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
搜索文档
成都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力争今年突破15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00
体育消费与产业规模 - 上半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 同比增长约9% [1] - 上半年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达740亿元 同比增长约8% [1] - 今年力争实现体育消费总规模达800亿元 [2] - 今年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将力争突破1500亿元 [2] 赛事活动规划 - 上半年已举办重大赛事38项 [1] - 今年预计举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体育赛事超80项 [1] - 将高标准筹备第12届世界世运会 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 [1] - 加快培育成都马拉松 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1] - 创新打造"运动成都·十二月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1] 体育品牌建设 - 重点塑造"三城两都一市"体育品牌(乒羽网之城 艺术体育之城 棋城 骑跑运动之都 电竞文化之都 金牌球市) [1] - 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实施在春熙路 音乐厅 天府双塔等场所举办体操精英赛 田径街头赛 三人篮球大师赛等新模式 [2] - 依托"两山一环"空间探索举办攀岩 滑雪 滑翔 漂流 骑行等新兴潮流项目赛事 [2] 产业发展方向 - 提质发展智能运动装备制造业 [2] - 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2] - 加快发展特色冰雪产业 [2] - 创新发展健康电竞产业 [2] - 抢抓世运会契机探索发展科技体育新赛道 筹办无人机 机器人等高规格赛事 [2]
中国地方业余足球联赛热浪涌动 推升文旅商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13:57
地方业余足球联赛发展 -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揭幕战吸引近1.5万名观众观赛,参赛队员均为业余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其中六成是学生[1] - "赣超"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阅读量破千万次,成为江西省男子业余足球最高水平赛事[1] - 贵州"村超"和江苏"苏超"等地方业余足球联赛成为中国"现象级"赛事,其中"苏超"创造中国业余球赛观赛人数新纪录[2]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商消费 - 贵州榕江县围绕"村超"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08.03亿元,同比增长28.64%[2] - 江苏"十三太保"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带动从门票到周边产品的消费热潮[2] - 江西鼓励各地结合"票根经济"推出文旅优惠政策,如将赛事球票做成城市文旅一卡通,观赛球迷可享受景区、酒店、餐饮等优惠[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3] -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3] - 体育赛事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产业新范式,成为撬动文旅商消费的新支点,"赛事+"消费生态圈满足民众文旅消费升级需求[3]
校地携手谱华章 青春聚力助“苏超”
镇江日报· 2025-07-13 07:54
校地共建模式 - 京口区文体旅局与江苏大学工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理念,为"苏超"赛事注入动能,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1] - 双方在赛事观看、活动保障、氛围营造等环节实现需求精准对接,构建校地协同服务新范式 [2] - 文体旅部门发挥政策引导与统筹协调作用,高校则依托青年人才储备优势,将志愿服务、艺术展演、文化传播融入赛事服务体系 [2] 赛事服务与城市活力 - 江苏大学师生组成镇江特色助威方阵,为足球比赛呐喊助威,将主场氛围推向沸点,展现高校与城市发展的深厚情感 [3] - 师生在镇江苏宁广场、Dugao咖啡艺术转角等"第二主场"观赛点进行艺术展演,吸引市民驻足,实现体育激情与城市生活的交融 [4] - 校地深度合作为赛事构筑坚实服务保障线,注入青春活力,推动镇江向更具活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发展 [4] 文化融合与城市魅力 - 江苏大学教职工"声动光年"音乐社通过演唱传递对城市和赛事的美好祝福,诠释"文化+"的无限可能 [4] - 文体旅商互嵌互融展现城市生活的多元美好,体育的激情与城市律动完美契合 [4] - 高校智慧与城市发展血脉相连,青春力量与服务社会同向而行,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磅礴合力 [4]
建世界级商圈、办世界级赛事 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22:05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战略 - 成都提出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将资源和品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 推进天府文化公园东华门遗址、宽窄巷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 [1] - 通过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等世界级赛事吸引人流和商流 [1] 消费地标与特色商业建设 - 实施商圈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四个世界级商圈 [2] - 