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搜索文档
机器人冲咖啡、AI机械臂理疗⋯⋯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有哪些亮点值得一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1:0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于5月26日闭幕,展会为期五天,线下为主、线上同步举办 [1] - 展会规模创新高:共设置8个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吸引65个国家和地区的6280家机构参展,较上届增加265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 [1][3] - 主会场、分会场及相关活动总参与人次达220多万,主要指标较上届大幅增长 [1]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吸引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涵盖AI全应用场景呈现、科技演出及共创互动 [2] - 人形机器人展区受热捧,如"夏澜"机器人因拟人化外观和表情功能引发围观,众擎机器人发布"格斗赛事"提升观众体验 [2] -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VR展示敦煌莫高窟细节,数字修复摩崖石刻数据库,机器人手冲咖啡和AI机械臂理疗等应用凸显"科技+文化"趋势 [2] 交易成果与商业合作 - 实施22项促交易措施,覆盖场景、通路和服务升级,推动交易环节全面扩容 [3] - 文化产业招商会签约41个项目,推介35个招商项目,总成交额创新高,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 [3] - 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公司升级版咖啡机器人获国内外多笔订单,包括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市场 [3] 非遗与IP经济 - 非遗项目如蜀绣传承人陈红英展示《千里江山图》等作品,获近百位意向客户及澳大利亚参展邀请 [4] - 黄金珠宝分会场预计交易额提升超20%,IP打造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布会助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4] - 世界IP经济发展大会强调IP融合对进入欧美市场的重要性,倡导通过IP讲好中国故事 [5]
首博特展解读殷商文明密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7 06:33
商代习字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吴伟琦摄 商代龙形觥(山西博物院藏)。 宋家儒摄(人民图片) 商代妇好鸮尊(河南博物院藏)。 吴伟琦摄 殷墟先民长啥样?"商代女战神"妇好是什么身份?商王朝的势力范围有多大? 近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开幕的"看·见殷商"展备受关注。这是首都博物馆"中华文 明起源"系列第二展,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展,汇集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 (套),包括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 汇聚殷墟出土珍品 商代"亚醜"铜钺(山东博物馆藏)。 吴伟琦摄 商代玉调色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吴伟琦摄 殷墟出土的陶鬲形猪首盖盉憨态可掬,被网友戏称为"3000年前的小猪佩奇"。器形呈猪首状,长嘴,圆 眼微凸,双耳直立。肩部饰三角绳纹,腹及袋足饰细绳纹。这件陶盉是温酒的容器,加热后美酒从它的 口中流出。 商,"上可追溯至夏,下可延续至周",在早期中华文明和国家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 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策展人高红清介绍,"看·见殷商"展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 后世"四部分,从商王世系入手,展示了商代生产、 ...
艺博会上的画廊和艺术家们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5:47
在2025 ART021 BEIJING(5月22日-25日,北京798·751园区)的主画廊单元中,香格纳以群展形式集结 了陈问村、耿大有、耿建翌、高磊、胡项城、计文于、蒋小余、鲁钰、刘唯艰、刘毅、苏畅、申凡、孙 逊、徐赫、萧文杰、杨福东、张鼎、张皓言、朱加、赵洋的绘画、摄影和装置作品,勾勒出中国当代艺 术从观念实验到影像叙事的丰富维度。其中,胡项城的参展尤为引人注目——其2024年底于香格纳M50 空间举办的个展"疑似"曾引发广泛讨论。展出的《实验-E07A》(2020)等作品以综合材料突破画框的 物理限制,隐喻生命能量的涌动,此次博览会或延续其对日常物的解构与重构逻辑。而杨福东的《雍 雀》系列则以电影化的黑白影像美学,延续了艺术家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诗意叩问,成为展位中连接 经典与当代的视觉锚点。 2025 ART021 BEIJING的展会现场 胡项城《疑似 - 02P2》,2018 ~ 2023,布上综合材料,119(H)x94x5.5cm 耿建翌《漏光》,1999,银盐黑白照片,相纸上绘画,30.5(H)x25.5cm 刘毅《精心创作的未知错误03》,2022,绢本上彩墨,100(H)x125cm ...
