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ors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34页PPT深度解读电子皮肤
材料汇· 2025-04-24 23:12
电子皮肤技术概述 - 电子皮肤是赋予机器人多维感知能力的关键技术,具备温度、法向力和剪切力感知功能 [5][6] - 温度感知通过PVDF、石墨烯等材料将温差转化为电信号,应用于健康监测和热安全预警 [12] - 法向力感知依赖力-电信号转换机制,实现精准抓握控制和物体接触识别 [13] - 剪切力感知通过微金字塔、仿指纹结构识别平行摩擦力,实现纹理识别和抓取稳定性判断 [19] 技术实现路径 - 主要采用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光学式和电磁式五种技术路径 [21] - 压阻式技术简单应用广,电磁式具有感知切向力优势,可能成为发展方向 [21] - 实现多功能需要多种传感技术融合,但会影响电子皮肤的轻薄性 [21] - 核心参数包括最小感知力(如0.01N)、采样频率(如200Hz)和使用寿命(如300万次) [19][20] 材料与制造 - 由介电材料、活性材料和柔性基材组成,聚酰亚胺是理想柔性基材但成本高 [30][31] - 介电胶因高精度压力传感和简单制备过程脱颖而出 [32] - 活性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要求优秀机械性能和电子特性 [36] - 制造工艺面临电磁干扰屏蔽和规模化生产挑战,光刻与硅蚀刻技术适用于高精度制备 [34][35] 算法演进 - 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以应对传感器数量增加带来的数据带宽和功耗瓶颈 [41] - 前沿算法包括基于STDP规则的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和脉冲神经网络算法 [42] - 需要模仿人类触觉系统的超冗余传感+预测编码机制 [42] 市场前景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00亿美元,为柔性触觉传感器创造商机 [47] - 全球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5.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53.2亿美元 [47] - 中国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2023年达23.56亿元,2015-2023年CAGR为17.2% [54] -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单台价值量从指尖2,670元到全身覆盖可达106,800元 [52] 竞争格局 - 海外巨头如Tekscan、JDI等占据主要市场,2022年CR5达57.1% [59][60] - 国内企业包括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柯力传感等,部分已进入送样阶段 [61] - 汉威科技具备材料+制造能力,已与宇树科技、比亚迪等合作并小批量供货 [62][66] - 福莱新材柔性传感器中试线完成安装调试,与头部屏厂达成合作 [67] - 柯力传感主攻机器人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72]
小小传感器,让机器人拥有人的力觉感受
南方都市报· 2025-04-03 02:23
公司技术优势 - 基于"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开发的多维力传感器实现纳米级微形变感知,突破传统应变片和压电陶瓷技术路线[2][6] - 微型六维力传感器直径从数十毫米缩至个位数毫米级别,满足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小尺寸"需求[6][7] - 在位移传感领域实现低成本纳米级分辨率,流场传感领域突破厘米级矢量流场感知[7] 产品创新与商业化 - 2024年6月发布全球最小光基六维力传感器Photon Finger(毫米级),填补指节力觉感知空白[9] - 2024年12月推出带中心通孔结构的腕关节传感器PhotonR40,降低集成难度并获头部机器人企业采用[9][10] - 金属3D打印技术使传感器成本大幅下降,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铂力特独家投资[10] 市场机遇与行业需求 - 人形机器人爆火带动传感器需求激增,频繁接触行业龙头企业[2][8] - 六维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实现双手交互的核心部件,需满足高性能、轻量化及量产能力[9] - 当前收入主要来自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精密加工,未来将拓展智慧医疗和新能源汽车领域[11] 公司发展动态 - 2024年为产品爆发年,预计2025年业绩翻番[11] - 入驻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借大湾区政策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生态[12] - 深圳供应链和人才资源支撑产品快速迭代,政策利好人工智能终端发展[11][12] 技术研发背景 - 核心技术源于导师团队十余年积累,2019年通过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落地产业化[4] - 创始团队为90后博士,创业初期暂停学业组建团队探索产品定位[6]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7-03 21:02
发行相关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892.3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11]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1]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75,693,835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11] - 发行方式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向符合条件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等[42] - 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42] 业绩总结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806.13万元、50,185.94万元及62,550.34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2.32%[72]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40,998.8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52,402.09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1.22%,净利润为8,934.62万元[7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较2022年末增长6.36%,达149,971.3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较2022年末增长3.67%,为54,323.91万元[82]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00%,达16,074.08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2.62%,为1,919.1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84%,为1,820.77万元[82]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35,000.00 - 36,000.00万元,同比增长18.23% - 21.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0.00 - 3,900.00万元,同比下降18.71% - 11.9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0.00 - 3,950.00万元,同比增长3.33% - 7.41%[85] 用户数据 - 2020 - 2021年美的集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采购温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6.81%、22.08%和7.69%[28] - 报告期内,发行人对绿山咖啡代工厂销售毛利额占主营业务毛利比例分别为21.42%、27.05%及13.22%[29] 未来展望 - 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是未来公司主要的收入增长点之一,已实现对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品牌的批量交付[48]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在国内市场除美的集团外,还将加大与格力电器、海尔智家、TCL等合作;国际市场进入绿山咖啡、雀巢咖啡、TTI、Gentherm等国际品牌供应链体系[4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境内专利授权72项和境外专利授权2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9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印度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45][49] - 