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搜索文档
 迄今为止,2025年全球5大音乐交易盘点:从4.5亿美元到10亿美元
 36氪· 2025-07-18 11:14
 2025年上半年音乐产业交易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宣布的前五大音乐交易包括三项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最小交易为4.5亿美元 [1]   - 泰勒·斯威夫特回购母带版权的交易虽受媒体关注但未进入前五,价格低于前五大交易 [1]   - 2024年音乐行业重大收购包括索尼音乐12.7亿美元收购皇后乐队曲库、黑石集团16亿美元收购Hipgnosis Songs Fund等 [1]     音乐产业融资新趋势   - 资产支持证券(ABS)成为音乐版权融资主流方式,2025年前五大交易中有两笔采用ABS模式 [2]   - 自2022年以来Concord、Kobalt等多家公司通过ABS融资,版权作为抵押品的模式日益普及 [2]   - 标普全球指出流媒体版税增长使音乐资产更适合证券化,预计未来ABS交易将持续增加 [16]     2025年前五大音乐交易详情    Concord ABS融资   - Concord通过ABS筹资16.5亿美元,用于偿还17亿美元债务及企业用途 [4]   - 该公司2022-2024年累计完成13.69亿美元ABS融资,用于收购Round Hill等标的 [4]     Pophouse曲库收购   - 瑞典Pophouse融资13亿美元(含10.8亿美元私募基金),30%资金已用于KISS等艺人版权合作 [6]   - 公司战略聚焦通过提升超级粉丝比例(如5%至6%)使曲库价值增长10% [6]     华纳音乐集团合作   - 华纳与贝恩资本建立12亿美元合资企业,共同收购录音和词曲版权 [8][9]   - 华纳另以4.5亿美元收购Tempo Music多数股权,后者已投资超10亿美元于Wiz Khalifa等艺人曲库 [14][15]     HarbourView融资   - HarbourView通过ABS融资5亿美元,用于跨媒体领域投资 [12]   - 公司成立以来收购70+跨流派曲库,并投资MACRO等制作公司 [12]     其他值得关注的交易   - 索尼音乐未披露金额收购Hipgnosis Songs Group,交易规模明显小于前五大 [3]   - Create Music Group先后收购deadmau5曲库和独立厂牌K7 [3]
 万字解读:稳定币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应用案例
 36氪· 2025-07-18 09:57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是一种锚定法定货币或真实资产的加密货币,旨在保持价格稳定,适合作为日常交易媒介[4]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美元,2024年主要稳定币链上交易总额达32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万事达卡总和[10]   - USDT和USDC合计占据80%-85%的市场份额,成为主流稳定币[6]     影视领域应用   - 案例:科幻电影《Braid》通过代币众筹170万美元,使用USDT/USDC降低投资风险[15]   - 案例:《Zero Contact》以NFT形式发行电影,粉丝通过稳定币购买并获得收益分红[16][17]   - 应用模式:融资代币化、智能合约自动分账、影院稳定币支付[20][21]     音乐领域应用   - 案例:Audius平台使用USDC实时结算音乐人收入,分成比例高于传统平台[27]   - 案例:歌手Grimes通过NFT拍卖收入600万美元,主要用稳定币结算[29]   - 应用模式:版税自动化分配、粉丝打赏与数字藏品交易[31]     游戏领域应用   - 案例:Axie Infinity允许玩家将游戏代币兑换为USDC提现[37]   - 案例:Decentraland等元宇宙游戏用稳定币交易虚拟土地和NFT资产[39]   - 应用模式:游戏内支付、跨平台资产流通、经济系统稳定器[43]     艺术品领域应用   - 案例:佳士得拍卖NFT艺术品接受稳定币支付,单笔成交超6900万美元[48]   - 案例:OpenSea平台USDC成为第二大NFT交易代币[50]   - 应用模式:跨境拍卖支付、NFT定价基准、碎片化艺术品投资[52]     未来发展趋势   - 监管框架明确化将推动合规应用加速,如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60]   - 技术进步将提升交易速度并降低手续费,改善用户体验[63]   - 与传统金融融合可能催生银行发行稳定币、文化平台对接稳定币支付等场景[65]
 知情人士:维珍音乐收购案遇阻 欧盟拟启动全面调查
 快讯· 2025-07-16 16:36
 交易概述 - 环球音乐集团旗下维珍音乐集团计划以7.75亿美元收购Downtown Music [1] - 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计划对该交易启动全面调查 [1] - 调查原因为担心交易可能对市场竞争产生影响 [1]   监管审查进展 - 在交易审查期间 维珍音乐原本需在特定周二前提出补救措施以回应监管担忧 [1] - 但该公司并未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相关方案 [1]
