件性能,荧光扫描仪FlexScan6/60支持3通道荧光应用,科研倒置显微镜PX55实现多模式观察,基于DNA倍体分析的肿瘤智能检测以及AI智能分析诊断等方面研究 [8][9] 业务策略应对 - 针对不同规模医院实施差异化策略,应对医保控费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通过下沉基层、构建区域病理中心及AI技术提升效率,释放设备需求并优化服务 [9] - 通过筛选优质的客户及供应商,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及对供应商的考核管理,完善供应链的配送体系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10] - 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存在影响,通过汇率管理及优化合同条款应对,积极研究应对策略 [11] -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分红比例或股份回购计划,加强市值管理提升投资者信心 [12] - 2025年加快向工业检测、半导体及科研医疗领域拓展,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高端产品革新,重点发力工业精密检测并融入智能制造红利,推进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提升智能光学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12] 增长潜力与影响因素 - 三个业务板块积累技术底蕴、品牌知名度、市场覆盖率等优势,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0] - 影响增长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地缘冲突、技术迭代加速、贸易壁垒,以及跨行业管理复杂性、人才整合及治理结构优化挑战等 [10]
主动将“中国方案”嵌入全球创新链 外资龙头上海总部“含科量”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创新升级 - 2024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76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千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30家 [1] - 跨国企业从"在中国制造"转向将"中国方案"嵌入全球创新链,上海正从全球化"承接地"转变为全球创新"起源地" [1] - 拜尔斯道夫集团中国研发中心采用零距离研发动线设计,工程师可在30秒内完成从理论推演到实验验证的切换,该中心为集团全球第二大创新基地 [2] - 丰田汽车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先进动力电池生产线 [2] - 丰田整合在华研发资源,将决策权从日本移至中国本土,并建立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的"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3]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布局 - 外资龙头投资重心转向"硬科技"与高附加值领域,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4] - 上海市近期为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外资研发中心授证,超半数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 [4] - 碧迪医疗在浦东启用亚太首个自营分拨中心及大中华区研发中心,预计年进出口总额达20亿元 [4] - 巴斯夫投资5亿元扩建上海cellasto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近70%,专注于电动汽车降噪与减振解决方案 [5] - 卡尔蔡司投资超6亿元在上海自贸区新建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占地60亩,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5] 外资企业在华本土化与可持续发展 - 科思创中国投资超40亿欧元,上海一体化基地为其全球最大综合性生产基地,绿电使用占比超30% [6] - 科思创与广汽合作开发飞行汽车高性能材料,践行"本地为本地"及"本地为全球"战略 [6] - 上海政府鼓励国际企业加强研发创新,优化海外布局,与本地企业形成"出海"共同体 [6]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429
银河证券· 2025-04-29 13:21
核心观点 - 国常会核准10台机组,核电进入积极有序发展新阶段,看好核电长期成长性 [2][3] - 2025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东盟推动中越、中马、中柬合作,深化中国与东盟在多元领域合作 [8][10] - 关税缓和黄金回落,但中期金价仍有上涨空间,高股息、低估值的铜铝等工业金属龙头个股有望反弹 [13][15] - 禾丰股份24年业绩显著好转,猪产业盈利能力提升 [18] - 鱼跃医疗战略投资加速国际化,看好CGM引领增长 [24] - 三维通信互联网营销业绩承压,卫通+网优护航成长 [31] - 西部矿业矿产铜量价齐增、Q1业绩环比大幅修复 [35] - 伟明环保环保运营稳健增长,新材料投产在即 [40] - 格力电器受渠道改革影响经历去库存、补库存,估值水平偏低,分红收益率高 [47][50] - 永新光学显微镜业务复苏,25Q1业绩持续向好 [53] 环保公用(核电) - 2022 - 2025年我国连续4年核准核电机组数量≥10台,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10台机组,装机容量1234.6万千瓦 [2] - 我国核电进入积极有序发展新阶段,核准在建装机容量为在运装机的107%,四家核电运营商对应弹性不同 [3] - 核电优先消纳且上网电价相对稳定,利用小时数维持高位且稳定,市场化电价波动对核电企业整体影响有限,装机容量增长对业绩影响更突出 [4] - 看好核电机组核准、投产对相关企业的业绩拉动 [6] CGS - NDI研究(东盟经济) - 2025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东盟推动中越、中马、中柬互动交流,深化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 [8] - 中越加强铁路合作,中马推动中国 - 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速,中柬签署多领域双边合作文本 [9] - 中国与东盟合作应强化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发挥互补优势构建创新合作范式、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 [9] - 双方在高端制造、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农业消费等多元领域深化合作 [10] 有色 - 本周有色金属行业部分指数和金属价格有变动,黄金价格高位回调 [13][14] - 中期看美国加征关税加大经济衰退概率,中美贸易战反复,全球黄金ETF基金和全球央行有望持续净购入黄金,建议逢低配置A股黄金板块 [15] - 中美贸易战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积极宏观政策下高股息、低估值的铜铝等工业金属龙头个股有望反弹 [15][16] 禾丰股份 - 24年公司营收325.45亿元,同比 - 9.52%,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18] - 24年收入略有下滑因饲料量价同比下跌,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及降本增效,业绩同比扭亏为盈,25年计划饲料销量增幅超10% [19] - 24年肉禽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5年计划暂停商品代肉鸡扩张,提高外采市场鸡屠宰比例,计划屠宰量9.6亿羽 [20][21] - 24年生猪业务盈利显著提升,25年计划生猪出栏量180 - 200万头,同比+28.6%至+42.9% [21] - 公司为产业链一体化企业,饲料业务稳定贡献现金流及利润,肉禽和生猪业务提供业绩弹性空间 [22] 鱼跃医疗 - 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等同比下滑,2025Q1收入端稳健增长,利润端同比下降 [24] - 2024年受高基数和需求波动影响,常规业务有不同表现,2025Q1因高基数和费用增加利润下降 [25][26] - 公司战略聚焦血糖管理业务,CGM技术迭代加速国产替代,新品有望快速放量 [27] - 2025Q1战略入股Inogen加速欧美市场拓展,2024年高分红比例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8] - 公司是家用医疗器械龙头,聚焦核心赛道,产品结构和品牌优势不断增强 [29] 三维通信 - 2024年和2025Q1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因互联网营销业务竞争加剧,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 [31][32] - 除互联网营销外,通信设施运营、卫星通信等业务有增长,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8.8% [32] - 网优覆盖盈利能力相对坚挺,通信板块研发投入维持高强度 [33] - 与大客户深度合作,互联网营销有望困境反转,全球VSAT渗透率抬升、无线网络优化技术领先护航中长期成长 [34] 西部矿业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增长 [35] - 25Q1矿山端矿产铜等产量同比、环比有变动,价格同比上涨,冶炼端产量同比、环比增长,整体影响可控 [36] - 25Q1毛利环比提升67%,期间费用环比减少,资产减值冲回,投资净收益等环比减少 [37] -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玉龙三期增量可期,主力矿山扩建后矿产铜有望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长 [37][38] 伟明环保 - 2025年一季报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微增,ROE同比减少 [40] - 财务整体稳中向好,盈利能力提升,负债率降低,现金流状况改善 [41] - 2025年一季度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稳健增长,公司探索供热、碳资产、算力中心等新业绩增长点 [41][42] - 2024年装备等业务收入增长,新增订单多,推出新产品,新材料项目进入投运期 [43] - 公司环保运营业务稳健,新材料业务进入投运期,看好持续成长性 [44] 格力电器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 - 7.3%,归母净利润同比+10.9%,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7] - 受渠道改革影响,公司经历去库存、补库存,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减少,2025Q1处于补库存周期 [48] - 市场性价比需求增多,公司消费电器收入和毛利率受影响,通过渠道扁平化提升净利润率,行业空调出货计划积极 [49] - 公司内销市场零售端丢失部分份额,但利润率提升,海外市场受美国出口影响小,2024年分红率有吸引力 [49] - 公司估值水平偏低,未来具备较高的分红收益率水平 [50] 永新光学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1.37%,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 - 2024年营收创新高,2025Q1业绩向好趋势延续,2024年下半年显微镜业务需求复苏,高端产品全年增长 [53][54] - 2024年光学元组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56%,条码扫描、激光雷达等各项业务发展良好 [54] - 公司专注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高端显微镜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前景好 [55]
