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90后清华博士厨房机器人融资数千万,拿下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
量子位· 2025-06-27 12:40
公司融资与投资方 - 享刻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世纪长河科技集团、启迪之星联合领投,网龙天映创投、广华创投等多家机构跟投 [1] - 公司已累计完成亿元级规模融资,天使轮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九阳股份、振邦智能等 [15] - 九阳股份作为天使投资方参与新项目,此前曾全资收购创始人陈震的速感科技 [16] 创始人及团队背景 - 创始人陈震为连续创业者,拥有北航计算机学士、清华计算机硕士学位,目前是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生 [2] - 2020年创办的速感科技被九阳母公司JS环球生活全资收购,随后出任Shark Ninja机器人研发中心总经理 [3] - 核心团队主要来自原速感团队、Shark Ninja团队及九阳团队,在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超过10年研发和管理经验 [17] 产品与技术 - LAVA机器人获得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上岗"的AI厨师 [5] - LAVA机器人能2分钟炸好一盘薯条、做汉堡,未来还将学会做冰淇淋和调饮品 [6] - 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食材,自主判断烹饪时间,并能学习新菜品制作方法 [7] - 已实现连续190天无间断运行,单日处理订单峰值1,732单,累计完成超10万次无故障炸制任务 [7] - 平均40秒/单的制作效率,能耗较传统设备降低62%,管理效率提升40%以上 [7] 市场拓展与商业化 - 公司已与海外知名连锁品牌客户签订千台级量产订单,将于下半年启动海外部署交付 [9] - 选择西式快餐作为切入点,因其标准化程度高,更易实现自动化 [11] - 技术迭代围绕"三机一体"架构:强化机器感官、机器认知和机器关节 [11] 产学研合作 - 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机器人核心技术联合研发平台 [14] - 广华创投作为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的投资平台参与本轮融资 [13] 行业定位与发展理念 - 专注垂直场景、拥有清晰商业化路径,成为机器人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者 [19] - 强调在真实场景中创造价值,深入理解厨房、餐饮等商业化服务场景 [19] - 创始人提出"在无数次试错中进化"的理念,体现务实发展思路 [19]
英伟达市值重回全球第一!黄仁勋:未来数十亿机器人与亿辆自动驾驶车将由英伟达技术提供动力【附自动驾驶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6-27 12:06
英伟达市值与业务发展 -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达到154.31美元,市值跃升至3.76万亿美元,重登全球市值第一宝座 [2] - AI芯片强劲需求和公司在AI领域持续深耕是主要推动力 [2] -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机器人技术是公司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首个主要商业应用领域 [2] - 公司目标是为数十亿机器人、数亿自动驾驶汽车和数十万机器人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2] 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 2023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超66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速11.27% [2] - 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比最大,超过50% [4] - 行业竞争激烈,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4] 机器人领域领先企业 - ABB提供全面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应用于制造、汽车、电子等行业 [7] - KUKA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物流、电子、金属加工等领域 [7] - FANUC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材料搬运、焊接等领域 [7] - YASKAWA的MOTOMAN系列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食品行业 [7] - MITSUBISHI提供高效的工业机器人,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装配、搬运等多个制造业领域 [7] 英伟达机器人业务进展 - 自动驾驶汽车与机器人业务部门季度销售额5.67亿美元,占总销售1%,同比增长72% [7] - 业务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势头强劲,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7] 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展 - 特斯拉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首批投入10辆Model Y,收费4.2美元/次,运营首日完成112次行程 [8] - 自动驾驶行业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尖端成果 [8] - 科技巨头和传统车企纷纷投入巨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8] 中国车企自动驾驶布局 - 吉利、长城、长安、东风、一汽红旗、上汽、奇瑞已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布局 [11] - 吉利、长城、东风已进入L4/L5级别智能驾驶领域 [11] - 预计2025年中国主要车企均将布局L4/L5级别智能驾驶 [11] 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展望 - 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极大提升自动驾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12] - 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在感知、决策、执行等关键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12]