推动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象寺水街等重点街区提质改造 [2] - 打造"宽窄联动春熙"的都市"消费封面" [2] - 推动文体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强化商业消费与艺术欣赏、体育运动等功能深度融合 [2] 新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植入演艺、竞技、娱乐等业态打造"可体验"商业 [3] - 植入创意装置、艺术美陈及特色活动打造"有趣味"商业 [3] - 植入即时零售、定制消费等新零售业态打造"新潮感"商业 [3] - 今年计划引进首店800家以上,落地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等活动200场以上 [3] 文旅经济与票根经济 - 上半年举办营业性演出1.4万余场,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55场,带动"演艺票根"综合消费31.5亿元 [4] - 联动打造"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票根经济新模式 [4] - 拓展成德眉资绵"票根经济"联盟,加强成渝双城票根权益互认互通 [5] 文旅+体育融合发展 - 推动红色旅游、低空旅游、医养旅游等业态发展壮大 [6] - 塑造"跟着赛事游成都"风潮,举办体操精英赛、田径街头赛等赛事 [6] - 依托"两山一环"空间探索举办攀岩、滑雪等新兴潮流项目赛事 [6] - 今年争取实现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迈上800亿元新台阶 [6]
两项桥牌顶级赛事沪上开赛!请外援、办展览,智力运动也破圈
新浪财经· 2025-07-12 16:56
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第二站)概况 - 2025年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第二站)于7月12日在上海奥林匹克俱乐部丽笙酒店开幕,赛事持续7天至7月18日 [2][6] - 共有15支国内顶尖桥牌队伍参赛,包括上海本土队伍如恒源祥(上海)桥牌俱乐部、上海雷加冠桥牌俱乐部等 [3][4] - 比赛分为两阶段:7月12-16日为循环赛决出本站冠亚季军,7月17-18日为淘汰赛决定A类俱乐部资格保留名额 [3] 联赛竞技水平与国际接轨 - 联赛允许引入外援后水平显著提升,外援多为国际顶尖高手,推动国内选手职业素养进步 [5][8] - 上海浦东浦发桥牌运动俱乐部领队表示,当前联赛激烈程度可比肩国际顶级赛事,匈牙利、瑞典等外援高度重视参赛 [5] - 2025年正值"定约桥牌"诞生百年,联赛通过优化赛事体系打造品牌,促进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参与 [5] 青年联赛与后备人才培养 - 同期举办的全国桥牌青年联赛(第二站)为国内最高水平青年赛事,8支队伍参赛,旨在培养后备人才 [9][10] - 青年联赛采用双循环赛+决赛赛制,总成绩前两名可晋级A类俱乐部联赛资格赛,冠军将代表中国参加2026年亚太及世界青年赛 [10] - 裁判长指出青年联赛弥补高中阶段人才断层,上海已有近100所桥牌特色校但存在年龄增长后的流失问题 [10] 桥牌文化推广与跨界联动 - 配套活动"桥牌文化展"7月14-18日举行,通过12块展板与互动装置展示百年发展史及中国选手高光时刻 [12] - 赛事选址徐家汇体育公园核心区,结合文旅商体展资源推动多领域融合,尝试"破圈"发展 [12][13] - 全国桥牌综合锦标赛将于8月8-17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预计吸引500-600支队伍、1600-2000名选手,联动全民健身日深化智力运动普及 [13] 上海桥牌运动发展地位 - 上海在十五运桥牌资格赛中成为全国唯二获得六个小项决赛权的城市,显示其智力运动沃土优势 [2] - 上海桥牌在发展和推广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本土俱乐部长期参与A类联赛并见证行业进步 [5][14]
瞄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 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7-12 10:44
品牌塑造 - 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为牵引 擦亮城市文旅名片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1][2] - 建设城市消费地标 打造"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消费活力区 实施全球品牌推广计划 [2] 产业打造 - 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 从文化产业、特色商业、现代旅游、体育赛事及高能级产业载体和经营主体5方面发力 [1][2] - 推动文商旅体产业链式协同、集群发展 目标202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000亿元、旅游总花费470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1800亿元 [1] 场景供给 - 从都市、山水、乡村三维度构建全空间融合场景 包括都市烟火乐活场景、"八街九坊十景"建设、新"十二月市"消费品牌 [2] - 拓展绿水青山乐游场景 挖掘龙门山、龙泉山、环城生态区生态价值 创新和美乡村乐享场景 建设天府乡村旅游风景廊道 [2] 发展目标 - 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1.2万亿元 "三城三都"影响力持续增强 [1] - 2030年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能级迈上新台阶 [1] 市场拓展 - 通过吸引国内外游客、推动蓉品蓉企出川出海拓展内外循环市场空间 [3]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文旅融合新玩法点燃夏日消费激情
央视网· 2025-07-11 20:13
