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
搜索文档
运动、全景相机:从小众市场到新兴蓝海
华泰证券· 2025-06-10 18: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消费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正从极限运动玩家的小众影像设备“破圈”成为大众创意生产力工具,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1][11] - 未来“全能型”个人影像设备或是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核心将从硬件参数向AI、软件生态、差异化创新能力等多维度转变 [1][4] - 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具备“新消费”属性,市场渗透率低,未来成长空间可观 [2][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小众影像设备到快速“破圈”的创意生产力工具 - 随着户外运动兴起、社交媒体内容增长以及VR/AR技术成熟,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成为捕捉和分享体验的关键设备,从极限运动小众设备“破圈”为大众创意生产力工具 [1][11]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相同与不同 - 运动相机专为记录运动设计,具有小巧轻便、广角拍摄、防抖、画质高、多种拍摄模式和连接性等特点;全景相机通过多镜头实现360度影像,具有视场角大、图像拼接、后期编辑自由度高、双模式录制等特点 [12][13][17] - 两者核心硬件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和光学镜头模组 [18] 用户画像:热血玩家VS创意先锋 - 运动相机目标用户是“热血玩家”,包括极限运动爱好者、户外探险家、旅行爱好者、Vlogger和家庭及休闲用户等;全景相机目标用户是“创意先锋”,包括户外运动人群、内容创作者、旅拍、VR内容制作者等 [22] - 两类相机也可用于专业级市场,如专业摄影师、媒体机构、VR看房、360°视频会议等领域 [23] 市场空间:从“小众”市场到广阔蓝海 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发展史 - 运动相机:2002 - 2011年GoPro崛起定义标准;2011 - 2017年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加剧;2019年至今中国品牌崛起与创新多元化 [25][26][28] - 全景相机:2015年日本理光开启市场,2017年影石等多品牌入局,影石崛起推动市场发展,软件和AI算法革新使其走向消费化、智能化、易用化 [30][31] 从“记录工具”到“创意生产力”工具,“新消费”属性打开广阔蓝海市场 - 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具备“新消费”属性,如体验至上、个性化与圈层化、内容驱动与社交分享、拥抱AI等新技术,契合新一代消费者价值观 [33][34] - 当前市场渗透率低,预计运动相机2023 - 2027年CAGR为13.0%,全景相机2023 - 2027年CAGR为11.8%,未来随着渗透率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2][35][38] - 需求端体验经济深化和创作者经济增长,供给端技术范式转变,将驱动渗透率加速提升 [40][41] 竞争格局:GoPro、影石、大疆三巨头的角力场 运动相机:一家独大到多强争霸 - 早期GoPro主导市场,后大疆、影石等入局,全球头部运动相机品牌前五企业市场份额约74% [44] 全景相机: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影石创新是全球龙头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影石创新占主导,2023年份额67.2%,中国市场占比更高达86.5%;全球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场影石创新和深圳看到科技主导 [45][46][50] GoPro:巨头的竞争“困局”与“自救” - GoPro市场份额下滑,原因包括产品创新迭代慢、市场竞争激烈、营销策略不适应、未响应新市场需求等,且毛利率低于影石创新 [53][57][65] - GoPro采取转向订阅服务、迭代相机、强化软件生态、调整营销、探索新增长点、控制成本等“自救”措施 [72][74][75]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全球龙头,运动相机的“创新先锋” - 影石创新围绕“全景 + 运动 + AI”构建产品线,通过产品和营销创新实现营收和净利高速增长 [76][77][81] 大疆:专业度与性价比兼具的运动相机“核心玩家” - 大疆在手持影像系统广泛布局,运动相机围绕Osmo Action系列,具有画质好、性能稳定、耐用、性价比高等优点,核心优势在于品牌、技术、设计、品控和生态协同 [86][88] 未来趋势:AI、软件生态、差异化创新能力将成为胜负手 运动相机与全景相机有技术融合趋势,“全能型”影像设备或是未来方向 - 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技术融合,界限模糊,“全能型”影像设备可提供定向拍摄和全景记录体验,“先拍摄,后取景”理念渗透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运动化”“易用化” [91][92] 供给角度:AI、软件生态、差异化创新能力将成为竞争的胜负手 - 未来硬件技术仍会迭代,包括传感器、影像处理器、连接传输、音频、显示交互等方面 [94][95] - 竞争核心将从硬件参数转向AI智能化体验、软件生态完善度和差异化创新能力等多维度 [98][99]
影石创新上市在即 全景赛道天花板与运动相机红海厮杀?