 索尼20250514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索尼集团(Sony Group Corporation)及其旗下各业务部门,如索尼金融集团(Sony Financial Group)、索尼音乐集团(Sony Music Group)、索尼互动娱乐(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等  - **行业**:娱乐(游戏、音乐、影视、动漫)、科技服务、成像与传感、金融服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方向 - **向娱乐业务倾斜**:过去几年业务方向显著向娱乐领域转移,娱乐业务占合并销售额约61%,且在经济衰退时展现出韧性,如新冠疫情期间 [1] - **实现创意娱乐愿景**:以长期创意娱乐愿景为核心,通过各业务协同创造无限现实,如跨业务合作将游戏IP改编为影视内容 [1][2][4]    各娱乐业务板块 - **游戏和网络服务**:PS5活跃用户和用户消费预计持续增长,带动稳定利润;网络业务因月活用户增长将实现营收和利润稳定增长;本财年工作室业务通过新游戏发布和已有内容成功实现进一步增长 [2] - **音乐**:加强在全球音乐市场的地位,提高盈利能力;通过维护与数字流媒体平台关系、拓展高增长市场、战略投资音乐目录等方式实现增长;FY24日本音乐业务成功将日本艺术家推向全球市场 [3] - **影视**:电影行业从疫情和罢工影响中恢复,未来有一系列新电影计划;动漫是重要增长驱动力,Crunchyroll付费订阅用户和服务不断扩展;跨业务合作是关键,如游戏IP改编影视 [4] - **动漫**:是索尼集团重要增长领域,通过多项举措扩大影响力和加强内容开发;预计2023 - 2030年动漫市场规模以高个位数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动漫流媒体市场以高10%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5]    科技服务和成像传感业务 - **娱乐科技和服务**:业务重点转向内容创作,扩展成像生态系统,关注体育娱乐等增长领域,如收购King Tracks增强体育数据利用能力;继续革新内容创作技术,如空间内容创作支持系统等 [7] - **成像和传感解决方案**:图像传感器是关键设备,预计手机图像传感器尺寸增大趋势将持续;通过引入新一代工艺和推出差异化传感器实现业务增长;控制资本投资,探索多种选择;在工业设备和社会基础设施相机及传感器业务保持稳定利润,汽车传感器业务追求中长期增长 [7][8]    财务业绩和展望 - **FY24业绩**:不含金融服务业务的合并销售额为12,043.9亿日元,营业收入为1,276.6亿日元,均创历史新高;含金融服务业务的合并销售额为12,957.1亿日元,营业收入为1,407.2亿日元,净利润为1,141.6亿日元 [9] - **FY25展望**:持续经营业务销售额预计为11,700亿日元,营业收入预计为1,380亿日元(未考虑美国关税影响);考虑关税影响后,营业收入预计为1,280亿日元,净利润预计下降13%至930亿日元;各业务板块有不同的营收和利润预测 [11] - **美国关税影响**:GNNS、ETNS和INSS业务受影响,预计通过战略库存储备、调整产品运输分配、提高产品价格等方式将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控制在100亿日元以内 [11]    资本分配和股东回报 - **资本分配**:战略投资预算1.8万亿日元和资本支出预算1.7万亿日元保持不变;根据业务环境灵活调整资本分配计划 [17][18] - **股东回报**:FY25设立250亿日元股票回购计划,提高股息增长速度,每股股息同比增加5日元至25日元 [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金融服务业务分拆**:计划在10月执行金融服务业务部分分拆,分拆前该业务财务结果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列为终止经营;分拆时进行会计处理,将金融服务业务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一次性转入终止经营损益,不影响持续经营业务利润和现金流 [9][10] - **第五个中期计划进展**:FY24集团经营收入增长23%,经营收入利润率为10.6%;考虑关税影响后,FY25两年累计平均增长率为11%,经营收入利润率为10.8%,有望实现中期计划目标 [17] - **新业务成果**:2024年4月索尼热技术公司的人体降温设备销售同比增长,业务已确立;索尼加速平台(SAP)通过为企业提供硬件和工具进行孵化,创造新业务 [22]
 曾无人问津的港乐黑胶唱片,有些市场价已达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7-15 21:55
