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
icon
搜索文档
中铁工业 “禁区建桥”背后的隐形冠军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03:14
工程建设进展 - 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采用主跨14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合建大桥,创造了5项"世界之最"和3项"世界首次" [3][4] - 大桥钢结构需要分解成138个智能模块,安装精度控制在2毫米内,最终标准长度28米、单段重量1200吨的桥面钢结构将直接用于桥面施工 [3] - 多座深入海底数十米的主塔与桥墩已施工完毕,大桥即将步入桥面施工阶段 [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中铁宝桥舟山基地建成"五线一系统"智能产线,实现全流程制造自动化生产,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 [5] - 焊机机器人依托AI技术进行逆向建模和监控,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焊缝缺陷,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5] - "启杭号"盾构机配备多个智能化系统,已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可自动调节优化操作精度 [7] 公司行业地位 - 中铁工业是国内A股主板市场主营轨道交通及地下掘进高端装备的龙头企业,四项主营产品均通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 [6] - 在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业务领域,公司大型钢结构桥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 [5] - 作为最大铁路道岔生产商,公司已累计为国内外市场提供近30万组铁路道岔,涵盖时速250公里、350公里高速道岔等标志性产品 [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在水利水电、铁路、矿山能源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力度 [9] - 在海外市场,公司计划稳定欧洲、东南亚等传统优势市场,拓展中东、大洋洲和美洲等区域市场 [9] - 公司正在发展新型轨道交通和新型科技环保产业,自主研发了世界第一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 [9]
中铁工业:以新质生产力擦亮中国建造金字招牌
证券日报· 2025-05-22 00:46
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项目 - 大桥主跨1488米、宽68米,创造五项"世界之最"和三项"世界首次",包括世界公铁两用桥梁跨度最大、主梁宽度最宽、桩基直径最大等 [2] - 采用钢结构斜拉悬索桥设计,桥墩以上90%工序在工厂预制,通过智能模块化分解(3万余吨钢结构分解为138个模块,精度控制在2毫米内) [2] - 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舟山公司承建,2022年建成千亩钢桥梁制造基地,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标准全国领先 [2]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部署"五线一系统"智能产线,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覆盖板材切割、焊接、总拼、涂装等环节,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 [3] - 焊接环节采用AI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机器视觉精准识别焊缝缺陷,不良品实时报警定位,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3] - 智能工厂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推动中国造桥技术国际领先 [4] 盾构机技术突破 - "启杭号"盾构机具备大直径(未披露具体尺寸)、大推力、大扭矩特点,配备自主掘进系统等6大智能化系统,掘进速度达30毫米/分钟 [5] - 中国盾构机全球市场份额达70%,2008年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盾构机问世,实现从进口依赖到技术领跑的跨越 [6][7] - 中铁装备研制的盾构机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8] 公司经营与战略 - 中铁工业2024年隧道施工装备业务营收89.61亿元(同比+12.31%),占营收比例提升4.36个百分点 [8] - 钢桥梁制造安装国内市占率超60%,盾构机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8] - 未来战略聚焦盾构机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部件"商业模式转型,以及工业AI大模型平台建设 [9] 行业地位与技术储备 - 公司为A股唯一主营轨道交通及地下掘进高端装备的工业企业,在钢桥梁和盾构机领域具有龙头地位 [8] - 持续研发高原复杂环境、大跨度大节段等高精尖技术,推动钢结构制造向绿色低碳转型 [8]
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齐鲁晚报· 2025-05-22 00:23
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2#主墩承台,兼具规模性与技术创新性,采用滑道后安装施工工艺。因预埋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桥梁后期安全性与稳定性, 施工方采用新型固定装置,通过精细化方案设计,实现预埋件精准定位,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基础。 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面临单次3620立方米的浇筑体量,施工方部署两台混凝土泵车实施不间断作业,历时41小时完成浇筑。此次施工存在浇筑体量大、持续 时间长、温控要求严苛等难点,尤其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筛选、配合比调配,到浇筑全程温度监测与养护,均执行标准化流 程,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 由于该主墩施工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安全风险突出。施工单位与济南局各监管单位密切沟通协调,依据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与"三不得"要求,构建安 全保障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开展专项安全培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保障营业线运营安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杨雨凡 2025年5月20日,由中铁十局八公司负责施工的济微高速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2#主墩承台历经41小时,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这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出了坚 实且关键的一步,为后续墩身、梁部等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 ...