130多场展览、大型活动同期开幕,北京进入5月艺术季
第一财经· 2025-05-25 15:26
北京艺术季活动规模 -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2025吸引来自全球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成为京城最大规模艺术博览会 [1] - 同期全城举办130多个展览,联合画廊周北京、ART021 BEIJING等活动共同构建"北京艺术季" [1] - ART021 BEIJING聚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画廊周北京联动30家本地画廊和11家非营利机构参展 [3][12] 艺术生态影响力 - 北京当代艺博会连接全球艺术资源,促进艺术市场发展并带动城市艺术生态 [3] - 798园区通过取消参展费降低参与门槛,整合本地与国际资源激发艺术活力 [12] - 艺术活动全面激活城市能量,形成兼具本土与国际视野的艺术盛会 [3] 跨界融合与创新 - 艺博会与北京国际设计周、时装周等深度协同,构筑艺术与设计交融的新生态 [7] - 德国PSM画廊带来五位国际艺术家作品,呈现现实与未来的对话 [7] - 杭州"三角洲"画廊在798展出英国艺术家结合殖民历史与流行文化的装置作品 [7] 参展内容亮点 - 里森画廊展出克里斯多夫·勒·布伦、安尼施·卡普尔等国际艺术家作品 [10] - 香格纳画廊以群展呈现耿建翌、杨福东等中国当代艺术史重要人物作品 [10] - 高仕画廊展出雷诺阿至萧勤等大师的"从印象派到抽象"系列 [10] 场地与历史背景 - ART021 BEIJING在751工厂煤气储气罐改建的七九罐举办,汇聚跨越两百年的东西方经典 [8] - 特别策展项目"珍宝阁"由PILLS工作室设计,探索建筑与艺术展陈的融合 [10]
敦煌缘何成为创新土壤(艺坛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敦煌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南亚、中亚、西亚艺术样式,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彩塑、壁画等 [1] - 敦煌美学蕴含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是敦煌艺术得以"长红"的密码 [1] -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所长率领工作人员开始保护和研究工作 [1] 敦煌艺术的研究与应用 - 80多年来一代代美术工作者在敦煌美学滋养中推进艺术创新 [2] - 董希文将敦煌壁画与民间年画、西方油画结合创作《开国大典》等经典作品 [2] - 孙纪元创作敦煌标志性城市雕塑《反弹琵琶》 [2] - 敦煌研究院组织创作的洞库壁画采用敦煌矿物颜色并融入现代转化 [2] 数字化技术推动敦煌艺术传播 - 敦煌研究院每年在国内外举办数十场展览,数字化技术成为亮点 [3] - "如是莫高"展览实现9座洞窟无损复制与共享 [3] - 设计300米长沉浸式壁画长廊,汇集数百件经典壁画 [3] 敦煌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常沙娜将敦煌元素运用于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建筑装饰 [4] - 敦煌艺术研究已涉及绘画、雕塑、装饰、服饰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 [4] - 刘元风团队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风尚的敦煌服饰作品 [4] - "云衣霓裳"展览展示敦煌壁画人物服饰临摹画和时装设计 [4]
专访上海天文馆刘健:陨石编磬为何在深圳文博会如此受宠?
新浪财经· 2025-05-24 19:27
深圳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于5月22日开幕 汇聚6280家政府组团 文化机构及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覆盖全国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 吸引1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参与 [1] - 上海展区凭借核心主题 场馆设计和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焦点 以上海天文馆展陈为例 通过陨石编磬和纯陨铁金箍棒等创意展品吸引大量观众打卡 [1] 上海天文馆创新实践 - 上海天文馆与上海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合作推出《行走的天文馆》项目 基于元宇宙技术整合超高清建模 天文垂类大语言模型 XR路径规划等技术 打破物理空间限制 重构数字化科普体验 [2][5][6] - 项目一期运行半年已推广至学校 社区及全国科技场馆 覆盖上海 云南 广东等地 未来计划开发更多版本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6] - 公司计划2024年7月推出"大器星成——上海天文馆陨石文化展" 展示全球首套大型陨石乐器 强化文化科普融合 [4] 科普教育模式转型 - 通过VR AR 互动装置等技术实现"技术沉浸与知识传递"的平衡 开发科普游戏 艺术装置及文化临展如《敦煌星空》《宇宙考古》等 [7] - 构建"两个中心一个平台"教育体系(天文教育资源研发中心 公众参与科学学习中心 天文教育工作者研修平台) 与中小学课标衔接 助力科学教育加法 [10] - 采用巡回展览 教育项目 讲座等形式将优质资源输送至偏远地区 因地制宜设计内容 如路边天文观测活动吸引近千名市民参与 [8] 数字化与区域战略 - 数字项目延续"多感官 超现实"体验 通过技术融合将晦涩天文知识转化为沉浸式内容 形成"知识探索+沉浸娱乐"双驱动模式 [11] - 公司正与头部企业合作推进元宇宙天文馆建设 探索天文数据可视化技术 提升数字化展示与教育能力 [11] - 作为长三角科普龙头 计划将"行走的天文馆"推向国际 加强临展输出与科普人才培养 提升行业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 [12]
2025北京艺术季开启 全城共赴美学盛宴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3:13
北京艺术季概况 - 2025年北京艺术季于5月21日贵宾预展开幕至6月1日收官 持续12天 覆盖全城多个文化地标 [1] - 活动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画廊周北京 ART021 BEIJING三大主阵地为核心 联动798·751创意园区 CBD艺术走廊 草场地艺术聚落及保税艺术特区等区域 [1] - 全城呈现逾百场专题展览 涵盖餐饮 收藏 公共教育等多维业态 吸引国际藏家与市民参与 [1]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主题为"凹凸"(CONCAVE-CONVEX) 强调艺术价值差异性与城市文化基底 [2] - 吸引来自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 展览地点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 [2] ART021 BEIJING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在798·751园区七九罐与第一车间举办 汇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与特别项目 [3] - 设置臻享预览(5/22-23) 藏家预览(5/22-23)和公众开放日(5/24-25)三个阶段 [4][5] 画廊周北京 - 展期5月23日至6月1日 主展区集中在798·751园区 覆盖CBD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等核心区域 [5] - 活动包含30家画廊 11家非营利机构及近60场展览/项目 打造北京特色艺术现场 [5]
