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

搜索文档
我国建成首个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首航成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29 11:26
Micro-LED芯片及模组项目投产 - 安徽赛富乐斯Micro-LED显示芯片和模组项目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正式投产 年产能达R系列量子点mLED芯片15000kk(1.5亿颗) 可满足约2万平方米商用显示屏的生产需求 [1] 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建成 - 我国首个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主工艺设备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基地完成安装 标志着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干法后处理主工艺设备实现了从单机研发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1] 印尼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启动 - 隆基绿能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Pertamina NRE达成战略合作 启动建设印尼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 年产能预计达1.6吉瓦(GW) 将采用隆基最先进的HPBC 2.0高效电池技术 计划于2025年6月启动生产准备工作 [1] 纯氨燃料动力示范船首航成功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取得成功 搭载一台200kW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 2台100kW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 满载50吨 额定航速为10节 实现了纯氨燃料的稳定充分燃烧 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和氮氧化物(NOx)的有效控制 [1] 智能制造产业资讯 - 扫码订阅智能制造产业日报 精选行业新闻 [2] - 睿兽分析产业日报涵盖五大赛道 包括AIGC 智能制造 企业服务 医疗健康 交通出行 [3]
伊朗大使:伊朗将继续本国的和平核能计划
快讯· 2025-06-28 08:52
伊朗核能计划 - 伊朗驻俄罗斯大使卡泽姆·贾拉利明确表示伊朗将继续推进和平核能计划 [1] - 伊朗拥有大量核专家和科学家 尽管有学者遇害事件 但技术能力未受根本影响 [1] - 贾拉利强调核技术知识已深入伊朗科学界 外部破坏行动无法消除这一优势 [1] 国际关系影响 - 大使指控"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对伊朗科学家实施非法杀害行为 [1] - 伊朗将学者遇害与离心机轰炸事件定性为阻碍其核技术发展的非法侵略行径 [1]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新浪财经· 2025-06-28 04:41
业绩承诺未达标原因分析 - 中核嘉华2022-2024年累计净利润2,055.21万元,仅完成业绩承诺4,700万元的43.73% [1] - 核乏燃料后处理设备市场需求释放不及预期,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项目建设节奏调整导致订单冲击 [3][4] - 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多家企业涌入核乏燃料后处理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 [4] - 核心产品核化工运输容器市场份额收缩,2024年未能获取相关订单,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减少 [7][8] - 为维持运营承接低毛利民用设备订单,生产成本高于预期导致盈利水平下降 [10][13] 行业与市场环境变化 - 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增速放缓,2021-2024年维持十台机组核准节奏,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发展同步减速 [3] - 核安全设备交付周期普遍超过1年,订单获取和效益产生具有波动性 [3][11] - 核乏燃料后处理领域供给超过需求增长,2024年市场竞争显著加剧 [4] - 中核集团旗下分子公司取得核心产品制造资质,直接冲击中核嘉华市场份额 [8][10] 财务与经营数据表现 - 中核嘉华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8.07%、16.88%、19.80%,低于收购评估预测的25.77% [41][46] - 2024年研发费用显著增加,用于突破放射性防护、核素分离等核心技术领域 [12] - 销售费用占比从2022年1.86%降至2024年1.15%,管理费用占比从8.19%降至4.38% [43][44] - 资产组可收回金额16,592.50万元,商誉计提减值0.40亿元 [38][46] 客户与订单情况 - 主要客户为中核集团下属企业,合作关系普遍超过5年,客户粘性较高 [5] - 2024年前两大客户产品需求变动导致毛利浮动,直接影响经营指标 [6] - 订单执行周期普遍跨年度,受外部流程影响交货时间滞后但无执行异常 [11] - 在手订单呈现"小批量、多品种、高复合"特征,交付复杂性远超普通化工设备 [9] 商誉减值测试细节 - 采用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孰高法确定可收回金额 [26] - 预测期收入增长率2025年为3.38%,2026-2028年随产业园二期建成提升,2029年后维持4% [40] - 折现率采用WACC模型计算,2024年取值为8.42% [29][45] - 关键参数与收购评估差异:收入预测下调7.93%,毛利率预测下调6.93个百分点 [46]
