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广东出台新政激发产业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6 07:46
政策概述 - 广东省发布《若干措施》推出12条政策 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政策覆盖培育新质生产力 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 强化外资招引等维度 目标为超过1900万家市场主体注入发展动能 [1] - 政策聚焦"投早 投小 投未来 投硬科技" 明确组建超万亿元产业基金 加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奖励 夯实制造业根基 [1] 产业基金与融资支持 - 全省将统筹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 重点投向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12个重点领域 [2]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 省财政按不超过利率35%贴息 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单企业年度贴息上限2000万元 贴息比例较过往提升5-15个百分点 [2] - 年度贴息规模相当于广东省2024年制造业贷款增量的30% 鼓励地市配套扩大覆盖范围 [3] - 省级财政连续三年对政府性担保体系增资 预计年新增融资规模超千亿元 服务中小微企业超10万户次 带动企业增收超1500亿元 稳定就业岗位约90万个 [3] 全周期企业服务 - 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推行"三证齐发"和"拿地即开工" 简化环评流程 强化规划与项目环评联动 [4] - 全省划定600万亩工业用地控制线 保障中长期制造业空间需求 专项预留2万亩新增指标优先支持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4][5]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 前沿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可享"一人申请 全家落户" 全省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5] 外资招引政策 - 新增跨国公司总部能级奖励 中国区/亚太区/全球总部最高奖励800万元 叠加既有政策后总奖励可达1300万元 [6] - 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最高资助100万元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额外奖励500万元 累计最高可获600万元扶持 [6] - 2024年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同比+16 9%) 实际使用外资357 6亿元 增速高于全国及主要经济大省 [6] - 已开展"投资广东"百场招商活动 一季度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 总投资超5600亿元 [7] 产业战略布局 - 2023年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5 2% 占GDP比重达40% 新政重点培育12大前沿领域 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 [8]
5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走专精特新之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0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14万家,推动产业强链、固链、稳链 [1] -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特征,为中国制造注入创新活力 [3] 机床装备行业 - 江苏冈田智能自主研发刀库技术,通过183次试验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链式刀库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1] - 自主研发刀库技术改变了数控机床刀库依赖进口的局面 [1] 新型储能行业 - 纬景储能专注于长时储能技术,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更稳定可靠 [1] - 目标是通过技术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并提高效率 [1] 生物医药行业 - 康方生物医药研发新一代双抗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突破肿瘤细胞防御机制 [2] - 双抗药物相比传统单抗药物具有更高效的治疗途径 [2] 电子陶瓷材料行业 - 佳利电子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开发10余款陶瓷材料,应用于5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 - 陶瓷材料产品实现大批量应用,支持国家工程建设 [2] 卫星制造行业 - 微纳星空在卫星总装工艺方面深耕20多年,参与多颗卫星制造,应用于国土监测、减灾救灾等领域 [2] - 卫星制造技术保障国家航天事业发展 [2]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创新是企业突破技术短板、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2][3] - 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 [3]
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16.9% 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 签约总投资超5600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3 16:22
外资使用与政策支持 - 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经济大省 [1][6] - 外资企业占全省企业3%,贡献1/4税收和1/3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 [5] - 去年出台外资激励政策,按行业分类给予1%-3%奖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奖励500万元 [5] - 新增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最高100万元,全球研发中心叠加奖励最高500万元,跨国公司总部最高奖励800万元 [6] 产业培育与融资支持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2个前沿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2]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贷款提供35%贴息,年贴息贷款规模最高2000亿元,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 [3] - 省财政3年新增安排136亿元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已安排262亿元 [3] - 全省政府投资基金155只,认缴规模1.77万亿元,实缴1.24万亿元,重点投向早期、硬科技领域 [4] 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 - 统筹组建超万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投早、投小、投未来 [7] - 重大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推行"三证齐发"和"拿地即开工" [7]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高精尖缺人才可享"一人申请,全家落户" [7] - 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严禁行政干预经济纠纷 [7][8] 招商引资成效 - 一季度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签约总投资超5600亿元 [6] - 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出台"招商引资20条"强化内外资项目招引 [6]
城势|茂名迎变:一座粤西城市的振兴“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1:11