文旅消费展首次亮相第九届丝博会
搜狐财经· 2025-05-24 11:15
展会概况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首次设立文旅消费展 展览面积达10000平方米 汇聚70余家文旅企事业单位参展 [2] - 采用"场景化展示 互动式体验 全链化对接"策展理念 规划文旅主题 文娱演艺 非遗国潮 赛事四大板块 [2] - 重点引进文旅科技 夜间经济 数字创意 特色IP 沉浸式体验等消费驱动型企业 [2] 区域展示亮点 - 西安展厅以"唐诗里的长安"为主题 运用数字科技展现诗人诗作与城市风貌 [3] - 渭南展厅展示"黄河华山·家在渭南"文旅消费新场景 汉中展厅融合两汉三国文化与秦巴生态 [3] - 延安展厅通过数字技术复刻红色历史场景 商洛展厅推出"22℃康养之都"展示秦岭生态与非遗融合 [3] 配套活动 - 展会期间举办23场主题推介与14场文化展演 包括陕北说书 壶口斗鼓等20余场民俗演艺 [3] - 文化和旅游项目专场推介会通过路演 签约等形式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3] - 设置华服展演 电子竞技 非遗手作体验等互动项目增强参与感 [3] 行业数据 - 1至4月陕西省接待国内游客量同比增长5 49% 游客总花费增长7 85% [4] - 一季度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实现营收2095 88亿元 同比增长16 44% 超预期指标6 4个百分点 [4] 战略意义 - 展会推动"文旅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 促进产业链全要素整合 [2][5] - 通过"文旅+科技""文旅+体育""文旅+健康"等跨行业融合展现创新活力 [2][5] - 打造产业升级 政企协同 全民共享的实践平台 强化品牌效应与内需促进 [5]
绘梦上海:2025连环画作品展映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09:27
作品题材内容丰富。既有对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激昂斗志的艺术表现,也有对平凡生活中脉脉温情的娓 娓诉说,还有对经典文学和民间故事的再创造。 (原标题:绘梦上海:2025连环画作品展映)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插画连环画年画艺委会、上海国韵双喜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的"2025上海连环画作品展"在马利艺术空间开展。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倡导以连环画的艺术形式致敬 英雄、礼赞时代,同时梳理展示海派连环画的传承脉络与创新突破,持续发掘培养壮大创作队伍,面向 长三角地区广泛征集作品193件共计900余幅。经初评、复评和评优三轮评选,共遴选入展作品73件(含 10件优秀作品)。展览最终展出作品84件(含特邀艺术家和总评委作品11件)共计480余幅。 地点:马利艺术空间(延安西路3300号) 作者阵容构成多元。既有施大畏、张培成、俞晓夫、叶雄、桑麟康、钱逸敏等沪上连环画创作的名家, 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呈现海派连环画的独特魅力;也有大批跨门类的艺术家,他们打破边界,将中国画、 油画、版画、插画、动漫等不同画种的技法与风格融入连环画创作,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更有 ...
广州商贸会展向绿色智慧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5-24 06:10
广州市商贸会展业发展 - 2024年一季度广州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912.7亿元,同比增长3.5% [1] - 专业展览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60场,同比增长36.4%,展览面积24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累计参展参观248.4万人次,同比增长9.3% [1] - 2024年广州展览业规模创新高,重点场馆举办展览358场,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参展参观累计2313万人次,增长30.7% [3] - 会议业保持较快增长,重点场馆接待会议6406场,增长13.7%,接待参会人员106.9万人次,增长14.7% [3] 名创优品战略转型 - 公司坚持兴趣消费和品质零售转型,融入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以IP零售创新打造增长点,依托超级IP和超级门店推动品牌升级,过去一年打造哈利·波特全球快闪、"黑神话:悟空"独家联名线下主题店等标志性IP事件 [1] - 2024年已筹划超过90档IP上新 [1] - 依托大湾区制造业集群优势,全球拥有超过1400条优质供应链,珠三角供应商占比约50% [1] 希音绿色化与数字化升级 - 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集技术探索、质量检测、供应链培训、人才培养于一体 [2] - 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涵盖服饰、鞋履、美妆、家居等 [2] - 自营场所和供应商工厂推广"屋顶光伏"项目,仓储物流园区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近80% [2] - 在建智慧供应链基地将全部配备屋顶光伏,推动时尚产业碳减排 [2]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与业态拓展 - 广州拥有"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规模世界第一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亚洲第一的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 [3] - 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推动照明设计应用拓展至AIoT、光通信、AR等领域 [3] - 公司目标打造技术展和解决方案展,带企业"走出去"并"引进来",服务本土品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