美财政部授权与俄金融实体的民用核能交易
快讯· 2025-06-28 03:16
美财政部授权与俄金融实体的民用核能交易 - 美国财政部于6月27日颁发最新通用许可证 授权涉及指定俄罗斯金融实体的某些民用核能交易 [1] - 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12月19日 [1]
英伟达投了比尔·盖茨47亿
投中网· 2025-06-27 14:31
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围绕核能(尤其是核聚变)的产业竞赛已全面展开,中美两国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3][4] - 硅谷巨头(如英伟达、谷歌)与中国央企(如中石油、中核集团)同步重金押注核能技术,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加速产业化进程 [4][14] - 核能产业正经历创业潮,美国私营企业主导(占全球50家核聚变企业的一半以上),中国则形成国家队与民企协同发展的格局 [12][17][18] 硅谷核能投资动态 - **泰拉能源(TerraPower)** - 比尔·盖茨2006年创立,聚焦钠冷快堆Natrium技术,获美国能源局20亿美元拨款及超10亿美元私募融资(含英伟达最新6.5亿美元投资) [6][7] - 计划2030年在怀俄明州建成首座商用反应堆,后续扩张至10-12座 [8] - **其他硅谷投资案例** - 比尔·盖茨突破能源基金投资三家核聚变公司:Pacific Fusion、Type One Energy、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后者创单轮18亿美元纪录) [10] - TAE Technologies获谷歌等投资累计13.5亿美元,X-energy获亚马逊等支持 [11] -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投资Helion Energy,与微软签订2028年供电协议(50兆瓦,1美分/度) [11] 中国核能产业进展 - **国家队布局** - 中石油昆仑资本增资32.75亿元投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中核集团主导,持股57%) [16][17] - 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综合参数达10^20量级 [17] - **民营企业发展** - 6家可控核聚变创业公司涌现,如能量奇点(计划2027年建成"洪荒170"装置)、新奥集团(目标2035年商业化发电) [17] - 配套企业曦融兆波(射频加热)、翌曦科技(高温超导材料)完成天使轮融资 [18] 核能产业驱动因素 - **AI与能源需求激增** - GPT-4训练耗电42.4吉瓦时(相当于2.85万户欧美家庭日均用电量),美国2030年电力需求预计增长25% [14] - 英伟达明确核能是支撑AI算力的关键能源 [14] - **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 - 钠冷快堆Natrium搭配熔盐储能系统,可与风光能源互补 [6] - 中国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核聚变产业链发展 [18]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私营企业数量占优(25家核聚变公司),中国通过"国家队+民企"模式快速推进工程化 [12][17] - 美国聚变行业协会警示:"若美国不主导,中国将领先" [18]
据塔斯社:哈萨克斯坦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与俄罗斯签署关于核电站建设的政府间协议,成本可能至少需要140亿美元。
快讯· 2025-06-27 13:05
核电站建设协议 - 哈萨克斯坦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与俄罗斯签署关于核电站建设的政府间协议 [1] - 核电站建设成本可能至少需要140亿美元 [1]
Oklo or NANO Nuclear: Which Microreactor Stock Has the Edge?
ZACKS· 2025-06-26 21:51
全球清洁能源行业趋势 - 核能行业持续发展,小型模块化和先进核技术投资增加,Oklo Inc (OKLO) 和 NANO Nuclear Energy Inc (NNE) 受益于这一趋势 [1] - 美国核能容量到2050年有望增长三倍,两家公司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2] Oklo Inc (OKLO) 近期动态 - 2025年6月子公司Atomic Alchemy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启动商业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设施选址工作 [3] - 同月获得美国空军Eielson基地Aurora核电站部署意向书,若最终敲定将设计、建造并运营该设施 [4] -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已开始审查其Licensed Operator Topical Report,向运营许可迈出关键一步 [5] Oklo Inc (OKLO)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2.01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无显著债务 [6] - 仍处收入前阶段,首座Aurora核电站预计2027年投运,短期收入机会有限且运营费用高企 [7] NANO Nuclear Energy Inc (NNE) 近期动态 - 2025年6月与纳米比亚工业发展署签署谅解备忘录,探索在当地建立核燃料供应链 [8] - 2025年5月为ZEUS微反应器提交6项新专利,该设计采用固态密封结构避免堆芯冷却剂风险 [9] NANO Nuclear Energy Inc (NNE) 财务状况 - 2025财年二季度末持有1.19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无显著债务 [10][11] - 同样处于收入前阶段,面临长期监管流程和高昂研发成本 [12] 财务指标对比 - OKLO 2025年EPS预估亏损0.46美元,较上年0.74美元亏损改善,但过去60天预估趋势向下 [13] - NNE 2025财年EPS预估亏损1.05美元,较上年0.39美元亏损扩大,但2026财年预估改善 [14] 股价与估值表现 - OKLO股价同比上涨549.2%,远超NNE的119.9%涨幅 [18] - OKLO市净率(TTM)28.72倍显著高于NNE的10.02倍 [19] 公司发展对比 - OKLO现金储备更雄厚,政府合作与监管进展强化其发展前景 [22] - NNE处于更早期阶段,资本规模较小但估值更具吸引力 [22] - OKLO适合关注增长催化剂的投资者,NNE更适合价值型投资者 [23]