永新光学(603297):2024及1Q25业绩符合预期 显微镜需求底部复苏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全年收入8.92亿元,同比+4.4%,其中光学元件收入5.13亿元(同比+23%),显微镜收入3.56亿元(同比-14%)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11.4%,主因凯麦分公司土地被征收一次性收益未重复发生及研发费用增加,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4.3%至1.85亿元 [1] - 4Q24收入2.41亿元,同/环比-0.9%/+8.5%,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环比+10.9%/+68.0% [1] - 1Q25收入2.20亿元,同/环比+1.8%/-8.9%,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环比+22.2%/-18.5%,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环比+11.7%/-33.3% [1] 显微镜业务 - 2024年显微镜收入同比下滑14%至3.56亿元,但4Q24销售环比+8.5%,预计2025年有望恢复同比增长 [2] - 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迎战略契机,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并牵头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率显微镜" [2] 光学元件业务 - 条码扫描业务2024年大幅增长,与Zebra、Honeywell等客户推进复杂模组业务,模组放量或贡献可观增量 [3] - 激光雷达业务2024年收入突破"亿元",与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客户合作,预计智驾平权将推动渗透率快速提升 [3] - 医疗光学业务中内窥镜光学元组件收入快速增长,手术显微镜光学部组件取得技术突破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32亿元,引入2026年收入14.59亿元、归母净利润4.28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 29x/22x,目标价上调19%至104.66元,对应2025/2026年P/E 35x/27x,上行空间22% [4]
永新光学:2024年高端显微镜与激光雷达成新增长点,营收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23: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92亿元 同比增长4 41% 创历史新高 [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09亿元 同比下降11 37% 扣非净利润1 85亿元 同比增长14 25%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 77% 净利润同比增长22 16%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 69% [4]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9429 62万元 分红比例达45 21% 为上市以来最高 [1] 业务发展 - 光学显微镜业务收入3 56亿元 同比下降13 92% 但高端显微镜销售占比提升至40% [1] - 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 成为新增长点 [1] - 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领域与Zebra Honeywell等全球龙头企业合作 推进复杂模组业务 [1] - 医疗光学领域内窥镜光学元组件收入快速增长 复杂组件实现批量出货 [1]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9850万元 同比增长7 34% 占主营业务收入11 33% [2] - 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显微镜设备研发" 攻关亚2nm超分辨成像技术 [2] - 累计参与科技项目14项 其中国家级6项 省级1项 市级7项 [2] - 推出多款单价20万至300万元显微镜新品 [2] 战略规划 - 2025年聚焦"2+2"业务布局 打造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部件国际领军企业 [3] - 仪器领域加速国产化高端替代 元件业务融入消费类理念创新 [3] - 加强销售 供应链 生产制造等主要运营流程信息化建设 提升运营效率 [3] - 与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研发-人才-转化-市场"闭环生态 [2][3] 行业地位 - 参与多项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行业话语权 [2] - 高端显微镜市场竞争力增强 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成为新增长点 [1][2] - 医疗光学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1]
永新光学2024年营收再创新高 参与承担科技项目14项
证券日报网· 2025-04-26 12:1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92亿元 同比增长4 41% 营收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5565 41万元 同比增长22 16% [1] 战略与业务发展 - 管理层提出"穿越周期 '永'毅突破"倡议及"双引擎"策略 实施后营业业绩稳健增长 品牌知名度提升 内部管理效能增强 [1] - 持续推进"2+2"业务 科学仪器受关注 激光雷达广泛应用 医疗光学夯实基础 条码机器视觉创新高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9849 53万元 同比增长7 34% 占主营业务收入11 33% [1] - 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推出多款单价20万至300万元显微镜新品 具备超分辨和共聚焦光学显微镜自主研发生产能力 [1] - 2024年牵头"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显微镜设备研发" 攻关亚2nm超分辨成像技术 [2] - 截至12月末参与承担科技项目14项 其中国家级6项 省级1项 市级7项 [2]
4月24日电,佳能(Canon)宣布将提高价格以反映任何因关税而增加的成本。
快讯· 2025-04-24 14:55
公司动态 - 佳能宣布将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因关税增加的成本 [1] - 公司预计价格上涨将导致销售下降 [1]
舜宇光学科技:3月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降16.3%
