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名医号秒光,AI帮开方!黄埔把“广东习惯”做成百亿产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21:24
产业规模与地位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跃升千亿级,产业规模与创新成果呈现双井喷[1] - 黄埔区集聚超过4800家生物医药企业,年营收规模达2400亿元,其中中医药板块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为52亿元[3] - 区内拥有中药生产企业26家,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有9家,中药文号总量达1243件,占全市37%、全省11%[3][4] 政策与战略工程 - 黄埔区创新性提出"1369"工程体系,旨在推动中医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示范[2][5] - 该工程围绕一个总目标,构建三大体系,推进"六名"工程建设,落地九大重点项目,包括名中医馆、智慧中医体系和杏林创新谷等[5] - 黄埔区作为唯一区级单位牵头"中药新药与诊疗装备协同研发"子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竞争性分配资金支持[5] 创新药研发与转化 - 黄埔区聚焦名医名方研发转化与新药创制,自2018年至今已落地两款国家1类中药新药,另有悦康生物的三款新药已提交上市申报[8] - 院内制剂转化被视为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黄金赛道,黄埔计划面向全市遴选一批院内制剂联合区内企业推动创新转化[6][9] - 对1类创新药临床试验提供分阶段资助,最高支持可达研发费用的50%[9] 中医药智能化与科技融合 - 黄埔区在"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进行超前布局,引进了由张伯礼院士领衔的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10] -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广州的首个落地项目"智慧中医诊疗大模型"在黄埔诞生,由香雪智慧中医有限公司研发推出[11] - 智能中医诊疗设备如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针灸机器人、推拿机器人等逐步应用于日常诊疗和健康管理[10][11] 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才建设 - 黄埔区构建了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点、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的分层分级中医服务闭环[12] - 全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覆盖率达到100%,6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基层中医药全覆盖[12] - 实施"埔聚名中医"工程,柔性引进12位国家及省级名中医,并建立名中医结对带教长效机制,着力培育"能西会中"的复合型人才[12][13] 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 - 中医诊疗在基层需求旺盛,龙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占比超过60%,黄埔全区基层中医药诊疗占比达40%[3][12] - "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广东习惯"并"圈粉"年轻人,基层中医馆"轻养生"项目周末非常火爆[3] - 推动中医药走向百亿级产业集群是黄埔回应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4]
李家超: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华尔街见闻· 2025-09-17 14:41
股票市场发展 - 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 [1][2] - 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 [2]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1][2] -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1][2] 债券市场建设 - 提升金融基建 金管局迅清结算与港交所合作研究单一平台集中管理股票债券等不同资产 [2] - 与瑞士阿联酋等地市场建立连接 推动使用离岸中国国债作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 [2] - 研究债券电子化交易平台可行性 推动建立商业回购市场和中央交易对手制度 [2] - 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 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 [3] 黄金市场建设 - 推动拓展黄金仓储 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1][3][9] - 推动建立或扩建精炼厂 与内地研究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 [3][9]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 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 [3][9] - 丰富黄金投资工具 协助发行黄金基金 支持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 [3][10] 数字资产与金融创新 - 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 [6] - 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制订立法建议 [6] - 研究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类型 [6] - 金管局与巴西央行合作测试提单电子化和存款代币化等科技 [9]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推出30亿港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 支持吸引AI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 [7] - 预留十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促进AI研发和成果转化 [7] - 港投公司已投资AI大语言模型云计算及AI药物研发企业 将继续投资AI产业 [7] 大宗商品交易 - 与大湾区内交易所合作开拓大宗商品交易及碳交易新业务 [4] - 港交所加强两地合作发展大豆离岸现货市场 碳市场Core Climate研究试验跨境交易结算 [4] - 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 由财政司司长领导加强政策顶层设计 [9] - 支持业界设立更多认可交割仓库 为大宗商品贸易商提供半税优惠 [9] 医药健康产业 - 吸引国际和内地顶尖药企落户香港 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临床试验和治疗 [12] - 