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航运

搜索文档
广州港南沙港区首条美国西海岸快线首航 14天可达洛杉矶
快讯· 2025-07-16 18:54
智通财经7月16日电,今日,随着一声清亮的汽笛声,"仁建8"轮缓缓驶离广州港南沙港区,标志着广州 南沙首条点对点直航美国西海岸的精品快线正式开通首航,可实现14天直达美国洛杉矶。据了解,新航 线的首航船装载600余柜"中国制造"日用品前往美国洛杉矶港。该航线由合德海运独立运营,共投入5艘 船舶按周班运行,挂靠港序为南沙港一期(CNNSA)至洛杉矶港WBCT码头。 广州港南沙港区首条美国西海岸快线首航 14天可达洛杉矶 ...
重点集装箱港口及关键枢纽监测20250716
东证期货· 2025-07-16 18:15
报告核心信息 - 报告名称为《重点集装箱港口及关键枢纽监测20250716》,作者是东证衍生品研究院黑色与航运部的兰淅 [1] 各地区港口运营情况 亚洲港口 - 洋山港、外高桥远洋型集装箱船周均等泊/在泊时间分别为18.2/24.9小时、13.4/20.9小时,最新在锚/在泊集装箱船数量为23/32艘、27/31艘;宁波港对应时间为14.3/25.4小时,数量为17/39艘;青岛为34.5/42.1小时;新加坡港为2.2/30.1小时,数量为2/42艘;巴生港为19.6/34.8小时,数量为8/20艘。台风季和出口旺季叠加,国内港口运营承压,东南亚堵港压力缓和后回升 [2] - 洋山港、宁波港、新加坡港、巴生港最新一期在港时长分别为44.0、40.6、31.2、54.9小时,月环比分别为 -9.0、 -0.8、 -0.9、14.1小时,年同比分别为19.1、10.8、 -5.0、15.7小时 [6] 欧洲港口 - 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港、不来梅远洋型集装箱船周均等泊/在泊时间分别为14.4/49.4小时、19.0/36.3小时、11.2/43.1小时、28.1/47.4小时,最新在锚/在泊集装箱船数量分别为3/21艘、3/20艘、2/18艘;瓦伦西亚为2.7/40.9小时,数量为7/8艘。夏季问题预计未来2个月显现,欧洲港口拥堵压力回升,目前不及去年同期 [2] - 鹿特丹、汉堡、费利克斯托最新一期在港时长分别为59.7、53.0、63.4小时,月环比分别为4.4、 -9.9、9.8小时,年同比分别为2.9、 -41.2、17.8小时 [6] 北美港口 - 长滩、洛杉矶、塔科马远洋型集装箱船周均等泊/在泊时间分别为0/127.2小时、6.6/123.4小时、15.7/84.0小时,长滩和洛杉矶港区在锚船舶为0艘,在泊集装箱船数量为19艘;纽约、萨凡纳、诺福克为1.3/46.0小时、13.3/31.2小时、6.7/23.4小时,纽约港区在锚/在泊船舶集装箱船为1/10艘;休斯顿港为0/51.0小时。美国在港船舶规模抬头,总体拥堵可控,美西船舶在港时长环比微增、美东无明显变化 [2] - 长滩、洛杉矶、纽约、萨凡纳最新一期在港时长分别为116.2、94.3、47.2、46.9小时,月环比分别为0.6、 -8.5、4.4、1.5小时,年同比分别为 -3.8、 -24.9、 -11.5、 -4.2小时 [6] 大型船抵港及关键枢纽情况 - 展示洋山港、宁波港、新加坡港不同规模大型集装箱船抵港情况,以及联盟1.2w + 集装箱船在亚洲、西北欧、地中海抵港情况 [44] - 呈现好望角、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集装箱船通行状况 [50]
闽帆破浪 福建打造绿色智航新蓝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5 08:34
绿色港口建设 - 福建已有7家码头公司获评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荣膺"亚太绿色港口"称号 [2] - 厦门港电动化设备比例超过55%,"厦港拖30"号新能源拖轮每年可节约200多吨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吨 [2] - 全省327个非油品化工码头泊位中,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69% [2] 绿色船舶产业 - 福建省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10型80艘,电动船舶核心技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3] - 今年前4个月福建省船舶出口52.7亿元,同比增长17.1%,对东盟出口20.6亿元(同比增长245.2%),占出口总值39% [3] - 福建制造的电动船舶实现"江、河、湖、海"全场景示范应用,产品已在国内外超千艘船舶使用 [3] 航海科技创新 - 福建中科芯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荧光陶瓷LED照明技术,2025年1月获国家专利授权 [4] - 中铝瑞闽研发"5系船用铝合金",适用于上千吨全铝海洋研究船和远洋商船 [4] - 福州金控为近万艘渔船提供高通量卫星通信终端,实现大中型渔船连接亚太6D通信卫星 [4] 深海装备制造 - "探索二号"科考船是全球最大作业水深载人深潜器支持保障母船,曾保障"奋斗者"号完成10909米深潜 [5] - 马尾造船交付全球首艘载货量突破4.5万吨的海洋工程船"WINDPIPER",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可在2500米深海作业 [5][6] 政策与产业支持 - 2025年福建公布5个重点船舶项目,包括中船漳州海上风电产业园、福安市安全节能环保船舶开发制造 [7] - 福州海关实施"到港即办"措施,优化船舶出口通关和查验方案 [7] 国际合作平台 - 2024东亚海大会与厦门国际海洋周联合举办,强化政府间和跨部门合作 [8] -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展示福建绿色航海装备创新成果,配套活动聚焦产业链对接和项目合作 [8]
苏州内河港亮出半年成绩单
苏州日报· 2025-07-15 08:08