快讯· 2025-04-10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 舜宇光学科技2025年3月不同产品出货量有不同表现,部分因专注中高端项目致出货量下降但产品结构改善,部分因客户端需求提升出货量上升 [1] 各产品出货情况 - 手机镜头2025年3月出货量9431.6万件,同比下降16.3%,因专注中高端项目产品结构改善 [1] -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上升16.5%,环比上升11.5%,得益于客户端需求提升 [1] - 显微仪器出货量2.68万件,同比上涨78.8%,环比上涨46.4% [1] - 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3731.4万件,同比下降10.9%,因专注中高端项目产品结构改善 [1]
中润光学: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刘向东)
证券之星· 2025-03-28 22:19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独立董事刘向东具备光学仪器专业硕士学历及教授职称,曾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现任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副院长,2023年11月起担任中润光学独立董事,同时兼任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董事及杭州纤纳光电科技独立董事 [1] -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在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担任委员,经自查符合独立性要求,未持有公司股份且无关联关系 [2] - 2024年度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符合法定程序,表决结果合法有效,未出现连续两次缺席会议的情况 [3] 专门委员会运作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4年召开2次会议,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召开1次,参会率100% [4] - 各专门委员会决策程序合规,为公司内部治理及生产经营提供合理化建议,有效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4] 公司治理重点事项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议案经核查属正常业务需要,遵循公平交易原则,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 [5] - 公司仅为全资子公司中润光学科技(平湖)提供担保及资产质押,担保风险可控,无第三方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形 [5]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要求,2024年审议通过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现金管理及募投项目调整等议案,披露情况与实际使用一致 [6] 财务与激励管理 -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实完整,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无重大虚假记载或遗漏 [7][8] - 2024年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旨在建立长效人才激励机制 [9] - 2023年度及2024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符合现金分红监管指引,综合考虑经营状况与发展规划 [9] 其他履职事项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具备上市公司审计资质 [8] - 2024年度未发生董事任免、财务负责人变更、会计政策调整等重大事项 [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经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符合绩效考核制度及股东整体利益 [8]
宁波商帮
投资界· 2025-02-01 15:44
宁波GDP超越天津 - 2024年宁波GDP达18147.7亿,首次超越天津(18024.32亿),差距123.38亿 [6][7] - 2014年天津GDP比宁波多2700亿,后因两次"挤水分"事件被宁波逐步赶超 [9] - 宁波下一个目标是超越南京(2023年差距274.8亿),进入全国GDP前十 [9] 宁波帮的历史与影响力 - 浙商在2023胡润富豪榜335人上榜居首,甬商(宁波商帮)虽起步晚但对政治经济影响深远 [11] - 世界船王包玉刚打造200艘船、2000万吨级航运帝国,20年成为世界第一船王 [13][14] - 清末宁波人垄断上海经济半壁江山,1948年在沪宁波人达100万占全市1/5人口 [14] - 宁波帮创造上百个中国第一:首家商业银行、首艘商业轮船、首家机器轧花厂等 [16] - 香港六七十年代纺织业由宁波帮主导,1984年十大富豪中四位为宁波籍 [17] 宁波帮对城市建设的推动 - 1984年邓小平提出"宁波帮帮宁波",国务院专设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史上唯一) [22] - 包玉刚捐赠2000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后续宁波帮累计捐款近7亿元 [22] - 1985-2017年宁波引进侨资企业8100家,总投资5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7.2亿美元 [23] - 北仑港从10万吨级码头发展为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世界第一的超级港口 [27] - 1990年宁波建成浙江首座民用机场(栎社机场),比杭州更早 [27] 民营经济与基础设施突破 - 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建设中民营资本占比超50%,雅戈尔等民企参与投资 [30] - 2023年宁波民营企业贡献65%GDP、80%税收、85%就业、95%上市公司 [30] - 宁波拥有10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5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1] - 天生密封件、贝发、长阳科技等企业实现核密封环、圆珠笔头等关键技术国产化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