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觉模组
搜索文档
周末利好来袭,宇树科技上市倒计时!4只股三季报业绩大幅上涨
搜狐财经· 2025-11-16 01:05
宇树科技IPO进展及市场影响 - 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宇树科技已完成IPO辅导,距离正式登陆A股仅一步之遥,预计明年一季度在科创板上市[1] - 该消息在特定市场背景下释放,具有明显的护盘意味[1] - 硬科技公司上市进程整体提速,摩尔线程已公布申购日期,沐曦股份于11月13日获得证监会上市批文,宇树科技紧随其后[3] 核心关联公司财务表现 - **利欧股份**:作为A股中与宇树科技关联最紧密的财务投资者之一,通过私募基金持有宇树科技约1.57%的股份[5] 公司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达5.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9.10%,实现扭亏为盈,尽管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8.80%至144.54亿元[2][5] - **金发科技**: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0.4575%的股权[7] 公司2025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96.16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55.86%[6][7] - **中科创达**:通过深圳安创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0.126%的股权,同时为其提供机器人操作系统定制服务[9][11]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1.48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50.72%[8][11] - **全志科技**:同样通过深圳安创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0.126%的股权,并为宇树机器人供应运动控制边缘计算芯片[9][11] 公司2025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1.61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增长84.41%[4][11] 宇树科技核心供应链伙伴 - **关键部件供应商**:中大力德是宇树机器人行星减速器的核心供应商,采购比例超过60%;鸣志电器是关节空心杯电机的独家供应商;奥比中光提供全系机器人3D视觉模组,采购占比达72%[9] - **其他重要供应商**:长盛轴承供应轴承,份额为70%-80%;蔚蓝锂芯为主要锂电池供应商,供货占比60%-70%;卧龙电驱联合研发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关节模组[9] - **技术合作伙伴**:汉威科技子公司供应柔性触觉传感器;凌云光联合开发"具身智能"所需的光学动作捕捉解决方案[11] 关联公司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利欧股份**:业绩增长部分源于处置理想汽车股票带来2.07亿元收益;主业方面,其液冷泵是华为昇腾服务器重要供应商,市场份额达70%-80%,业务增速超过300%[5][6] - **金发科技**:改性塑料在汽车、新能源领域销量良好,上半年销量近131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切入AI设备和机器人赛道,前三季度销量猛增53.85%;海外工厂投产推动海外销量增长33%[7] - **中科创达**:业绩爆发主要得益于智能物联网业务,如AI眼镜和机器人相关产品,收入同比暴涨136%[11] - **全志科技**:增长动力来自智能汽车电子芯片在前装市场落地、扫地机器人芯片量产以及智能视觉芯片在AI眼镜中放量[11]
宇树科技IPO,相关受益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11-15 16:12
宇树科技IPO进程 - 中信证券发布宇树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提交上市申请 [1] - 宇树科技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明星公司,亦是全球首个实现盈利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其上市将吸引资本市场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关注 [1] 持股/参股概念股 - 巨星科技通过旗下子公司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股权投资关系明确 [3] - 京山轻机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参与宇树科技早期投资,关联度较高 [3] - 首开股份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85%股份,在A股上市公司中间接持股比例较高 [3] - 金发科技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4.77%,同时提供轻量化材料,其机器人外壳材料市占率超60%,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35.5% [3] - 卧龙电驱间接持股0.1525%,联合研发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公司电机技术全球前三,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6.76%,毛利率提升至28% [3] - 景兴纸业与荣晟环保通过容腾基金分别间接持股0.036%和1.429%,业务协同性较弱 [3] - 中科创达通过深圳安创科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股权 [3] - 中际旭创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股0.04679%,为光模块龙头但机器人领域布局有限 [4] 核心供应商概念股 - 中大力德为行星减速器核心供应商,2025年订单锁定32亿元,占宇树科技成本36%,其减速器国产化率第一,海外收入增长92% [6] - 长盛轴承独家供应自润滑轴承,渗透率超80%,轴承寿命达12万小时,2025年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升至8% [6] - 奥比中光为3D视觉模组独家供应商,供货占比72%,动态手势识别延迟小于5毫秒,2025年上半年营收翻倍 [6] - 绿的谐波为谐波减速器供应商,单机用量14-20个,全球市占率25%,成本较日本企业低40% [6] - 汉威科技供应柔性触觉传感器,单台价值8000元,打破韩国ELK垄断,支持0.1N级力度感知 [6] - 全志科技为宇树科技核心芯片供应商,提供用于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的芯片 [6] - 蔚蓝锂芯为宇树科技锂电池核心供应商,2024年配套占比约60% [6] - 鸣志电器为宇树机器人关节提供空心杯电机等产品 [6] - 汇川技术为宇树机器人提供电机,是动力系统核心,亦被推测为潜在伺服系统供应商 [6] 技术合作方概念股 - 科大讯飞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机器人大脑",整合多模态感知与大模型,其语音识别全球领先,2025年研发投入23.92亿元 [8] - 凌云光与宇树科技联合开发FZMotion动捕系统,应用于央视春晚机器人表演,光学动捕精度达0.1毫米,2025年股价涨幅超200% [8] - 中科创达为宇树科技提供运动控制算法,持股1.86%,边缘计算模块适配性强,单台授权费5000元 [8] - 双林股份传动部件处于验证阶段,市盈率超210倍 [8] - 盛通股份与宇树科技开展机器人教育合作,商业模式为"硬件+课程" [8] - 兆威机电为灵巧手模组供应商,2025年初股价涨幅100% [9] - 利达尔为宇树机器人提供5G通信模组、传感器融合及室内定位等技术 [9]