行业表现 - 苏州内河港口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274.21万吨,同比增长10.53% [1][3] -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55%,多条集装箱航线通江达海进一步织密水运网络 [3] 绿色转型 - 25家码头完成高标准改造,配备粉尘治理、雨污水接收设施,港容港貌焕然一新 [1] - 非油气化工码头100%建成港口岸电设施,上半年岸电使用80万千瓦时,有效替代船舶辅机燃油发电 [1] - 全市码头100%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污染物转处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1] 能级提升 - 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带动码头改扩建热潮,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华电望亭码头获批岸线、白洋湾南港池一期桩基完成73%、吴江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码头进度过半) [2] - 码头靠泊能力显著提升,可承载更大规模船舶并优化安全环保基础条件 [2] 服务创新 - 推出全省唯一的港口岸线审批"三评合一"模式,压缩审批时限,加速项目落地 [2] - 创新"邀约式"检查和"靶向式"安全指导,应用无人机巡查提升执法效能 [3] 基础设施 - 白洋湾南港池一期工程码头墙身完成52%,吴江盛泽作业区一期工程开展初步设计 [2]
深圳首艘纯电动拖轮入列 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300余吨
深圳商报· 2025-07-15 04:21
核心观点 - 深圳首艘5000马力纯电动智能拖轮"深港电拖1"轮正式入列,标志着深圳在纯电动船舶应用上实现"零"的突破 [1] - 该拖轮是华南地区目前最大马力(5000HP)纯电动拖轮,为区域水上作业提供全新绿色服务方案 [1] - 深圳正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电动智能拖轮将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1] 环保技术 - 采用纯电驱动,实现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 [1] - 单船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300余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 [1] - 噪音较传统动力拖轮平均降低约20分贝 [1] 经济效益 - 纯电拖轮港内靠离泊作业用电量约700KWH/艘次,常规动力拖轮需消耗柴油约200KG/艘次 [1] - 预计每年燃油成本可节省200万元 [1] - 全生命周期内具有显著经济性优势 [1] 作业能力 - 取得中国船级社"i-Ship(M、E、I)"智能符号认证 [2] - 具备船员行为安全识别等创新安全功能 [2] - 可高效牵引400米长、载箱量超24000标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安全靠泊 [2] 政策支持 - 深圳海事部门推动将锂电池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纳入财政补贴范畴 [2] - 研究优化船员适任标准和船舶配员结构 [2] - 加强技术法规宣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2]
平均每天10班船驶向欧美 从深圳盐田港看中国外贸“加速度”
快讯· 2025-07-14 12:57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 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9% [1] 盐田港运营表现 - 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758万标箱 同比增长12 7% 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新增11条航线 目前每周近百条航线连通全球 [1] - 平均每日发往欧洲4班船 发往美国6班船 [1] - 日均处理超4万个标准集装箱 是世界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 [1] 港口体系对外贸的支撑作用 - 深圳通过稳定高效的港口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坚实支撑 [1]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在周口港,感受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07-14 07:21
周口港发展现状 - 2024年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占全省内河货运量的87% [1][12] - 集装箱吞吐量16.3万标箱,同比增长50%以上 [1][12] - 已成为河南及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 [4][11] - 拥有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4条国际水运集装箱接力航线 [4][12] - 货物集散覆盖20多个国家和全国10多个省份的40余个品种 [4][12] 港口运营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2751.8万吨,同比增长55.5% [7][11] - 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近10万标箱,同比增长46.8% [7][11] - 形成"1+9"港口体系,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1] 临港经济发展 - 益海嘉里通过水路运输使吨原料运费比铁路降低10% [7] - 河南钢铁集团每吨成品成本较陆运低两三百元 [7] - 吸引瑞茂通、娃哈哈、鑫丰生物等龙头企业入驻 [7] - 粮食加工、钢铁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7] 基础设施建设 - 规划建设22个2000吨级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176万标箱 [9] - 正在建设铁路专用线,实现"水铁公空"多式联运 [9] - 贾鲁河通航工程即将开工,进一步扩大航运能力 [10] 战略定位 - 作为"中原物流会客厅"贯通南北、串联东西 [2] - 将内陆腹地转化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活力节点 [6] - 打造"豫货出海、海货入豫"枢纽功能 [7] - 推动河南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9]
从“买卖全球”到“链通全球”,日子怎么可能跟谁过都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44