新浪证券· 2025-06-06 18:39
影石创新上市信息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价格确定为47 27元 股 网下和网上发行申购日为2025年5月30日 [2] - 当前总股本为3 60亿 总市值为170 17亿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 41亿元 36 36亿元和55 74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07亿元 8 3亿元和9 95亿元 [2]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9 43% 80 83%和76 35% [2] 市场地位与挑战 - 公司以67 2%的市占率稳居全球全景相机第一 [2]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7亿美元 年均增速7 5% 远低于运动相机市场的71 8亿美元和9 3%增速 [2] 运动相机市场竞争 - 大疆凭借光学防抖与图像算法优势 以低价策略切入市场 Action 5零售价较影石Ace Pro低100元 [3] - GoPro通过与美国电信运营商捆绑销售占据62%的美国市场份额 [3] 技术迭代风险 - 手机影像功能升级如苹果空间视频 华为XMAGE正在侵蚀专业设备需求 [4] - 公司布局AI剪辑 单帧HDR等技术 但消费级产品创新速度落后于手机大厂 [4]
追觅系又出新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运动相机|36氪独家
36氪· 2025-06-04 20:09
公司融资与团队 - 光子跃迁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AI影像算法研发、全球化市场布局及智能硬件产品量产准备 [4] - 公司首款运动相机产品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发布 [4] - 成立不到一年,团队规模已超百人,成员来自国内智能影像企业、头部手机厂商及快消品行业龙头公司 [4] 产品定位与技术 - 首款运动相机定位高端,定价将高于行业主流的千元级起步产品 [5] - 产品将推出3-5个行业首创技术,包括通过定制镜头零部件从硬件层面提升防抖效果上限 [6] - 产品设计针对Vlog人群和运动人群,计划与行业主流形成差异化 [4] 行业市场 - 全球运动相机市场2024年销售额22.92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4.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1% [7] - 行业龙头影石3602021年营收10亿元,2024年达56亿元,三年增长5倍 [7] - 中国智能设备市场已涌现AKASO、大疆等品牌,打破欧美日企业垄断 [8] 行业挑战 - 影像产品产业链长、技术路线复杂,全自研难度大 [8] - 核心零部件如CMOS图像传感器、DSP处理芯片尚未实现完全国产化 [8] - 行业对底层创新能力要求高,需解决高像素实现、软件算法等难题 [10] 公司背景 - 光子跃迁成立于2025年3月,法人代表为袁谦 [10] - 公司股东曾投资其他追觅生态企业 [10] - 智能影像设备需实现运动补正、曝光调整、图像剪辑等复杂软件功能 [10]
差点被南京大学开除的“技术帝”,成了相机“新王”
和讯· 2025-06-03 19:04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688775 SH)于5月30日开启发行申购 发行价47 27元 股 总市值170亿元 中签率0 0355% [3] - 公司是全球全景相机市场领导者 2024年预计市场份额达81 7% 连续六年第一 远超老牌对手理光和GoPro [6][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 41亿元 36 36亿元和55 7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07亿元 8 3亿元和9 95亿元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全景相机实现360度无死角拍摄 支持创意玩法如隐形自拍杆 子弹时间特效等 在社交媒体引发热潮 [3][18] - 采用"边传边拼"算法将拼接时间从几小时压缩至5分钟 配套APP简化后期处理 降低用户门槛 [15][16] - 产品命名insta360体现"即时"理念 精准切入户外运动等垂直场景 通过用户UGC内容自然传播 [16][17] 市场表现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32亿元增长至2025年66 1亿元 中国市场从6 8亿元增至13 9亿元 均实现翻倍 [9] - 境外收入占比超70% 2022-2024年境外销售分别为15 96亿元 29 03亿元和42 23亿元 欧美日韩贡献八成海外收入 [32][33] - Insta360 X5在纽约快闪活动引发排队热潮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3] 竞争格局 - 大疆计划7月发布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 凭借无人机技术积累可能成为市场搅局者 [35][36] - GoPro于2024年3月发起337专利调查 若败诉可能导致产品在美禁售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 [3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刘靖康33岁成为科创板最年轻董事长之一 大学期间以技术破解周鸿祎手机号闻名 [7][26] - 早期创业项目"名校直播"接触全景视频 发现传统设备拼接效率低等痛点 奠定产品开发方向 [13][14] IPO历程 - 2020年10月首次申报科创板 因社保缴纳等问题暂缓审议 2021年9月二次过会后又因股东信息披露问题受阻 [22][23][24] - 2025年2月最终获批 成为当年科创板首份注册批复 创始人曾发长文回应质疑强调公司业绩增长4倍 [25][27]
