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航运
icon
搜索文档
从“买卖全球”到“链通全球”,日子怎么可能跟谁过都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44
南沙港通关效率提升 - 广州南沙港国际船员换班中心实现外籍海员"离船即通关",用时不到8分钟,较传统模式提速70% [1] -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船员换班中心在南沙港成立,采用"一站式窗口"服务 [3] - 南沙边检站以高水平安全、高效率通关服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南沙实现"链通全球"贸易新格局 [3]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南沙汽车口岸上半年出口汽车20余万辆,同比增长56.5% [6] - 首创船舶边检查验"零待时"和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通关模式,保障出口汽车抵港前72小时进入堆场 [6] - 2024年南沙汽车口岸装卸量突破1150万辆,稳居全国第一 [8] 进口水果通关服务 - 南沙边检站提供"7×24小时"随到随检等服务,泰国榴莲从靠泊到登陆仅需2小时 [9] - 上半年保障79艘次榴莲、车厘子"专线"通关,累计接卸量达23.3万吨 [9] - 南沙港连续5年成为全国榴莲、车厘子等水果进口量最大的海运口岸 [9] 港口整体运营数据 - 南沙港207条航线畅通全球,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 [11] -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进入常态化运营,边检站高效验放出入境人员14万余人次 [12][14] - 创新邮轮服务管理模式,首推邮轮旅客入境"扫码通关" [12]
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公布,青岛跻身第13位!
搜狐财经· 2025-07-13 10:56
全球航运中心城市排名 - 2025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20位中青岛位居第13位 较2024年上升2位 [1] - 新加坡 伦敦 上海 香港 迪拜 鹿特丹 宁波舟山位列前7名 [1] - 中国主要航运中心呈现"头部有突破 腰部齐进步"态势 上海香港保持全球第三四位 宁波舟山 广州 青岛 天津排名均有提升 [5] 航运业重要性及评价体系 - 航运业承担全球80%货物运输 是贸易"血脉"和供应链核心力量 [3] - 新华·波罗的海指数覆盖43个城市 从港口条件 航运服务 综合环境三大维度下设16项二级指标 [3] - 该指数自2014年发布已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之一 [3] 青岛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青岛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7.1亿吨(全球第4) 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箱(全球第5) [3] - 拥有领先的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技术 新版港口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 [3] - 航运服务得分排名第16位 现代港航服务业配套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5] 青岛未来发展规划 - 实施《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推进13项重点任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 航运金融等 [7][8] - 目标2026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7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3600万标箱 航线达240条 [8] - 2028年形成核心功能框架 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8] 中国航运业发展趋势 - 高端航运服务业是核心软实力 提升难度高于港口"硬实力"指标 [5] - 国内除上海香港外 其他城市航运服务排名普遍低于综合排名 存在软硬实力"落差" [5] - 需港口 航运 金融 司法等多方协同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5]
江苏南京:潮平口岸阔 扬帆向深蓝
南京日报· 2025-07-13 09:23