暑期文旅消费新趋势 - 中国多地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路线 将赛事活动与文旅资源结合 配套文旅优惠措施 点燃夏日消费激情 [1] 江苏"苏超"赛事带动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南京队对阵苏州队比赛现场观众达60396人 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众人数之最 [4] - 江苏结合"苏超"赛程打造50多条跨区域主题旅游线路 推出景区门票减免和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 [4] 广东佛山"西甲"联赛升级 - 佛山"西甲"联赛南北分赛区同时开赛 吸引全国40支球队920名球员参赛 赛事规模创新高 [7] - 赛场外设置足球文化嘉年华五大主题沉浸式体验 配套百万元消费礼包和暑期百场文旅活动 [7] 京张体育旅游融合创新 - 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启动 发布涵盖高水平赛事和精品展览的体文旅深度融合产品 [10] 体育赛事经济价值 - 体育赛事具有品牌效应 能串联文化 旅游 商贸 美食等多重消费场景 展示地方文化特色 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动力 [11]
万名中外跑者竞逐崇礼!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鸣枪开跑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11:47
赛事概况 - 2025崇礼168超级越野赛于7月11日上午8时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庆典广场开跑,首个竞赛组别为崇礼100公里组 [1] - 赛事由耐克ACG独家冠名赞助,作为户外装备供应商和官方指定专用装备商,为参赛者提供先进装备 [1] - 比赛首次采用抽签形式确定参赛资格,超过2万名越野跑爱好者报名,11117人获得参赛资格,包括153名外籍选手和106名精英运动员,覆盖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 [1] - 赛事设置9个竞赛组别,最小参赛年龄6岁,最大65岁,最长组别168km赛道串联7大滑雪小镇 [1] 赛事规模与影响力 - 崇礼168超级越野赛自2017年创办以来,经过8年发展,已成为亚洲地区单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越野跑赛事之一 [2] - 本届赛事在参赛规模、国际化程度和服务体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彰显中国越野跑赛事的高水准发展 [2] 赛程安排 - 赛事历时三天,首日开跑崇礼100公里组和崇礼168公里组 [1] - 次日进行太舞50公里组、阿那亚10公里女子组、阿那亚10公里青少组和雪如意70公里组的比赛 [1] - 第三比赛日进行云顶30公里组、萌娃酷跑3公里组和萌娃酷跑1公里组的角逐 [1]
品牌巨头“围猎”冠名权 苏超“吸金”效应是怎样炼成的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0
赛事热度与商业价值 -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达60396人,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新纪录 [1]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30家,包括京东、小米、伊利、喜力啤酒等巨头 [1] - 赞助商席位价格从20-150万元飙升至300万元/赛季 [2] - 阿里集团旗下淘宝、支付宝、花呗分别冠名常州、徐州、无锡队 [3] - 伊利通过无人机表演等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品牌互动 [3] 品牌营销策略 - 海澜之家推出"澜哥请你免费看'苏超'"活动,提供门票和城市T恤 [2] - 维达品牌同时赞助南京和南通赛区,利用"南哥"网络梗营销 [3] - 伊利通过"大飞机"梗营销,投放1000架无人机增强互动 [3] - 赞助商看重"苏超"的"敢玩、接地气、能自黑"特质,打破传统赛事距离感 [3] 消费带动效应 - 南京对苏州比赛带动餐饮堂食订单增长,扬州增速达83% [4] - 夜间餐饮消费增长40%,烧烤品类表现突出 [5] - 扬州洗浴相关搜索量增长330%,评论量增长225% [5] - 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5] 赛事经济生态 - 江苏省政府将"开展全省城市足球联赛"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7] - 各地推出特色观赛套餐、开通"球迷专列"等配套服务 [7] - 构建"赛事核心层—产业关联层—经济辐射层"三级传导机制 [7] - 深圳高科技企业高管团赴盐城观赛并考察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 [8] 区域经济联动 - 完备的商业设施与便捷交通网络为消费提供支撑 [6] - "官方搭台、民间唱戏、媒体宣传"模式促进城市间竞争协作 [6] - 电商平台"苏超"主题促销、周边产品热销带动新消费增长点 [6]
体育赋能小城蝶变 山西代县探索县域体育经济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5:36
体育赛事与活动 - 全年举办国家级赛事18项、省级赛事5项,赛事活动场次761场,参赛人次1.5万 [1] - 第三届'代州黄酒杯'挠羊赛覆盖全年龄段参赛人员 [3] - 2025年'雁门关武术英雄会'全国杨家武术邀请赛暨山西省三十四届传统武术锦标赛将于8月7日至10日举办 [3] 体育设施与参与 - 乡镇、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1]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2平方米,行政村和社区平均健身场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3] - 县城4个体育场馆年接待健身民众300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常住人口的43.8%以上 [3] 体育经济效应 - 体育赛事直接拉动酒店入住率和餐饮收入,赛事期间酒店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5] - 全县酒店、饭店'旺季靠旅游,淡季靠体育' [5] - 赛事活动带动文旅、餐饮、住宿、交通、体育装备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 [5] "体育+"融合发展 - 推出向参赛选手免费开放雁门关景区、家属半价的优惠政策,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经济增量 [8] - 与代州黄酒企业联动,通过赛事推广黄酒品牌,以'代州黄酒杯'冠名系列体育赛事 [8] - 实现'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日参赛多日停留'的效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