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税率

搜索文档
海南封关在即,珠宝产业机遇在哪里?多位行业人士这样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6 20:13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对珠宝行业的影响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实施零关税、低税率和简税制政策 珠宝企业关注关税优惠和通关便利化落地 [1] - 零关税政策使珠宝企业产品成本降低 价格竞争力提升 低税率政策将企业运营成本 例如鼓励类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比内地25%税率) [1][2] - 封关后"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岛内享惠主体间免进口税收流通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珠宝行业市场趋势与消费表现 - 上半年中国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 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显示升级类消费增长强劲 [4][5] - 珠宝消费具有投资和传承属性 是推动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行业重点关注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群体 通过IP联名和产品创新迎合需求 [5][6] - 珠宝零售存在季节性特征 三四月和六七月份为淡季 十月份婚礼季及12月-1月跨年期间为销售旺季 下半年消费趋势更被看好 [6] 企业动态与产业生态发展 - 国内珠宝商已在海南投资建厂或设立分公司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但需警惕价格战和恶性竞争风险 [1][3] - 海南珠宝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加工和设计产业链尚未健全 企业关注直飞航班、货物运输安全等配套政策落地进度 [3] - 周六福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营收31.5亿元(同比增长5.2%) 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1.9%) 上市后首份财报表现稳健 [6]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 “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28
全岛封关运作时间表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 - 全岛面积达3.39万平方公里 分别为中国香港的31倍和新加坡的47倍 [1] 零关税政策升级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覆盖税则中74%的进口商品(6637项) 较封关前提升53个百分点 [2] - 零关税享惠主体扩大至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2] - 截至2025年5月零关税进口货值累计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加工制成品经"二线"进入内地需补缴进口税收 [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企业60%营收占比门槛 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 [3]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4] - 珍珠加工企业案例: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 关税成本立减21% [4] 双15%所得税政策实施 - 鼓励类企业(主营业务占比60%以上)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6] - 高端人才实际税负超15%部分免征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离岛出差/培训可计入)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优惠政策 [6] 重点产业受益案例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进口成本降5%-10%)及所得税双重优惠 [7] - 医药企业适用15%企业所得税 年收入30万元以上人才享受个税优惠 [7]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种业等高进口关税行业 [6] 贸易枢纽定位 - 封关运作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 推动海南成为全球贸易枢纽节点 [8] - 政策体系背靠内地统一大市场 面向世界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20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3] 零关税政策扩围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范围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从正面清单模式调整 覆盖税则中8960项进口货物的6637项 占比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5]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5]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5]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取消封关前60%营收占比要求 允许经营多元化企业享受政策 [6] -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时免征进口关税 [6]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8.1亿元 [7] - 案例显示珍珠加工企业可减免21%关税成本 单笔8.36万元货值减免1.76万元关税 [7] 低税率所得税优惠政策 - 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 [8] -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免征 [8] - 居住天数计算优化 离岛出差 休假 培训天数可计入183天要求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 [8]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 [9] 产业带动效应 - 零关税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行业 [10] -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生产研发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10] - 企业可叠加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及个人所得税优惠 [10] -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原材料高进口关税的加工产业 [10]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扩围升级,“低税率”享惠条件再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9-05 14:49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体系 - 特殊税收制度安排是自贸港建设保障 以零关税为核心 低税率为重点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1][2]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封关后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 包括企业 事业单位及科技类 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1][2] - 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 鼓励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 [6][7] 零关税政策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零关税进口货值226.9亿元 减免税额43.2亿元 [2]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改为负面清单管理 