通讯|中企助力几内亚首都打通交通堵点
新华网· 2025-05-18 13:42
项目概况 - 中国电建承建的邦贝德立交桥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市中心王子大道与T2公路交汇处,是该国首座现代化三层立交桥,预计5月底全面通车[1] - 立交桥由上跨桥梁、地面环岛和下穿通道组成,将同步解决进出城、跨区域和机场快速通行三大交通难题[1] 交通改善效果 - 项目所在地原为城市交通"堵点",日均车流量超出设计容量三倍,早晚高峰拥堵尤为严重[1] - 通车后预计大幅缩短通行时间,市民反映原先需2小时的路程将显著改善[1] - 立交桥被当地医生评价为城市发展"加速器",替代了原先需绕行半小时渡船的方案[1] 社会影响与意义 - 本地雇员办公室主任称该项目是几内亚国家历史性工程,希望未来引进更多中国优质项目[1] - 市民自发维护施工秩序、提前熟悉新路线,反映出对项目的积极期待[2] - 项目为非洲国家城市道路改扩建及交通治理提供了立体化解决方案的实践样本[2] 工程建设特点 - 项目团队通过前期勘测精准定位交通痛点,采用三层立体结构设计[1] - 桥体采用黄白色外观设计,成为科纳克里城市天际线的新地标[1][2]
乌蒙山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
人民网· 2025-05-17 23:00
乌蒙山大桥静态荷载试验 - 5月17日乌蒙山大桥开始静态荷载试验采用12辆负载砂石的大型货车进行对称和偏心检测以检验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和实际承载能力为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3][7][8][11] - 试验由贵州公路集团承建采用无人机拍摄记录试验过程 [3][7][8][11] 乌蒙山大桥工程概况 - 乌蒙山大桥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270米设计时速100公里 [5][7][8][11] - 桥梁竣工验收前需通过静态荷载试验验证结构性能 [3][7][8][11] 试验执行细节 - 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在乌蒙山大桥现场采集检测数据 [11] - 试验车辆有序行驶至固定位置进行多角度检测 [3][7][8][11]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合龙,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
新京报· 2025-05-16 18:20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5月16日,由中铁大桥局集团等承建的昌九高铁控制性工程隆兴大桥(南昌扬 子洲赣江公铁大桥)单孔320米跨西支主桥顺利合龙。记者获悉,该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位于南昌市境内,全长19公里,由北向南跨越赣江西支、中支和南支三条支流,是一 座集高速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三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跨度公铁合建桥梁。 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昌九指挥部高级工程师陈向一介绍,隆兴大桥西支主桥钢梁架设采用"先边跨后中 跨"施工工艺,首先完成两侧边跨钢梁顶推作业,待边跨精准就位后,以南北两座主塔为基点向中跨方 向同步展开悬臂架设,最终通过双向对向施工实现中跨合龙口的毫米级精准对接。 陈向一表示,桥梁建成后将刷新六项世界纪录:成为世界首座集12车道于一体的公路车道数量最多、通 行能力最大公铁合建桥梁;世界首座主跨320米、时速350公里的无砟轨道斜拉桥;世界首座时速350公 里的竖琴形索面斜拉桥;世界首创大挑臂断面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最大直径斜拉索的公铁合建桥梁; 世界首座采用弹性约束支座的斜拉桥。 据介绍,隆兴大桥西支主桥合龙后,工程将转入桥面系施工阶段。公路段通车后,南昌跨江通行能 ...
