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本土化
搜索文档
千亿山姆的“阿喀琉斯之踵”
36氪· 2025-10-29 20:04
曾几何时,山姆会员店是中国中产家庭品质生活的象征,一张会员卡等同于对独特选品和严苛质量的绝对信任。 然而,这层中产滤镜正迅速破碎。 近期,从"黄金蟹"到"牙齿蛋糕",山姆连续爆发的品控危机,让其基本盘出现裂痕。黑猫平台上逾万条投诉,以及同比上涨65%的投诉量,都在拷问其严 选价值。 当会员费支付的品控溢价不再成立,山姆引以为傲的信任护城河,还能守护多久? 中产滤镜破碎 行业共识曾是,山姆的核心壁垒在于其独特选品和质量严苛。但近几年来,这一标准似乎正在松动。 近期,山姆连续暴露食品安全问题。梳理公开信息,事件包括:蛋糕内出现牙齿、坚果内发现活虫、牛奶包装附着虫卵、莲雾中发现蠕虫等。 这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山姆会员店的投诉已超过1万条,主要集中于食品安全问题。数据印证了问题的广度:2024年,山姆的相关投诉量 同比暴涨了65%,系统性风险已然表征。 消费者进入山姆的门槛是260元至680元不等的会员费。用户付费的本质是购买山姆的"严选价值"——即用山姆的品控能力,替代用户在海量商品中比对质 量和价格的时间成本。 品控的挑战正传导至选品策略。信号包括:山姆下架了多款高口碑商品,如台湾风味太阳饼、经典米布 ...
斯堪尼亚落地如皋:“公路之王”扎根中国,将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19:48
一场3000人的盛大发布会,是斯堪尼亚在中国耕耘半个多世纪后终于正式扎根的宣言。10月15日,瑞典重卡品牌斯堪尼亚宣布全球第三个工业基地落户中国 江苏如皋。斯堪尼亚的上一个全球基地是75年前建于巴西的圣贝尔纳多-杜坎普工厂,这个基地只有如皋基地的一半大。 斯堪尼亚如皋基地总投资达20亿欧元,是斯堪尼亚134年品牌历史中最大的全球性投资之一。目前,斯堪尼亚在中国的业务囊括了研发、生产、采购等在内 的全产业链体系,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将同时服务于中国和海外市场,5万辆的年产能极大地缓解斯堪尼亚供不应求的产能缺口。 斯堪尼亚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莱文(Christian Levin) "现在不是斯堪尼亚能为中国做什么,也不是中国能为斯堪尼亚做什么,而是我们在一起能做什么。"斯堪尼亚母公司传拓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斯堪尼亚集团 总裁、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莱文(Christian Levin)在如皋基地开业仪式上表示。 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鲁特格.德.弗里斯(Ruthger de Vries)则强调,斯堪尼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把研发和生产放在中国,斯堪尼亚将能够实 现之前无法做到的很多事情。包括推出更 ...
安世半导体员工“上四休三”!
国芯网· 2025-10-20 20:29
事件背景与直接影响 - 受荷兰政府干预影响,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后限制出货,部分岗位将调整为“上四休三”,加班时长从每月七八十小时缩减至四五十小时[1] - 安世半导体因荷兰政府指令,自9月30日起资产、知识产权等调整被冻结,期限为一年,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转让股权并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3] - 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3] 供应链与生产影响 - 作为安世半导体最大封测基地,东莞工厂承担全球70%封装任务,目前原材料库存仅能用到12月底,仓库入库量大于出库量[3] - 供应链受阻影响已传导至生产端,尽管订单饱满,但受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影响,导致生产调整[4] - 贸易商确认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1] 公司应对措施与挑战 - 母公司闻泰科技启动中国区“独立自救”,推动供应链本土化[3] - 公司面临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在欧洲的挑战,技术转移及客户认证成为难题[3] - 行业人士称车规级客户短期承压较大,事件解决取决于官方沟通[3]
曝: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限制出货,员工将“上四休三”!