南京水运口岸开放能级提升 - 2024年新增3座正式或临时开放码头,分别聚焦船舶维修、高端制造、汽车物流领域,填补南京水上立体航道业务空白 [3] - 南京现有万吨级以上开放泊位60个(含临时启用泊位),国际航线总数达15条,直达日韩、东南亚、南美等地 [3][8][9] -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航,2024年进港船舶吃水刷新历史纪录至11.8米 [8] 南京长江油运龙潭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6月25日1-4码头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京唯一获批开放的国际修船企业,预计年承修国际船舶40-50艘次,产能较临时启用阶段提升一倍 [3][4] - 2023年临时启用后完成29艘次外籍货轮修理,实现外贸收入超5500万元,正式开放后高端客户占比提升至65% [4][5] - 百吨级起重设备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100%覆盖,单船维修效率同比提升20% [4] 南京金陵船厂舾装码头 - 临时开放后交付首笔国际订单6500载重吨甲醇燃料加注船"薰衣草"号,实现"南京造"船舶出厂直通国际航线 [5][6] - 解决此前外轮交付需依赖仪征厂区或租用码头的问题,降低交付成本并减少移泊安全风险 [6] 南京港江盛汽车码头有限公司 - 滚装码头外贸泊位临时启用后开通首条外贸航线,载508台国产汽车直航出海,此前需经上海、太仓等中转 [6][7] - 拥有418米滚装专用岸线、3万吨级海轮泊位和1万吨级江轮泊位,支持5000车位以下船舶全年靠泊,后方仓储库容超2万辆 [7] 南京航运枢纽建设规划 - 《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提出打造"一江两岸"枢纽布局,强化近洋航线始发港地位,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西部江海转运门户枢纽 [8] - 2024年新增南美及远东国际远洋航线,外贸内支线网络规模保持沿江第一 [8][9]
每周股票复盘:辽港股份(601880)涉及多起诉讼案件进展
搜狐财经· 2025-07-13 04:43
股价表现 - 辽港股份7月11日收盘价1.56元,较上周1.51元上涨3.31% [1] - 本周最高价1.57元(7月11日),最低价1.51元(7月7日)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372.93亿元,在航运港口板块市值排名8/35,两市A股市值排名395/5149 [1] 法律案件进展 - 公司公告11宗仓储系列案件最新进展,涉案总金额13.6亿元 [1] - 案件状态分布:1宗撤诉重诉 1宗执行完毕 4宗执行中 2宗一审未生效 [1] - 公司作为原告涉及1宗案件金额3亿元,作为被告涉及8宗案件合计10.6亿元 [1] 重点案件详情 - 中国诚通国际贸易案维持原判,再审申请被驳回 [1] - 物产中大金属集团案维持原判并结案 [1] - 福建省榕江进出口案一审判决赔偿3.36亿元及利息 [1] - 青岛开投国际贸易案一审判决赔偿3.19亿元及利息 [1] - 重庆渝丰进出口案进入执行阶段 [1] - 福建大山谷矿业案撤诉后重新起诉 [1] - 新汶矿业物资供销案二审判决赔偿1418.61万元 [1] - 青岛中兖贸易案进入执行阶段 [1] - 公司起诉舜德供应链案被驳回 [1]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预计在码头物流公司的长期投资损失上限约1.8亿元 [1] - 公司将积极应对诉讼,维护合法权益并及时披露进展 [1]
武汉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多个数据“跑”进全国前列
长江日报· 2025-07-12 08:27
固定资产投资与行业增长 - 2024年武汉交通运输系统固定资产投资达5282亿元 [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467亿元 同比增长114% 增速领跑全市各行业 [1] 公路建设进展 - G230、G348两条重要国道纳入国家规划布局 提升武汉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1] - 强化武汉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公路运输能力 为沿线经济注入新动能 [1] 水运体系发展 -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显著加快 累计开辟铁水联运通道70条 [1] - 形成辐射周边、通达四方的运输格局 黄金水道优势进一步凸显 [1] 铁路网络扩张 - 中欧班列(武汉)新增5条欧洲线路 跨境运输线路总数增至57条 [2] - 覆盖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9个城市 成为"一带一路"关键物流通道 [2] 航空枢纽建设 - 武汉天河机场航点增至114个 巩固中部航空客运门户地位 [2] - 鄂州花湖机场开通30条国际货运航线 支撑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业态 [2] 运输量数据表现 - 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314062万人次 重返中部第一 [3] - 天河、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10383万吨 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3] - 武汉港货物吞吐量142亿吨 铁水联运2316万标箱 居内河第一 [3] - 中欧班列(武汉)发运1008列 核心指标全国前列 [3]
龙潭船务码头泊位获批对外开放
南京日报· 2025-07-11 11:08