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 提交医疗器械立法建议 [12] - 加快1+新药审批机制 试行优先审批创新药 [12] - 医管局成立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 通过大数据确定本地病人需求 [12] 跨境金融与资本流动 - 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 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 [1][13]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非住宅物业投资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 [13] - 推动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 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 [13][14] - 金管局和沙特PIF创立达10亿美元新投资基金 支持企业出海到沙特阿拉伯 [14] 创科产业发展 - 推进香港微电子研发院中试线组装 明年完成生命健康研发院及AI研发院筹建 [16] - 2026年上半年成立第三个InnoHK创新研发平台 聚焦可持续发展能源先进制造 [16] - 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于2026-2027年度启动 引导市场投资策略性新兴产业 [16] 交通与通关便利化 - 批出三个区域测试自动车 加速自动驾驶无人化规模化发展 [8] - 新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 [14] - 放宽经常访港旅客使用e-道登记条件 港珠澳大桥口岸设立无感通关试点 [14]
固生堂涨近5% “中医+AI”战略阶段性成果显著 公司料AI产品年内有望实现商业变现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52
股价表现 - 固生堂股价上涨4.46%至33.7港元 成交额达6885.03万港元 [1] 战略发布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举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发布会 展示中医+AI战略阶段性成果 [1] - 通过国医AI系统发布与生态合作签约 巩固在中医药智能化领域引领地位 [1] AI产品发展进展 - 2025年6月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 至8月累计发布10大AI分身 [1] - AI分身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领域包括肿瘤科 皮肤科 消化内科 耳鼻喉科 男科 心理睡眠科 经典方科 骨伤科 [1] - 上线AI健康助理提升患者端诊疗体验 [1] 商业化预期与战略方向 - 管理层预计2025年AI产品实现规模性商业化变现 [1] - 未来在四方面持续发力:提供稀缺医师资源 培养青年医师 提升用户满意度 加速中医出海 [1] 技术赋能与行业价值 - AI技术赋能中医增加优质中医服务供给 [1] - 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1] - 为患者提供规范高效诊疗体验 [1]
港股异动 | 固生堂(02273)涨近5% “中医+AI”战略阶段性成果显著 公司料AI产品年内有望实现商业变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3:46
股价表现 - 固生堂股价上涨4.46%至33.7港元 成交额达6885.03万港元 [1] 战略发布与行业地位 - 公司发布国医AI系统并签署生态合作协议 展示中医+AI战略阶段性成果 [1] -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中医药智能化领域的引领地位 [1] AI产品发展进程 - 2025年6月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 至8月已累计发布10大AI分身 [1] - AI分身覆盖肿瘤科 皮肤科 消化内科 耳鼻喉科 男科 心理睡眠科 经典方科 骨伤科8大核心专科领域 [1] - 公司上线AI健康助理提升患者端诊疗体验 [1] 商业化预期与应用方向 - 管理层预计2025年AI产品有望实现规模性商业化变现 [1] - 未来将在4方面持续发力:提供稀缺医师资源 培养青年医师 提升用户满意度 加速中医出海 [1] 技术赋能价值 - 通过AI技术增加优质中医服务供给 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1] - 为更多患者提供规范高效的诊疗体验 [1]
重庆组织近20家企业参展服贸会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20:16
9月10日至14日,以"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 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重庆组织近20家企业约80人的代表团参展,多维度展现重庆"服务贸易"的成绩。 据了解,本次服贸会上的重庆馆面积100平方米,整体设计通过科技感与巴渝文化的创新融合,以蓝白 主色调与地标剪影的设计语言,生动诠释重庆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城市定位,展现重庆作为内陆开放 高地和国际服务枢纽的现代化形象。 近年来,重庆在服务贸易方面发展迅速,2024年全市服务进出口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2.2%,总量位 居西部第三。在创新发展方面,重庆7个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数量居试点城市第二位,国家 级中医药和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实现零的突破,中医药产品已获127项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注册商标。 服务外包领域,16个示范区贡献全市85%以上离岸外包执行额。 在线下展厅,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芯片、中医药等2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 ...
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粤澳探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6:25
