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品牌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进博会观察:瑞幸咖啡多国馆联动,中国品牌全球化进阶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11-07 09:08
进博会平台意义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和确定性 [1] - 进博会不仅是境外企业拥抱中国市场的平台,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机遇,是"秀全球"的舞台 [3] 品牌参展表现 - 瑞幸咖啡作为"进博会推荐咖啡品牌",其标志性产品在场馆中随处可见,以品牌展示、快闪店等多种形式参与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馆 [1] - 公司参加了多个国家馆的开馆仪式并剪彩,在巴西馆设立快闪店,在印尼馆设计专属杯套,并在各馆内循环播放原产地溯源宣传片 [3] - 公司通过突出各国原产地风味的高品质咖啡产品及文化属性杯套设计,为各个国家馆带来超高人气,成为吸引客流的"咖啡流量密码" [4]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在进博会上的表现超越传统参展,更像是一场"品牌外交",意味着中国品牌的价值实现从"产品力"到"平台力"的跃升 [1][3][6] - 能够在进博会这种全球顶尖平台上为多个国家馆赋能,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赢得更主动的地位,这种赋能是互利共赢的 [6] 全球供应链整合 - 公司具备整合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巴西、埃塞俄比亚、印尼和哥伦比亚等地建立长期、稳定、互信的伙伴关系 [6] - 在巴西,公司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了5年24万吨咖啡豆采购备忘录,价值约100亿元人民币,巴西成为其咖啡豆采购的最大来源国 [7] - 在印尼,公司建成落地"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享有5年100万吨椰子的独家采购权,并与合作伙伴共建农业种植中心 [9] - 在云南,公司通过建成首个咖啡鲜果处理厂,将标准化加工与种植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惠及2万家农户 [12] 合作模式深化 - 公司与原产地的合作不止于采购,实现了从"买家"到"发展伙伴"的转变,例如在巴西设立办公室、种植者支持中心和高品质种植基地,并启动"巴西中小咖农扶持计划" [7] - 公司通过在国内举办巴西咖啡文化节、落地巴西咖啡博物馆和咖啡主题店,与原产地在价值层面深度绑定 [7][12] - 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印尼提供种苗与化肥支持,在云南推动咖啡产业从"原料产出"向"产业赋能"的价值跃迁 [9][12] 全球化路径启示 - 公司的全球化路径展示了一种能力出海,通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连接中国市场与全球资源的关键节点 [10] - 公司通过将ESG战略融入产地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中国品牌形象,其品牌如同水电一般,成为当地经济与文化生态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 [12] - 公司的模式表明,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通过平等共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全球价值链 [12]
老铺黄金实现中国十大高端商场全覆盖
环球网· 2025-10-24 11:26
公司战略与渠道拓展 - 公司于10月25日正式入驻上海恒隆广场,成为唯一实现中国十大高端商场全覆盖的中国高端品牌[1] - 公司自5月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上海开设4家新店,分别位于港汇恒隆广场、国金中心、新天地和恒隆广场,加上豫园门店实现“一城五店”布局[5] - 公司用8年时间完成入驻中国十大高端商场的渠道战略第一步,未来将推动“国内门店优化”和“国际渠道拓展”的双轮驱动[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单店半年店效近5亿,大幅超越国内国际所有珠宝品牌,并领先传统奢侈品一线巨头[8] - 公司与国际五大奢侈品牌消费者重合率近八成,正在深度占领高净值人群的消费心智[8] - 公司崛起刷新了行业格局,高端商业中心从过去完全依赖国际大牌转向公司这样的中国品牌[6][8] 品牌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是中国率先推广“古法黄金”概念的品牌,承载经典文化、非遗工艺、极致美学,并具有强资产货币属性[5][8] - 公司渠道策略兼顾高端奢侈品地标(如国金、恒隆)与文化地标(如豫园、新天地),展现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5] - 公司入驻上海恒隆广场标志着中国品牌30年来在高端零售市场质的飞跃,是中国品牌首次成为高端消费的主流力量[1][8]
为增长而出海:去哪儿找更高利润、更大市场、更多订单?