零关税商品达6637项 占全部商品税目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2] - 三类主体可申请享惠资格 零关税货物经一线进口免征进口关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2][3]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累计104.6亿元 免征关税约8.1亿元 [4] - 封关后取消60%营收占比要求 加工增值达30%即可免征进口关税 利好多元化经营企业 [3][4] - 珍珠制造企业案例显示 货值8.36万元产品可减免关税1.76万元 相当于立减21%关税成本 [4] 产业影响与机遇 - 政策惠及医药 高端食品加工 种业等重点发展产业 生物医药企业可享受全流程税收优惠 [7][8] - 企业建设研发阶段可享受生产设备零关税 进口环节节省5%-10%成本 还可申请财政支持或参与自贸港基金申报 [7] -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可拓展"乐城研用+海口/琼海生产"模式 打造医疗对外开放新高地 [7] 政策优化特点 - 居住满183天核算方法优化 合理离岛天数可计入居住天数 实际居住不少于90天即可 [6] - 截至2024年底近4300户次企业和3.9万余人次享受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 [7] - 封关运作将实现进出口税收成本与贸易便利水平双优化双提升 促进贸易资源和要素聚集 [8]
海南自贸港封关倒计时:零关税商品税目达74%,人员往来更便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0:31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标志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由起步阶段进入实质性运作 [1] - 封关后海南全岛成为"境内关外"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1]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覆盖约6600个税目,比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6][8] 税收优惠政策 - 实施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2] - 经"一线"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的货物可免征进口税收,"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岛内免进口税收流通 [7] -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产品,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7] 贸易便利化措施 - 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由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取代此前的正面清单 [8]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政策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 [8] - 海关在"二线"口岸针对特定货物实行分类精准监管,确保"一线"高水平开放 [6] 产业发展机遇 - "零关税"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政策"叠加优势,可打造面向东盟的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藏基地 [9] - 政策将明显提升海南热带农业资源效益,形成自身热带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9] -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国际文旅IP项目,推进景区景点焕新升级 [5] 人员往来便利 - 封关后旅客进出海南岛不需要办理额外证件,与现行规定保持一致 [4][5]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有望扩大消费 [5] - 各类要素在海南自贸港内可以相对自由流通,保持与内地的便捷往来 [2][5]
“十五五”期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证券时报· 2025-06-20 02:31
"十四五"财政经济发展状况 - 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GDP)和人均GDP较2021年增长约15%,人均GDP达1.3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56.7% [1] - 财政支出突破28万亿元,增幅达15.85%,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约2个百分点 [2] - 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等税种完成立法进程,税收法治建设取得进展 [2] - 2021-2024年CPI涨幅分别为0.9%、2%、0.2%、0.2%,物价总体平稳 [3] - 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降幅逐年收窄,"十五五"期间有望触底反弹 [3] "十五五"财税体制改革方向 - 需提高税收占GDP比重(2024年不足13%),扭转税收收入占比过低问题 [5] - 构建"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现代税制,规范税收优惠 [6] - 推进消费税改革:征税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整合形成地方财政"三驾马车" [6] - 将服务增加值纳入消费税征管范围,适应经济服务化趋势 [6] - 对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税收优惠,研究按里程征收消费税 [6] - 研究开征糖饮料消费税,应对老龄化医疗支出压力 [6] 行业动态与政策协同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50%,占乘用车销量49% [6] - 需加强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协调,如育儿补贴结合托育服务 [7] - 借鉴行为财政学原理优化生育激励政策设计 [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五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成型起势
央广网· 2025-06-04 09:43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 旨在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1]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 标志着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 - 五年来海南坚持开放促改革 推进核心政策落地 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 政策实施成效 - 自贸港"零关税 低税率 简税制"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2] - 三张"零关税"清单累计进口225 85亿元 减免税款43 08亿元 [2] - 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方案》实施后新增 显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 封关运作准备 - 第一批31个封关运作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 包括口岸建设和海关查验设施 [2] - 围绕"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目标推动航运要素聚集 已有超60艘国际船舶入籍 [2] - "中国洋浦港"籍船舶登记数量和总运力583万吨 居全国自贸港首位 [2]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发布19批158项制度创新案例 11项被国务院全国推广 [3] - 离岛免税监管服务创新试点"电子标签"通关等举措 提升监管效能和消费体验 [3] - 企业利用保税政策优势灵活转化商品销售模式 实现运营效率提升 [3] 企业案例 - 医药公司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2200万元天然橡胶 节省关税160万元 [1] - 中免集团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 实现货源储备和销售模式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