奥比中光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奥比中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技术优势**:奥比中光是国内唯一实现深度相机全流程自研的公司,从芯片到算法均自主研发,在一致性和降本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产品已开始引领全球技术水平,如在测量范围、分辨率、精度和功耗等方面优于英特尔 RealSense,价格有至少 20%的优势 [2][4][12] - **生态合作**:通过与英伟达、李飞飞等建立生态合作关系,扩大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规模,巩固技术领先地位,提升市场影响力,促进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2][5] - **收入增长预期**:未来几年预计迎来收入爆发式增长,2025 年预计收入达 8 - 10 亿元,较 2024 年增加约 2 亿元,增长来自创想 3D 扫描仪及下游机器人订单增长 [2][6] - **收入来源**:主要收入来自 3D 视觉模组、终端产品模组等,生物识别占比 40% - 50%,Aiot 占比超过 50%,未来增长点集中在 Aiot 和工业应用领域 [2][7] - **市场份额**:国内机器人公司采用奥比中光深度相机方案的渗透率达 70% - 80%,国内市场份额主要由其占据,北美和欧洲市场有被替代趋势,预计长期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别,中短期可达 500 亿左右,有望长期保持 30% - 50%的市占率 [2][9][13] - **盈利预期**:2025 年预计利润 7000 万元,2026 年有望超 3 亿元,2027 年或达 5 亿元以上,利润增速显著,长期看好其市值有望达 500 亿元 [4][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才激励**:前几年发放接近 10 亿元激励费用挽留核心研发人才,虽导致前期利润为负,但确保技术领先,目前股权支付费用逐渐归零,核心技术成熟,利于控制成本和提升盈利能力 [8] - **机器人价值量**:目前单个机器人价值量在 5000 - 10000 元之间,每个摄像头成本约 2500 元,一个机器人通常用 2 - 4 个摄像头,高端型号用 6 - 8 个,随生产规模扩大摄像头价格可能下降,但每台机器人使用摄像头数量或增加,提升整体价值量 [10] - **深度相机优势**:相比特斯拉 2D 方案,深度相机有更高性价比和更低算力要求,大多数公司采用 3D 深度相机更具优势,长期来看深度相机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将提升 [11][16] - **市场表现**:绑定微软、英伟达和李飞飞等,英伟达机器人平台被全球 80%以上机器人研发团队使用,该平台唯一推荐使用奥比中光深度相机,李飞飞实验室也采用其产品进行研究,增强品牌效应和客户拓展优势 [15]
从供应链到应用场景“火力全开”
科技日报· 2025-06-27 02:59
行业概况 - 2024年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1] - 广东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连续5年全国第一 [5] - 珠三角地区已形成"1小时产业圈",催生出"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机器人谷"、"机器人湾"等产业集聚区 [3] 供应链与技术突破 - 本末科技探索直驱型精准动力技术,推出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能量转化效率大幅提升且静音性更好 [2] - 本末科技构建"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双重研发体系,配备大型生产基地实现全链条闭环能力 [2] - 奥比中光专注于机器人和AI视觉核心技术研究,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能3D视觉模组和智能解决方案 [3]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机器人已延伸至焊接、装卸搬运等领域,如广州数控RB500重载机器人负载达500公斤 [5] - 深圳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上天入地下海",包括进厂作业、家庭清洁、咖啡调酒、船舶除锈等 [5] - 深圳岗厦北枢纽部署地铁智能安检机器人,具备行李识别、安全提醒及互动功能 [5] - 广东首批"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制造业、农业、林业等11个重点领域 [6] 产业发展建议 - 需加快建设中立性、公益性数据采集基地以降低数据生产成本 [6] - 建议建设智能机器人综合检测平台,完善关键部件及系统检验检测体系与标准 [6]
支付宝"碰一下"爆火背后,隐形冠军集群浮出水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3-21 21:44
蓝思科技赴港上市及NFC产业发展 - 蓝思科技作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和支付宝"碰一下"设备整机组装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集资金加速全球化布局,并切入NFC、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1] - 公司深度参与NFC支付风口,被市场称为"碰一下概念股",其开发的支付宝"碰一下"收款一体机已进入量产阶段[4] "碰一下"支付产业链生态 - 支付宝"碰一下"支付已覆盖全国超100个城市、1000个商圈及10万家餐厅,美宜佳、绝味鸭脖等零售巨头接入[6] - 产业链形成闭环:蓝思科技提供整机设备、复旦微电供应NFC芯片、奥比中光提供3D视觉模组、拉卡拉和新大陆铺设终端设备[4] - 美团近期切入市场推出"碰一碰"产品,采用左码右NFC设计,进一步扩大行业参与度[9] NFC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 - 中国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4年10%市占率提升至2024年70%(3.14亿部),技术具备0.3秒极速响应和无网络可用优势[6] - NFC技术在北京/上海地铁、零售购物(如便利店)、餐饮点餐(10万家餐厅)、智能家居等领域快速普及[7] - 行业预测全球NFC支付市场规模将达677.1亿美元,华为、小米等厂商布局全场景生态[9] 市场增长动力与竞争格局 - "碰一下"设备铺设量增长为产业链上下游(如蓝思科技、复旦微电、奥比中光等)带来新增业绩动力[6] - 头部企业凭借硬件+软件协同能力占据先机,产业玩家呈现同盟关系而非直接竞争[9]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速度,可能重塑移动支付格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