吴晓波频道· 2025-10-01 08:30
全球化趋势与跨境电商新方向 - 全球贸易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低关税时代和全球贸易大流通的年代已经过去,企业出海从“走出去”升级为“走进去”的全新阶段[2] - 新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重要发展路径,企业需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革命机遇推动新贸易方式发展[4] - 全球贸易机会“腰斩”,但以希音、阿里国际站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化解关税能力更强,欧洲消费降级对中国性价比优势企业是重要机遇[6] - 跨境电商竞争维度发生变化,需以创新思维适应监管环境变化,企业优势转向发展硬科技、绿色转型并履行社会责任[6] - 未来全球供应链存在形成中美两大平行体系的风险,避免脱钩断链的关键是借助技术与便利化措施强化合作[5] 品牌全球化与本地化策略 - 中国企业出海在产品、价格和供应链方面具备优势,但挑战在于缺乏海外的关系与信任,关系壁垒比产品、价格更重要[8] - 建立全球影响力需注重“全球本地化”,到海外不仅要讲中国故事,更要关心当地生活,用长线心态交朋友[9] - 提出“五R合一”方法论,帮助企业高效在海外接洽政府、客户、投资人、行业协会及慈善机构、海外人才五大关键群体[8] - 海外人才招募的关键在于用令人兴奋的使命吸引,而非只靠高薪,应像华为一样靠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归属感[8] - 通过本地慈善活动可快速建立信任,例如西少爷通过捐赠60份肉夹馍给慈善机构,获得本地头部媒体报道和市政府议员站台[9] 出海市场机遇与区域分析 -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存量超3.1万亿美元,流量和存量均居世界第三,非公有经济对外投资反超公有经济[10] - 东盟承接中国供应链外移,印尼拥有3亿人口且年轻消费力强,是重要出海市场[10] - 非洲市场物资缺乏,二手服装、煤气罐等都有很大需求,例如天龙钢瓶在国内淘汰却在非洲找到增长空间[10] - 中东市场上,沙特推行“2030愿景”,缺乏技术和高品质产品,对新能源企业和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是结构性出海机会[10] - 俄罗斯电商市场每年增长,消费者喜欢折扣促销、在意送货速度,对中国品牌门槛不高,是很好的合作伙伴[14] 具体市场进入策略与实操建议 - 进入俄罗斯市场可采用FBS模式,只需把货送到平台指定仓库,后续物流、仓储由平台负责,节省大量精力[14] - 中东电商成本高,一个包裹履单成本接近200元,末端派送快递费至少20多元,沙特约一半电商购物采用货到付款[22] - 中东女性消费力崛起,随着女性就业比例提升,美妆、精致服饰、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强大消费潜力[23] - 在沙特经营需注重合规,严格遵守“沙化率”政策要求雇佣一定比例本地员工,这关乎外籍员工签证[24] - 东非市场选择行业要做本地人做不了的事,如工业园、中餐厅、中国民宿等,避免低门槛与本地人竞争[18][19] 成功案例与实战经验 - 名创优品在印尼开设全球最大门店,30台收银机都需要排队,蜜雪冰城在海外售价更高、利润更高[10] - Cool-Vita避开国内与21金维他的竞争,在印尼做成第一的国民维生素品牌[10] - 乌干达牛仔裤工厂利用东非共同体互免关税政策,形成完整产业链,日产能达几万条,利润可观[20] - 埃塞俄比亚电缆厂利用当地便宜成品铜或回收铜生产,避开进口原料麻烦,现已买地准备长期扎根[21] - 华为在沙特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中国车企凭借性价比优势广受欢迎,Temu在沙特订单量增长迅猛[22] 企业出海核心能力与心态 - 中国企业出海底气来自基建能力快速输出、全品类供应链、扎实的制造和数字化基础,以及勤劳的企业家精神[11] - 企业出海核心是为增长:追求更高利润、更大市场、更多机会和订单,应秉持“生而全球,为增长而出海”的心态[10][12] - 成功属于敢行动的人,企业需大胆行动,亲自扎根市场,没有捷径可走[9] - 在中东市场要有长期主义精神,不要设定短期KPI,派遣能吃苦、有韧性的团队耐心建立信任[24] - 企业出海要警惕产业空心化,应对美国转口贸易关税叠加,需加快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6]
9:00中国品牌全球化大会:为增长而出海 |今日直播
吴晓波频道· 2025-09-26 08:21
点击上方按钮▲ 预约直播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从 " 产品出海 " 到 " 品牌出海 " ,从 " 代工贴牌 " 到 " 自主创新 " ,中国品牌正在全球市场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份转变。 十年前,我们还在讨论如何 " 走出去 "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思考怎样 " 走上去 " " 走进去 " 。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 中国品牌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全球化 2.0 时代的准备? 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习惯与信任机制? 我们能否在供应链、渠道、品牌价值观上实现深度融合? 9 月 26 日上午 9:00 ,吴晓波频道视频号直播间将全程直播《中国品牌全球化大会》 , 汇集多位一线出海企业家、平台负责人、国际营销专 家,分享实战经验与趋势判断。 我们将重点探讨以下话题: 1. 全球化变局下,跨境电商如何重构出海路径? 真正的出海,是让品牌价值成为用户心中的"新大陆",而不是在流量的红海里漂泊。 点击下方卡片,一键预约直播,我们一起在中国品牌的世界时间,找到你的坐标。 点击下方按钮▼ 预约直播 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我们该如何系统打造全球影响力? 3. 俄罗 ...