是说芯语· 2025-10-20 12:43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干预导致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后限制出货,部分岗位下周起调整为“上四休三”,加班时长缩减 [1] - 安世半导体因荷兰政府指令,自9月30日起资产、知识产权等调整被冻结,期限为一年,部分外籍高管要求转让股权并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 [2] - 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2] 供应链与生产影响 - 东莞工厂作为安世半导体最大封测基地,承担全球70%封装任务,目前原材料库存仅能用到12月底,仓库入库量大于出库量 [2] - 供应链受阻已传导至生产端,因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工厂加班时间由此前的每月加班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 [2] - 有贸易商确认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 [2] 公司应对措施 - 母公司闻泰科技启动中国区“独立自救”,推动供应链本土化 [2] - 公司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在欧洲,技术转移及客户认证成为难题 [2]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行业人士称车规级客户短期承压大,事件解决取决于官方沟通 [2] - 尽管面临原材料问题,但今年以来工厂订单都是满的 [2]
每经记者实探风波中的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原材料告急、限制出货、员工将“上四休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21:38
事件核心影响 - 荷兰政府干预导致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双节"长假后限制出货,并计划自10月20日当周起对部分岗位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 [1] - 供应链受阻影响已传导至生产端,工厂因原材料短缺调整产能,员工加班时间从每月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 [5] - 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贸易商确认库存不多且未来可能涨价,有客户及贸易商跨省蹲守工厂求货 [1][2][4] 公司运营现状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是公司全球最大封装测试基地,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承担其全球约70%的产品封装任务 [2][5] - 工厂生产未完全停止,但仓库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导致仓库库存积压 [5] - 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回应,否认中国区员工停薪及关闭系统权限,称薪资福利由国内公司正常发放 [4] - 母公司闻泰科技表示中国区正展开"独立自救",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客户需求 [1][7] 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商务部于2025年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和组件 [5] - 安世半导体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位于欧洲,其中国区域收入占比高达48.17%,欧洲区域为21.72% [5][7] - 行业分析指出,工业与消费类客户可较快转用国内替代产品,但车规级客户因认证壁垒高,短期内将承受更大压力 [6]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担忧芯片库存仅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认证和产能提升需数月时间 [6] 应对措施与挑战 - 公司正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管制豁免,并动员资源减轻影响,但恢复供货时间仍未明确 [9] - 供应链"中国化"面临挑战,需将设计与制造环节同步引入中国,涉及复杂技术转移且欧洲工厂未必配合 [8][9] - 闻泰科技已在中国市场积极推动国产替代,并依托控股股东旗下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深化产能布局 [7] - 更换原材料供应商需经过客户同意及验证流程,短期内将对业务产生影响 [9]
实探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
虎嗅· 2025-10-19 14:51
事件现状与直接影响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已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 [2] - 工厂外有来自苏州、深圳等多地贸易商及客户聚集蹲守求货,确认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 [2][6] - 安世半导体分销商嘉华富昌证实国庆假期后开始限制出货,公司手中相关产品库存不多,未来可能涨价 [7] - 东莞工厂仓库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仓库货物积压严重,生产未完全停止但产能已下调 [10] - 工厂员工加班时间将从每月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原材料短缺是主要原因 [10]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闻泰科技于2020年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其半导体业务全球排名从2019年第11位升至第3位,中国第一 [4][9] -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中心、晶圆厂和封测厂,国内封装测试厂位于广东东莞与江苏无锡(在建) [4] - 东莞工厂是安世半导体旗下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承担其全球约70%的产品封装任务 [5][10][14] - 根据闻泰科技2025年半年报,中国区域收入占比高达48.17%,欧洲区域为21.72% [14] 供应链中断与行业影响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和组件 [10]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担忧安世半导体芯片库存通常只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认证和产能提升需数月时间 [11] - 