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unds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首日就有产品规模破百亿,科创债ETF“势不可挡”!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33
从相关负责人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到十五天后10支科创债ETF产品正式获批。从上市募集首日一售而空,到发型当日规模增长 超200%。似乎科创债ETF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首批10支科创债ETF昨日上市,上市首日便强势"吸金" !4只科创债ETF规模超百亿!截至7月17日 10只科创债ETF整体规模突破700亿元,相较前一日增加 466亿元,仅一个交易日规模增幅即超过160%。 10支科创债ETF份额变动情况 | 序号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基金份额(合计) [报告期] 最新 | | --- | --- | --- | --- | | | | | [单位] 万份↓ | | 7 | 551550 SH | 科创债ETF华夏 | 14.169.8200 | | 2 | 551030.SH | 科创债ETF鹏华 | 10.984.0000 | | 3 | 159600.SZ | 科创债ETF嘉实 | 10.883.8913 | | ব | 159200.SZ | 科创传ETF富国 | 10.778.2633 | | 5 | 551900.SH | 科创债ETF招商 | 5.991 ...
平安惠信3个月定开债A,平安惠信3个月定开债C: 平安惠信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4:2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平安惠信3个月定开债,主代码012440,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定期开放式,封闭期为三个月 [1] - 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7月15日,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9,684,981.64份 [1] - 投资目标为在控制净值波动率的前提下追求长期增值,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 [1][2] - 下属分级基金包括A类(012440,份额19,684,252.18份)和C类(012441,份额729.46份) [2][3]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采用宏观经济周期分析、信用债个券选择等策略,严格控制流动性及信用风险 [2] - 2025年Q2 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3%(同期基准1.95%),C类为1.20%(基准1.95%) [3][9] - 过去三年A类累计净值增长率12.23%,跑输基准17.62%;C类累计收益10.35% [3] - 报告期内组合以信用债配置为主,杠杆与久期适中,受益于资金宽松环境 [9] 基金经理团队 - 罗薇(12年从业经验)管理多只货币及债券基金,2020年11月加入平安基金 [5] - 曹紫寒(6年从业经验)曾任汇添富固定收益分析师,2021年2月加入公司 [5] - 田元强(5年从业经验)负责信用债研究,2016年11月加入平安基金 [5][6] 投资组合构成 - 债券持仓占比61.26%,总金额16,049,442.19元,未持有股票或资产支持证券 [11][16] - 前五大债券持仓明细未披露,但明确未投资国债期货及港股通标的 [13][16] 份额变动与流动性 - 报告期内A类份额总申购19,676,374.48份,赎回497,024,690.16份,期末留存19,684,252.18份 [15] - 存在单一持有人份额占比超20%情形,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及净值波动 [18] 运作合规性 - 报告期内基金运作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合同规定,执行公平交易制度 [8] - 未出现连续20个工作日份额持有人数低于2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9]
最新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信用债ETF博时(159396)盘中成交额已超50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额居同类产品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04
市场表现 - 信用债ETF博时最新报价101.36元,本月以来累计上涨0.2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4 [3] - 近6月净值上涨1.36%,指数债券型基金排名23/477,居于前4.82% [4]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22%,排名可比基金前2/4 [4] 流动性 - 盘中换手38.91%,成交50.33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月日均成交51.50亿元,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净流入4.86亿元 [4]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达129.32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2/4 [3] - 近2周份额增长297.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4 [3] 收益与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涨跌月数比为4/1,月盈利概率为75.96% [4] - 历史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为100.00% [4] - 近1个月夏普比率为1.15 [4]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0.89%,相对基准回撤0.10%,回撤后修复天数为26天 [4] 行业动态 - 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资金均为净流入,合计规模达764.98亿元,较发行规模增长163.86% [3] - 华泰证券指出信用债或在调整中迎来机会,关注科创债ETF扩容情况 [3] 产品特性 - 紧密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反映深市基准做市信用债市场运行特征 [5]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009%,跟踪精度在可比基金中最高 [4]