从低价小商品卖向全球,中国品牌如何做到?
虎嗅· 2025-09-18 15:20
中国品牌正在全球突破,价格不再是唯一标签,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成为新卖点。数字化时代,中国品 牌靠云计算应对全球化挑战,文化力、标准化、技术能力三重赋能,让中国品牌拥有全球溢价和影响 力。 ...
外媒:老铺黄金的崛起具有象征意义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0:01
行业趋势 - 中国消费市场正从国际奢侈品牌转向本土奢侈品牌转变,以文化自信和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 [3] - 本土品牌在多个高端消费领域崛起,如黄金珠宝、汽车(问界M9成为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护肤品(毛戈平营收与利润增长超30%) [3] -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销售下滑,如欧莱雅等遭遇滑铁卢,而本土品牌凭借传统工艺和历史底蕴获得青睐 [3] 公司表现 - 老铺黄金是中国古法黄金领域的先驱品牌,创立于2009年,率先推广“古法黄金”概念 [5] - 公司销售额在过去两年每年翻一番以上,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3] - 2024年在中国内地单个商场收入、坪效跃居所有知名珠宝品牌(含国际品牌)第一,打破海外品牌垄断 [5] 市场拓展 - 老铺黄金海外首店于2024年6月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开业,引发持续排队客流,展示海外市场竞争力 [5] - 品牌崛起被视为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可能引领行业变革 [5] 产品与品牌定位 - 老铺黄金产品融合非遗工艺与现代设计,主打古法手工金器,以历史底蕴和传统工艺脱颖而出 [3][5] - 品牌重新定义“奢侈”,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性价比为武器,掀起“东方革命” [3]
2025年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06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2020至2025年中国品牌在全球社交渠道、电商平台及官方网站的流量、关注度和互动量显著增长 尤其2024至2025年策略性全球化布局加速 [1] - 品牌出海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表现为针对性市场准入、社交媒体专业化及DTC网站功能升级 [2] - 从"走出去"转向"走进去" 注重本地化运营与用户体验 电子产品占前100强品牌54席 汽车领域认可度提升 [2] 行业与品牌表现 - 电子产品主导出海 realme、华为、小米、大疆等领跑 技术创新与市场定位并重 [2] - 新能源汽车品牌如MG Motors、比亚迪、蔚来技术积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2] - "隐形冠军"崛起 安克、Ecoflow(移动电源) Roborocks、Ecovacs(扫地机器人) 大疆、Insta360(无人机/运动相机) 专注细分领域 [3] 区域市场策略 - 新兴市场增速领跑 中东数字化得分同比增69.8% 政策环境友好 [4] - 北美市场67.4%中国品牌有数字化存在 数字化得分增62% 欧洲56.7%品牌布局 贸易壁垒低 [4] - 东南亚、非洲、南美表现突出 亚太数字化得分增52.8% 非洲品牌布局率26.7% 数字化得分增32.8% [4] 数字化渠道与营销 - TikTok成最快增长平台 前100强中91%布局 粉丝增速领先 Facebook超1/3品牌拥有百万粉丝 [5] - 电商向"平台+独立站"转型 75%前100强品牌入驻亚马逊 DTC网站采用本土货盘模式 [5] - SHEIN、Temu成中小品牌出海跳板 形成平台带品牌协同效应 [5] 成功品牌特质与新势力 - 成功品牌三大特质:清晰价值主张、灵活增长策略、敏锐捕捉用户需求 [6] - 新势力品牌如Insta360(运动相机) Zeelool(眼镜) Halara(运动服饰) Momcozy(母婴) 聚焦细分需求 [6] - 非电子类消费品增速显著 玩具礼品类增1282.7% 