工业与消费类客户可较快转用国内替代产品,但车规级客户因认证壁垒高,短期内将承受更大压力 [12] - 安世半导体的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位于欧洲,若欧洲与国内业务切割,双方均将面临困境 [10] 应对措施与未来挑战 - 闻泰科技回应称中国区已启动"独立自救",正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国内客户供应 [3][15] - 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依托控股股东在上海临港的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 [16] - 供应链真正"中国化"的挑战在于核心设计与制造环节需同步引入中国,涉及复杂技术转移且欧洲工厂未必配合 [17] - 更换原材料供应商需经过客户同意及验证、生产等流程,严格的客户认证是一大难关 [18] - 安世半导体正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管制豁免,但关键问题"何时恢复供货"目前仍无明确答案 [19][21]
实探风波中的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原材料告急、已限制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4:11
公司运营现状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已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 [1] - 东莞工厂是安世半导体旗下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 [3] - 因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工厂部分岗位加班时间将从每月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 [7] - 国庆假期后工厂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仓库库存积压严重 [7] - 工厂目前仍有一定原材料库存,但供应出现阶段性紧张,按当前排班原材料预计只能用到12月底 [7] 市场反应与影响 - 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有贸易商确认虽原厂未涨价,但因市场缺物料,价格上涨且未来可能涨价 [1][5] - 多名客户及贸易商从外地赶赴东莞工厂蹲守求货,但无法提到货 [5] - 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库存通常只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需要数月时间 [8] - 工业与消费类客户可较快转用国内替代产品,但车规级客户因认证壁垒高,短期内将承受更大压力 [8] 供应链与应对措施 - 事件起因是荷兰政府干预运营,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和组件 [7] - 母公司闻泰科技回应称,中国区正展开“独立自救”,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客户需求 [2][11] - 安世半导体正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管制豁免,并动员一切资源减轻影响,但恢复供货时间仍未明确 [13] 公司背景与战略布局 - 闻泰科技于2020年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其半导体业务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已从2019年第11位上升至第3位,并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一 [3][7] - 东莞工厂承担安世半导体全球约70%的产品封装任务 [7][10] - 根据闻泰科技2025年半年报,公司主要区域市场中,中国区域收入占比高达48.17%,欧洲区域为21.72% [10] - 闻泰科技已积极推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持续提升汽车、工业及消费领域客户份额,并依托控股股东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 [12] 供应链本土化挑战 - 安世半导体的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位于欧洲,若要真正拉通国内供应链,必须将设计与制造环节同步引入中国,这涉及复杂的技术转移 [12] - 严格的客户认证是一大难关,若更换原材料供应商需客户同意并经过验证、生产等流程,肯定会有影响 [12]
实探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原材料告急、已限制出货、员工将“上四休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3:48
事件核心影响 - 荷兰政府干预导致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 [1] - 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贸易商确认库存不多,未来可能涨价 [1][5] - 母公司闻泰科技回应称中国区正展开“独立自救”,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客户需求 [1] 生产运营现状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是旗下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 [2] - 工厂停止出货已超过一周,但生产似未完全停止,仓库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仓库快堆不下 [5][7] - 因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部分岗位调整为“上四休三”,加班时间从每月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 [7] - 东莞工厂目前仍有一定原材料库存,但供应已出现阶段性紧张,原材料按当前排班预计只能用到12月底 [7] 产业链与市场反应 - 贸易商及客户从外地连夜赶赴工厂蹲守求货,但无法提货,厂方未给出明确说法 [4][5] - 安世半导体分销商证实自国庆假期后开始限制出货,当前手中安世相关产品库存不多 [5] - 东莞工厂承担安世半导体全球约70%的产品封装任务,其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位于欧洲 [7] 行业影响分析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担忧安世半导体芯片库存通常只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认证和产能提升需数月时间 [8] - 工业与消费类客户可较快转用国内替代产品,但车规级客户因认证壁垒高,短期内将承受更大压力 [8] - 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从2019年第11位稳步上升至第3位,并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一 [7] 供应链本土化挑战 - 闻泰科技主要区域市场中,中国区域收入占比高达48.17%,欧洲区域仅为21.72% [10] - 公司正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依托控股股东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 [10] - 供应链“中国化”难点在于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环节在欧洲,技术转移复杂且欧洲工厂未必配合,更换原材料供应商需经过客户同意及验证流程 [11] - 安世半导体正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管制豁免,但关键问题“何时恢复供货”目前仍无明确答案 [11]
