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业

搜索文档
苏州联佳:好风凭借力,长三角民营企业如何助力国产大飞机圆梦九霄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15:46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 - 国产大飞机C919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商业首航 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民航客机进入新纪元 [1] - C919已获得超过1200架订单 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航空公司的国际订单 [3] - 全球商用飞机市场长期被波音(45.3%)和空客(47.8%)垄断 合计占比93.1% [3] 长三角航空制造产业链 - 长三角地区聚集全国超三分之一的大飞机配套供应商 形成900余家相关企业 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3] - 苏州聚集数百家航空航天配套企业 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1] - 上海作为中国商飞总部所在地 成为大飞机总装和服务基地 [4] 联佳科技发展历程 - 从2004年8人小作坊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员工增至百人规模 [11][12] - 2012年切入航空赛道 2015年放弃年营收数千万元传统业务专注航空领域 [14] - 2017年通过C919飞控系统液压阀体工艺认证 精度达0.005mm国际水平 [17] 联佳科技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高精密连续化成型工艺 生产效率提高50% 获12项发明专利 [7] - 建立柔性管理模式 具备管理10万种航空零部件能力 年产量50万件 [8] - 开发航空轻量化构件材料 工艺效率提高30% 成本降低20% [27] 联佳科技业务拓展 - 2018年进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通过"百万零件缺陷"考核标准 [23] - 拓展半导体、海上新能源等领域 成为铝基碳化硅材料战略供应商 [26] - 规划海外建厂 实施管培生计划构建人才梯队 [29]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 提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体系 [21] - 航空制造业准入门槛高 单工序认证需2-3年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 [14][15] - 苏州完善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年均增长40%-50% [31]
国产大型客机专题报告:全球市场格局发生剧变,中国客机迎来历史机遇
山西证券· 2025-06-06 1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A(维持)[1] - 中航西飞评级为增持 - A [2] - 中航沈飞评级为买入 - A [2] - 中航高科评级为增持 - A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大飞机发展历经波折,C919 研制成功标志基本走过大飞机研制全过程,中国商飞构建完整研发体系和产品谱系 [3] - 大飞机需求重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中国航空市场未来二十年将成全球最大,中国航空公司将接收 9323 架新机,占全球新机交付 21.3%,市场价值约 1.4 万亿美元 [4][50] - 大飞机市场呈波音和空客双寡头格局,但波音事故多、空客产能不足,供给缺口大,中国商飞最有可能破局 [5] - C919 是全球产业链合作产物,国产化率超 6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6][8] - 推荐关注中航西飞、中航沈飞、中航高科,它们分别在机体结构件、原材料方面有望受益于大飞机产业发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飞机发展历程——永不放弃 - 始于运 - 10,1980 年首飞,后因多种问题 1985 年终止研制 [21][24] - “三步走”计划陷入停滞,与麦道合作生产飞机后因麦道被兼并终止,联合设计研制 100 座级飞机项目也失败 [25][30] - C919 研制成功,2009 年发布,2015 年下线,2017 年首飞,2022 年交付,2023 年商业首飞,中国商飞还通过研制 ARJ21、C929 形成全系列产品三部曲 [36][39] 全球大飞机市场规模及格局 大飞机需求格局的变化——重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 - 中国商业航空客运周转量强劲增长,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成全球最大,中国客机机队年均增速 