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
icon
搜索文档
提质兴业利民,共绘绿美新篇:广东书写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南方农村报· 2025-10-17 15:06
改革活林 - 广东省以制度创新为引擎,通过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及省《实施方案》,出台《关于支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探索的若干措施》,系统破解“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林改核心问题 [12][13][14][15][16] - 封开县推行《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并配套管理办法,韶关市构建“确权—登记—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鹤山市形成登记提质增效的“鹤山经验”并被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全国 [24][25][26][27][28] - 改革红利加速显现,封开县企业获全省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及300万元银行授信,韶关市落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鹤山市完成林权登记9宗3900亩,引进林业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达9.4亿元 [34][35][36][37] 产业强林 - 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产业结构正从单一加工业向多元融合延伸,从“拼资源”迈向“拼质量” [60][46][47] - 各地区形成特色产业体系:清远市“五子登科”林业产业体系带动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达132.71亿元;河源龙川油茶林面积47.89万亩,“龙川山茶油”成品牌样板;茂名电白沉香种植面积超14万亩,年育苗3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八成以上 [48][49][52][53][56][57] -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省林科院与企业合作开展魔芋种苗繁育等技术研究,韶关仁化县建成2个省级博士工作站及2个科技研发中心,鸿伟、奥达两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紧抓“以竹代塑”机遇,转型升级后产量增长超过七成 [61][63][64][69][70][71] 产业集群与品牌建设 - 广东推出“粤林+”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油茶、竹、森林药材、香料香精、花卉苗木、家具制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八大产业集群,形成链条完整、主体多元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 [75][76][77] - 通过举办广东林业博览会、经济林消费季等活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靠技术、靠品牌、靠场景”转变 [74][78][79] - “十五五”期间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力争形成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现代林业体系,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标,打造全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先行省 [80][81][82] 绿色富民 - 龙川县通过股份合作、保价收购、就近就业等联农带农机制,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困难群众491户,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 [84][85][86] - 茂名电白区搭建林地流转平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放股份权益证书21.1万本,使农民成为林业改革参与者和受益者 [88][89][90] - 阳春市以星宝坚果公司为龙头形成现代化联合体经营模式,联动合作社共建14个坚果专业村,带动3100余户群众人均年增收2685元 [91][92][93]
一颗山苍子的新生:粤北山野“小辛香”,如何迈向“大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13:07
文章核心观点 - 连南瑶族自治县依托政策支持与科技赋能,重启并大力发展山苍子产业,旨在将其打造为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特色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1][3][11] 产业背景与历史 - 山苍子在上世纪70年代曾由供销社土法榨油为连南出口创汇,90年代因大力发展杉树松树导致野生资源锐减 [3] - 当前杉树经济效益下滑,价格从1000元跌至600元,促使林业产业转型,山苍子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 [3] 种植发展与农户参与 - 村民邓春明种植十亩山苍子,替代部分杉树,今年收获七八百斤,预计明年产量达两吨 [1][4] - 当地政府免费发放树苗并提供补贴和技术指导,例如邓春明领取1000多棵树苗 [4] - 山苍子易于打理,适合涡水镇雨量充沛的气候,野生资源丰富且具有药食同源价值 [2][3] 公司运营与产业链建设 - 县属国企绿连公司负责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设期三年 [6][7] - 规划建设1.5万亩种植示范基地、0.7万亩野生资源抚育区、加工厂及年产100万株苗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超1亿元 [7] - 加工厂需在明年6月前完工以赶上成熟季投产,产品线包括精油、瑶浴包、枕头等 [6][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2024至2025年安排专项资金约6315万元(2543万元及3772万元)帮扶产业发展 [7] - 当地通过木本油料项目申请地方债,已下达专项债7000万元用于基地设施建设 [8] 科技支撑与研发突破 - 广东省林科院专家提供技术支持,转向人工种植模式以保护生态 [6] - 通过无人机辅助授粉和激素调控,将穗条成活率与生根率提升至90%以上 [9] 市场潜力与品牌发展 - 山苍子精油因其独特香气(含柠檬醛高、石竹烯等杂质低)受国际化妆品品牌青睐,市场潜力大 [6][8] - 绿连公司参加世界林木大会时是唯一专注山苍子产品的企业,吸引国外客商关注 [6] - 专家建议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电商融合及文旅开发(如观光农业、民族手作体验)提升品牌附加值 [12] 长期规划目标 - 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山苍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目标到2035年实现山苍子面积5万亩以上、总产值1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产业发展重点县 [11]
闯出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共同现代化新路子
