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钛媒体APP· 2025-07-01 14:47
大模型发展与应用 - 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占全国35%,豆包、kimi等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一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9.7% [2] - 张朝阳认为AI大模型虽能学习已有知识给出答案,但尚无法自主思考物理问题 [2] -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支持三语,专科诊疗能力达三甲主治水平 [8] - 阿里通义千问推出多模态模型Qwen VLo,支持精细化长段落文字生成 [29] - 中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参数达千亿级别 [27] AI产品与技术创新 - 抖音上线AI饭搭子"探饭",搭载豆包大模型提供美食向导服务 [3] - MiniMax推出Voice Design音色设计功能,可生成不存在音色 [7] - 科大讯飞语音合成技术升级,实现高拟真声音复刻 [24] - 可灵AI全系模型上线"视频音效"功能,实现音画帧级同步 [26] - 腾讯混元开源首款混合推理MoE模型Hunyuan-A13B,总参数80B [23] - IBM发布业界首个AI智能体治理与安全软件 [31] 机器人技术进展 - 华为联合软通动力等探索具身智能落地,开发人形机器人替代方案 [8] - 云深处CEO认为人形机器人成熟度低于四足,需突破作业能力 [13][14]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认为家庭应用场景仍需时间 [2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人工智能工程首批典型应用场景 [10] -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49] - 南京审议《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46] 企业战略与资本动态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 [14] - 阿里云宣布全球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 [10] - 美团每年AI投入超百亿元,构建AI基础设施 [21] - 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4] - 国产GPU厂商沐曦完成IPO辅导,估值100亿元 [5]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署数十亿美元管线授权意向 [7] 行业政策与标准 - 郑州计划2025年底培育100家高成长性AI企业,核心产业超350亿元 [43] - 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27] - 国家发改委提出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49] - 上海市网信办对违规生成式AI服务网站立案处罚 [45] - 深圳探索AI个性化教学方式,培养拔尖人才 [47] 国际动态 - 英国拟4年投5亿英镑发展量子计算 [32] - 谷歌推出Gemini AI编码工具,简化开发流程 [32] - 博世计划到2027年底在AI领域投资超25亿欧元 [32] - 马斯克称Neuralink受试者增至7人,未来可控制人形机器人 [35] - 荷兰政府承诺出资7000万欧元建AI工厂 [34]
亚马逊在全球部署10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ETF(159770)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年内份额增幅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4:29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159770)7月1日午后回升,截至发稿下跌0.57%,盘中一度跌超1.1%,成交额超1.3亿元,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1] - 成分股中快克智能涨停,晶品特装涨超5%,权重股石头科技、双环传动、机器人均跌超1% [1] - 该ETF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近2.3亿元,净流入额居深市同标的首位 [1] - 截至6月30日规模达58.34亿元,流通份额66.17亿份创历史新高,年初至今份额增长275.74%,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1] 机器人ETF产品结构 - 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行业配置覆盖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重仓股包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亚马逊全球部署机器人数量达100万台,涵盖固定工位机器人和自主导航搬运机器人,并具备AI能力,为首家达成此规模的企业 [2] - 太平洋证券指出,多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板块迎来密集上市潮,技术进步有望加速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实验室突围到产业跃迁的湾区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2:12