是时候重估中国相机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21:07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即将于5月30日启动科创板IPO,成为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相机终端品牌[2] - 公司成立仅10年,近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65%,2024年实现收入56亿元、归母净利润10亿元[4] - 核心产品全景相机全球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第一,2023年占比达67%,较2021年提升超20个百分点[4] 产品与技术 - 旗舰产品X5全景相机支持8K分辨率,竞品GoPro Max仅5.6K[32] - 独创闪电接口直连手机设计,实现即插即拍、一键分享社交网络[16] - AI剪辑功能可识别120+场景、150+物体,准确率超90%,且免费开放[34] - 产品线覆盖穿戴式运动相机GO系列、模块化ONE RS系列等,满足不同场景需求[16][39] 市场竞争 - 运动相机领域仅次于GoPro,2024年收入56亿元已接近GoPro的58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40%),GoPro同期收入仅为影石70%[37] - GoPro因战略失误转向软件平台,导致硬件创新滞后,2024年净亏损31亿元[19][23] 行业背景 - 智能手机普及导致传统相机市场萎缩:佳能收入退回2007年水平,尼康收入为10年前80%[7][8] - 短视频兴起创造新需求:TikTok 2018年下载量达6.6亿次,超越Instagram[30] - 运动相机市场由GoPro开创,2011-2014年收入从17亿飙升至100亿,增长近5倍[10][12] 产业链优势 - 毛利率达52.2%,高出GoPro超18个百分点,主要依托深圳供应链效率[42] - 核心供应商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如弘景光电(镜头模组)、精熙光机(配件)等[42] - 对比GoPro跨国供应链需数周迭代周期,影石创新可实现快速产品优化[43] 行业格局 - 中国厂商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大疆无人机市占率超60%,正布局全景相机领域[46][47] - 影石创新代表中国科技从"世界工厂"向"创新高地"转型的典型案例[47] - 行业技术变革路径:智能手机颠覆传统相机→场景化需求催生运动相机→短视频推动全景相机创新[7][28][31]
运动相机“老二”IPO:年入36亿,七成靠老外
芯世相· 2025-05-20 14:13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深圳宝安,主营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2024年2月获批科创板上市 [4] - 2021-2023年营收从13.3亿元增至36.4亿元,三年增长两倍多,净利润率从20%提升至22.8% [4] - 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连续六年第一,运动相机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越GoPro成为全球第一 [5][6] 市场格局 - 全景相机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50.3亿元,运动相机314.4亿元,形成GoPro、影石、大疆三强格局(合计超90%份额) [5] - 主要竞争对手:GoPro(运动相机鼻祖)、大疆(生态协同+低价)、理光(全景相机开创者但市占率仅12.4%) [5][41][43] - 产品差异化:全景相机价格带500-5000元主打易用性,运动相机千元起侧重极限运动场景 [5]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36.4亿元(同比+78.43%),净利润8.3亿元,毛利率56% [10][29] - 2024年前9个月营收24.3亿元(同比+48.16%),海外收入占比76% [10][14] - 对比GoPro:2023年GoPro营收57.75亿元(同比-19.9%)且亏损31亿元,影石营收达其63% [10][25] 增长驱动 - 海外扩张:美国市场2023年销售额9亿元(+108%),欧洲市场8.3亿元(+80%) [16][17] - 产品创新:2023年研发投入4.48亿元(占营收12%),推出Ace Pro运动相机(2998元起)等中高端产品 [28][29] - 渠道策略:线上收入占比超60%(毛利率64%),通过Apple Store、Best Buy等线下经销商覆盖60余国 [33][34] 竞争挑战 - 大疆2024年推出带全景模式的Action 4,GoPro计划发布MAX 2全景相机,加剧技术竞赛 [41] - 海外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及GoPro发起的337专利调查可能影响销售 [45] - 供应链依赖:核心芯片需外采索尼、安霸等供应商 [47] 战略规划 - IPO募资70%用于研发(如8K全景技术),强化技术护城河 [38] - 国内市场加速渗透:2024年上半年国内销售额占比回升至23.48%(2023年为19.17%) [12][20] - 轻资产模式:无自建工厂,库存周转率优于重资产的GoPro(83天库存) [31][32]
“硬本领”“软实力”已成中国品牌全球化的底色