实探风波中的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原材料告急、已限制出货、员工将“上四休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1:51
事件影响 - 荷兰政府干预导致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 [1] - 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贸易商确认库存不多,未来可能涨价 [1][6] - 工厂仓库入库量持续大于出库量,仓库接近堆满 [8] - 工厂部分岗位加班时间从每月七八十小时调减至四五十小时 [8] 供应链与生产状况 -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是旗下最大封装测试基地,占地约10万平方米,员工约4000人,承担全球约70%的产品封装任务 [2][8] - 供应链受阻影响已传导至生产端,因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调整产能 [8] - 东莞工厂目前仍有一定原材料库存,但供应出现阶段性紧张,原材料按当前排班预计只能用到12月底 [8] - 有贸易商及客户从外地连夜赶至工厂蹲守求货,但无法提货 [6] 公司应对与市场地位 - 母公司闻泰科技回应称中国区正展开“独立自救”,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以保障客户需求 [2][11] - 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从2019年第11位上升至第3位,并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一 [8] - 根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主要区域市场中,中国区域收入占比高达48.17%,欧洲区域为21.72% [11]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表示,安世半导体芯片库存通常只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认证和产能提升需数月时间 [9] - 工业与消费类客户可较快转用国内替代产品,但车规级客户因认证壁垒高,短期内将承受更大压力 [9] - 供应链“中国化”面临挑战,安世半导体核心设计与晶圆制造位于欧洲,技术转移复杂且欧洲工厂未必配合 [12] - 更换原材料供应商需客户同意并经过验证、生产等流程,会产生影响 [12] 未来展望 - 安世半导体正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管制豁免,并动员一切资源减轻影响,但何时恢复供货尚无明确答案 [13] - 闻泰科技已积极推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依托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 [12] - 此事已超出企业层面,最终解决方案将取决于官方层面的沟通与决策 [13]
瑞迈特(301367) - 2025年10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7 17:4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1年,第一台多导睡眠监测仪于2003年上市,第一台CPAP睡眠呼吸机于2007年上市,于2022年11月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公司专注为OSA、COPD患者提供全周期(诊断-治疗-慢病管理)、多场景(医疗机构-家庭)的整体治疗解决方案,是国内家用无创呼吸机及通气面罩龙头企业 [2] - 公司是第一家无创呼吸机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国内上市公司,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NMPA、FDA、CE等多国认证 [2] - 公司产品线布局完善,覆盖家用、医用、耗材及慢病管理平台,主营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机、制氧机等 [2] 研发实力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66项国内有效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16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404项、国内外观设计专利146项 [3] - 公司拥有海外授权专利共计266项,包括美国专利45项、欧洲专利38项、欧盟外观专利63项、土耳其专利20项、日本专利22项、澳大利亚专利6项、印度专利18项 [3] 市场策略与渠道规划 - 国内线上渠道实现平稳过渡,线上自营平台将推行多型号产品同步销售,线下渠道将布局与线上差异化的产品型号以实现协同与补充 [4] - G3 X型号无降噪棉呼吸机已具备美国FDA准入资格并完成医疗报销码备案,自2025年7月起已批量进入美国市场并计划逐步放量 [4] - 欧洲云平台已建设完毕,随着代理商接入,公司将实现从非主流医保市场到主流医保市场的跨越 [5] 财务表现与供应链 - 毛利率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成效和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较高的耗材占比提升,后续毛利率预计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6] -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国内供应链安全可控,技术自主性和成本优势显著 [7] 核心竞争力 - 公司聚焦呼吸健康领域20多年,深刻理解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监管法规,拥有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具备出色的全球市场进入能力,产品已进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医保市场 [7] - 拥有专业成熟的知识产权部门,在全球主流市场及多个国家针对产品均有专利及商标布局 [7] - 自2023年正式启动海外本土化,深入本土市场,吸纳国际化人才,以提升全球运营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