美妆增373% 家居厨房增181.8% [6] 未来发展方向 - 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力竞争" 构建认知与用户忠诚度 借鉴小米社区运营经验 [7] - 本地化深入文化融合 结合节日定制产品 与本土KOL合作传递品牌理念 [7] - 综合输出"产品+服务+品牌" 产品创新与市场适应力并重 [7] 前100强品牌榜单亮点 - 电子产品占主导 前15名中8家为电子类 包括realme(第1) 华为(第3) 大疆(第4) 小米(第5) [21] - 新上榜品牌表现突出 Insta360跻身前15 POP MART从75名升至28名 增速显著 [22] - 细分领域品牌排名跃升 如母婴品牌PatPat(第10) 时尚品牌Zeelool(第27) 玩具品牌POP MART(第28) [22][23]
《2025中国品牌全球化增长力洞察》完整版
36氪· 2025-07-02 19:37
中国品牌出海发展阶段 - 中国企业出海经历三阶段演变:从外贸代加工起步,到产品出海铺渠道,最终进入品牌出海阶段,注重本地化与全球价值观输出[3] - 新阶段核心聚焦品牌价值增长,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数智化转型实现全球价值提升[7] 全球增长驱动因素 外部因素 - 国际政策不确定性加剧:欧盟反倾销调查、美国对等关税(145%税率导致产品需涨价29%才能维持利润)迫使企业提升品牌溢价能力[9] - 全球消费需求升级:个性化、场景化需求加深,倒逼企业强化用户洞察与产品迭代能力[10] 内部因素 - 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智造2025"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12] - 企业自驱创新:技术突破后通过全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海外运营成本[12] 全球产业生态特征 市场扩张路径 - 三类扩张模式:价格驱动型(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欧美)、电商品牌型(北美→新兴市场)、地域文化型(周边国家→全球)[19] - 区域渗透加深:新能源产业从东南亚向东欧延伸,形成梯度布局[19] 行业增长表现 - 跨境电商:B2C增速放缓,B2B成为新增长点,服饰/3C/日化品类主导[21] - 新能源:面临挑战但通过本地化应对,形成三大海外产业集群雏形[52][60] - 社交娱乐:AI催生短剧等新增长点,传统内容增长乏力[21] - 出海服务:支付/营销/IT服务等伴随企业出海集中商业化[21] 品牌增长核心能力 科技力赋能 - AI推动消费电子智能化:Insta360结合AI影像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全球扫地机器人Top5占4席[39][46] - 供应链智能化:AI技术应用于物流/仓储/运输全链条,提升运营效率76%[76] 营销力升级 - 情绪价值创造:泡泡玛特海外收入增480%(北美900%),股价年涨191%[47] - 文化价值输出:茉莉奶白以"东方摩登"设计理念成功打入欧美及东南亚市场[51] 产业链掌控 -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协同:形成东南亚、北美、欧洲三大区域中心模式[52] - 链主企业崛起:平台型/集成型企业通过掌控供应链应对全球化挑战[66] 新兴运营模式 - 智能社交电商:TikTok等平台结合KOC/UGC实现社交裂变,超越传统货架电商[69] - 全域经营体系:整合跨平台数据中台,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72] - 服务生态共生:云服务/支付/营销等专业服务商与出海企业深度绑定[84] 典型解决方案 - 支付系统:PayKKa覆盖190+国家,提供B2B/电商/换汇一站式服务[87] - 网红营销:Nox聚星通过AI智能搜索实现精准网红资源匹配[91] - 云服务支持:阿里云服务25万出海企业,提供AI算力基础[94]
2025年中国品牌⾛向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08 17:50