证券日报· 2025-05-19 00:03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2024年达25.4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1%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 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 新业态出口保持高增长 [1] - 中国制造业正从"代工红海"走向"创新蓝海" 过去代工企业生产贴牌产品 现在以自主创新重塑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1] - 中国品牌通过"硬本领"(技术创新)和"软实力"(文化IP)双重优势 引领全球市场和潮流 [1][3] 科技企业创新案例 - 影石Insta360X5凭借8K超高清全景拍摄 出色夜景能力 AI芯片 超长续航等技术优势全球热销 [2] - 影石连续六年保持全景相机市场份额第一 2024年预计达81.7% 全球每售出10台全景相机就有8台来自影石 [2] - 影石通过细分领域深耕 向AI云台 视频会议设备延伸 形成技术护城河 发展路径与大疆 石头科技 追觅等企业类似 [2] 新消费品牌IP出海 - 泡泡玛特以LABUBU等IP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跃升 通过情感共鸣跨越文化壁垒 [2][3] - 泡泡玛特2024年在越南 印尼 菲律宾 意大利 西班牙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并在法国卢浮宫等地开设特色主题店与旗舰店 [3] - 泡泡玛特在泰国推出LABUBU水灯节主题款产品引发抢购 LABUBU被泰国国家旅游局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撬动市场需求 消费品牌通过IP运营实现文化输出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3] - 中国品牌全球化不仅提供"物美价廉"商品 更能凭借技术实力和文化内涵引领市场潮流 [3]
运动相机“老二”IPO:年入36亿,七成靠老外
虎嗅APP· 2025-05-17 18:33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2024年2月获批科创板上市 [3] - 2021-2023年营收从13.3亿元增至36.4亿元,三年翻两倍多,净利润率从20%提升至22.8% [3]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67.2%,连续6年全球第一,相当于每卖10台全景相机有7台是影石产品 [3] - 运动相机市场形成GoPro、影石、大疆三足鼎立格局,三家市占率之和超90%,2024年上半年影石销量超过GoPro成为全球第一 [4] 市场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5.46%,2024年前9个月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48.16% [10][12] - 2023年在美国市场销售额增速达108%,远超全球市场整体增速78.4% [16] - 欧洲市场销售额从2022年4.65亿元涨至2023年8.32亿元,同比增速80% [17] - 海外收入占比超76%,美国、欧洲、日韩是三大核心市场,美国市场贡献近25%收入 [15]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覆盖全景相机(55.72%)和运动相机(25.73%),2023年研发投入4.48亿元占营收12% [9][26] - 通过"隐形自拍杆""子弹时间"等创新功能吸引用户,毛利率达56% [26] - 2023年推出Ace Pro系列运动相机(2998元起)和GO 3拇指相机(2298元起),填补中高端市场空白 [26] - GO系列2024年上半年贡献14.26%营收,Ace系列营收增至2.8亿占比11.47% [26] 商业模式 - 采用轻资产模式,依赖外协厂商生产,库存周转率高于同行 [27]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超60%,毛利率高达64%,线下渠道毛利率52% [29] - 通过Apple Store、Best Buy等渠道渗透,针对滑雪、骑行等场景进行精准营销 [15]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大疆、GoPro、理光,全景相机市场影石(67.2%)领先理光(12.4%)和GoPro(9.2%) [3][36] - 大疆2024年发布Action 4新增"360°全景模式",GoPro计划推出MAX 2全景运动相机 [34] - 大疆Osmo Action 5比影石Ace Pro便宜100元,价格战升级 [35] 未来挑战 - GoPro发起337调查申请,指控影石侵犯技术专利,可能影响美国市场销售 [37] - 核心芯片依赖索尼、安霸等供应商,需突破区域供应链瓶颈 [37] - 需应对相机巨头对全景功能的"降维打击"和生态竞争 [37]
日股“大底”已现?
日经中文网· 2025-04-27 15:16
截至4月25日,日经平均指数几乎收复了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的跌幅。虽然无法完全消 除"二次探底"的隐忧,但认为3.1万点左右是最低点的观点越来越强。背后原因是美国政府态度持 续软化。日股能否回归持续性走高? 4月25日,日经平均指数连续上涨,最终以3.5705万点收盘,几乎收复了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 宣布对等关税后的跌幅。在市场相关人士之间,认为4月上旬暴跌过程中出现的低点是"大底"的解 释已开始增加。日本股市能否摆脱对美国股市的依赖,回归持续性走高?一部分投资者已经展开 行动。 "我不认为中美之间会对高关税置之不理。与(宣布对等关税的)2日相比,环境不会变得更加严 峻",三菱UFJ资产管理公司的执行基金经理石金淳管理着投资日本国内外股票和债券的基金,一 直在日本股市下跌的局面下实施买进。据称,他认为日本股市已经见底。 从卖空情况中也可以窥见触底的迹象。美国标普全球(S&P Global)的数据显示,从丰田的股票来 看,借出股票(卖空)余额占已发行股票的比例从4月初的2.3%下降到23日的0.9%。认为旨在避 免下跌局面下的损失而进行卖空的趋势不会进一步下跌,因此暂时开始回购。 日经平均指数已从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