银河钱包货币市场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3:0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银河钱包货币,主代码15098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17年6月29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896,922,439.43份,投资目标为保持低风险和高流动性前提下实现稳定回报,业绩比较基准为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税后) [2] - 下属分级基金包括A类(150988)、B类(150998)、E类(018943),分别对应不同份额类型 [2] 财务表现与收益 - 2025年Q2银河钱包货币A净值收益率0.3719%,超越基准0.0306%;B类收益率0.3944%,超越基准0.0531%;E类收益率0.3344%,略低于基准0.0069% [2][3] - 过去五年累计收益:A类10.2888%(超基准3.4413%)、B类10.7863%(超基准3.9388%) [2][3] - 报告期内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影子定价偏离度最高0.0581%,平均0.0372%,未触发0.25%或0.5%的偏离阈值 [7][8] 投资组合与策略 - 债券持仓占比57.93%,总资产规模达3,416,950,601.97元,剩余期限58天,最高72天,最低24天 [7] - 主要配置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或买断式回购资产 [7][8] - 流动性管理严格,DR007利率中枢维持在1.51%-1.70%,逆回购单周净投放达10,672亿元 [5] 基金经理与运作 - 基金经理张沛拥有20年从业经验,2018年2月起管理该基金;秦雨佳2024年7月加入管理团队 [4] - 报告期内基金未出现持有人不足2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6] - 公司采用公平交易制度,未发现异常反向交易或利益输送行为 [4][5] 份额变动与资金流动 - 报告期初至期末份额变动数据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强调因分级导致的份额增减已计入总申赎统计 [8] - 基金管理人固有资金投资752,153.98份,无单一投资者持仓超20%的情况 [8][9]
197位基金经理年内离任!嘉实13人出走创纪录:老将洪流、曲盛伟清仓卸任,或因绩差降薪触发离职潮
新浪基金· 2025-07-17 17:26
行业人才流动概况 - 全市场197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104家公募机构,离任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8位 [1] - 新聘基金经理308位,较去年同期减少13位,行业总数较年初增加111位至4056人 [1] - 嘉实基金以13位离任高居榜首,远超去年全年的6位,创历史峰值 [1] 头部机构人员变动 - 华夏基金与南方基金各有5人离任,永赢基金、广发基金等7家公司均为4人离任 [5] - 华夏基金与中欧基金以新聘11人并列行业首位,南方、招商各增10人 [5] - 34家基金公司年内无人员变动,如前海开源基金、银河基金等中小机构展现团队韧性 [5] 资深基金经理离职案例 - 嘉实基金李金灿(任职近10年)、张静(7.38年)、曲盛伟(7.2年)等核心投研人员集体出走 [3] - 中生代主力洪流(从业25年)与金猛(从业12年)亦离任,近半数离任者任职不足3.5年 [3][4] - 超60%离任集中于年初调整节点,2月单月8人卸任,3月再走3人 [4] 业绩压力与离职关联 - 嘉实洪流管理的嘉实阿尔法优选A近三年跌33.31%,跑输基准39%,或触发降薪新规 [8] - 金猛管理规模从64.07亿缩水至2.26亿,旗下嘉实对冲套利A近三年跌14.97% [9] - 曲盛伟旗下基金业绩分化达87个百分点,投资经理指数近三年-43.03% [11] - 华夏周克平旗下三只产品跌幅超36%,投资经理指数近三年跌29.71% [12] 行业转型深层动因 - 私募高薪挖角、考核压力升级、内部战略调整共同催化人才流动 [13] - 行业正从"销售规模驱动"向"投研体系竞争力"转型,短期人才断层或削弱产品延续性 [13] - 长期需构建系统化投研平台与人才造血机制,将个人能力沉淀为体系优势 [13]
【财经分析】首批科创债ETF上市首日收涨 累计成交额超8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17 17:22
科创债ETF上市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上市,信用债ETF总数扩容至21只,从申报到上市全流程耗时不足一个月[1] - 上市首日全部产品收涨,累计成交额达809.1071亿元,其中易方达和广发产品涨幅居前均为0.17%,鹏华和嘉实换手率分别达612.17%和530.92%[1][2] - 8只产品涨幅超0.1%,日内最大振幅仅0.34%,超半数产品换手率超200%[2] 产品结构与挂钩指数 - 6只产品在上交所上市(易方达、华夏、招商等),4只在深交所上市(嘉实、景顺长城等)[2] - 挂钩指数包括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富国、南方等6家)、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博时、广发等)、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景顺长城)[3] - 中证和上证指数基日为2022年6月30日,深证指数基日为2022年12月30日[3] 指数历史表现 - 截至7月11日,三只挂钩指数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4.37%、14.51%、12.57%,年化收益率达4.67%、4.72%、4.97%,均跑赢同期中债综合全价指数[4] -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样本数量834只,成份券以央国企为主,信用资质良好,年化波动率1.05%[4] 市场机制与政策支持 - 做市制度改善信用债流动性,科创债ETF可成为现金替代工具[1] - 证监会1月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债券ETF扩容,首批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规模已达1340亿元[6] - 易方达、招商等产品已提交质押回购申请,获批后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7] 机构观点与投资策略 - 机构认为政策红利将推动中长期资金流入,形成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闭环[5] - 5月以来信用债ETF规模扩容导致成分券超额利差快速收窄,建议关注基准做市券与科创债指数重叠券种[7][8] - 多家基金公司筹备第二批科创债ETF申报,行业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9]
