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信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联通大宗交易成交98.24万股 成交额566.84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1:22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1日大宗交易成交量98.24万股,成交金额566.84万元,成交价5.77元,与收盘价持平[2] - 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雍和宫证券营业部,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7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4950.57万元[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5.77元,上涨0.17%,日换手率3.31%,成交额58.04亿元[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7.12亿元,但近5日资金净流入4.42亿元[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7.05%[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49.38亿元,近5日增加7.73亿元,增幅达18.57%[2]
中国手机用户会用上eSIM吗?三大运营商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8:02
运营商eSIM支持现状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 但具体开放时间待定[1] - 中国联通已支持eSIM业务 目前是大陆唯一支持iPhone Air的运营商[1] - 中国电信eSIM业务已准备就绪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开放iPhone 17等设备服务[1] eSIM技术优势 - eSIM为电子化SIM卡数据文件 可通过网络下载激活蜂窝网络 功能与实体SIM卡无异[2] - 节省手机内部空间 影响外观设计和电池容量 例如iPhone Air因取消物理卡槽实现史上最薄设计[2] - 使携号转网更便捷 支持不同运营商间无缝切换 并可实现双卡双待功能[2] - 安全性更高 无法被物理取出 防止手机丢失后SIM卡被盗用[2] 行业推广进展 - 全球超过400家运营商支持eSIM服务 平均支持50余款消费类设备[3] - 物联网设备显著受益 包括联网汽车/网关/路由器/无人机等难以更换实体SIM卡的场景[3] - 运营商可节省实体SIM卡成本 虽然单卡成本低但用户规模达亿级 综合开支削减显著[2]
中国联通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98.24万股,成交额566.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7:42
交易概况 - 中国联通发生大宗交易98.24万股,成交额566.84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0.1% [1] - 成交价格5.77元与市场收盘价完全持平 [1] 交易细节 - 单笔交易规模达98.24万股,成交金额566.84万元 [1] - 交易价格未出现折价或溢价情况 [1]
最薄手机目前只支持联通iPhone Air只能选用中国联通
新京报· 2025-09-11 16:17
产品发布 - iPhone Air取消实体SIM卡槽仅支持双eSIM技术 用户需激活两个eSIM [1] - 国行版和港版iPhone Air均采用无实体卡槽设计 需通过运营商激活eSIM功能 [1] 运营商合作 - 中国联通成为国内唯一支持iPhone Air eSIM服务的运营商 用户必须选用其移动通信服务 [1] - 中国电信可能后续推出eSIM功能支持 中国移动当前暂未支持该技术 [1] 市场影响 - iPhone Air作为"史上最薄手机"的定位引发市场关注 但eSIM支持范围限制可能影响用户选择 [1] - 用户需前往中国联通线下营业厅办理eSIM激活业务 目前无其他运营商替代方案 [1]
果然财经|最薄苹果手机“无卡入市”,运营商eSIM破局在即
齐鲁晚报· 2025-09-11 14:52
iPhone 17系列推出与eSIM技术应用 - 苹果推出iPhone 17系列 其中iPhone Air为最薄机型 全球统一采用eSIM技术 取消实体SIM卡槽 [2] - 中国大陆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eSIM业务 但目前尚无运营商全面开展手机eSIM卡业务 仅支持激活型号A3518 [2][3] eSIM技术特点与优势 - eSIM即嵌入式SIM卡 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制定标准 通过电子化形式嵌入设备芯片 无需物理卡槽 [3] - eSIM支持远程配置和运营商切换 一部手机可搭载多个手机号 成本低 占空间小 配置灵活 可靠性高 [3] - eSIM有助于运营商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用户连接 巩固市场地位 [3] 中国运营商eSIM业务现状 - 中国联通2017年开通eSIM平台 上线独立号码业务 成为首家获批eSIM可穿戴业务试点的运营商 目前eSIM主要用于智能手表 作为手机SIM卡副卡形式存在 [5]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 相关手续提交工信部 预计近期获得商用试验批复 将很快向用户开放包括iPhone 17在内的eSIM业务 [5]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办理 提交eSIM申请 获批后将对外提供服务 [6] - 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 暂停受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 今年7月中国联通推出eSIM专区 被视为重启eSIM业务信号 [6] eSIM推广缓慢的原因 - 运营商利益考量为首要因素 eSIM降低用户转网门槛 削弱运营商对用户控制力 [7] - 安全风险显著 2024年全国通过eSIM技术进行远程制卡 群发诈骗短信的案件同比增长高达37% eSIM线上操作增加实名制监管难度 [8] - eSIM可能导致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形成"利益联盟" 造成市场垄断 损害消费者利益 [10] - 技术配套和用户习惯影响 运营商需制定新流程以在手机端推广eSIM [10] eSIM市场前景与产业链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 到2025年全球将有10亿台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 到2030年将增长至69亿 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5% [10] - 中国eSIM产业链已形成从芯片 模组 平台到终端的完整闭环 紫光展锐 翱捷科技等具备eSIM芯片量产能力 移远通信 广和通等推出多款eSIM蜂窝通信模组 [10] - 一旦政策松动 华为 小米 OPPO vivo等头部厂商将迅速响应 eSIM终端市场有望迎来集中爆发 [10] 消费者与市场反应 - iPhone Air国内正式发售前 消费者关注手机能否正常使用 目前需通过中国联通登记eSIM业务 等待专员联系 [2][5] - 随着iPhone Air发布 eSIM技术将从可穿戴设备走向主流智能手机 可能为通信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创新 [11]
中国联通亮相中国香港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环球网· 2025-09-11 13:41
峰会概况 - 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2025年9月10日至11日在香港举行 主题为"合作求变 共建未来" [2] - 吸引90多个共建国家地区代表 百余个代表团及超6000名嘉宾参会 [2] - 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全球合作新机遇 [2] 公司参展内容 - 中国联通作为白金合作伙伴以"一带一路 向实同行"主题参展 [2] - 通过沉浸式场景化展示呈现数实融合 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国际化服务能力创新成果 [2] - 展区聚焦金融 制造 能源 仓储 医疗等重点领域 [2] 技术能力展示 - 依托5G专网 国际云联网 大数据赋能及物联网全球连接等核心技术 [2] - 构建支持中国企业出海与国际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双向赋能"新体系 [2] -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实践标杆 [2] 战略定位 - 香港被定位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在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方面具独特优势 [4] - 公司通过"联接 计算 应用 安全"一体化一站式产品方案助力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 [4] 未来发展 - 公司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依托香港国际枢纽优势增强跨域数字化服务能力 [4] - 高质量共建数字丝路服务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4] - 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4]
话费最低50元起充?我的地盘该由我做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3:05
运营商与第三方平台话费充值限制事件分析 - 运营商被质疑取消低于50元的小额充值选项 第三方平台设置最低50元起充门槛 引发消费者权益争议 [1] - 运营商解释原因为与平台小额充值合同到期或对第三方渠道充值有限制 但实质上不再提供低额面额给第三方平台 [1] - 该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构成强迫交易违法行为 [2] 反垄断法律风险与处罚机制 - 根据《反垄断法》第22条 若运营商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将面临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及上一年度销售额1%至10%罚款的行政处罚 [3] - 企业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包括对他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可预期利益损失 [3] - 《反垄断法》提供柔性处理机制 若企业承诺在执法机构认可期限内采取措施消除后果 可终止调查并避免处罚 [3] 行业影响与发展建议 - 强行取消低额充值选项可能陷入垄断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的负面舆论 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均非良策 [1] - 企业应通过提供更优质新颖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 而非通过提高充值门槛提升营运收入 这将是更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3] - 话费充值金额等同于消费者对套餐的消费选择 营收高低应由消费者决定 而非运营商或平台单方面限制 [4]
iPhone Air 开售在即,北京电信 eSIM 服务将同步上线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11:56
北京电信eSIM服务上线 - 北京电信宣布具备eSIM开通能力 将于9月19日苹果iPhone Air开售时同步上线eSIM服务体验[1] - eSIM套餐资费与相关权益保持不变 确保用户权益不受影响[1] - 所有线下营业厅开放eSIM办理渠道 暂不支持线上办理 营业厅工作人员将全程协助用户办理开通手续[3] eSIM服务配套措施 - 用户启用eSIM后如需更换为非eSIM终端 可向北京电信申请恢复实体SIM卡服务[3] - 目前中国内地支持eSIM业务的运营商仅有中国联通 苹果iPhone Air为仅支持eSIM的机型[3] 运营商eSIM业务进展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完成全面准备工作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商用试验批复后开放办理 服务范围将涵盖iPhone 17等机型[3] - 中国移动已具备支持eSIM手机业务的能力 后续开放安排将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用户[4]
