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税率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丨海南自贸港封关临近,勾勒开放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0:44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进入新阶段,目标是打造引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 - 封关后海关监管模式将更高效精准,对三类货物(“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保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在“一线”口岸实施径予放行的通关便利化措施 [1] - “零关税”商品税目由1900个大幅扩大至约6600个,占商品税目的比例由21%提升到74%,几乎涵盖所有生产设备和原材料 [2] 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 企业和个人可享受“双15%”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按15%征收 [2] - 企业所得税15%优惠覆盖超过1100个产业条目,包括生物医药、海上风电、专用汽车制造、绿色建材生产等行业 [2] - 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覆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 [2] 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封关运作将吸引跨境贸易要素聚集,企业可利用“零关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海南开展高端加工制造,延伸产业链条 [3] - 海南在跨境数据流动领域具有先行先试优势,将加大“游戏出海”试点力度并扩大“来数加工”规模,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机遇 [3] - 自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外贸进出口值从936.3亿元增至2778.9亿元,年均增长31.3%,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 [3] 对外贸易与区域合作 - 封关后将进一步推动海南同东盟国家在经贸领域深化合作,为东盟国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 海南外贸连续5年增长,政策制度、产业方向和营商环境是吸引并留住外商投资的关键因素 [3]
(经济观察)海南自贸港封关临近,勾勒开放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20:37
根据封关监管政策制度设计,海南自贸港封关后,"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保税货 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三类货物在对外开放口岸实施"一线"径予放行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同时, 海关在"二线"口岸对出岛进入内地的以上三类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实施封关监管。 王奉利表示,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封关后货物"零关税"政策更优惠,贸易管理措施 更宽松,通行措施更便利,监管模式更高效精准。 (经济观察)海南自贸港封关临近,勾勒开放新图景 中新社海口10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封关之后,海南自贸港与国际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海南省委 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王奉利近日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开放发 展新阶段的开始,海南将不断扩大开放度,持续完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 制,努力打造引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目前,海南自贸港封关任务整体推进顺利,各项准备 基本就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和海南省新闻办公室10月15日在海口联合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介 绍相关情况。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
海南自贸港“三大吸引力”揽外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4:30
政策制度吸引力 - 海南自贸港拥有全国独有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税收优惠以及“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独特安排 [3] - 封关后“零关税”清单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覆盖约6600个税号产品,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并促进贸易自由化 [3] - 拥有全国最短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跨境服务贸易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条目总数全国最多 [3] 产业方向吸引力 - 海南自贸港建设聚焦“4532”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种业科技等新兴领域 [4] - 通过打造重点产业园区和功能性平台,邀请外资企业共同参与未来赛道建设,共享中国消费市场升级机遇 [4] 营商环境吸引力 - 海南正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立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项目“直通车”机制和国际投资“单一窗口” [5] - 今年前8个月海南省新设外资企业1297家,同比增长7.2%,实际使用外资170.63亿元,同比增长50.4% [5]
海南自贸港税制体系初步建立 官员称封关后企业受益最明显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1:27
海南自贸港税制体系概况 - 海南自贸港税制体系已初步建立,其特点是"零关税"畅通贸易、"低税率"撬动增长 [1][3] - 税制体系按照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分阶段的原则逐步建立 [3]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后企业获利最直接、受益最明显的就是税收政策 [3] 零关税政策要点 - "零关税"商品范围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商品税目的比例由21%提升到74% [3]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基本覆盖岛内有实际进口需求的相关主体 [3] - 企业"零关税"进口相关设备,在进口环节大约可以节省约20%的成本,因进口关税税率大多在5%-10%之间,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大多为13% [4] - 对进口原材料开展加工内销业务的企业,可叠加享受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 [5] 低税率政策要点 - 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该政策覆盖了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超过1100个产业条目 [4][5] - 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15%部分予以免征,且未作行业限制 [4][5]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4][5] - 新购置资产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政策均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 [4] 政策影响与案例 - 税收政策贯穿企业设立、研发、运营、扩张各阶段,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税收政策体系 [5] - 以现代生物医药企业为例,建设阶段进口设备可节省5%-10%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生产环节加工增值率达30%以上内销可免关税,每年可节约关税成本约160万元;利润分配环节享受15%企业所得税;人才方面,年薪100万元的高端紧缺人才可少缴个税约10万元 [5] - 一系列税收政策实施形成了"政策引导—投资集聚—产业升级—人才流入"的良性循环 [6] 简税制改革进展 - 销售税等"简税制"改革研究工作有序推进,将适时测试实施 [4] - 各项政策相互衔接、协同发力,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精准赋能海南特色重点产业,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4]
8小时速抵59个国家和地区,这座海岛何以“圈粉”全球?
