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

搜索文档
月季花开,添彩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7 09:1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邯郸市七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月季产业,拥有上千亩种植基地[6][7] - 公司早期以金叶榆、国槐等苗木为主,后转型重点发展月季产业[7][8] - 目前年产盆栽月季等花卉苗木2000多万盆,年繁育月季优质小苗超2000万株[13] 产品与技术 - 从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引入上千个月季品种,筛选出约50个适合中国本土的优质品种[10][11] - 自主培育出"七彩邯韵"、"七彩红"、"七彩攀越"等17个实验新品种[11] - 采用智能化种植技术,实现水肥系统远程控制、智能温控及潮汐灌溉等[12] - 建立10多个全国性测试站点,针对不同气候区优化月季品种适应性[10] 市场与销售 - 产品已推广至全国80多个城市,应用于城市景观绿化[13] - 通过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和社交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12] - 产品定价高于市场均价,因具备低维护(1平方米仅需1棵)、长寿命等特性[13] 国际合作与研发 - 与法国玫昂国际月季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引入其严苛育种标准[10] - 成立景观月季育种实验室,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指导研发[11] - 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融合父本母本优良基因培育新品种[11] 社会效益 - 流转土地上千亩,带动3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14] - 通过土地租金、工资、分红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14] - 助力肥乡区举办两届月季文化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14]
菏泽|双花竞放,“花样菏泽”更靓丽
大众日报· 2025-05-07 09:00
花卉产业升级 - 菏泽市推动花卉产业从牡丹"一枝独秀"发展为牡丹、芍药"双花竞放",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年产鲜切花超1.2亿支,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 [5] - 通过设立专业赛区、权威评审机制、品牌推广支持等措施提升行业标杆,评选出10个金奖、15个银奖、20个铜奖 [2][3] - 首发展示多款未上市芍药新品种如"迎夏粉""金系腰",为种植户提供前瞻性品种参考 [2][3]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优化 - 采用温控、光照调节等反季节催花技术,将芍药鲜切花供应期从春节延续至七夕节 [4] - "菏泽—鄂州"全货机鲜花航班实现24小时覆盖全国80%主要城市,配送时效提升2倍,花期延长30%,预计每年为花农增收超亿元 [4] - 展览展示智慧农业、专用肥料、采后保鲜技术等创新成果,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3] 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 - 插花艺术与产业融合,特邀中国插花协会大师以芍药为核心创作高端艺术作品,拓展应用场景 [3] -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销售网络,产品畅销北上广深及日韩、东南亚地区 [4] - 形成覆盖居家消费、健康产业、文化旅游等多元需求场景的多维产品矩阵 [5]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 推出5条特色赏花线路串联水浒好汉城、浮龙湖等景点,打造"赏花海、品非遗、游古城"沉浸式体验 [4] - 花朝节期间国风巡游、集体婚礼等活动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4] - 芍药产业链带动万人就业,鲁西新区花语汐种植基地高峰期日用工超500人,人均日收入达260元 [4]
Z世代重塑鲜花消费逻辑——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⑤
河南日报· 2025-05-07 07:19
Z世代消费行为对鲜花行业的影响 - Z世代独特的购物观念和消费行为正在重塑鲜花行业的运作方式 [1] - 河南省鲜花产业通过盲盒和网络购物等创新模式挖掘Z世代情感经济潜力 [1] 拆盒经济与鲜花盲盒的流行 - 鲜花盲盒价格亲民(如13.9元60枝),包含向日葵、康乃馨等多种花材 [2] - 郑州"花深情"花店推出百元轻奢盲盒,近30朵粉色系花材搭配,主打情感消费 [2] - 社交平台(微博、抖音、小红书)上拆盲盒视频受欢迎,推动花卉市场热潮 [2] - 商家利用用户生成内容和口碑传播扩大品牌影响力 [2] 直播电商对花卉消费的重构 - 直播电商为花卉产业提供新销售途径,如南阳月季种植基地的"云赏花"体验 [3] - 直播间通过花语解析、栽培技巧竞猜等互动构建虚拟社区共情场 [3] - 消费行为升维为文化社交仪式,提升花卉产业附加值 [3] 文化元素与花卉产业的融合 - Z世代对传统文化(如洛阳牡丹)情有独钟,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4] - "洛阳礼物"推出牡丹种植体验盲盒,结合种植乐趣与文化意义 [4] - 花卉产业推出牡丹主题明信片、书签等文创产品,丰富经济内涵 [4] - 河南花卉种植面积达264万亩,年产值突破180亿元 [4]
从山间花海到文旅盛宴——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④
河南日报· 2025-05-06 07:23
赏花经济发展模式 - 西峡县老界岭景区通过山茱萸、紫荆花、杜鹃花等花卉资源,探索出"以花为媒,以景为引"的发展模式,吸引大量游客[1] - 当地民宿在花期期间(清明节至国庆节)客流不断,"五一"假期房间提前半个月被订满[1] - 鱼库村在林间套种大叶百合发展林下经济,既解决65个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带动民宿生意[2] 赏花经济带动效应 - 洛阳牡丹文化节通过10项主题活动、35项联动活动,将"赏花游"升级为"全域游",游客消费从观赏转向文化体验[4] -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72%[4] - 赏花经济推动乡村建设与生态美化相结合,形成"赏花+"项目,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1] 产业融合创新 - 洛阳各景区以赏花为主线,通过文旅融合促进消费,推出"牡丹仙君"互动、"河洛飞花"市集等创新形式[4] - 游客消费黏性显著增强,部分游客因丰富体验而延长停留时间[4] - 经济林套种花卉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1][2]
