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设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含金量”稳步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14
中国企业500强规模增长 - 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89.83万亿元增长到110.15万亿元 增长22.62% 资产总额从343.58万亿元增长到460.85万亿元 增长34.13% [2]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从222家增加至267家 [2] - 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1.68% [2] 研发创新投入提升 - 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从13066亿元增加到17287亿元 增长32.30% 平均研发强度从1.77%增加到1.95% [3] - 发明专利数量从59.46万件增加到103.96万件 累计参与标准制定从6.90万项增加到9.14万项 [3] - 研发强度前10名中有5家企业来自通信设备制造业 [5] 产业结构优化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 [3]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增加 新能源设备制造等行业从23家增加到32家 [3]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新增6家入围 [5] 区域发展更均衡 - 东部地区入围企业数量从371家减少到362家 中部地区从49家增加到61家 [3] - 大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和技能培训增强地方经济发展韧性 [6] 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海外营业收入90687亿元 海外资产119594亿元 海外员工1174708人 [6] - 海外资产增长29.74% 海外营业收入增长47.44% [6] - 企业通过出口高技术产品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实现技术引领 [7]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投入 突破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 [8] - 加大在生物制造 绿色能源等领域投资 打造新产业支柱 [8] - 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利用数字技术带动产业链整体转型 [8] - 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生态 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9]
从“2025中国企业500强”看中国经济的稳与进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7
规模总量增长 - 榜单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1]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至479.60亿元[1]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1] - 大型央企在关键领域发挥产业链稳定作用[1] 创新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投入1.73万亿元[2] - 研发强度攀升至1.95%且连续8年提升[2] - 发明专利数量连续6年增长且专利质量提升[2] - 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创新突出[2] 产业结构优化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入围数量持续增长[2] -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黑色冶金等行业入围数量减少[2] - 新能源设备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提升全球产业链地位[2] - 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2] 产业贡献结构 - 制造业企业营收贡献率达40.48%[3] - 服务业企业营收贡献率达40.29%[3] - 其他行业营收贡献率达19.23%[3] -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3]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榜单中数量接近[3] - 国有企业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主导作用[3] - 民营企业以灵活机制和创新活力促进就业与创新[3]
赣州望舒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8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18
公司基本信息 - 赣州望舒制造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何建伟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8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业务涵盖通信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及专用设备制造 [1] - 公司业务包括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及通信设备销售 [1] - 公司业务涉及洗车设备销售及电子专用设备制造 [1] - 公司业务包含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1]
北京稳坐中企500强“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7:10
榜单总体概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较2024年提升5.79亿元 [1][5] - 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增长7.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增长4.39%) [5]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增加14家),占比53.4%,其中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1][5] 头部企业格局 - 前十强企业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中石油、中石化、中建(均超2万亿元)居前四,京东为前十中唯一民营企业 [1][6] - 万亿级企业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中国铁路工程、京东、中国人寿、平安、中国铁道建筑、中国移动、中国交建 [6] 研发创新表现 - 500强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1.95%实现八连升 [7]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比亚迪(531.95亿元)、中国建筑(454.59亿元)、中国移动(380.66亿元)、中石油(354.50亿元)分列2-5位 [7] - 研发强度前三为携程(24.62%)、华为(20.84%)、中兴(19.81%),通信设备制造业占前十强中五席 [7] - 华为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12490亿元,持有全球有效专利15万件 [8] 区域分布特征 - 500强分布于30个省级地区,北京(79家)、浙江(56家)、广东(54家)数量居前三 [9] - 东部地区入围362家(减少9家),中部地区61家(增加12家),区域分布更趋均衡 [1] 产业结构变化 - 新入围/重新入围企业39家,汽车零部件与物流供应链领域新增最多(6家) [10] - 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从23家增至32家(增加9家),房屋建筑与地产企业从56家降至32家(减少24家) [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战新业务收入与利润贡献率均超40% [11]
城市24小时 | “中国企业500强”,这四大省份占“半壁江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0:59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营收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加 [2] - 榜单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达479.60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2][8]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居首,即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 [4]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营收均超2万亿元 [4]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比上年增加45家,占比超过50% [13] 研发投入与创新表现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占500强研发总投入近十分之一 [7] - 比亚迪(531.95亿元)、中国建筑(454.59亿元)分列研发投入额第二、三位 [7] - 研发强度前三企业:携程集团(24.62%)、华为(20.84%)、中兴通讯(19.81%) [5] - 通信设备制造(4家)、互联网服务(3家)为研发强度前十主要行业 [5] 行业分布特征 - 制造业企业263家,服务业169家,其他行业68家 [8] - 金属制品(46家)、一般有色(26家)、石化及炼焦(24家)为入围数量前三行业 [8] -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19家)、互联网服务等行业涌现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8] 区域分布格局 - 北京以79家入围企业继续居首,浙江(56家)超越广东(54家)、山东(52家)升至第二 [13][15] - 江苏(38家)、上海(31家)、河北(23家)分列第五至七位 [15] - 四川以17家入围企业居全国第九、中西部第一,前三企业为新希望控股(103位)、蜀道投资(110位)、通威集团(118位) [14] 城市发展机遇评估 - 上海(总积分2446)、北京(2435)、深圳(2420)为综合发展第一梯队城市 [24][25] - 杭州(2372)、广州(2250)、苏州(2235)、成都(2182)、南京(2167)、武汉(2086)、长沙(2077)构成第二梯队 [24][25] - 城市发展模式逐步从"七分建设、三分管理"转向"三分建设、七分治理",强调质量与综合竞争力提升 [25]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名单出炉 中石油、腾讯、华为排前三