比尔·盖茨搞核聚变,获投47亿
虎嗅· 2025-06-26 11:16
核能产业成为新风口 - 硅谷巨头英伟达旗下NVentures投资比尔·盖茨的核技术公司泰拉能源(TerraPower),融资6.5亿美元(约47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首座反应堆 [1] - 中国石油集团增资昆仑资本32.75亿元,投资可控核聚变国家队中国聚变能源公司 [2] - 全球核聚变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美国占25家,中国已有9家产业链公司获得投资 [2][10] 泰拉能源的技术与资本进展 - 泰拉能源专注于钠冷快堆Natrium技术,获美国能源局20亿美元拨款,计划2030年在怀俄明州实现商业发电 [3][5][6] - 公司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家族办公室、英伟达、韩国现代重工等 [6] - 技术采用液态钠冷却和熔盐储能系统,可与可再生能源互补 [4] 硅谷核能投资热潮 - 比尔·盖茨突破能源基金投资三家核聚变公司,包括Pacific Fusion、Type One Energy和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单轮融资18亿美元) [7] - 谷歌、亚马逊、贝索斯等硅谷资本押注TAE Technologies(融资13.5亿美元)、X-energy等公司 [9] -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投资Helion Energy,与微软签订2028年供电协议,目标电价1美分/度 [9] 中国核聚变产业加速 - 中核集团主导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获中石油、上海国资等投资,中核持股57% [13][14] - 民营公司如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获中科创星、红杉中国等投资,部分企业计划2027-2035年实现商业化 [14] - 配套企业曦融兆波(射频加热装备)、翌曦科技(高温超导材料)完成天使轮融资 [15] 核能需求驱动因素 - AI能耗激增:GPT-4训练14周耗电42.4吉瓦时,相当于2.85万户欧美家庭日均用电量 [12] - 美国电力需求预计2030年增长25%,2050年增长78%,核能成为稳定能源解决方案 [12] - 气候危机与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投资,核能发电规模远超其他清洁能源 [8][11] 中美核能竞争格局 - 美国私营部门主导,中国形成国家队与民企协同发展模式 [16] - 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工程化能力领先 [14] - 美国聚变行业协会警告:若美国不主导核聚变,中国将抢占先机 [16]
多家中国企业赴坦桑尼亚 启动Mkuju铀矿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6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由疆亘资本、中核集团旗下和建国际及核工业二〇八大队联合组成的工作组于2025年6月启动坦桑尼亚Mkuju铀矿勘探项目 [1] - 铀作为核电站核心燃料,在第四代核电技术发展背景下战略价值凸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 - 项目将推动坦桑尼亚核能资源开发,强化中国核原料多元化供给能力,提升能源安全水平 [1] - 工作组同步勘探独居石矿产资源,其富含的钍元素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中可提升核燃料效率和反应堆安全性 [1] 项目资源与技术优势 - Mkuju铀矿位于坦桑尼亚南部,矿权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1] -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是中国铀矿勘探先驱,曾发现大量铀矿资源,技术实力雄厚 [1] - 和建国际董事长表示将以高标准推进项目,深化中坦合作 [1] - 疆亘资本强调项目肩负国家战略使命,致力于保障关键矿产资源供应 [2]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全球第一,2035年在运规模目标1.8亿千瓦 [2] - 中国铀需求预计增至3.6万吨,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铀消费国 [2] - 国际原子能协会预测2030年全球铀需求达6.1万至7.7万吨,需求持续上涨 [2] - 海外寻铀将成为支撑国内核电发展的主力,收购与合资是保障核能安全发展的关键 [2] 国际合作与战略布局 - 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深化中坦技术、人才、资源合作 [2] - 项目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为坦桑尼亚创造就业机会并提升技术水平 [2] - 通过全球资源开发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链全球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