热敏电阻领域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微晶热敏陶瓷纳米粉体及其片式元件制备技术”获中国电子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5][49] - 温度传感器领域开发出高性能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与境外领先企业接近,已进入国际品牌供应链体系[45] - 氧传感器领域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承担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等领域,也逐渐在汽车、光伏等领域扩大应用[46][4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愿景是成为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加强敏感陶瓷和MEMS技术平台建设[93][94] - 公司依托技术平台开发传感器新品类,为家电、汽车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提升市场占有率[93][94] - 公司确立“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垂直整合”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推进自有品牌建设[94]
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30 16:13
业绩总结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806.13万元、50185.94万元及62550.34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2.32%[70]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2550.34万元,净利润为8934.6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11.26万元[77]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57元,稀释每股收益为1.5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67%[7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3.35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9%[77]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为15000.00 - 16000.00万元,同比增长24.11% - 32.39%[85] - 预计2023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00 - 1900.00万元,同比下降22.58% - 13.47%[85] - 预计2023年1 - 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00 - 1800.00万元,同比增长6.23% - 19.50%[85] 用户数据 - 2020 - 2021年美的集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各期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6.81%、22.08%和7.69%[28] - 报告期内,发行人对绿山咖啡代工厂销售毛利额占主营业务毛利比例分别为21.42%、27.05%及13.22%[29] 未来展望 - 压力传感器是公司未来主要收入增长点之一,已实现对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品牌的批量交付,温度 - 压力一体传感器已实现对比亚迪的批量交付[5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境内专利授权71项和境外专利授权2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8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印度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47] - 公司在热敏电阻领域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片式热敏材料及热敏电阻组件制备技术”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1]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微晶热敏陶瓷纳米粉体及其片式元件制备技术”获得中国电子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钛酸钡基高抗电强度低电阻率热敏陶瓷》已发布[47][5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国内市场除美的集团外,还将与格力电器、海尔智家、TCL等合作,新兴领域与比亚迪等合作;国际市场进入绿山咖啡、雀巢咖啡等国际品牌供应链体系[49] - 公司在温度传感器领域已与绿山咖啡、雀巢咖啡、东芝等国际知名家电品牌厂商建立合作关系[52]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与上汽集团、比亚迪等整车企业,万里扬、全柴动力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3] 其他新策略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总额为59777.91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49363.91万元[87]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2-02 18:20
业绩总结 - 2019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7989.10万元、10858.45万元、16609.31万元和6797.03万元[21][49][63][87] - 2019 - 2022年1 - 6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2.02万元、4443.83万元、7266.49万元和2376.56万元[21][87]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13233.42万元,同比增长30.97%;净利润6346.70万元,同比增长49.53%[25] - 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21000 - 23000万元,同比上升26.44% - 38.48%;净利润11500 - 12500万元,同比增长39.22% - 51.32%[28] - 2019 - 2022年1 - 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0.66%、88.25%、85.47%和86.60%[19][104] 用户数据 - 2019 - 2022年各年拓展新客户数量分别为28家、29家、29家和16家,新增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59%、5.84%、9.31%和1.09%[16][91][92] - 2019 - 2022年1 - 6月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5909.80万元、8701.42万元、12701.83万元和5553.8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3.97%、80.13%、76.47%和81.71%[18][90] 未来展望 - 致力于成为高性能MEMS传感器行业引领者,推广其多领域应用[5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55][61][112] - 2019 - 2022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0%、23.96%、24.39%和37.76%[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本次拟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11493.3333万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股份总数的25%[10][47][73][184]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973.3333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10][47] 其他新策略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与代工厂合作开发工艺和封装方案[54] - 自主研发专用测试系统,满足客户高定制化、高检测效率需求[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