南沙港通关效率提升 - 广州南沙港国际船员换班中心实现外籍海员"离船即通关",用时不到8分钟,较传统模式提速70% [1] -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船员换班中心在南沙港成立,采用"一站式窗口"服务 [3] - 南沙边检站以高水平安全、高效率通关服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南沙实现"链通全球"贸易新格局 [3]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南沙汽车口岸上半年出口汽车20余万辆,同比增长56.5% [6] - 首创船舶边检查验"零待时"和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通关模式,保障出口汽车抵港前72小时进入堆场 [6] - 2024年南沙汽车口岸装卸量突破1150万辆,稳居全国第一 [8] 进口水果通关服务 - 南沙边检站提供"7×24小时"随到随检等服务,泰国榴莲从靠泊到登陆仅需2小时 [9] - 上半年保障79艘次榴莲、车厘子"专线"通关,累计接卸量达23.3万吨 [9] - 南沙港连续5年成为全国榴莲、车厘子等水果进口量最大的海运口岸 [9] 港口整体运营数据 - 南沙港207条航线畅通全球,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 [11] -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进入常态化运营,边检站高效验放出入境人员14万余人次 [12][14] - 创新邮轮服务管理模式,首推邮轮旅客入境"扫码通关" [12]
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公布,青岛跻身第13位!
搜狐财经· 2025-07-13 10:56
全球航运中心城市排名 - 2025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20位中青岛位居第13位 较2024年上升2位 [1] - 新加坡 伦敦 上海 香港 迪拜 鹿特丹 宁波舟山位列前7名 [1] - 中国主要航运中心呈现"头部有突破 腰部齐进步"态势 上海香港保持全球第三四位 宁波舟山 广州 青岛 天津排名均有提升 [5] 航运业重要性及评价体系 - 航运业承担全球80%货物运输 是贸易"血脉"和供应链核心力量 [3] - 新华·波罗的海指数覆盖43个城市 从港口条件 航运服务 综合环境三大维度下设16项二级指标 [3] - 该指数自2014年发布已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之一 [3] 青岛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青岛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7.1亿吨(全球第4) 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箱(全球第5) [3] - 拥有领先的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技术 新版港口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 [3] - 航运服务得分排名第16位 现代港航服务业配套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5] 青岛未来发展规划 - 实施《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推进13项重点任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 航运金融等 [7][8] - 目标2026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7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3600万标箱 航线达240条 [8] - 2028年形成核心功能框架 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8] 中国航运业发展趋势 - 高端航运服务业是核心软实力 提升难度高于港口"硬实力"指标 [5] - 国内除上海香港外 其他城市航运服务排名普遍低于综合排名 存在软硬实力"落差" [5] - 需港口 航运 金融 司法等多方协同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5]
江苏南京:潮平口岸阔 扬帆向深蓝
南京日报· 2025-07-13 09:23
南京水运口岸开放能级提升 - 2024年新增3座正式或临时开放码头,分别聚焦船舶维修、高端制造、汽车物流领域,填补南京水上立体航道业务空白 [3] - 南京现有万吨级以上开放泊位60个(含临时启用泊位),国际航线总数达15条,直达日韩、东南亚、南美等地 [3][8][9] -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航,2024年进港船舶吃水刷新历史纪录至11.8米 [8] 南京长江油运龙潭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6月25日1-4码头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京唯一获批开放的国际修船企业,预计年承修国际船舶40-50艘次,产能较临时启用阶段提升一倍 [3][4] - 2023年临时启用后完成29艘次外籍货轮修理,实现外贸收入超5500万元,正式开放后高端客户占比提升至65% [4][5] - 百吨级起重设备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100%覆盖,单船维修效率同比提升20% [4] 南京金陵船厂舾装码头 - 临时开放后交付首笔国际订单6500载重吨甲醇燃料加注船"薰衣草"号,实现"南京造"船舶出厂直通国际航线 [5][6] - 解决此前外轮交付需依赖仪征厂区或租用码头的问题,降低交付成本并减少移泊安全风险 [6] 南京港江盛汽车码头有限公司 - 滚装码头外贸泊位临时启用后开通首条外贸航线,载508台国产汽车直航出海,此前需经上海、太仓等中转 [6][7] - 拥有418米滚装专用岸线、3万吨级海轮泊位和1万吨级江轮泊位,支持5000车位以下船舶全年靠泊,后方仓储库容超2万辆 [7] 南京航运枢纽建设规划 - 《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提出打造"一江两岸"枢纽布局,强化近洋航线始发港地位,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西部江海转运门户枢纽 [8] - 2024年新增南美及远东国际远洋航线,外贸内支线网络规模保持沿江第一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