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 自动驾驶卡车累计运输9.4亿吨货物,小马智行250辆Robotaxi累计800万公里全无人驾驶里程,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成本下降70% [1][4] - 惠州胜宏科技智慧工厂每条生产线节水50%、节电30%,人均年产值突破100万元,为特斯拉、英伟达等提供PCB核心供应 [2] - 中山EK灯光完成对意大利顶级灯光品牌Claypaky收购,产品获美国客户认可并愿意支付关税 [4] - 广东省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鸿蒙系统崛起为国内第二大操作系统 [5] 成果转化新生态 - 东莞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企业存活率高达80%,逸动科技成为全球电动船外机龙头,云鲸拖地机器人进入千万家庭 [6] - 东莞市元生智能基于纸盒原型开发老人智能看护机,获200万元投资,模具成本比外省低60%以上 [10] - 深圳龙岗区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提供三年免租政策,众擎科技通过跳舞机器人PM01试错数据优化研发 [10][11] 人才磁场效应 - 惠州利元亨为博士后提供30万元安家补贴和千万级科研经费,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30% [14] - 胜宏科技通过低价商品房配售员工、建设足球场等措施,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16] - 深圳众擎科技选择深圳因"半小时触达供应商"效率,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覆盖广深港30分钟车程 [16]
上岸小厂,心满意足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1 12:04
行业趋势与人才需求 - 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技术突破撑起近一半技术路线和融资金额 但行业趋于饱和 部分应届生去年校招面临offer难问题[2] - L2~L4自动驾驶功能加速量产 人形机器人/四足机械狗等具身智能产品实现复杂动作 行业对技术和人才需求明确[2] - 行业技术方向覆盖自动驾驶、具身智能、3D视觉、机器人等领域 头部企业包括地平线、理想汽车、华为、小米汽车等[2] 求职服务平台内容 - AutoRobo知识星球已聚集近1000名成员 涵盖社招(地平线/华为等)和校招(2024-2025届)群体[2] - 提供面试题库:包含毫米波视觉融合、BEV感知、多传感器标定等自动驾驶领域100问 以及VLA、Diffusion Policy等具身智能领域100问[6][7][8][11] - 共享行业研报:包括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人形机器人蓝皮书、具身智能创投报告等15+细分领域深度分析[12][15] 职业发展资源 - 面经库覆盖滴滴/NV/美团等20+企业 涉及算法/产品/C++等岗位 包含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完整复盘[13][16] - 提供谈薪技巧、HR面应答策略、跨行转型经验等实战指南 汇总机器人/AI类专业书籍[17][19] - 实时更新校招/社招/实习岗位信息 与企业直接合作获取第一手招聘需求[4] 服务模式 - 会员制社区 日均成本约0.3元 提供简历优化、内推渠道等全流程求职服务[20] - 内容体系涵盖技术题库(15+方向)、行业认知、面试实战三大模块 形成完整学习路径[3][12][16]
三大上市公司联投!切入上汽通用核心制造环节!这家具身智能企业宣布完成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融资动态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兆丰股份、汉威科技、乔锋智能,这是公司自2023年成立后的第四轮融资 [1] - 此前公司已完成天使轮融资(2024年4月)、Pre-A轮及Pre-A+轮融资(2025年4月、5月),产业资本持续加码 [2] -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2] 战略投资者分析 - 兆丰股份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将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传动部件,确保运动精准性与稳定性 [3] - 汉威科技作为国内传感器行业龙头,将赋能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提升环境适应能力,提供系统化感知解决方案 [5] - 乔锋智能作为高端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将为开普勒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提供高精度制造保障 [7] - Pre-A轮投资方伟创电气与柯力传感在本轮持续加注,聚焦灵巧手技术突破和关键部件国产化 [9][11] 战略合作进展 - 公司与上汽通用汽车签署工业场景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核心环节的应用,包括零部件搬运、装配到质量检测等 [12][13] - 与福兰德股份、伟创电气、柯力传感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工业制造、智能物流、仓储搬运等场景开展深入合作 [17] - 公司通过"硬件供应+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协同效应 [1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2023年11月发布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产品开普勒先行者系列 [18] - 2024年10月发布第五代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单机重量55公斤,支持双臂协同作业,适用于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高强度场景 [20] - 产品计划在2025-2026年实现物流、制造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20]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其工业场景应用将率先突破 [22] - 公司通过绑定头部产业链,构建技术-场景-数据的正向循环,有望在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22] - 未来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的标杆案例或将重新定义工业机器人的形态与边界 [22]