具身智能融资仍高潮迭起,是时候未雨绸缪了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1:43
行业趋势变化 - 具身智能赛道出现降温迹象,创始人约见难度降低,FA开始转向其他领域 [1] - 2023年行业关键词为"科学家",2024年变为"Demo",2025年转为"PMF"(产品市场匹配度) [5] - 行业可能处于"出清"前奏,预计本轮热度持续到2024年底,但2025年将面临挑战 [4] 投融资动态 - 2025年6月具身智能赛道共完成126笔融资,其中6月单月25笔,与3-5月持平,高于1月14笔和2月16笔 [2] - 银河通用6月完成11亿元融资(宁德时代领投),创单笔融资纪录,6月累计融资超24亿元,估值突破10亿美元 [7] - 宇树科技C轮融资近7亿元,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7] - 它石智航天使轮融资1.2亿美元(约8.6亿元人民币),创天使轮纪录 [9] 投资方向转变 - 投资标准提高:人形机器人整机项目需展示团队综合素质和场景落地能力 [4] - 投资焦点向上游转移:关注具身智能模型厂商(如自变量机器人、灵初智能)和关键零部件公司(如灵心巧手、千觉机器人) [5] - 早期VC和一线城市国资已完成布局,产业资本和大规模PE尚未充分进场 [6] 头部公司表现 - 头部公司融资规模显著: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频繁创纪录 [7][9] - 头部效应预计在2026年集中显现,当前融资规模代表"安全性"而非业务能力 [9] - 银河通用保持精简团队(100余人),松延动力已实现过亿元合同销售额 [10][11] 商业化进展 - 部分公司实现现金流:松延动力售出超2000台机器人(文娱商演场景),银河通用轮式机器人预计带来近亿元收入(无人药店场景) [11] - 商业化路径建议:优先选择简单应用场景(如超市取货)实现快速落地 [10] - 行业仍面临挑战:人形机器人距离大规模商用落地较远,需依靠融资维持 [10] 企业应对策略 - 中腰部公司需加快融资进度,储备2-3年现金流,聚焦核心业务并控制规模 [10] - 星海图采取"广积粮"策略,避免盲目扩张以应对可能的市场低迷 [10] - 行业长期仍受政府支持,业务扎实的公司无需过度担忧融资问题 [10]
快讯|马斯克透露特斯拉Optimus V3将集成Grok语音助手;乐动机器人冲刺IPO;优必选谴责第三方魔改旗下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7 10:20
乐动机器人IPO及业务转型 - 乐动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IPO 但连续三年亏损且2024年底现金储备吃紧[1] - 公司原主营激光雷达供应 客户包括科沃斯、云鲸等扫地机器人龙头 现转向割草机器人市场[1] - 2024年首款割草机器人销量1万台 因低价策略收入仅2300多万元 市场渗透率低且竞争激烈[1] - 前五个月销量未现大幅增长 品牌认知不足与研发投入有限制约业务发展[1] 优必选谴责第三方魔改机器人 - 优必选科技声明谴责抖音等平台第三方店铺擅自魔改其停产机器人产品[4] - 违规接入开源AI技术展示低俗语音交互 存在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4] - 优必选为全球少数能量产不同扭矩伺服驱动器的公司 Walker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大型人形机器人[4] 特斯拉Optimus V3技术升级 - Optimus V3将集成Grok语音助手 借助AI大模型实现交互 马斯克称"已经在弄着了"[6] - 第三代Optimus计划2026年推出 目标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任务 明年或量产超10万台[6] - 预计售价2万至3万美元(约14.3万至21.5万元人民币) 马斯克称其或成"史上最重要产品"[6] 海尔布局家用机器人 - 海尔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专注开发功能专一、成本可控的家用机器人如陪护、康复机器人[9] - 周云杰预测未来家庭将拥有3-4个机器人 像小家电一样普及 但不会替代家政人员[9] - 强调AI是未来50年最大机遇 海尔HomeGPT已实践AI社交体验创新[9] 智驾与机器人领域人才趋势 - 2025年4月智驾和机器人岗位量较2024年1月暴涨28倍 人才供需比1.61低于行业平均2.47[13] - AI科学家平均月薪11.2万元 大模型算法岗7.2万元 仿真应用工程师供需比仅0.58[13][14] - 美的机器人岗平均月薪69,525元领先 Momenta智驾岗以6.9万元居首[13][14]
埃夫特全明星阵容闪亮登场AUTOMATICA2025,加速全球智能化布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7 10:20
埃夫特参展AUTOMATICA 2025 - 公司作为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代表亮相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行业展览AUTOMATICA 2025 [1] - 展出全明星产品阵容引发全球关注 全面彰显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实力 [1] - 展品覆盖汽车 电子 光伏 锂电 金属制品 家具 家电 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ER300系列大负载机器人凭借高精度 高速度 高稳定性成为现场焦点 [2] - 智能喷涂工作站 智能焊接工作站 灵巧手等产品技术性能行业领先 [2] - 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智能化转型落地能力 能精准应对各行业复杂工艺挑战 [2] 国际合作与认可 - 公司董事长游玮博士与多国企业代表深度交流 现场合作意向持续升温 [4][5]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领导高度肯定公司全球化技术整合成果 [4][5] - 多国客户对公司前瞻性布局表示赞许 [5]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全球化步伐 与卡耐基梅隆大学 都灵理工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合作 [11] - 2015年起通过收购意大利CMA EVULOT WFC等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加速国际化 [13] - 在法国 德国 波兰 巴西 东南亚等地设立境外子公司 不断拓展全球市场 [15] 技术研发与产品体系 - 持续投入研发资源 从核心控制技术到平台化产品体系进行全方位迭代升级 [15] - 已形成9大系列 80余款型号的丰富产品阵列 [15] - 充分发挥中国供应链优势 为海外分部提供全方位支持 [15] 品牌升级与协同效应 - 2023年完成全球品牌VI升级 实现技术 理念与文化深度融合 [17] - 通过统一品牌logo提升公司形象统一性 [17] - 促进各子公司资源共享与协同作战 提升全球化业务协同效能 [17] 行业应用案例 - 在意大利食品行业 ER180-4-3200型号机器人帮助客户效率提升15% [18] - 成为玛莎拉蒂全球生产线合作伙伴 实现100%工艺一致性 [20] - 在汽车喷涂领域达到比发丝更精细的控制精度 [20]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构建国产机器人全球核心竞争力 [22] - 秉持创新精神 为全球智能自动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2] -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能机器人品牌 [22]
【早报】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CPU发布;小米YU7售价25.35万元起
财联社· 2025-06-27 07:00
宏观新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提出协同推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企业高效修复信用,企业可持法院裁定书申请信用修复 [4] - 商务部表示中国依法加快稀土出口许可审查,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愿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对话 [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5] 行业新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意见,目标2035年建成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推进防洪水库和蓄滞洪区建设 [6] - 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发布,性能达2023-2024年主流水平,采用自主龙架构指令系统,不依赖境外供应链 [6] - 小米发布首款SUV汽车YU7,售价25.35万元起,续航835km,同时推出AI眼镜定价1999元起 [6]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未能满足货币体系支柱要求,未来角色不明朗,可能在代币化中充当辅助角色 [6] - 天风国际证券升级牌照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香港虚拟资产业务由证监会和金管局分别监管 [7] - 中国信通院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面向云服务商、金融等重点行业头部单位扩大试验范围 [8] 公司新闻 - 宁波华翔子公司获上海智元委托生产全尺寸双足机器人 [9] - 北方导航董事周静减持9.79万股公司股份 [9] - 锦龙股份完成东莞证券股份转让交割 [10] - *ST亚振和*ST广道因股价异常波动停牌核查 [10][11]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保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商保在多层次医保体系中作用提升 [12] - 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在青岛港入列,搭载氢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动系统,实现零碳排放 [12] - *ST贤丰6月30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贤丰控股 [13] - 精测电子子公司签订1.13亿元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销售合同 [13] - 中荣股份实控人黄焕然取保候审并恢复履职 [14] - 智飞生物拟发行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用于科技创新投资 [15] - 迈威生物与CALICO就IL-11靶向治疗签署独家许可协议 [15] - 松炀资源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停牌 [16] - 梦网科技拟12.8亿元收购碧橙数字100%股份 [17] 投资机会 - 全球跨境支付规模2024年达194.6万亿美元,预计2032年以6.4% CAGR增长至320万亿美元 [22] - vivo X Fold5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支持-30℃供电,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614.1GWh,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23] - Loop Capital预测英伟达市值有望达6万亿美元,受益于AI应用黄金浪潮,ASIC芯片配套零部件需求或结构性增长 [24] - "AI+教育"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600亿元,2030年近1800亿元,天立国际将发布AI学伴大模型应用成果 [25]
从供应链到应用场景“火力全开”
科技日报· 2025-06-27 02:59
行业概况 - 2024年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1] - 广东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连续5年全国第一 [5] - 珠三角地区已形成"1小时产业圈",催生出"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机器人谷"、"机器人湾"等产业集聚区 [3] 供应链与技术突破 - 本末科技探索直驱型精准动力技术,推出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能量转化效率大幅提升且静音性更好 [2] - 本末科技构建"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双重研发体系,配备大型生产基地实现全链条闭环能力 [2] - 奥比中光专注于机器人和AI视觉核心技术研究,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能3D视觉模组和智能解决方案 [3]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机器人已延伸至焊接、装卸搬运等领域,如广州数控RB500重载机器人负载达500公斤 [5] - 深圳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上天入地下海",包括进厂作业、家庭清洁、咖啡调酒、船舶除锈等 [5] - 深圳岗厦北枢纽部署地铁智能安检机器人,具备行李识别、安全提醒及互动功能 [5] - 广东首批"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制造业、农业、林业等11个重点领域 [6] 产业发展建议 - 需加快建设中立性、公益性数据采集基地以降低数据生产成本 [6] - 建议建设智能机器人综合检测平台,完善关键部件及系统检验检测体系与标准 [6]