产业合作模式 - 粤澳合作形成“澳门研发+横琴转化+广东制造”的产业联动新模式 [1][5] - 合作模式旨在推动中医药、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 [1][5] - 鼓励广东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临床诊疗、中药产业和药物研发 [5]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出台专项措施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横琴具备领先的营商环境、有竞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多元化产业载体平台等特殊优势 [4] - 通过“港澳药械通”、“境外持有+境内生产”等政策创新推动产品全球注册与商业化 [6] 市场与产业规模 - 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营收6638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2] - 广东省目标到2027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万亿元 [2] - 广东省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自2018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 [2] 区域发展动态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63.13亿元,同比增长5% [4] - 合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同比高位增长42.1% [4] - 合作区新进出口总额224.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5% [4] 国际合作与成果 - 澳门已有3款中成药产品成功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完成注册 [5] -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协助澳门企业在广东完成多款传统中成药注册,已有2个药品获注册批件,预计2024年新增3至4个注册产品 [5] - 香港资本市场生物医药板块2024年以来涨幅已超过150%,吸引大量海外基金和跨国药企关注 [6] 产业融合趋势 - “港澳药械通”政策下已有45家内地医院获批资格,可使用海外上市但未在内地注册的药械 [6] - 粤港澳大湾区与港澳在生物医药领域呈现“北上”与“南下”双向互动新格局 [6] - 政策推动下出现双向就医趋势,广东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吸引香港患者 [6]
老外上演“表情帝” 郑州中医“圈粉”20余位拉美网络博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6:09
老外上演"表情帝" 郑州中医"圈粉"20余位拉美网络博主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体验中医特色疗法耳豆压穴。 王中举 摄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制作中医艾灸锤。 记者 李超庆 摄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体验中医针灸疗法。 王中举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体验练八段锦。 王中举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品尝中医药膳食、茶饮等。记者 李超庆 摄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拉美14国网络博主河南体验飞针、点穴等中医“绝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5:50
拉美14国网络博主河南体验飞针、点穴等中医"绝技" 中新网郑州9月16日(记者 阚力)"麻烦帮我看看我的肩颈。"首次来华的哥伦比亚女网络博主波罗·瓦莱里 娅,在体验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常氏三绝"的国术点穴后,感觉全身都轻松许多。 15日下午,波罗·瓦莱里娅等14个拉美国家的逾20位网络博主在郑州体验帖氏飞针、国术点穴、禅指揉 药、药酒火功等多项传统中医"绝技",并亲手制作艾灸锤等中医疗法工具,品尝中医药膳食、茶饮等。 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他们还将赴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古都,探访城蜜雪冰城、清明上河园、龙门石 窟等名企名园名迹。 秘鲁籍网络生活博主梅萨·莱昂·爱德华多·埃斯特万对中医药早有耳闻,但从未接触、体验过。首次亲身 体验后,他告诉记者,中医"绝技"很神奇,医生通过观察都知道腰背不太好,"通过特殊手法,让我的 腰背疲劳缓解不少"。 在DIY环节,阿根廷网络博主哈维尔·阿德尔方好奇地向身边中医药师询问祛湿方法。药师解释道,将 佩兰、艾草、石菖蒲等中药粉按比例装入香囊,长期佩戴即可祛湿。 图为女网络博主辨识制作香囊的中药。 王中举 摄 哥伦比亚美食博主塔坦·阿罗约表示,会将中医药膳、茶饮及疗法记录并发布在社交 ...
中医建议:秋季养生必做的三件大事,懂的人现在就开始了!
洞见· 2025-09-16 10:32
洞见给读者送福利啦!! 预约直播 ! 送 童涵春堂阿胶糕 ( 包邮 ) 转发文章喊亲朋好友一起抽(10份哦)~ 大家好,我是洞见林静。 一阵秋雨一阵凉,转眼就 入秋 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困扰: 一到秋冬就,皮肤干燥、喉咙发痒,甚至动不动就感冒? 晚上睡觉手脚冰凉,早上起床疲惫不堪,仿佛睡了个"假觉"? 如果你正被这些问题困扰,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在发出 "求救信号"!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 ,秋季作为从炎夏到寒冬的过渡期, 正是身体调整适应的重要时期。 一旦错过这个养生黄金期,等到冬天才想起滋补,就如同等到口渴才挖井——为时已晚! 为什么秋季必须养生 许多人一到秋季就面临三大健康危机: 呼吸道问题频发,比如咽炎、鼻炎、哮喘、免疫力下降;反复感冒、疲劳乏力;皮肤毛发干燥,出现脱发、皮肤瘙痒…… 这些都是身体不适应当季气候变化的明显表现。 百年老字号:童涵春堂 说到秋季养生,就不得不提拥有 242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童涵春堂。 自 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创立以来,童涵春堂一直秉承 "精选道地药材,传承古法工艺" 的宗旨,不仅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单位,更是膏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单位。 《 ...
【安康】人才到一线 产业旺起来
陕西日报· 2025-09-16 07:19
科技小院模式发展现状 - 岚皋县富硒魔芋种植科技小院推动魔芋亩产达5000斤 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全自动加工车间已建成 产品进入日韩食品市场[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安康市牵头建设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和21个省属高校联动科技小院[2] 水产养殖产业成效 - 汉阴县生态渔业科技小院解决室内温度调控和水质管理难题 使水产养殖面积达12480亩 发展宜渔稻田9885亩[2] - 汉阴县水产品产量8200吨 生态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4.47亿元[2] 蚕桑产业技术升级 - 汉滨蚕桑科技小院开发助农软件和小程序 发表论文7篇 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00余人次[5] - 研究生团队提供技术指导服务1600次 组织技能培训300场次 培养1.5万名村民成为技术骨干[5] 中药产业链价值提升 - 镇坪县科技小院研发黄连牙膏/百合面膜/中药保健酒等20余类大健康产品 实现从原料销售向终端产品转型[6] - 秦巴医药产业链综合产值达75亿元 46家企业与58个村合作社及4200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6][7] - 建成32个中药产业示范村 带动5000余名群众在产业链就业增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