1.5m/s极速+50kg负载!大象机器人新底盘卷翻机器人开发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核心观点 - 大象机器人推出移动复合机器人myAGV Pro,旨在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教育科研、创意开发和商业探索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 [1] - myAGV Pro具备模块化设计、全向运动、二次开发支持、多重防护等七大核心亮点,适配仓储搬运、教学学习等多种应用场景 [2][3][5][7][9][16][20][23] - 产品在教育科研、创意开发和商业探索三大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包括1.5m/s极速运动、50kg高负载、ROS2框架集成等特性 [26][27][33][34][36][37] 产品亮点 模块化设计 -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选配Jetson Orin Nano主控、2D/3D激光雷达与视觉相机模组,支持个性化具身智能方案构建 [3] 全向运动性能 - 配备强劲电机实现1.5m/s极速运动,支持麦克纳姆轮/驱动+万向轮选配,可攀爬10°陡坡并承载50kg高负载 [5][7] 二次开发支持 - 原生搭载Ubuntu 22.04,集成ROS2 Humble框架,支持Gmapping/Cartographer等SLAM算法,开放Python/C++/ROS2等开发接口 [9][10] 极简操控与安全防护 - 支持手柄/键盘双模控制,内置可视化UI界面;配备360°激光雷达、动态避障系统和工业级防撞条,确保复杂环境下的操作安全 [13][16][18] 高效续航与适配性 -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空载续航达6小时,支持自动回充模块;可灵活搭载多种机械臂,实现具身智能训练与自动化作业一体化 [20][22][23] 应用场景 教育科研与竞赛 - 全向麦轮系统与高性能电机实现1.5m/s极速,40kg自重下负载50kg,集成ROS2框架和SLAM算法库,提升教学实验与算法开发效率 [26][27] 创意开发 - Jetson Orin Nano算力支持多目标识别与语音交互开发,360°激光雷达+3D视觉构建毫米级感知网络,开放全协议接口加速智能仓储等服务机器人原型开发 [34] 商业探索 - 专业级安全架构与性能满足仓储物流分拣预研需求,直连协作机械臂复现搬运流程,激光雷达与避障系统演示多地形通行逻辑,以教育级价格提供工业级验证能力 [36][37] 产品参数 - 尺寸530*360*245mm,自重40kg,最大载重50kg,速度1.5m/s,爬坡角度10°,续航5-6小时(空载),配备24V 20AH磷酸铁锂电池 [40] - 悬挂形式为摇摆臂独立悬挂,防护等级IP22,工作温度-10-40°C,支持RS232、USB-C、HDMI等多种接口 [40]
“穿轮滑鞋”的导盲机器狗上岗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产品研发与功能 - 杭州智元研究院研发的导盲机器狗正处于调试阶段,采用独特的轮足复合式设计,四只脚配备"轮滑鞋",可应对多种地形包括铺装路面、楼梯、草地、沙地以及50厘米内坡差的台阶[2] - 导盲机器狗已具备室内自主扫描建图导航和室外接入实时地图导航的能力,可带领盲人在日常生活较熟悉的区域安全出行[2] - 产品搭载自研语音交互系统,基于语言大模型开发,旨在提供陪伴功能以减缓用户孤独感[3] 应用场景与测试 - 测试地点选在西溪智慧大厦8层的西湖区残疾人文创孵化园,该区域有5家盲人创业企业和十余名盲人员工日常出入,便于产品测试[2] - 相比传统导盲犬,机器狗在方向感和定位准确性方面表现更优,但在灵活性上仍有提升空间[2] - 产品未来将拓展至更复杂的城市环境导航,包括识别斑马线、红绿灯以及公交系统等场景[3] 技术发展与规划 - 研发团队正在重点攻克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安全导航难题,未来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输入目的地自动生成导航线路[3] - 正式版产品将进行多项优化,包括更小的体积、更长的续航以及更接近仿生导盲犬的外观设计[3] - 该产品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视障群体出行困难,填补盲人导航市场空白[2][3]
招聘需求猛增409%具身智能机器人“摇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9:15
行业人才需求激增 - 具身智能行业对核心技术人才需求旺盛 今年前5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 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需求同比激增409% [2][5] - 技术岗位占比超6成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和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分别增长479%和239% [5] - 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技术岗占比普遍超65% 其中众擎机器人技术岗占比达94.7% 明西尼达100% [6] 企业招聘动态 - 宇树科技年营收突破10亿元 员工规模超千人 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全链条 [4] - 比亚迪发布20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招聘简章 瞄准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 [8] - 众擎机器人优秀软件测试、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可达百万 校招岗位年薪四五十万元并有期权激励 [8] 岗位技能要求 - 算法工程师要求计算机、机器人等领域本科及以上学历 有可视化开发经验、传感数据开发经验等 [7] - 硬件岗位如整机试制工程师要求电子、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背景 5年以上智能硬件、机器人等行业经验 [7] - 企业更看重人才的学习能力 要求以开放的视野、高度的好奇心与自驱力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 [11] 高校学科布局 - 全国至少十余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将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列为重点学科方向 [2][10] - 港中文(深圳)人工智能学院必修课程包括认知科学、机器学习、具身智能等 [10] - 复旦大学设立23个"X+AI"双学士学位项目 建设一批"AI+微专业"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从车厂实训到春晚表演再到地铁安检 [4] - 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技术持续迭代 [4] - AI和机器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还有大量挑战和机会 [12]
花旗:优必选机器人_2025 年行业考察追踪_2025 年人形机器人交付后置
花旗·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高风险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业务年初至今进展落后于计划,但管理层认为2025年300 - 500台的出货指引不仅能达成,还有可能超额完成,若达成2025年目标,2026年有望交付多达2000台 [1][2] - 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移动任务上的效率,通过优化运动控制算法,将从目前人类效率的40 - 50%在2025年底提升至80 - 90% [1] - 与华为合作并非使用其AI或大语言模型,而是利用其工业解决方案,在计算能力和内存芯片方面获得支持,最早在2025年第三季度,与华为合作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可能成为新客户 [3] - 管理层认为双足机器人在大多数工业应用中比轮式机器人更理想,但也考虑为需要长距离移动的应用提供轮式人形机器人 [4] - 新版本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仍在校准和训练中,预计今年7月或8月亮相 [5] 各部分总结 估值 - 对亏损的优必选科技采用市销率估值,目标价108.0港元基于约22倍2025年预期市销率,与其他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公司的平均市销率相似 [16] 价格及回报预期 - 2025年6月25日16:10价格为83.95港元,目标价108.00港元,预期股价回报率28.6%,预期股息收益率0.0%,预期总回报率28.6%,市值370.87亿港元(47.24亿美元) [6]
'Tesla Has The Robot And The Customer': Dave Mazza's HUMN ETF Makes A Calculated Bet On Optimus
Benzinga· 2025-07-01 01:40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特斯拉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进行4680电池分拣工作 小米CyberOne和波士顿动力Atlas在中韩工厂执行巡逻任务 显示人形机器人已从科幻概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 Roundhill和KraneShares分别推出全球首支人形机器人主题ETF(HUMN和KOID)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渠道 [1] 行业驱动因素 - 三大趋势交汇推动商业化加速:美国仓库职位空缺超45万个创纪录 2023年以来AI推理成本下降85% 机器人即服务(RaaS)价格降至每小时30美元 与加班费相当 [3] - 硬件成本遵循太阳能板和EV电池的下降曲线 夜班劳动力替代已具经济性 规模化将缓解当前高价问题 [4] 产品策略差异 - HUMN采用主动管理策略 组合至少每月审查一次 可快速纳入新上市企业或分拆业务 相比KOID的等权重指数策略更具灵活性 [5] - Roundhill旗下生成式AI主题ETF(CHAT)自2023年5月推出以来持续跑赢指数 验证主动管理优势 [6] 特斯拉的行业地位 - 特斯拉为HUMN最大持仓(上限13%) 其Optimus机器人已投入产线测试 具备全栈优势:自研AI系统 超级工厂制造能力 内部客户场景 [7][8] - 垂直整合战略复制电动车成功路径 同时控制机器人和首个大客户 形成闭环验证 [9] 市场发展路径 - 2020年代末呈现线性增长 2030年代中期随规模部署进入S曲线加速期 但投资回报无需等待数十年 [10] - HUMN定位为长期卫星配置 短期亦存在超额收益机会 [10] 全球产业链布局 - 通过持股现代汽车(控股波士顿动力)和小米等上市公司 间接投资非上市先进技术企业(如优必选Walker S) [11] - 组合覆盖全价值链:美国芯片(英伟达) 中国整机厂商(小鹏 优必选) 日本精密齿轮(Harmonic Drive) [12] 技术演进方向 - 大语言模型赋予AI认知能力 人形机器人添加肢体交互功能 实现从对话到物理操作的跨越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