广西日报· 2025-10-17 10:44
宏观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经济总量跃居全区第5位,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 - “十四五”以来将八成左右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达1873亿元 [2] 产业结构转型 - 产业结构由“一铝独大”向新型生态铝、林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转变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从“十三五”末的全区第5位提升至第2位 [1] - 铝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林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841亿元、401亿元和305亿元 [1] - “十四五”以来引进中车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项目240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29.6亿元 [1] 基础设施与区位优势 -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与平陆运河同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2] - 全市13个产业园区全部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并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范围 [2] - 建成运营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大开放平台,其中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双边交易额突破800亿元 [2] 社会民生与生态建设 - 全市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2所,新增学位6.1万个,新增三甲医院2家 [2] - 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4万户,建成棚改安置房2.0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7974套 [2]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5%以上,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2] - 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9%,低碳产品认证总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2] 边疆发展与特色产业 - 统筹各类资金279亿元实施“六大工程”,培育水果、桑蚕、中药材等边境特色产业,落地加工率达99% [3] - 靖西市成功获批全国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 [3]
气候变化 澳大利亚热带雨林“吸碳”变“排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7 08:46
气候变化对热带雨林碳循环功能的影响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热带雨林从碳吸收区域转变为碳排放源 [1] - 气候变化不仅增加高温和干旱天气,还导致更多气旋形成,从而对雨林造成更多破坏 [1] - 树木生长中吸收的碳量已无法抵消树木死亡后释放的碳量 [1] 昆士兰州热带雨林碳通量历史变化 - 1970年至1980年期间,雨林平均每公顷每年可净吸收约1000公斤碳 [1] - 2010年至2019年期间,雨林平均每公顷每年净释放约1000公斤碳 [1] - 研究数据基于对昆士兰州20处热带雨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生长情况分析 [1] 研究结论与学者观点 - 森林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二氧化碳的功能正受到威胁 [1] - 呼吁有关各方紧急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森林减缓全球变暖的作用 [1] - 研究报告由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多家学术机构共同完成,并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1]
林业板块10月16日跌3.2%,平潭发展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207.1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0
林业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2023年10月16日林业板块整体下跌3.2%,表现显著弱于上证指数(上涨0.1%)和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平潭发展以4.53%的跌幅领跌,福建金森下跌3.96%,永安林业下跌1.20%,ST景谷下跌0.63%[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207.19万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911.86万元和6295.33万元[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平潭发展资金流出最为显著,主力资金净流出达6813.64万元,净流出占比为15.30%,但散户资金大幅净流入6410.59万元,净流入占比达14.40%[2] - 永安林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18.60万元,净流出占比8.55%,游资净流入205.79万元,净流入占比5.52%[2] - ST景谷主力资金净流出88.73万元,净流出占比6.81%,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30.42万元和58.31万元[2] - 福建金森是板块中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13.78万元,净流入占比0.19%,但散户资金净流出286.38万元[2]
丰收南粤,林下生“金”
南方农村报· 2025-10-16 16:04
丰收南粤,林下 生"金"_南方+_ 南方plus 绿美广东,林果 飘香。10月16 日,庆祝2025年 中国农民丰收节 广东省第三届经 济林金秋消费季 活动在清远佛冈 举行,活动由广 东省林业局、清 远市人民政府主 办,清远市林业 局、佛冈县人民 政府承办,来自 全省21个地市70 余家林业龙头企 业携经济林产品 参展。活动现 场,清新区澳洲 坚果产业园建设 项目等20个林业 产业项目集中签 约。 粤林山珍齐亮 相,清远项目受 青睐 活动当天,展示 品鉴区热闹非 凡,各类山林特 色美味竞相亮 相。清亮醇厚的 油茶籽油色泽金 黄;饱满的南药 干货整齐陈列, 叶片舒展、纹理 清晰,一旁的品 鉴台还贴心提供 了南药茶饮;魔 芋丝与魔芋块搭 配特制蘸料咬 下,脆嫩爽滑又 满口鲜香;现场 实多汁,咸鲜中 带着山林清甜, 引得民众纷纷驻 足品尝。 连山壮族瑶族自 治县壮瑶宝生态 产业开发有限公 司、连南绿连林 业发展有限公司 带来的山苍子颇 受欢迎。数据显 示,当前,连南 自治县已完成山 苍子种植1500 亩;连山自治县 计划利用3年时 间,实现山苍子 标准化种植面积 达1万亩;乳源 自治县出台山苍 子产业发展行动 方案 ...