公司业务发展 - 南京长江油运龙潭船务工程有限公司1—4码头泊位于6月25日正式获批对外开放,业务量显著增加,近期已有一艘外贸船完成维修离港,并即将迎来另一艘外籍船舶进厂修理 [1] - 公司此前仅能维修内贸船,2023年4月临时启用后开始承接外籍货轮修理业务,正式获批后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并提升国际资质 [1] - 临时启用阶段已累计完成29艘次外籍货轮修理,实现外贸收入超过5500万元,且业务营收逐年增长并在总收入中占比持续提升 [2] - 正式开放后预计年承修国际航行船舶40—50艘次,产能较临时启用阶段提升一倍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南京市唯一一家资质齐全的专业船舶修理、洗舱及综合保障服务企业,填补了长江南京段国际航行船舶应急维修的空白 [1] - 构建"水上服务直通车",提供从物资补给到应急抢修的"一站式"服务,包括定期检修、洗舱作业等 [1] - 码头开放使南京成为长江航运"安全锚点",外轮故障无需转至其他城市维修,节约时间并减少航道安全隐患 [2] 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影响 - 市商务局(口岸办)通过跨部门协同全流程保障码头对外开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提升水运口岸能级 [3] - 开放举措强化了南京港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国际船舶应急维修、物资补给等需求,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2][3] - 项目对新增就业岗位、加强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功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
广西两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通过核查
广西日报· 2025-07-11 10:57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核查 -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于7月1—3日在广西开展"打造多层次国际枢纽"和"北海侨港客运码头数智港航一体化"试点任务现场核查,并于7月3日在南宁召开核查会议 [1] - 核查通过现场踏勘、材料核验和集中审议等环节进行,专家组认为两项试点任务成果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已具备验收条件 [1] 多层次国际枢纽建设成效 - 广西已基本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枢纽布局体系,面向东盟的国际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1] - 交通运输行业数字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枢纽运行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枢纽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1] 北海侨港客运码头数智港航一体化项目 - 项目以提升客运码头港航安全效能为目标,围绕港口、航前、航中、进港4大场景,聚焦7大风险防控(火灾、坠海、搁浅、碰撞、踩踏、海上滞留、游客异常聚集) [2] - 形成完整的数智安全防控体系,推动传统客运码头向"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智慧绿色客运港升级,顺利完成港口智慧化改造任务 [2]
重点集装箱港口及关键枢纽监测20250709
东证期货· 2025-07-10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全球重点集装箱港口及关键枢纽进行监测,分析不同地区港口运营情况及面临的压力,指出亚洲部分国内港口受台风季和出口旺季叠加影响运营承压,东南亚拥堵改善后有望退温;欧洲港口受罢工、高温、铁路施工等因素影响面临拥堵回升压力;北美港口总体拥堵程度尚可控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点评 - 亚洲港口:洋山、外高桥、宁波、青岛、新加坡、巴生等港有不同等泊和在泊时间及船舶数量,台风季和出口旺季使国内港口运营承压,东南亚拥堵改善后有望退温 [4] - 欧洲港口: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港有不同等泊和在泊时间及船舶数量,前期罢工、高温、铁路施工等影响港口运营,未来2个月缺工问题或显现,关注德国和鹿特丹港拥堵趋势 [4] - 北美港口:长滩、洛杉矶、塔科马等港有不同等泊和在泊时间及船舶数量,美西港口在港船舶规模略有抬头但总体拥堵可控,关注后续运营 [4] 数据概览 - 展示重点集装箱港口在港时长汇总及变化,包括洋山、宁波、新加坡等多个港口的最新一期、月环比、年同比、月平均、去年同期数据 [7] 亚洲港口动态跟踪 - 呈现中国和东南亚集装箱船在港规模、部分港区在锚和在泊集装箱船数、集装箱港口远洋船型平均在港、等泊、在泊时间等情况 [10][11][12][16] 欧洲港口动态跟踪 - 展示欧洲集装箱船在港规模、西北欧和地中海部分港区在锚和在泊集装箱船数、集装箱港口远洋船型平均在港、等泊、在泊时间等情况 [19][20][23][27][28] 北美港口动态跟踪 - 呈现北美部分港区在锚和在泊集装箱船数、美国集装箱港口远洋船型平均在港、等泊、在泊时间等情况 [33][34] 大型船抵港情况及关键枢纽监测 - 展示洋山、宁波、新加坡等港大型集装箱船抵港情况,联盟1.2w + 集装箱船在亚洲、西北欧、地中海抵港情况,好望角、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集装箱船通行状况 [37][42][43]