ETF日报|昨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涨,证券ETF龙头(159993)受资金青睐,连续实现八天净流入(0911)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19
市场行情回顾 - A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扬 上证指数收涨0.13% 深证成指收涨0.38% 创业板指收涨1.27% [1] - 创业板50指数上涨1.49% 全市场超2440只股票上涨 [1] - 港股主流指数集体收涨 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上涨1.50%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781亿元人民币 较上个交易日小幅缩量 [1] - 通信板块领涨3.49% 电子和传媒板块分别上涨1.78%和1.68% [6] - 电气设备板块下跌1.18% 综合和化工板块分别下跌1.09%和0.94% [6] 指数表现数据 - 创业板50指数日涨跌幅1.49% 成立以来累计上涨40.20% [2] - 科创100指数日涨跌幅-0.23% 但成立以来累计上涨41.79% [2] - 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上涨32.11% 恒生指数上涨30.61% [2] - 北证50指数成立以来累计上涨55.12% 尽管当日下跌0.16% [2] 资金流向 - 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11.71亿元 [7] - 宽基ETF净流出53.28亿元 股票行业ETF净流入14.03亿元 [7][8] - 跨境型ETF净流入35.62亿元 商品型ETF净流入12.43亿元 [7][8] - 黄金ETF单日净流入20.44亿元 香港科技ETF净流入16.91亿元 [10] - 证券ETF净流入13.84亿元 近一月累计净流入343.34亿元 [10] 证券行业动态 - 证券ETF龙头连续八天资金净流入 [11] - 券商板块自8月25日高点回调7.77% 但期间份额增加3.65亿份 [11] - 政策要求券商信息科技投入不少于平均净利润10%或营业收入7% [11] - 2024年国内券商金融科技投入规模达475亿元 [11] 化工行业动态 - 规模最大化工ETF昨日净申购6.44亿份 总份额264亿份创新高 [12] - 化工ETF总规模突破184亿元 连续五日净申购 [12] - 海外降息预期推动出口增长 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12] 通信行业热点 - 中国联通获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13] - 三大通信运营商将全面具备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能力 [13] - iPhone17或支持eSIM卡+卫星业务 [13] - 通信行业上半年业绩延续正向增长 营收与利润同比增速回升 [1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甲骨文预计2026财年资本开支约350亿美元 [14] - 甲骨云基础设施业务预计增长77% 达180亿美元 [14] - 公司盘后股价大涨27% 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 [14]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互联网用户群体 为AI提供丰富数据资源 [15] - AI有望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技术 推动产业系统性重构 [15]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500指数PE33.21 处于近5年99.34%分位数 [16] - 科创20指数PE172.28 处于近5年99.26%分位数 [16] - 港股通医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01.48% PE32.35 [16] - 港股通科技指数今年以来上涨50.00% PE24.27 [16]
中国移动2025年服贸会解锁AI+时代新范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09:48
公司AI技术能力展示 - 公司以"智焕新生共创AI+时代"为主题参展 通过多屏互动 虚实结合 沉浸式空间体验等方式呈现全栈AI能力与数智化成果 [1] - 公司自主研发九天通用基础大模型 具备语言 语音 图像 多模态全场景理解与生成能力 支持十亿级至万亿级全参数规模部署 可适配手机 边缘一体机 云端智算中心等多终端 [3] - MoMA多模型与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通过标准化接口接入九天大模型等多款模型 实现场景-模型-智能体动态匹配 在数学运算 代码编写等场景中推理速度提升达134% [3] 行业应用与平台建设 - 公司能力中台整合大模型 智能体 低代码工具链等AI能力 联合合作伙伴构建全场景全链路一体化运营体系 通过能力模块化 服务标准化降低各行业使用AI技术门槛 [3] - 灵犀家庭智能体依托九天大模型 具备超强意图理解 连贯记忆与情绪表达能力 可适配电视 移动爱家APP 音箱等多终端 提供内容智能搜索 设备联动控制 老人小孩智能陪伴等服务 [4] - 灵犀机器人系列基于九天大模型打造集群大脑 实现知识迁移 技能共享与群体协同 可完成齐步走 舞蹈 障碍物躲避等复杂动作 未来将拓展至家庭服务 工业制造领域 [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未来将继续秉持共创共享理念 与合作伙伴共筑AI+生态 推动AI技术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赋能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