4.40%高于全球 3.60%,到 2043 年中国机队占比将从 17.7%提至 20.6% [47][50] - 未来二十年全球需新机交付约 43863 架,中国接收 9323 架占 21.3%,市场价值约 1.4 万亿美元,新飞机需求最大推动力来自单通道窄体飞机领域 [50][56] 全球大飞机供应结构演变——中国商飞是最有希望的破局者 - 大型民用飞机市场形成波音和空客双寡头格局,C919 和 MC - 21 进入市场带来新威胁,中国商飞最有可能破局 [58][59] - 波音近年问题多,空客供应链紧张产能不足,两者储备订单创新高,供给缺口大 [65][66] - 大型民机产业全球分工深化,我国沿供应链低端进入并提升层级,随着 ARJ21 和 C919 运营,已在各层级获能力 [69][73]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及推荐标的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构成 - C919 采用“主制造商 - 供应商”模式,外资、中国、中外合资企业构成庞大供应商体系,国产化率超 60%,未来将提升 [6][81] - C919 在手订单 1061 架,2025 年产能 75 架/年,2029 年将跃升至 200 架/年,目前正推进国际适航认证 [78][79] 推荐标的 - 中航西飞是主要军用航空产品制造商,是 C919 最大机体结构供应商,随国产飞机批量化交付,民机业绩有望提升 [88] - 中航沈飞是重要战斗机研制基地,承担 C919 部分机体结构件研制,将受益于军机和 C919 需求 [89] - 中航高科聚焦碳纤维预浸料,处于产业链核心,将受益于军民航空航天装备需求上升和复合材料应用比例提高 [90][91]
波音被打入冷宫?中国拟购数百架空客飞机,或刷新历史记录
36氪· 2025-06-04 21:09
中国航空公司潜在空客订单 - 中国多家航空公司正商讨购买数百架空客飞机 订单数量可能在200-500架之间 包括窄体机和宽体机 [2][5] - 订单最早有望于下月达成 正值欧洲多国领导人访华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 [5] - 若达成500架订单 将创中国史上最大飞机采购交易 并可能跻身全球历史最大订单行列 [6] 空客与波音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 - 空客潜在订单中包括相当数量宽体机 A330neo有望获得部分订单 [6] - 波音自2017年以来未获中国重大新订单 737 Max因安全问题和贸易紧张持续遇冷 [2][6] - 中国航空公司4月曾因贸易关税暂停接收波音新机 空客在失衡市场中占据上风 [5][6] 订单的战略意义 - 交易若达成将成为中欧关系的高调象征性成果 可能传递中国对美贸易立场信号 [5] - 法德作为空客最大股东 其领导人马克龙和默茨计划7月访华 [5] - 拜登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推动中国航空需求向空客倾斜 [7] 历史订单对比 - 中国2022年订购300架空客单通道客机 价值约370亿美元 [6] - 印度航空2023年向空客和波音共订购470架飞机 IndiGo同期签署500架窄体机订单 [6] 行业影响 - 全球航空业复苏和技术升级将受中欧合作及中美贸易关系动态影响 [8] - 波音737 Max在2019年被中国率先停飞 2024年1月再曝机舱门塞脱落事故 [6]
美国刚下“技术禁令”,波音第一时间示好:已准备好对华供应飞机
搜狐财经· 2025-06-02 17:40
中美航空贸易动态 - 中国在四月中旬退回两架波音飞机 被解读为关税争端升级的信号 波音公司表示将保留飞机并期待给予中国新机会 [1] - 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谈判 中国目前不存在"飞机采购禁令" 但未来订单取决于两国关系发展 [1] - 波音CEO于4月29日表示计划6月恢复向中国交付飞机 认为中国已准备好接受交付 新交易或很快展开 [5] - 波音退货飞机已有新买家表示兴趣 但公司未回应此事 [5]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 - 特朗普政府4月28日对中国商飞实施"技术停运" 暂停发动机出口许可证 旨在阻碍C919客机生产 [3] - 此举是对中国稀土管制措施的回应 美方试图通过技术封锁迫使中国提供稀土 [3] - 中国4月部分放开稀土出口 但速度缓慢引发美方不满 [3] 波音中国市场战略 - 分析师指出波音密切关注中国市场 不愿错失商业机会 在中美互相撤销关税后发出和解信号 [7] - 波音是稀土重要用户 若无法获得供应生产成本可能上涨超10% 与华"断交"将使其陷入困境 [7] - 美国媒体担忧中国客户恢复波音需求的时间 近年中国与空客合作订单激增 波音订单量大幅下降 [7] - 特朗普政府对航空技术出口管制可能加深中国对美国飞机的抵触情绪 [7] 行业竞争格局 - 波音持续投入新型飞机研发和改进 希望增加中国订单 但抱怨中国市场冷落 [7] - 评论认为波音应意识到问题根源并向特朗普政府投诉 而非指责中国 [7]
美国“命门”被中国拿捏后,特朗普急了,下令要封锁中国航空技术
搜狐财经· 2025-05-31 10:11
