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搜索文档
东莞审计整改问题金额超44亿元,仍有21个问题未整改到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23:28
审计整改总体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底,东莞市审计查出202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181个,剩余21个未完成(4个已到整改期限,17个未到)[1] - 整改分类:立行立改141个、分阶段整改50个、持续整改11个,已到整改期限的170个问题中完成166个,整改率97.64%[5] - 累计整改金额44.82亿元,包括上交财政0.87亿元、归还原渠道3.20亿元、减少财政拨款0.41亿元、调账20.35亿元等[5][4] 财政资金管理整改 - 5个单位和镇街上缴结余资金128.84万元、企业退回补助247.25万元及非税收入7137.76万元,合计7513.85万元[7] - 4个单位和镇街拨付未及时发放的补助资金608.07万元[7] - 2个镇街上缴3205.94万元未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3个镇街上缴2073.57万元非税收入至镇街财政[7][8] - 2个镇街收回污水处理费等96.04万元,企业补缴水费及罚款20万元[8] 重大政策落实整改 - 稳经济政策专项审计中6个问题全部整改,通过政企宣讲和多部门联动促进政策落地[8] - 3个单位追回多发放资金15.07万元,扣减不符合条件奖补215.50万元[8] 民生与投资项目整改 - 社保基金审计补发73.80万元,追回多发56.93万元,对拒退人员申请强制执行[10] - 医疗机构追回违规报销诊疗费187.35万元和多支付医保基金0.21万元,追缴罚款156.65万元[10] - 工程项目核减资金1888.70万元,追回多缴税金39.90万元,核减预算1080.14万元[9][10] 未完成整改问题分类 - 立行立改类:2个未完成(工商登记受阻导致资金挂账、基本农田调整待窗口期)[11] - 分阶段整改类:10个中2个未完成(停车管理系统资金未明确、工程预算编制复杂)[12] - 持续整改类:9个涉及专项债券开工滞后、资产闲置、违法用地等,均未到期[12] 监督与协同机制 - 市委审计办印发分工方案,督导45个单位整改,5个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6] - 2024年移送问题线索43份,收到处理反馈24份,提交整改报告50篇[6] - 巡察监督将审计整改列入重点内容,人大开展跟踪监督[6]
安永:跨境养老正在成为新趋势,粤港澳三地共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0:56
大湾区跨境养老趋势 -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跨境养老成为新趋势,粤港澳三地正合作建立互联互通养老生态圈 [1]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养老护理成为政策焦点,香港到2050年可能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地区之一 [1] - 香港工作人口抚养长期工作人口数量未来15年持续上升,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服务压力增长 [1] 三地合作进展 -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跨境养老系统在医疗整合、老年护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1] - 香港老年人可参与政府资助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老年储蓄计划及相关保险产品陆续推出 [1] - 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覆盖15家内地养老机构,扩展至大湾区6个内地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肇庆) [2] 资源互补优势 - 香港具备先进医疗保障和高质量护理服务,但土地供应限制住宿护理设施发展 [2] - 内地提供充足空间和低成本劳动力,但缺乏高端医疗资源,双方合作条件成熟 [2] 现存挑战 - 政策法规不成熟、个人养老金制度待完善、养老服务供求不匹配、资源分配不均 [2] - 内地数据隐私规定严格导致跨境医疗数据无法共享,老人面临重复检查问题 [2] 政策与金融建议 - 建议三地政府加强政策协调,构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互认 [3] - 金融领域需加大税收优惠激励养老产品创新,完善立法保障跨境养老服务有序开展 [3]
余杭审计以项目监督守护民生幸福
杭州日报· 2025-04-30 11:14
民生项目审计监督成效 - 余杭区审计局通过审计监督发现高龄普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并督促整改,采取电话沟通、入户讲解、办讲座等方式加大养老服务津贴政策宣传力度,使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1] - 公司依托审计监督推动养老服务有效落地,如助老员上门服务获得居民高度评价[1] - 公司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合监督资源推动重要民生项目取得实效,包括购租房补贴审核发放和安置房建设规范管理[1] 制度完善与源头防范 - 公司在公共投资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审计中推动建立工资专户备案动态监测机制,从源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 - 针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审计促使主管部门完善运行维护与隐患排查机制,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2] 未来审计工作方向 - 公司将持续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围绕民生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效益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2] - 公司定位为发现问题的"侦察兵"和解决问题的"智囊团",以高质量审计护航群众幸福生活[2]
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1:48
