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9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8: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2.04%,持股数量为100.00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达69.16%,持股数量为2.80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为67.97%,持股数量为22.96亿股 [1] -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达67.37%,持股数量为1.68亿股 [1] - 前20名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6%,涵盖能源、金融、科技及医药等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阿里巴巴-W增持额最高达148.98亿元,持股数增加9859.80万股 [1] - 地平线机器人-W增持18.34亿元,持股数增加17948.40万股 [1] - 中国平安增持14.20亿元,持股数增加2487.03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ETF(03033)获增持8.35亿元且持股比例达61.96% [1] - 增持前10名公司涵盖科技、金融及新能源领域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泡泡玛特减持额最大达25.61亿元,持股数减少925.15万股 [2] - 小米集团-W减持25.31亿元,持股数减少4590.18万股 [2] - 康方生物减持9.11亿元,持股数减少672.44万股 [2] - 美团-W减持5.22亿元,持股数减少540.53万股 [2] - 减持前10名公司以消费、科技及制造业为主 [2]
苹果iPhone Air掀手机“无卡化”浪潮? 业内人士:预计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8:27
苹果iPhone Air与eSIM技术发展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卡的新机型iPhone Air 推动手机无卡化发展 但该机型在华发售延期 需等待最终批复 [1][4]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系列iPhone 17(256GB)版本价格低至5999元/台 而iPhone Air同配置价格高2000元 影像和续航功能缩减 [5][6] -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均表示已具备eSIM技术 但需等待有关部门通知才能正式开放办理 [1][3][4] eSIM技术应用现状与挑战 - eSIM技术最早由苹果提出 已应用于手表 平板等智能终端 美版iPhone 14系列彻底取消实体卡槽 成为手机无卡化里程碑 [3] - 国内eSIM发展曾因安全隐患和运营商利益博弈陷入停滞 2023年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卡手表一号双终端及独立eSIM办理申请 [7] - eSIM早期存在OTA技术漏洞 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批量注册号码 用于电信诈骗和垃圾短信群发 [7] 厂商态度与市场前景 - 国内头部手机厂商对eSIM态度分化 OPPO表示预计2023年底推出首批支持eSIM手机 vivo已推出多款eSIM手机(vivoX90Pro X100Pro) 但华为 小米暂未回应后续计划 [6] - eSIM技术未来可能集中应用于中低端机型 解决手机轻薄化问题 舍弃部分功能以获取市场 [9]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核心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和套餐性价比 eSIM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影响有限 [1][8] 运营商策略与用户黏性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月资费200元以上套餐(配宽带)可享受约1440元购机折扣 但固定期限内不可更换套餐 [2][8] - eSIM卡可能提高用户更换运营商的便利性 但并未解决"携号转网"的核心问题 需原运营商放行且新运营商接收 [9] - 国内eSIM卡需符合现有实体SIM卡规范 如实名制要求 以确保安全性 [9]
苹果iPhone Air掀手机“无卡化”浪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1:05
eSIM技术发展现状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机型 成为首个推动手机无卡化的厂商[1] -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技术 但需等待监管部门批准方可正式开放[1][2][3] - eSIM技术最早由苹果提出 已应用于手表和平板等智能终端 2022年美版iPhone 14系列完全取消实体卡槽[2] 产品市场表现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配置版本比iPhone 17低2000元人民币 影像和续航能力有所削弱[4] - 分析师认为该产品性价比不高 可能成为"鸡肋"产品 消费者为轻薄买单的意愿存疑[4] - OPPO表示预计2023年底推出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 vivo已推出X90Pro和X100Pro等eSIM机型[5] 运营商竞争格局 - eSIM可能降低用户对运营商的黏性 影响运营商主导权 导致竞争加剧[6]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200元以上月套餐可享受约1440元购机折扣 但需签订长期合约[7]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核心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和套餐性价比 eSIM对运营商格局影响有限[1][7] 技术安全与规范 - eSIM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进行电信诈骗和垃圾短信群发[6] - 国内eSIM需符合实体SIM卡规范 包括实名制等要求 政策制定和产业生态尚待完善[6][8] - eSIM电话号码能否支持携号转网仍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便利性未必能解决转网问题[8] 未来发展趋势 - eSIM技术可为设备减薄腾出空间 提升防水防尘性能[2] - 该技术更可能集中应用于中低端机型 主打轻薄特性并舍弃部分功能[1][8] - 国内手机厂商的跟进态度将是eSIM能否真正普及的关键因素[1][5]
服贸会上看低空经济 电信网络铺就信息“天路”
新华网· 2025-09-14 21:01
灰色的浑圆机身,双旋翼设计,载重1吨或搭载6名伤病员,续航可达5小时,具备沙漠、高原运输能力 的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吸引众多观展者驻足观看。 中国联通把"低空+"带入了民生领域。在中国联通的展区,大屏展现了物流无人机为浙江桐庐山区老人 公益送餐场景,常态化5条航线覆盖5个自然村、168名老人。联通还在山东青岛建设了智慧低空一体化 共享平台,集约统筹管理、业务部门和飞行服务,助力低空资源共享应用。 新华社记者高亢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低空经济成为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展馆的重要看点。从运营商 搭建的"低空智联网",到无人机企业展示的"空中重载",一幅"空中信息走廊"与"低空产业生态"交织的 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让低空飞行器"看得见、用得上、管得住"。中国移动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已在22个省份 部署706个4.9GHz通感一体基站,在10多个省份试点规模组网,覆盖高度300米、感知精度10米至25 米、探测率大于95%;在全国部署超4400个高精度基准站,服务13.9万架无人机。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题:服贸会上看低空经济 电信网络铺就信息"天路" 如果说中国移动织就的是"天网",中国 ...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宁愿“打架”,也不合并?