整体增长态势与关键变化 - 中国品牌自2020/21年起在全球社交渠道、电商平台及官方网站的流量、关注者数量和互动方面显著增长 [1] - 2024年三大关键变化:通过国家/地区网站和电商平台提升市场准入、强化抖音等社交媒体内容质量、优化DTC网站功能与客户支持 [1][17] - 中东地区数字化得分增长69.8%,新兴市场扩张迅速 [8][52] 行业表现与领先品牌 - 电子产品主导前100强品牌榜单,占比54家,电动车领域潜力突出 [2][23] - 细分领域涌现“潜在冠军”:安克/Ecoflow(移动电源)、Roborock/Ecovacs(扫地机器人)、大疆(无人机) [3][17] - 数字平台SHEIN、Temu、TikTok成为新兴品牌的重要推广渠道 [4][18] 品牌成功与挑战模式 - 成功因素包括明确价值主张、专注目标客户、本地化内容与渠道,如涂鸦等“隐藏冠军”凭借细分领域优势突围 [5][18] - 挑战包括缺乏独特价值或本地化不足的品牌增长困难,并购受限于品牌资产和地缘政治 [5][18] 排名与评估方法 - 样本覆盖664个消费/零售品牌,评分权重为网站流量40%+社交媒体60%(抖音/Facebook等占比不同) [6][21][22] - 2025年前三品牌:realme、SheIn、华为,新上榜品牌包括Insta360/Halara,一汽/吉利排名上升 [7][25][41] 区域拓展与策略 - 北美/欧洲/亚洲为成熟目标市场,中东/非洲增长最快,北美数字化得分增长47.1% [8][55] - 品牌加强本地化网站内容与服务,结合电商平台与线下网络,但用户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 [9][45][46] 未来建议 - 聚焦核心市场提升参与度,避免盲目扩张,融合中国数字化经验与全球策略 [10][11] - 加强本地化合作与客户需求洞察,减少对收购模式的依赖 [11][46] 社交媒体与电商动态 - TikTok粉丝增长最快,覆盖率从67%升至91%,超三分之一品牌Facebook关注者破百万 [33][34][37] - 前100强品牌中DTC网站比例增加,部分转向自建平台或依托SHEIN等大众电商渠道 [31][32] 跨区域表现 - 非洲/中东数字品牌平均分最高,北美覆盖率达67.4%,但面临美国保护主义挑战 [52][53][55] - 玩具礼品类增长最强(如Pop Mart),美妆类成熟品牌强化数字化存在 [42][43]
“硬本领”“软实力”已成中国品牌全球化的底色
证券日报· 2025-05-19 00:03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2024年达25.4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1%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 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 新业态出口保持高增长 [1] - 中国制造业正从"代工红海"走向"创新蓝海" 过去代工企业生产贴牌产品 现在以自主创新重塑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1] - 中国品牌通过"硬本领"(技术创新)和"软实力"(文化IP)双重优势 引领全球市场和潮流 [1][3] 科技企业创新案例 - 影石Insta360X5凭借8K超高清全景拍摄 出色夜景能力 AI芯片 超长续航等技术优势全球热销 [2] - 影石连续六年保持全景相机市场份额第一 2024年预计达81.7% 全球每售出10台全景相机就有8台来自影石 [2] - 影石通过细分领域深耕 向AI云台 视频会议设备延伸 形成技术护城河 发展路径与大疆 石头科技 追觅等企业类似 [2] 新消费品牌IP出海 - 泡泡玛特以LABUBU等IP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跃升 通过情感共鸣跨越文化壁垒 [2][3] - 泡泡玛特2024年在越南 印尼 菲律宾 意大利 西班牙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并在法国卢浮宫等地开设特色主题店与旗舰店 [3] - 泡泡玛特在泰国推出LABUBU水灯节主题款产品引发抢购 LABUBU被泰国国家旅游局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撬动市场需求 消费品牌通过IP运营实现文化输出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3] - 中国品牌全球化不仅提供"物美价廉"商品 更能凭借技术实力和文化内涵引领市场潮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