城市经济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茂名GDP冲上广东城市排名第8位,超越江门、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及湛江、汕头两个省域副中心 [1][7] - 2025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6%正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0.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4%,工业投资增长29.4% [4]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11%,较2022年提升2.27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 [6][7] 核心产业布局 - 荔枝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0亿元,2023年产量62.09万吨占全国1/4、全球1/5,85%农户从事该产业 [2] - 石油化工规上工业2022年总产值1805.86亿元,增加值444.39亿元,为全国首座千万吨级炼化与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 [2] - 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8.86亿元居全省第一,2022-2025年一季度产值增速分别为5.80%、4.80%、2.50%和3.60% [6]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荔枝产业接入AI大模型使病虫害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智慧果园驱动收益增长20%以上 [5][6] - 首创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整合数字农业科技、电商、物流、金融等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6] - 2024年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5个,计划投资额246亿元,佛茂联合招商模式落地项目59个,预计年产值108亿元 [2][10] 政策驱动与区域发展 - "百千万工程"推动茂名成为全省5个重点产业转移主平台之一,2021-2023年农业科研立项超300项,政府引导资金超6000万元 [2][11] - "五链共建"聚焦石化、零碳、汽车电子等产业,累计投入43亿元引进链主企业,2024-2025年启动T1000碳纤维、丙烯酸产业园等百亿级项目 [9] - 县域医疗和教育功能强化,住院率保持90%以上,整合251所"麻雀学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2万个 [12] 赛事经济与消费拉动 - 十五运定向赛事吸引全国23省438名运动员及超10万人次观赛游览,配套"全运主题游"线路 [1][4] - 赛事下沉策略覆盖广东15个地级市,包括梅州、汕尾等非一线城市,促进区域消费流量导入 [4]
发钱!广东官宣:贷款贴息35%,外企总部最高奖1300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22:43
政策核心内容 - 广东省推出1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涵盖培育前沿产业、降低企业成本、强化要素保障等多维度[1] - 政策首次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重点支持目录[4] - 构建从项目落地到生产经营的全周期服务链,包括用地审批创新和人才引进计划[10][11] 财政支持措施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提供最高35%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额度最高2000万元[5] - 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相当于全省制造业贷款增量的30%[5] - 省级财政计划连续三年对政府性担保体系增资,预计每年带动企业增加营收超1500亿元[5] - 2025年预算已安排262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未来3年将新增136亿元资金[5] 外资企业激励 - 跨国公司总部最高可获得1300万元奖励(中国区总部800万元+地区总部500万元)[6] - 外资研发中心一次性最高资助100万元,全球研发中心额外奖励500万元[7] - 2023年首批外资项目奖励资金将在2024年上半年兑现[1][8] 地方政府激励 - 对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显著的市县每季度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8] - 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投资促进、服务企业、宣传推介等工作[8] 产业培育重点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4] - 将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4] - 对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4]
广东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20:19
广东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 - 广东省推出1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包括培育前沿产业 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总部支持 吸引外资研发等 [1] - 政策聚焦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 自动驾驶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量子科技 商业航天 新型储能 新能源汽车 数字经济 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1] - 将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实施针对性招商政策 对重大项目制定精准支持政策 [1] 广东省市场主体现状 - 广东省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 其中企业超过835万家 均居全国首位 [1] - 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对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支持政策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给予不超过35%的贴息 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2] - 推动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每年超过1000亿元 [2] - 对跨国公司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外资研发中心最高100万元资助 全球研发中心额外最高500万元奖励 [2] 政策预期效果 - 政策有利于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夯实广东制造业基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广东在重点产业领域已有良好基础 政策将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2]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济第一大省计划这么做
第一财经· 2025-05-12 18:33
市场主体规模 - 广东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其中企业超过83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1][5] - 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占广东企业总数3%,贡献1/4税收和1/3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5] 政策支持措施 - 推出《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12条政策,涵盖产业培育、融资支持、人才招引等全生命周期服务[2] - 统筹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硬科技和早期项目[3] - 省级财政连续三年对政府性担保体系增资,预计每年新增融资规模超千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超10万户次[4] - 2025年预算安排262亿元支持制造业,未来3年新增136亿元专项资金,2024年落实45亿元[4] 重点产业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2个前沿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并建立头部企业数据库[3] - 政府投资基金现有155支,认缴规模1.77万亿元,将优化投向以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5] 外资企业支持 - 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同比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增速优于全国[5] -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和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全面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6]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东推出12条措施向全球企业发出邀约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17