下沙港增幅位于全省内河港口第一
每日商报· 2025-07-10 06:21
下沙港运营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 81万标箱 同比增长88 19% 增幅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 [2] - 同期完成货物吞吐量416 18万吨 [2] - 日均集装箱吊装操作超500次 [2] - 外贸占比达集装箱吞吐量的80% [2] 物流网络布局 - 已开通13条航线 覆盖"下沙—乍浦—宁波""下沙—太仓—重庆"等水陆联运通道 [2] - 服务半径辐射杭州临平 萧山及绍兴 嘉兴等周边地区 [2] - 当前服务外贸企业超900家 涵盖汽车 智能制造 纺织等多个产业 [2] 成本优势分析 - 海河联运模式使综合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降低20% [2] - 实例显示单个集装箱运输成本从2000元降至1700元 单箱节省300元 [3] - 某空调企业年出口5000标箱 可节省物流费用150万元 [3] 基础设施升级 - 正在建设杭州唯一配备H986的海关监管场所 将实现报关 查验 放行一站式服务 [3] - 计划引入"浙江e港通"服务品牌 构建关务 港务 船务五位一体化体系 [3] - 未来128标箱船舶可直达山东济宁港及安徽 江苏等内河港口 [4] 杭州港整体规划 - 全市拥有定级航道237条 总长2026公里 货运码头86座 [3] - 形成以钱塘江为中轴线 京杭运河及二通道为北翼的"一港十一区"格局 [4] - 被列为全国36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 是长三角南翼重要枢纽 [3]
广西深化与东盟合作深度广度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8
加速互联互通 - 广西在"十四五"期间投资超1000亿元推进铁路运输主通道、重要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全面畅通 [2] - 铁路方面,东线和中线通道已全线贯通并实现电气化,西线通道关键项目黄百铁路加快建设,合浦至湛江高铁广西段已开工,贵阳至南宁高铁开通 [2] -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三大主通道全线贯通,截至2024年底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2] - 水运方面,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60.1亿元,占总投资的77%,将于2025年建成通航 [3] - 港航方面,广西北部湾港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19个,综合吞吐能力超3.6亿吨,建成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港航设施 [3] - 航空方面,全区建成8个运输机场,开通17条国际定期货运航线,覆盖东盟10国的17个城市 [3] - 数字通道方面,建成连通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跨境陆路光缆11条 [3] 物流与贸易发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等多种物流模式 [4] - 2020-2024年,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505.2万标箱增至901.5万标箱,年均增长15.6%;货物吞吐量从2.95亿吨增至4.49亿吨,年均增长11% [4] - 2020-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3652.5亿元增至6769.4亿元,年均增长16.7% [7] - 2024年前5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735.4亿元,同比增长13%,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8] 智慧口岸与通关效率 - 友谊关口岸2024年前5个月进出境车辆达18.99万辆,同比增长14.57% [6] - 友谊关口岸2.0版边检快捷通关系统实现15秒内完成查验,智慧口岸将实现24小时智能化、无人化作业 [6] - 北部湾港"一口价"线路达188条,铁路与海运集装箱实现"一箱到底"全程运输,班列优惠品名从6000多个扩大到1万多个 [7]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合作 - 第22届东博会将于2024年9月举办,主题聚焦"数智赋能发展",首设人工智能专馆并推出东博会AI大模型 [9] - 广西计划2025-2027年支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10家以上研发平台,推动AI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11] - 广西与东盟国家签订数字合作协议30多份,与老挝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与越南、老挝在AI领域达成数十项合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