新华财经· 2025-09-15 21:01
入围门槛与跨国指数 - 2025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入围门槛为221.73亿元 较前期提高23.33亿元 [1] - 平均跨国指数达15.56% 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 [1] 国际化经营表现 - 海外资产增长29.74% 海外营业收入增长47.44% [2] - 海外资产总额排序产生跨国100大名单 非金融企业参与评选 [3] 地域分布特征 - 企业覆盖17个省级区域 北京占比32% 浙江13% 广东12% 山东10% 上海9% [2] - 前五大地区合计占据76%的席位 [2]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59家 民营公司41家 [2] 行业分布集中度 - 有色冶炼及制品行业10家 黑色冶金7家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6家 [2] - 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 土木工程建筑 电力生产各5家 [2] - 通信设备制造 互联网服务 多元化投资各4家 家用电器制造与电信服务各3家 [2] 评选方法与历史 - 依据海外资产 营业收入 员工数据参照联合国贸发组织标准 [3] - 在中国企业500强系列榜单基础上产生 已连续发布15年 [3]
平治信息:9月1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20:20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第五届第四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关于选举执行事务董事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通信设备制造占比69.29% 增值电信行业占比17.75% 算力业务占比12.96%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市值46亿元 [1]
2025中企500强出炉:北京稳坐“第一城”,华为研发最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18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 -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5]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5] - 收入净利润率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5] 入围门槛与头部企业 - 入围门槛47960亿元 较2024年提升579亿元[1] - 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居首[1][6]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3] 企业排名格局 - 前十强企业以能源、金融、基建行业为主导[1] - 京东集团成为前十强中唯一民营企业[1]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投入位列企业研发费用榜首[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500强企业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195%创历史新高[6] - 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 "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增加3230%[7] - 累计持有专利数增加7951万件 增长5489% 其中发明专利增长7484%[7] - 携程以2462%研发强度居首 通信设备制造业包揽研发强度前十名中五席[7] 区域分布特征 - 500强企业分布于30个省级行政区[4] - 北京以79家位列第一 浙江56家 广东54家分列二三位[10][11] - 东部地区入围企业362家 中部地区增加12家达61家[4] 产业结构变化 - 新入围企业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领域[13]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从23家增至32家 房屋建筑及地产企业从56家降至32家[13]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战新业务收入和利润贡献均超40%[14] 头部企业研发表现 - 华为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12490亿元 持有全球有效授权专利15万件[9] - 比亚迪连续13年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 推出高阶智驾系统与千伏兆瓦纯电平台[9] - 研发投入前五企业:华为179687亿元 比亚迪53195亿元 中国建筑45459亿元 中国移动38066亿元 中国石油35450亿元[8]
透过“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看经济 “一增一减”显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央视网· 2025-09-15 16:20
中国企业500强整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实现23连升 [1] - 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强度 - 研发费用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研发强度前十企业中 通信设备制造业占五席 民营企业占八席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4] - 发明专利占比46.33% 同比提升2.50个百分点 连续6年增长 [4]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行业均新增3家入围企业 [9] -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减少2家入围企业 黑色冶金行业减少1家 [9]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入围数量持续增加 [11] - 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力显著 [7][13] 企业创新特征 - 500强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力量 [13] - 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7] - 创新型成长企业取代传统企业成为榜单主体特征 [13]
2025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发布 创新质量继续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46
创新百强榜单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首 [1] - 排名前10企业包括华为 中兴通讯 携程 网易 蚂蚁科技 国家电网 正大天晴药业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 美的集团 京东方科技集团 [1] - 榜单筛选标准为发明专利数100件以上 研发强度0.6%以上 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 [1] 研发投入与专利情况 - 2025创新1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03万亿元 与上年基本持平 [2] - 平均研发强度由5.27%上升为5.61% 增加0.34个百分点 [2] - 拥有有效专利数172.42万件 有效发明专利数89.75万件 发明专利占比52.05% [2] 地域分布特征 - 创新100强覆盖18个省区市 广东25家 北京22家 山东8家 上海和浙江各7家 [2] 行业分布格局 - 创新100强覆盖37个行业 较上年增加3个行业 [2] - 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比13%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占比13%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业占比6% [2]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企业数量46家 民营企业数量54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