多地积极布局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10-16 14:02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为了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宣布,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设立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促进经 济平稳健康发展。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日,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成立,注 册资本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经营范围均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以来,地方层面已陆续召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宣讲座谈会、政策培训会或项目调度会部署相关工作,力争在新一轮政策 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投放中抢占先机。江苏、广东、浙江、广西等多地日前官宣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定向补充项目资本金,是当前稳增长政策的关键抓手,彰显了 以精准投资激活经济动能的治理思路。这一工具通过"资本金注入+配套融资"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地方财政偏紧导致的项目资金瓶颈,为重大 项目落地扫清障碍。 政策持续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 ...
山东国家级“种子银行”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26
林草种质资源调查与家底 - 山东省通过2011-2014年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2020-2025年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基本查清资源种类和分布 [3] - 全省现有林草种质资源2736种,包括草本植物1784种和林木952种,较1990年记录新增740种 [3] - 近期草本植物普查发现新记录种71种,包括1种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和1种中国新记录种,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3] 种质资源保护设施与成果 - 山东省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累计保存林草种质资源6.97万份 [4] - 该资源库在国家布局的7个同类型库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被誉为中国林草系统首座“种子方舟” [4] 良种选育与产业转化 - “十四五”以来育成并通过审定林木良种146个,广泛应用于经济林果种植以支持乡村振兴 [6] - “秋艳”石榴良种使亩均增产500斤,价格从约5元/斤提升至10元/斤 [6] - “金如意”山楂良种使亩均产值从1500元/亩提高到4000元/亩 [6] - 早熟苹果品种“鲁丽”填补国内空白,成熟期提早15-30天且可免套袋栽培,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6] 国际合作与科普平台建设 - 与中科院、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等国内外机构合作,在野生植物引种驯化和遗传育种方面取得成果 [7] - 积极筹建山东省植物园科普宣教基地,建设规模4650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底开放,打造全国“旗舰级”平台 [7]
“天-空-地”一体调查摸清林草种质资源“家底”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26
在技术路径上,山东创新建立"天-空-地"体系:卫星遥感精准划分20个区域,完成样地1124个、样线1813条;无人机航拍覆盖深山、滨海、岩溶等复杂生 境,实现"无死角";地面依托林草种质资源普查管理系统及手机小程序,实时录入数据31.2万条,调查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 10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闫金明介绍,山东通过组建专家队 伍、构建"天-空-地"技术体系、融合DNA鉴定等三项硬措施,高质量完成全省林草种质资源调查,共采集植物标本4.8万份、种子0.94万份、DNA材料1.5 万份,并首次在我国境内记录到密头飞廉。 针对"走不到、辨不准、统计慢"等传统难题,省级财政累计投入2592万元,联合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12家高校院所,制定《普查 方案》及《技术规程》,组建20支调查队,每队均由植物分类学或生态学专家教授带队,并举办多期专题培训,确保"能调查、会鉴定、保质量"。 密头飞廉 基于调查成果,山东已编撰出版《山东水生植物志》《山东药用食用植物》《山东草本植物名录》等专著,并修订《山东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下一步 ...
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走出一条绿富同兴发展之路
第一财经· 2025-10-16 10:26
当前,"三北"工程正处在全面推进、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国家林草局今天表示,"三北"工程实施47年,在中国北方地区筑起了一道促农护牧的生态屏障,走出一 条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也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上,中国"三北"工程被联 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这是继2018年"三北"工程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 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为回顾各国80年来为世界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粮农 组织于今年4月面向全球发起了"全球技术成就"评选活动。 中国的"三北"工程凭借其在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和促进减贫增收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从全球 343个参评申请中脱颖而出。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该项表彰充分契合粮农组织"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 活"愿景,呼应2025年世界粮食日"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主题,展现可持续农业 粮食体系转型中的技术引领、协作精神与创新实践。 当前,"三北"工程正处在全面推进、攻坚克难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