中美贸易战中的稀土战略 - 中国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后迅速采取反制措施 包括限制钐 钆 铽 镝 镥 镪和钇七种中重稀土的出口[1] - 这些稀土元素对军事航空 导弹技术 无人机 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 中国在全球重稀土加工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主要由于低成本环保提取技术的复杂性[2] 稀土产业格局 - 稀土金属在地壳中相对常见 但低成本环保提取技术是关键竞争壁垒[2] - 美国在去工业化进程中丧失了相关制造能力 包括稀土提炼技术[2] - 中国几乎垄断全球重稀土加工领域[2] 航空技术领域的博弈 - 美国商务部暂停部分公司向中国商飞出售产品和技术的许可证 旨在削弱C919开发能力[4] - 全球商用客机市场90%以上份额由波音和空客垄断[4] - 中国商飞C919客机于2022年12月交付 2023年5月实现首飞并开始常态化运营[4] C919供应链分析 - C919虽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 但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仍依赖美欧进口[5] - 中国从外部采购零部件主要出于认证 学习先进经验和降低成本考虑[5] - 全球采购策略主要基于经济效益考量 而非技术能力不足[5]
C919两年成长记:从首飞到规模化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飞到新阶段
华夏时报· 2025-05-29 16:18
运营表现与里程碑 - C919投入商业运营两周年 总交付量达18架 [1] - 航线网络显著扩大 覆盖国内16个城市 开通24条航线 [3] - 东航C919累计安全飞行超2.8万小时 执行商业航班1.14万班 承运旅客157万人次 [2] - 全机队安全飞行超3.6万小时 总载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3] - 飞机利用率提升至7.6小时/天 日均执行3.8个航段 [5] - 国内客运量前20机场中超10个已开通C919定期航线 [4] 交付进展与产能规划 - 2023年交付4架 2024年交付12架 2025年至今交付3架 [4][8] - 2025年产能目标从50架提升至75架 2026年达100架 2027-2028年提升至150架 2029年目标200架 [6] - 启动上海临港第二条总装线建设 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总投资119.5亿元 规划4条总装线 [7] - 新产线满负荷后年产能将突破150架 同时新增年产20架复合材料产能 [7] - 三大航2025年计划接收32架(国航10架/东航10架/南航12架) 金鹏航空年内将接收首架 [8] 供应链与生产挑战 - 面临全球供应链困境 影响生产进度的主要为飞控/导航/通信系统传感器及导线等小型零部件 [8] - 依赖全球上千家供应商 包括部分外资企业提供关键系统零部件 [9] - 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外资供应商正常零部件供应及工业合作 [10] 运营优化与行业协作 - 东航建立C919全环节运行保障流程 编制运营手册为其他航司提供经验 [4] - 航司与制造商建立深度合作机制 通过精益化管理实现多个优化项目成果 [5] - 机型获用户认可 优势包括噪音小/经济舱间距大/卫生间空间大 需改进行李舱空间及座椅硬度 [2]
C919运营航线持续“上新” 跨境航线迈出国际化步伐 | 两周年“成绩单”梳理↓
央视网· 2025-05-28 14:40
商业运营进展 - C919商业运营满两年,航线网络覆盖中国大陆16个城市,并开通上海至香港跨境航线[1][3] - 目前国航、东航、南航共18架C919投入运营,执飞20余条航线,安全飞行超3.6万小时,累计运输旅客205万人次[4] - C919已实现首次商业运营、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亮相新加坡航展等重要里程碑[4] 运营表现与规划 - C919日利用率等指标稳步提升,在京沪、沪深等高收益航线上稳定运营[4][7][11] - 2025年国航计划接收10架、东航计划接收10架、南航计划接收8架C919,东航C919机队规模将达20架[6] - 南航计划开通广州至郑州、太原、西安等新航线[6] 市场认可与影响 - C919客座率逐步提升,国内市场实现快速布局,获得市场高度认可[6] - C919航线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西安、海口等旅游枢纽城市[11] - C919满足国内干线市场60%-70%份额需求,对供应链和国民经济有促进作用[13] 保障体系优化 - 南航与中国商飞联合优化客舱储物空间、服务设施等,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9] - 东航探索建立C919商业运行全环节保障流程,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9]
商业运营两周年 C919载客突破200万人次
快讯· 2025-05-28 09:44
5月28日,C919商业运营两周年。截至目前,C919飞机累计交付国航、 东航、 南航共18架,开通24条 航线,通航16座城市,载客突破20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