搜狐财经· 2025-09-14 13:51
今天有个同学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现在三大运营商这样子分开,而不是合并呢?实际上之前在邮电局时代就是一家独大,下面我们来 聊聊不合并的原因吧,都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哦!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保证群众利益。三大运营商存在的话,哦,现在还加上了广电,严格来说是四大运营商,彼此之间有了竞争,为了保住自家的用户和拿下 其他运营商的客户,在价格和服务方面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如果合并了,难保会不会出现爱买不买的情况,可以参考之前的滴滴打车价格有多么便宜。 其次就是保证运营商有活力有创新。如果合并了,大家直接躺平不需要发展客户也不用担心用户流失,只需要维持好现有的基础设施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还有谁会下力气去发展通信科技呢?现在四大运营商之间在各个领域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彼此重视技术的力量,打破躺平的不良风气。 综上,三(四)大运营商现在这样子不合并自然是因为比合并后的好处大,更符合群众和国家的利益,有生存的压力才会有发展的动力,仅此而已,大家觉 得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 ...
关于eSIM,谁是受益者?
虎嗅· 2025-09-14 11:27
运营商态度变化 - 苹果17发售推动eSIM成为热点 最初仅中国联通支持中国大陆地区eSIM服务 后调整为移动 电信 联通均提供支持[1][2] 手机厂商受益程度 - eSIM技术非新技术 苹果2011年申请专利 2014年发布AppleSIM产品 2016年GSMA发布多厂商支持的通用规范[3] - 手机厂商借eSIM推动新机销售 匹配网络升级理由吸引客户更换设备 形成重要新卖点[4][5][7] - 苹果推eSIM原目标为取代运营商成为入口 现转为借助eSIM拉动手机销售市场[6] 设备制造商受益程度 - 通信设备商在5G全覆盖后缺乏向运营商销售的产品 主推小版本升级如5G-A 收取网络改造费用[8][10][11] - 设备商不愿过早推动6G 保持现有格局 避免高强度竞争 实现产业利益最大化[9][11] - 部分技术专家以技术先进为由营造eSIM支持氛围 实质是向运营商施压以获取改造订单[13] 最终客户受益程度 - eSIM为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带来便利 但受益程度有限 受运营商安全政策和使用限制影响[14][15][16] - 更换运营商操作不统一且复杂 实际使用频次极低 多数用户需要求助[17][20][21] - 安全问题责任由运营商承担 设备商和终端商无需负责[19] 电信运营商影响 - eSIM降低用户入网门槛同时也降低离网门槛 所有运营商支持后终端差异化消失 竞争回归网络质量与资费[24][27][28] - eSIM类似携号转网 迫使运营商投入更多资源成本 加剧竞争但难改变市场份额和经营结果[28][29] - 在物联网等用户ID不敏感领域可能加剧竞争 但难带来用户规模增长和收益提升[28] 媒体与投资者角色 - 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热衷炒作eSIM等周期性热点话题 获取流量和商业合作机会[32][33][34] - 股市投资者利用消息和分析师解读进行波段操作 短期拉动股票曲线[37][38] - eSIM传播炒作价值超过技术本身 话题快速消退后多数受众遗忘 学习成本低[35][36][39]
苹果新机再掀“无卡化”浪潮? 业内人士:机型略“鸡肋”,预计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1:25
苹果eSIM机型发布与市场反应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卡的新机型iPhone Air 成为国内无卡化手机的首个尝试者 [1][4] - 美版iPhone14系列于2022年取消实体卡槽 成为无卡化里程碑 [4] - iPhone Air在华发售延期 苹果正等待最终批复 [5] 国内运营商eSIM技术准备与业务现状 - 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技术 正在等待有关部门通知开放办理 [1][3][5] - 中国联通目前仅限自有营业厅可办理eSIM业务 需用户携带身份证 [2] - 虚拟卡与实体卡功能完全一致 仅存在方式不同 [3] eSIM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eSIM技术可实现设备减薄 为内部元器件腾出更大空间并提升防水防尘性能 [4]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配置下比iPhone 17价格高2000元 [6] - 某运营商报价显示iPhone 17(256GB)价格为5999元 iPhone 17 Air(256GB)为7999元 [9] 国内手机厂商对eSIM的布局 - OPPO表示预计2024年底推出首批支持eSIM手机 [6] - vivo已推出多款eSIM手机(X90Pro、X100Pro)但未回应后续计划 [6] - 2023年7月高通、中国联通及GSMA联合发起产业合作计划 华为、荣耀等厂商加入 [7] eSIM在国内发展的挑战与历史背景 - 2023年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及独立eSIM办理业务 [7] - eSIM降低用户对运营商黏性 影响运营商主导权并加剧竞争 [7] - 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如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批量注册号码进行诈骗 [7] 运营商应对策略与用户黏性维护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200元以上月套餐可享1440元购机折扣但需固定期限不换套餐 [8]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核心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和套餐性价比 eSIM预计影响有限 [1][8] - 携号转网在eSIM模式下并未简化 仍需运营商放行且号码转移可行性存疑 [9] eSIM未来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 eSIM技术可能集中应用于中低端机型 主打轻薄特性并舍弃部分功能 [10] - 国内eSIM渗透率较低 产业生态和政策规范尚待完善 [7] - 若量能跑通 eSIM很可能在中低端机型普及 [1]