Cyngn shares rocket on robotics partnership with NVIDIA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06-27 00:17
关于作者 - 作者Emily Jarvie曾在澳大利亚社区媒体担任政治记者 后转至加拿大多伦多报道新兴 psychedelics 领域的商业、法律及科学进展 [1] - 其作品发表于澳大利亚、欧洲及北美多家媒体 包括《The Examiner》《The Advocate》《The Canberra Times》等 [1] 关于发布方 - Proactive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快速、可操作且独立的商业与金融新闻内容 [2] - 新闻团队覆盖伦敦、纽约、多伦多、温哥华、悉尼和珀斯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2] - 专注于中小市值公司 同时覆盖蓝筹股、大宗商品及广泛投资领域 [3] 内容领域 - 重点报道生物科技、制药、矿业、自然资源、电池金属、石油天然气、加密货币及新兴数字与电动汽车技术 [3] 技术应用 - 采用自动化工具及生成式AI辅助工作流程 但所有内容均由人类编辑和撰写 [4][5] - 团队拥有数十年专业经验 结合技术手段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4]
今年大火的目标导航到底是什么?从目标搜索到触达有哪些路线?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6 22:19
目标驱动导航技术概述 - 具身导航涉及语言理解、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三大技术支柱,目标驱动导航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方向,要求智能体在陌生环境中仅凭目标描述自主完成探索与路径规划[2] - 与传统视觉语言导航不同,目标驱动导航需实现从"听懂指令走对路"到"看懂世界自己找路"的跃迁,涉及语义解析、环境建模和动态决策能力[2] 产业化落地现状 - 终端配送场景中,美团无人配送车通过动态路径重规划在复杂城市环境执行任务,Starship Technologies的园区配送机器人已在欧美高校和社区部署[3] - 医疗/酒店/餐饮场景中,嘉楠科技、云迹科技、擎朗智能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及美国Aethon的TUG系列实现药品、文件和餐食自主配送[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Unitree系列通过Habitat预训练完成基础导航,智元机器人集成目标导航模块,特斯拉Optimus展示端到端操作能力[3] 技术发展代际 - 第一代端到端方法:基于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在PointNav和闭集图片导航任务中SPL指标逼近人类表现[5] - 第二代模块化方法:通过显式构建语义地图分解任务,在零样本ObjectNav任务中未见物体场景成功率显著提升[5] - 第三代LLM/VLM融合方法: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语义指导策略,视觉语言模型提升开放词汇匹配精度,当前重点为设计场景表征接口[7] Habitat仿真生态 - 2020年CVPR提出PointNav基准后,评测体系扩展至ImageNav、ObjectNav及移动抓取任务,形成技术闭环[4] - 视觉预训练模型提升特征泛化能力,DDPPO框架使PointNav任务SPL指标显著提升,LLM解决部分开放词汇导航难题[4] - Meta AI的Sim2Real迁移框架为仿真到真实部署提供方法论,CMU与Stanford推动动态环境语义地图更新技术[4] 技术挑战与课程设计 - 学习路径需整合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和场景图知识,面临论文碎片化与实战闭环缺失的挑战[9] - 课程覆盖三代技术演进路径(端到端/模块化/LLM融合),包含Habitat仿真生态解析及VLFM算法复现等实战环节[15][16][24] - 学员将掌握零样本导航、开放词汇识别等关键技术,理解Sim2Real部署流程,具备论文级算法改进能力[31]
硕士毕业论文写不出来了怎么办?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6 20:5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针对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学术论文发表难题,提供专业辅导服务,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高质量论文并提升录用概率 [2][3][4] - 公司拥有顶尖学术资源和导师团队,覆盖论文全流程辅导,中稿率高达96% [3][8][9] 公司背景与资源 - 国内最大的AI类技术自媒体平台,旗下拥有自动驾驶之心/具身智能之心/3D视觉之心等IP [3] - 300+专职导师来自全球QS前100高校,发表过多篇顶会/子刊/A会/B会论文 [3] - 近3年辅导学员超400名,中稿率96% [3] 服务内容与方向 - 覆盖本科生课程论文至博士生顶会投稿的全阶段需求 [4] - 辅导方向包括自动驾驶(端到端、BEV感知等)、具身智能(VLA、强化学习等)、机器人(SLAM、决策规划等) [5] - 提供选题开题、实验设计、写作修改、投稿策略等全流程服务 [12] 服务优势 - 领域聚焦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深度理解技术细节与评审标准 [5] - 1对1精准匹配导师,定制化研究策略 [7][9] - 导师团队拥有顶会发表经验,熟悉审稿流程 [8] 解决的核心问题 - 选题创新性不足、文献梳理低效、实验失败率高、写作逻辑混乱、投稿被拒等 [13][15] - 提供清晰科研路径、突破性思路、高效解决方案及顶级写作支持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