幸福花开小河边
人民网· 2025-05-03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小河边村凭借玫瑰花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联农带农富农效益明显,其经验在云南全省获得推广 [13] 分组1:小河边村玫瑰花产业现状 - 村里种植可食用玫瑰3500多亩,建有30家玫瑰加工厂,有100多家个体经营户,2024年全村玫瑰花产业综合产值超1亿元 [5] - 2024年“520”玫瑰花节期间,三天进村游客超9万人次,2023年上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10][11] - 截至目前,在弥勒市城区和主要景点开设12家玫瑰系列产品直营店,成为可食用玫瑰收购加工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市可食用玫瑰种植超5000亩 [13] 分组2:村民收益情况 - 鲜花9 - 16元/公斤,一亩地一年可采两吨,村民不外出打工也能过上好日子 [1] - 1公斤干花最高卖200元,杨雪松一年守在村里有100多万元收入 [3] - 全村95%的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 [5] 分组3:产业发展历程 - 2013年前基本无产业,村民靠外出务工谋生,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 [5] - 村小组党支部组织考察后决定种可食用墨红玫瑰,党员带头试种、跑市场,第二年种植户增到100多户 [7] - 党员带头引进烘干机和冻干机加工干花,弥勒市党委政府协调金融机构授信、组织办理工商登记 [7] - 2022年成立村集体公司,引领规模化种植、加工,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发40余个玫瑰系列产品 [9] 分组4:未来展望 - 2025年小河边村玫瑰花综合产值将达1.5亿元 [13] - 弥勒市委提出打造全国知名玫瑰花全产业链示范区,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玫瑰庄园经济 [13] 分组5:云南花卉行业情况 - 截至202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花农19万户,花卉农业产值约480亿元,花农收入99亿元,同比增28% [14] - 食用玫瑰种植面积6.2万亩,产量2.6万吨,“鲜花饼”品牌享誉全国,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 [14]
花聚中原 通达八方 ——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②
河南日报· 2025-05-03 07:27
美丽的鲜花,已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用鲜花装点美好生活,承载着人们的"诗和远方"。鲜花如何飞入 寻常百姓家? "以前,通过快递从昆明邮购鲜花,包装盒里面配有冰袋,收到时品相也不错。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 昆明鲜花,价格还实惠。""五一"假期,郑州市民刘刚来到陈砦花卉双桥基地,花香扑面而来,各类花 卉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我手里这束'自由玫瑰'10支18元。同样品种,花头、花型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市场商户高洪昌一边 忙着整理鲜花货柜,一边为刘刚介绍,"这里的鲜切花都是从昆明通过冷链运输点对点直达市场的,隔 日达,方便快捷,全程冷链能够保证鲜花的新鲜度。" 随着"互联网+""智能+"稳步推进,花卉交易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及花卉零售和物流创新形式层出不穷, 智慧物流、远程交易广为应用。网络花店、直播带货等线上交易催生花卉供应链、消费链的重构,花卉 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除了鲜切花业务,高洪昌还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园艺公司,从事花卉租摆业务,以服务企业为主,覆 盖郑州及周边区域。"客户无需承担养护风险,枯死的植物由我们免费更换,成本比自购低30%— 50%。"高洪昌说。 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区的种植基地,高洪昌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台湾青年在大陆书写青春奋斗故事
新华社· 2025-05-02 09:09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台湾青年在大陆书写青春奋斗故事 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从八闽山水到"芙蓉国"里,一群群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广袤天地间挥洒青春。攻 关高精尖医疗科技,瞄准"花团锦簇"海内外市场,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 充满机遇的热土上,两岸青年的梦想交织碰撞,携手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时代华章。 用"心"守护生命防线 苏州大学的人工器官研究所徐博翎教授的实验室里,心跳的节奏被量化为精密的数据流。这位来自台湾 的科学家带领团队研发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为急重症患者带来希望。 2013年,取得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博士学位的徐博翎,受聘全职担任苏州大学教授、人 工器官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她创立了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多器官生命支持平台。 "我想为医护人员打造与死神搏斗的武器。"谈及创业初心,徐博翎坦言,将研究成果落地,实实在在地 解决急重症病人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国家对于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大力扶持和 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予了徐博翎最终选择创业的底气和信心。 如今,心擎医疗的三款人工心脏和人工心肺已开展临床应用,其中第一款 ...