斐济政府向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5G牌照
商务部网站· 2025-09-13 00:33
5G频谱许可证颁发 - 斐济政府向Digicel Fiji、Vodafone Fiji和Telecom Fiji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颁发5G频谱许可证 牌照于2025年9月15日生效 [1] - 运营商一致认为5G部署对重塑国家连通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运营商战略布局 - Digicel Fiji在5G领域进行巨额投资 与政府数字发展愿景高度契合 [1] - Vodafone Fiji已完成广泛测试 准备启动第一阶段5G部署 [1] - Telecom Fiji称此为里程碑式决定 将推动创新并缩小数字鸿沟 [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5G技术将为医疗、农业、金融和旅游等关键行业带来显著收益 [1] - 频谱发放有助于扩大数字服务覆盖范围 增强全国连通性 [1] 5G部署阶段规划 - 第一阶段(2025年)覆盖苏瓦、楠迪、劳托卡和丹娜努四大区域 [1] - 第二阶段(2026年)扩展至纳西努、拉米、兰巴萨和萨乌萨乌 [1] - 第三阶段(2027年起)覆盖瑙索里、辛加托卡、纳武瓦、巴、塔武瓦、拉基拉基和科罗沃 [1] 政府战略定位 - 政府以战略性方式推进5G部署 支持包容性国家发展 [2] - 部署计划将斐济定位为区域数字转型领导者 同步推进农村4G网络升级 [1][2]
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编写《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术要求》促进异构算力融合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14
行业技术标准建设 -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28家单位牵头编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术要求》技术文件 [1] - 技术文件在全国数标委正式发布 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国产化建设提供支撑 [1] 算力基础设施现状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 旨在整合多元异构算力实现资源高效调度 [1] - 当前面临算力资源碎片化严重问题 总体利用率不足 [1] 技术方案核心 - 技术要求聚焦异构算力融合难题 通过跨架构算力资源"抽象"和"虚拟化"管理 [1] - 采用"任务式"调度方式形成统一透明的"智能算力池" [1] - 以统一标准打破异构算力资源壁垒 用池化思维激活分散算力聚合价值 [1] 生态发展影响 - 推动竖井化国产智算"小生态"向开放协同的"大生态"转变 [1] - 支撑智能算力灵活供给和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1]
中国移动研究院深度参与编制多项数据基础设施与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文件推动标准体系完善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13
数据标准化建设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研制了6项技术文件 包括数据基础设施3项和可信数据空间3项技术文件 [1] - 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文件包括《数据基础设施 区域/行业功能节点技术要求》和《数据基础设施 接入管理》等标准 [1] - 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文件为数据流通提供标准化框架 [1] 中国移动研究院参与情况 - 作为主要编制单位重点参与数据基础设施和可信数据空间两大方向共6项技术文件编制 [1] - 全程深度参与标准调研 技术研讨 征求意见等全流程工作 [1] - 结合自身技术能力和创新解决方案支撑标准制定过程 [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数据正式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其流通与利用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国家标准和技术文件构成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 [1]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数据基础设施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支撑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1]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跟进数据要素领域标准研制和试点验证工作 [1] - 为数据要素领域国家标准发布和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1] - 积极助力打通数据壁垒 释放数据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