公司财务与经营决策 - 公司拟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20亿元等额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2025年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票据等[73][74] - 公司授权管理层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75][76] - 2024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82.99万元(含税)[80] 审计与合规事项 - 公司拟续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92万元(财务报表审计72万元,内部控制审计20万元)[11][13][79] - 中兴华所2024年收入总额20.33亿元,审计业务收入15.30亿元,证券业务收入3.20亿元[4] - 中兴华所近三年受到行政处罚4次、行政监管措施18次、自律监管措施3次[7]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公司修订12项内部制度,包括《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决策制度》等[61][62][63][64][65][66][67][68][69] - 公司拟修订《公司章程》部分条款,需提交股东会审议[58][59]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内控体系运行有效[93][94] 股东会议程安排 - 2024年度股东会定于2025年5月23日召开,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18][19][20][21][22] - 会议将审议16项议案,包括利润分配方案、续聘会计师事务所、修订公司章程等[24][25][26][27] - 股东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或互联网投票系统参与表决[34][35][36]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9日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参加[100][101][102]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已披露,显示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50][92] - 公司强调中小投资者对议案的表决将单独计票并披露[24]
引导会计师事务所重视审计质量 中注协在年报密集披露期提示风险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0:46
当前正处于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高峰期,记者注意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近一 段时间密集约谈会计师事务所,提示风险防范,提示内容包括可能触发股票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年报审 计风险、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等。 中注协表示,更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注册会计师要严守风险底线,审慎发表 审计意见,切实发挥执业监督作用,促进上市公司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同时,中注协还发出多项具体提示,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可能触发股票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审计项 目作为重点项目,委派具备丰富审计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和项目质量复核人员,严格遵守独立性要求,强 化项目质量复核,确保所有重大事项和分歧事项解决之后再批准出具审计报告""项目组应结合退市风险 公司特点,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加大反舞弊资源投入,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设计、实施有针 对性的反舞弊程序"等。 中注协4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54家事务所共为256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财务报表 审计报告。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看,255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中10家被出具带 ...
北京证监局公布审计、资产评估5个警示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4-28 15:04
北京证监局会计及评估监管工作通讯案例总结 核心观点 - 北京证监局通过5个典型案例揭示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旨在提升行业执业质量 [2] 审计案例问题分类 专家工作利用缺陷 - 注册会计师未验证外部评估专家对在建工程可回收价值评估的方法、假设及关键参数合理性 [3] 函证程序执行疏漏 - 注册会计师未交叉核验被询证对象的收件人姓名及电话,导致未发现不同对象使用相同联系方式的异常 [4] 关联关系识别不足 - 注册会计师未关注客户与供应商同为法院公告被告的异常,未能识别贸易业务上下游公司实际存在关联关系,相关交易额均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 [5] 资产减值测试瑕疵 - 注册会计师测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使用的房产销售单价参数与评估专家数据不一致且未记录差异原因 [6] 资产评估案例问题 收入预测依据缺失 - 评估师未在底稿中披露系统集成类业务2023年收入预测金额的具体计算过程,仅说明由在手订单及预计订单构成 [7]
深度|监管部门重拳打击财务造假,审计机构却在“装聋作哑”?
证券时报· 2025-03-18 23:30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控失灵 - 东方集团通过虚构业务链条虚增收入160亿元 但审计机构连续四年出具无保留意见[3] - 80%被处罚公司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未获非标意见 显示审计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4][8] - 国中水务被关联方占用资金27亿元未披露 同期内控审计却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7] 审计失效数据表现 - 2022年以来被罚公司中 895家(占比80%)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无任何非标意见[8] - 财报违规公司中 178家(69%)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未获非标意见 187家(73%)财报审计未获非标[12] - 退市公司样本显示 137家中有160份(48%)退市前内控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4] 审计失效原因分析 - 审计机构与监管存在能力差异 会计师缺乏执法权且需面对全面经营情况[17] - 低价竞争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费用年降10%-20%迫使事务所使用初级人员[19] - 资源分配失衡 审计机构更重视财报审计 内控审计投入不足[18] 行业改进建议 - 改企业委托为第三方委托 切断利益关联 实施穿透式监管[24] - 引入区块链存证 ERP系统筛查等数字化手段提升审计技术[25] - 整顿低价竞争 保证审计质量 打破恶性循环[26] 企业内控优化路径 - 通过ERP系统和AI工具实现流程自动化 减少人为干预[30] - 将合规纳入考核 实行一票否决制 建立内部举报奖励机制[31] - 优化治理结构 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 强化"一把手"工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