国色天香的“进化密码”——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①
河南日报· 2025-05-02 07:57
提起牡丹,人们想到的词是国色天香、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等。但最初的野生牡丹,均是单瓣且花色单 一的。 那么,牡丹是如何演化成如今的样子呢?4月30日,洛阳国家牡丹园种质资源繁育圃内,一项正在为牡 丹"点蕊"的工作给出了答案。 "我们做的杂交授粉,就是牡丹新品种培育的开端。"国家牡丹园高级工程师闫三妮介绍,我国栽培牡丹 的历史久远,以前培育新花色主要是通过牡丹的自然变化和人工嫁接,如今则采取定向杂交技术。 花开期,是牡丹育种的关键期。每到此时,闫三妮便会来这里"点蕊"。 三天前,她就用镊子把一片尚未盛开的牡丹母本的黄色雄蕊去除干净,并套上标有日期的袋子。 "'去雄'是防止自花授粉,套袋则是避免串粉。"闫三妮说,"今天,保留下来的雌蕊已经分泌黏液,就可 以按之前设计的杂交方案,将另一种牡丹雄蕊上的花粉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完成杂交授粉。" "首先,要牢牢守住花卉品种里中国基因的重要地位。"国家牡丹园副主任赵国栋说,文献记载,中国人 选育观赏性植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市场上流行的很多花卉,有相当多的品种,其基因来自中 国,这对世界花卉发展也是一种重要贡献。 "然后就要经历一个杂交品种从产生种子、种子发芽生根开花 ...
繁花经济 要颜值更要产值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河南花卉产业现状 - 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产业发展优势,拥有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鄢陵蜡梅、周口荷花"五朵金花" [1] - 截止2024年底,河南花卉面积达136.3万亩,从业人员55.1万人,花卉市场168个 [15] - 花卉产业存在生产水平有待提高、交易模式亟待完善等问题 [1][15] 南阳月季产业 - 南阳是全国最大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拥有15.5万亩花田,年出圃16亿株苗木,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 [2][4] - 南阳金鹏月季公司通过研发月季树使单株售价翻倍,并打造"月季大卖场"展示窗口,实现从销售苗木到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型 [2] - 产业面临二产加工能力薄弱、三产融合不足的挑战,专家建议深挖月季在药用、食用及工业领域的潜力 [4] 洛阳牡丹产业 - 洛阳已开发出牡丹画、牡丹瓷、牡丹籽油等15大系列500多种产品 [7] - 洛阳祥和牡丹公司通过新设备使牡丹花茶烘干效率翻倍,减少损耗 [7] - 洛阳宝芳生物科技开发出20余款牡丹类化妆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8] 鄢陵花木产业 - 河南四季春园林公司通过15年育种研发"四季春1号"紫荆树,售价达同规格苗木10倍 [9] - 该公司拥有12个《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自主知识产权紫荆新品种数量占全国85.7% [9] - 线上交易占比不足两成,鄢陵正推动与花易宝平台合作并建设花木数智化平台 [12] 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从"种植热土"向"产业蓝海"跨越,延伸产业链至二产、三产 [4] - 从"遍地开花"到"精品绽放",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8] - 从"苗木大集"到"智慧花谷",利用电商和数字化平台升级交易模式 [12] 专家建议 - 打造郑州为全国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强化市场流通枢纽地位 [13] - 发展"数字农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赋能产业链各环节 [13] - 建设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库,提高品种自给率 [15]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研发花卉衍生品,创新营销模式 [16]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5月在京举办 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3:46
"2025花开北京北京月季文化节"以门头沟区为主会场,东城、西城、海淀、丰台、大兴、密云、通州等区为分会场, 将"花"元素贯穿始终,融合历史、文化、科技、艺术、产品等元素,举办月季精品展览、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 节"、园艺市集、月季及衍生产品展销等系列特色生态文化活动,创新推出"月季+非遗传承""月季+国潮文创"等综合体 验模式,与周边商圈联动,激活消费新潜能。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吕少威 徐婧)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将于5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办,系大会举办 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这是记者29日从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国际月季研究与栽培学术研讨会,简称国际月季大会,由国际月季园艺学会主办,是全球月季界集科学研究、学术交 流、品种展示和宣传推介于一体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已在美国、法国、以色列、 日本、德国等月季科研领先国家举办了八届。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多方努力下,中国成功获得第九届国际 月季大会举办权,展现了国际月季界对中国月季科研水平和产业发展的认可。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一级巡视员、北京花卉协会会长、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组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