金融时报· 2025-09-23 17:23
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区位优势 - 4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47%的人口 [1] - 8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67%的人口和全球41%的GDP [1] - 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阶段,全岛封关运作在即 [1] 极具活力的消费增长极 - 形成成熟的免税商业格局,拥有7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和12家门店,经营面积超50万平方米 [2] - 自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海关监管免税购物金额超2000亿元,购物人数3000万人次,购物件数2.47亿件 [2] - 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突破2500亿元,免税市场规模占全国68%以上 [3] - 2025年1-8月全省社零总额1762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较全国平均高5个百分点 [3]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多元举措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完成500多种国际创新药械'中国首用',惠及患者超16万人次 [3] - 医疗旅游人数和特许药械使用人次分别增长39.4%和113.9% [3] - 海南洛桑旅游大学开学,海南比勒菲尔德应用科技大学正式招生,为首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 [3] - 第5届消博会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3] 自由便捷的开放高地与政策体系 - 全岛封关运作核心政策及配套制度已印发实施,包括进口征税商品目录、海关监管办法等 [4] - 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全部建成,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设施基本完备 [4] - 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4]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将扩大至约6600个,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5] 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5年来,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 [6]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6]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 [6]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成果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7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四个月增速全国第一 [8]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达68.6% [8] - 自贸港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面积贡献30%投资、50%税收、70%进出口和90%利用外资 [8] 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与发展 - '南繁硅谷'加快建设,南繁种业及其关联企业达2800余家,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8]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8] - 建成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常态化、高密度、多型号发射能力 [7][8]
海南封关在即,珠宝产业机遇在哪里?多位行业人士这样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6 20:13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对珠宝行业的影响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实施零关税、低税率和简税制政策 珠宝企业关注关税优惠和通关便利化落地 [1] - 零关税政策使珠宝企业产品成本降低 价格竞争力提升 低税率政策将企业运营成本 例如鼓励类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比内地25%税率) [1][2] - 封关后"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岛内享惠主体间免进口税收流通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珠宝行业市场趋势与消费表现 - 上半年中国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 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显示升级类消费增长强劲 [4][5] - 珠宝消费具有投资和传承属性 是推动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行业重点关注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群体 通过IP联名和产品创新迎合需求 [5][6] - 珠宝零售存在季节性特征 三四月和六七月份为淡季 十月份婚礼季及12月-1月跨年期间为销售旺季 下半年消费趋势更被看好 [6] 企业动态与产业生态发展 - 国内珠宝商已在海南投资建厂或设立分公司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但需警惕价格战和恶性竞争风险 [1][3] - 海南珠宝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加工和设计产业链尚未健全 企业关注直飞航班、货物运输安全等配套政策落地进度 [3] - 周六福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营收31.5亿元(同比增长5.2%) 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1.9%) 上市后首份财报表现稳健 [6]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 “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28
全岛封关运作时间表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 - 全岛面积达3.39万平方公里 分别为中国香港的31倍和新加坡的47倍 [1] 零关税政策升级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覆盖税则中74%的进口商品(6637项) 较封关前提升53个百分点 [2] - 零关税享惠主体扩大至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2] - 截至2025年5月零关税进口货值累计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加工制成品经"二线"进入内地需补缴进口税收 [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企业60%营收占比门槛 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 [3]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4] - 珍珠加工企业案例: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 关税成本立减21% [4] 双15%所得税政策实施 - 鼓励类企业(主营业务占比60%以上)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6] - 高端人才实际税负超15%部分免征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离岛出差/培训可计入)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优惠政策 [6] 重点产业受益案例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进口成本降5%-10%)及所得税双重优惠 [7] - 医药企业适用15%企业所得税 年收入30万元以上人才享受个税优惠 [7]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种业等高进口关税行业 [6] 贸易枢纽定位 - 封关运作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 推动海南成为全球贸易枢纽节点 [8] - 政策体系背靠内地统一大市场 面向世界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20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3] 零关税政策扩围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从正面清单模式调整 覆盖税则中8960项进口货物的6637项 占比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5]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5]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5]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封关前60%营收占比要求 允许经营多元化企业享受政策 [6] -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时免征进口关税 [6]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7] - 案例显示珍珠加工企业可减免21%关税成本 单笔8.36万元货值减免1.76万元关税 [7] 低税率所得税优惠政策 - 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8] -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免征 [8] -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 离岛出差 休假 培训天数可计入183天要求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 [8]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 [9] 产业带动效应 - 零关税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行业 [10]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10] - 企业可叠加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及个人所得税优惠 [10]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原材料高进口关税的加工产业 [10]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4:49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体系 - 特殊税收制度安排是自贸港建设保障 以零关税为核心 低税率为重点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1][2]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封关后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 包括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1][2] - 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 鼓励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 [6][7] 零关税政策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零关税商品达6637项 占全部商品税目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2] - 三类主体可申请享惠资格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进口关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2][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约8.1亿元 [4] - 封关后取消60%营收占比要求 加工增值达30%即可免征进口关税 利好多元化经营企业 [3][4] - 珍珠制造企业案例显示 货值8.36万元产品可减免关税1.76万元 相当于立减21%关税成本 [4] 产业影响与机遇 - 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产业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全流程税收优惠 [7][8] - 企业建设研发阶段可享受生产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还可申请财政支持或参与自贸港基金申报 [7] -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可拓展"乐城研用+海口/琼海生产"模式 打造医疗对外开放新高地 [7] 政策优化特点 - 居住满183天核算方法优化 合理离岛天数可计入居住天数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即可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 [7] - 封关运作将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双提升 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自贸港封关倒计时:零关税商品税目达74%,人员往来更便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0:31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标志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由起步阶段进入实质性运作 [1] - 封关后海南全岛成为"境内关外"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1]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覆盖约6600个税目,比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6][8] 税收优惠政策 - 实施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2] - 经"一线"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的货物可免征进口税收,"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岛内免进口税收流通 [7] -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产品,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7] 贸易便利化措施 - 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由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取代此前的正面清单 [8]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政策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 [8] - 海关在"二线"口岸针对特定货物实行分类精准监管,确保"一线"高水平开放 [6] 产业发展机遇 - "零关税"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政策"叠加优势,可打造面向东盟的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藏基地 [9] - 政策将明显提升海南热带农业资源效益,形成自身热带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9] -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国际文旅IP项目,推进景区景点焕新升级 [5] 人员往来便利 - 封关后旅客进出海南岛不需要办理额外证件,与现行规定保持一致 [4][5]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有望扩大消费 [5] - 各类要素在海南自贸港内可以相对自由流通,保持与内地的便捷往来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