记者手记丨在喀麦隆担任“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的中国公司
新华网· 2025-05-15 11:32
公司表现 - 中交一公局集团喀麦隆公司在雨季快速响应喀麦隆政府请求,抢修姜村悬崖公路,用一天时间抢修出临时便道恢复通车[1][2] - 公司2024年11月仅用20多天完成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与经济首都杜阿拉之间道路路面修补工作[4] - 2022年6月公司在一夜之间完成喀麦隆中部大区一座钢桥的抢修工作[4] 项目详情 - 姜村悬崖公路建于20多年前,是连续大角度上下坡的盘山公路,事故频发被称为"死亡悬崖",但对西部大区通往西北大区和滨海大区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价值[2] - 公司建议喀政府在远离山体处新建通道连接被阻断道路,方案已获采纳并授权公司实施[3] - 公司计划在旱季用最短工期彻底修复姜村悬崖公路[4] 行业影响 - 中国企业在喀麦隆承担大量道路应急抢险工作,被当地人称为"道路应急抢险救火队"[1] - 喀麦隆公共工程部长明确表示中交一公局等中国企业是政府信赖的合作伙伴[4] - 当地酋长高度评价中国企业工作严谨高效,认为其到来意味着道路质量将得到保障[3]
皖江第六座公铁大桥首节钢桁梁成功架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1:20
"高空大件吊装风险很高,我们必须全方位进行风险源辨识,事前组建专业钢结构吊装队伍,对起重 机、钢缆、吊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开大风大雨等影响吊装的极端天气,确保作业 安全无误。"中交二航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技术负责人谈磊介绍,钢结构焊接后冷却会形变,因此 在工厂内进行预拼焊接,能最大限度减少形变。安装过程中,一节梁偏差几毫米,全桥累计起来就会误 差很大。"我们对每节段的吊装都会实时监控纠偏,控制钢梁线性,确保最终合龙精度。"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作为合(合肥)池(池州)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建成通车后,对完善安徽路网布局和提 升皖南综合交通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月14日,随着蓝色的巨型桥面吊机缓缓提起一节白色钢桁梁,长江安徽段第六座公铁大桥——池州长 江公铁大桥成功吊装首节钢桁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主桥上部结构钢梁施工阶段。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连接安徽省铜陵市和池州市,全长3108.5米,采用上层6线高速公路、下层2线高速铁 路和预留2线城际轨道布局。跨江主桥长1768米,采用主跨812米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桥共计69个节 段,总重约91449吨,相当于3000头成年亚洲 ...
浙江舟山:钢桥梁智造加速甬舟铁路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11:05
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项目 - 大桥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采用公铁平层设计,中间通铁路(双线),两侧通公路(双向六车道)[1] - 大桥钢结构总量超过3万吨,分解为138个智能模块,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1] - 项目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钢桥梁区域性划分明显,需依靠智能制造实现受力部位精准匹配[3]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钢桥梁生产基地实现100%智能设备使用率,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2] - 生产环节涵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板单元智能焊接、节段智能总拼、钢箱梁智能涂装等全流程智能化[2] - 焊接机器人配备机器视觉系统,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实时监测焊接质量并精准定位缺陷[3] 行业与公司动态 - 中铁宝桥(舟山)有限公司建成浙江省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标准全国领先的千亩钢桥梁制造基地[3] - 焊接质量达到"资深高级焊工水平",焊缝细腻度显著提升桥梁安全性能[2] - 公司2022年提前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强化中国钢桥梁制造能力的技术领跑地位[3]
助力当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顺德大桥建成通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8 14:2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8日,中交路建承建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大桥建成通车。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东部新城,路线全长 2.62公里,其控制性工程顺德大桥横跨容桂水道,总长2455.14米,主跨626米,为钢混组合结构的高低 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被誉为"佛山第一跨"。 当前,顺德东部新城由大良、容桂、伦教三街道组成,是本地区传统经济、文化与金融中心,跨容桂水 道的交通长期依赖已有的德胜大桥,其通行能力已饱和,成为制约区域融合的瓶颈。顺德大桥项目通车 后,将有效打通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区域道路瓶颈,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摄影:吴丽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为突破施工中现有的技术壁垒,项目团队开展专项攻关,自主研发了"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据项 目负责人赖引明介绍,该提升机集合了钢塔节段安装、钢横梁整体提升、钢箱梁安装、变截面适应性调 节、作业平台一体化爬升五个功能为一体,实现了"一机多用",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桥梁界的"变形金 刚"。 多功能自爬式钢塔提升机安装钢塔、钢横梁,突破传统安装工艺及设备,填补了钢塔施工在自爬升安装 方面的空白,引领了钢塔、钢横梁设计及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