广东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拥有市场主体超1900万家(企业83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1] - 推出《若干措施》12条政策旨在调动市场资源、提振企业信心、激发经济活力[1] - 政策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释放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信号[1][2] 重点产业扶持方向 - 明确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12个前沿赛道产业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2] - 对重大产业项目制定精准支持政策强化龙头企业与高成长性企业培育[2] - 广东现有产业基础扎实政策将进一步夯实制造业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底座[2] 企业成本支持措施 - 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贷款提供35%贴息年贴息贷款规模上限2000亿元[3] - 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目标年担保融资超1000亿元[3] 外资激励加码政策 - 新增跨国公司总部奖励:中国区/亚太区/全球总部分别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4] - 外资研发中心落户最高资助100万元全球研发中心额外叠加500万元奖励[4] 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资本支持** - 整合组建超万亿元规模产业基金与创投基金重点投向早期、硬科技领域[5] **项目落地** - 重大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推行"三证齐发"与"拿地即开工"模式[5] - 优化环评管理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5] **人才招引**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前沿领域人才可享"一人申请全家落户"[5] **企业服务** - 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6] - 严禁行政/司法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保护企业合法权益[6] 政策综合效应 - 政策环环相扣覆盖企业投资、运营、发展全周期[7] - 广东凭借市场、产业链、人才优势持续吸引全球企业投资[7]
广东发布1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突出培育发展前沿赛道产业 单个企业年度贴息最高2000万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1 08:46
政策支持措施 -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贴息,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1][2] - 全省统筹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1][3] -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落户一次性给予最高600万元奖励 [1][4] 重点产业领域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2]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 [2] - 对特别重大产业招引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2] 融资支持体系 - 推动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2] - 鼓励各地市制定相应的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政策 [2] - 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S基金等有效投资体系 [3] 外资企业支持 - 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新增设立能级奖励,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 [4] - 外资研发中心符合条件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再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4] - 各市可制定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配套支持政策 [4] 人才引进计划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每年吸纳超过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 [4] - 有条件地市对来粤求职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交通补贴和住宿便利 [4] - 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政策 [4] 项目服务机制 - 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 [5] - 对在粤企业实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服务原则 [5] - 投资促进成效显著的地市、县(市、区)每季度给予500万元奖励 [5] 政策执行期限 - 政策执行年限为2025-2027年 [6] - 深圳市参照本政策自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6]
广东发布12条干货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单个企业年度贴息最高200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4-30 22:04
广东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措施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出台12条措施聚焦前沿产业培育、融资成本降低、产业基金建设、应用场景开发等方向,旨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 前沿赛道产业培育 -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 [1]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政策 [1] - 对特别重大项目制定精准支持政策 [1] 降低融资成本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厂房建设、设备购买、技术改造、科技研发)提供不超过35%的财政贴息,单笔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2] - 年度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上限2000万元 [2] - 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目标每年超过1000亿元 [2] 产业基金体系 - 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3] - 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购投资、S基金等,重点投向早期、小型、硬科技项目 [3] - 每年促成100个以上海外主权基金和国际机构投资合作项目,导入1000个高成长项目 [3] 应用场景与要素保障 - 定期发布前沿产业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实施场景招商 [4] - 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允许预支建设用地指标,竞买保证金可低至底价10%并可分期缴纳 [4] - 优化环评管理,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 [4] 人才与招商机制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每年吸纳超100万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 [4] - 建立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首谈首报机制,防止招商"内卷" [4] 投资促进激励 - 对投资促进成效显著的地市/县区每季度给予500万元奖励,用于投资促进、企业服务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