Triple-Factor Closed-End Fund Report, June 2025
Seeking Alpha· 2025-07-17 15:17
服务内容 - 提供封闭式基金(CEF)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目标为安全可靠的约8%收益率 [1][2] - 服务包含主动和被动投资策略 适合不同经验水平的投资者 [2] - 大部分持仓为月度派息产品 加速复利并稳定现金流 [2] - 附加功能包括24/7在线交流及交易提醒 [2] 服务特点 - 采用系统性筛选方法 重点关注高收益率 强覆盖率和低于净资产价值的折价 [2] - 原名"High-High-Low"CEF报告 现更名为更准确反映筛选标准的名称 [2] 团队背景 - 首席分析师Stanford Chemist具有科研背景 过去十年专注CEF/ETF领域的盈利性投资分析 [3] - 主导CEF/ETF Income Laboratory投资研究小组 [3] 持仓情况 - 分析师持有BGB和DHF的多头头寸 包括股票所有权及衍生品 [4]
30年国债ETF(511090)近5日“吸金”19.70亿元,最新规模突破180亿元创近1月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15
30年国债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14:16 30年国债ETF(511090)最新报价124 81元 多空博弈明显 [1] - 盘中换手率达23 02% 单日成交41 57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 [1] - 近1周日均成交69 02亿元 显示持续流动性充裕 [1] 规模与资金动向 - 最新规模达180 45亿元 创近1月新高 [1] - 份额增至1 45亿份 同步创近1月新高 [1] - 单日净流入5865 94万元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9 70亿元 [1] 指数跟踪与构成 - 跟踪标的为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总值)财富指数 [2] - 指数成分券为境内公开发行且待偿期25-30年的记账式国债 不含特别国债 [2] 机构观点 -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债市仍处利多通道 当前调整主因风险偏好与资产比价效应 [1] - 预计调整时间与空间有限 10Y国债突破前低需等待降准降息或央行购债等催化剂 [1] - 6-8月仍为做多窗口期 建议保持久期策略 利率债或成下一阶段配置重点 [1]
ADX: Solid Equity CEF But Expensive (Rating Downgrade)
Seeking Alpha· 2025-07-17 14:24
投资策略 - 专注于高收益基金 这些基金通过投资部分资产于全球优质公司 同时保持较高收入水平 [1] - 采用混合增长与收入策略 结合经典股息增长股票 商业发展公司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以实现投资收入提升 [1] - 策略总回报表现与标普500指数相当 显示其有效性 [1] 投资组合构成 - 基础配置为经典股息增长股票 作为核心持仓 [1] - 辅助配置包括商业发展公司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用于增强收益 [1] - 组合设计兼顾收入增长与资本增值潜力 [1] 投资目标 - 追求长期增长潜力 同时具备强劲的账单支付能力 [1] - 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 实现收入提升与总回报平衡 [1]
ETF资金榜 | 信用债ETF(511190)“吸金”逾8亿元,A50系列连续流出居前-20250716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05
ETF资金流动概况 - 2025年7月16日共246只ETF基金获资金净流入,408只ETF基金净流出 [1] - 净流入金额超1亿元的有26只,净流出金额超1亿元的有22只 [1][3] 显著净流入ETF - 信用债ETF(511190 SH)净流入8 11亿元 [1][3] - 香港证券ETF(513090 SH)净流入4 42亿元 [1][3] - 可转债ETF(511380 SH)净流入3 59亿元 [1][3] - 证券ETF(512880 SH)净流入3 23亿元 [1][3] - 银行ETF(512800 SH)净流入3 18亿元 [1][3] 显著净流出ETF - 人工智能ETF(159819 SZ)净流出3 91亿元 [3][5]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 SH)净流出3 37亿元 [3][5] - 中证A500ETF富国(563220 SH)净流出3 36亿元 [3][5] - 创业板ETF(159915 SZ)净流出3 05亿元 [3][5] - 国债ETF东财(511160 SH)净流出3 01亿元 [3][5] 连续净流入ETF - 航空航天ETF连续15天净流入3 50亿元 [5][7] - 军工龙头ETF连续15天净流入24 34亿元 [5][7] - 中证2000增强ETF连续13天净流入1 71亿元 [5][7] - 港股红利低波ETF连续11天净流入3 31亿元 [5][7] 连续净流出ETF - 中证A50指数ETF连续25天净流出6 95亿元 [7][9] - 中证A500ETF连续22天净流出11 47亿元,基金规模快速下降至54 84亿元 [7][9] - 中证A50ETF基金连续22天净流出7 83亿元 [7][9] - A500ETF指数连续21天净流出5 72亿元 [7][9] 近5天资金流动 - 金融科技ETF近5天净流入44 54亿元,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至75 83亿元 [9][10] - 科创50ETF近5天净流入34 30亿元 [9][10] - 香港证券ETF近5天净流入29 05亿元 [9][10] - 银华日利ETF近5天净流出40 99亿元,基金规模快速下降至673 78亿元 [10] - 沪深300ETF近5天净流出19 86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