 宝丽金黑胶唱片的历史价值 - 宝丽金唱片承载港乐黄金时代记忆,展出许冠杰、谭咏麟、张国荣等巨星作品 [1] - 1992年绝版黑胶在二手市场平均售价达上万元,因发行量稀少且生产线停产 [3][6] - 许冠杰1975年专辑《天才与白痴》推动粤语流行音乐主流化,展出10个实体版本 [12]   黑胶唱片收藏市场特征 - 黑胶定价逻辑:与发行量、歌手知名度强相关,百万销量专辑反而不稀缺 [8] - 张国荣1977年首张EP《I Like Dreamin'》仅发行约200张,存世极少导致高价 [7][8] - 许冠杰"莲花乐队"时期个人专辑和张国荣首张EP被单独展示,体现顶级稀缺性 [7]   黑胶产业链现状与发展 - 黑胶生产线近年在中国多地(广东/河北/上海/北京)增加,形成完整产业链 [16] - ARS复刻黑胶系列通过母带还原技术提升音质,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 [14][15] - 年轻消费者将黑胶视为歌手周边产品,消费动机从音乐欣赏转向收藏展示 [16]   实体唱片文化复兴意义 - 黑胶唱片具备艺术品属性,其美学冲击力超越其他音乐载体 [6] - 实体唱片完整记录创作背景、音乐人信息等文化细节,提供数字音乐缺乏的温暖感 [16] - 展览推动粤语歌文化传承,让年轻群体接触港乐黄金时代的艺术成就 [3][14]
 AI时代的荒诞叙事:当音乐人不再是“人”
 36氪· 2025-07-15 18:10
 AI音乐人兴起 - 一批AI生成音乐人在Spotify等平台迅速蹿红 其形象、人设、封面及音乐均由AI工具生成 与人类创作者形成直接竞争[1][3] - 代表性案例包括乡村歌手Aventhis 三个月内发布3张专辑共57首歌曲 月度听众峰值达107万 目前保持99.1万 代表作《Mercy On My Grave》Spotify播放量超200万 YouTube播放量达161万[4] - 另一AI乐队The Devil Inside月度听众峰值近70万(当前52万) 代表作《Bones In The River》播放量超180万 并已推出官方周边商品[5][6] - AI乐队The Velvet Sundown在Spotify拥有114万月度听众 平台为其创建专属歌单 官网出售49款周边商品 单品最高售价超60美元[6]   平台推荐机制与商业化 - Spotify通过算法将AI音乐人植入官方歌单 给予平台认证和推荐 使其获得与人类创作者同等的曝光机会[3][11] - 平台"粉丝也喜欢"推荐栏中至少存在13位活跃AI音乐人 总计月度听众超410万人[11] - AI音乐人建立完整社交媒体矩阵 作品同步上线Apple Music、Amazon Music及YouTube Music等主流平台[11] - 部分AI音乐人如The Devil Inside在简介中坦承虚构属性 但多数未明确标注 导致听众难以辨别真伪[6][14][16]   技术生成与版权争议 - 技术分析显示Aventhis热门单曲《Mercy On My Grave》由Riffusion(65.9%)和Suno(26.5%)生成 AI总占比超90% 另一作品《I'm A Dead Man Walkin'》Suno占比达86.7%[19] - The Devil Inside代表作《Dust and Thunder》Suno生成比例达99.654% 近乎完全由AI创作[20] - Suno和Udio被美国大型唱片公司联合起诉 指控其训练过程未经许可使用版权音乐 两家公司以"合理使用"抗辩 正与唱片巨头秘密谈判使用权[23] - 美国版权局规定纯AI生成作品无法获得版权保护 仅人类主导表达元素的作品可获部分或全部版权 当前法律存在模糊地带[27][29]   行业影响与经济风险 - 生成式AI技术可能导致2028年音乐创作者24%收入面临风险 相当于五年累计损失100亿欧元 其中2028年单年损失达40亿欧元[31] - 2025年第一季度AI生成音乐在国内独立发行领域占比高达56.9% 主要影响生成端[33] - 主流平台如网易云音乐"天音"、酷狗音乐凌音引擎、QQ音乐TME Studio推出AI创作工具 但版权分配规则差异显著 网易云规定用户修改占比0–20%时权利全归平台[34][35] - 程序员利用AI工具生成歌曲《七天爱人》 单日版税收益超150元 并以5万元出售版权 反映低门槛变现趋势[36]   平台应对与行业立场 - Deezer平台每日AI生成曲目上传量超2万首(1月为1万首) 推出AI音乐标记系统 禁止全AI生成音乐进入算法推荐和人工歌单 并剔除对应版税结算[41][43] - 摇滚流媒体平台ROKK公开禁播AI生成音乐 允许用户举报并由人工审核下架[45] - 环球音乐集团(UMG)调研显示超七成用户看重艺术家真实身份与情感表达 强调AI应作为工具而非主角[49] - 澳大利亚制作人提议以AI反制AI 通过冒名上传分流收益 但该方案可能加剧问题[39]
 揽佬出海超越周杰伦,音综失落,下半年乐坛要彻底“卷”起来了
 36氪· 2025-07-11 08:24
 揽佬的全球热度与商业表现 - 歌曲《八方来财》融合孟菲斯说唱与岭南戏曲元素 稳居Spotify热门歌曲榜首 独特的"广式富贵"美学表达受到海外乐迷追捧 [2] - 揽佬月听众数飙升至310多万 超越周杰伦(2965万)成为中国歌手第一 也是唯一月听众突破300万的华语歌手 [3] - 《八方来财》全网播放量突破100亿次 Spotify播放量超3800万次 收入约百万元 国内平台红心点赞量合计超480万 流媒体版税收入达数千万级别 [7][11] - 全球巡演计划全面展开 欧洲、亚太、澳洲等多地巡演由不同主办方承办 商业回报可观 [14][16]   华语说唱行业现状 - 说唱行业上半年陷入疲软期 现象级音乐节缺席 嘻哈音乐节数量锐减 [16] - 《说唱2025》节目反响不及预期 导演异常动向引发猜测 赛程过半未诞生现象级作品 [18] - 选手与"黄金大魔王"对决结果引发争议 线下演出萎缩与线上内容遇冷双重困境 [20] - 《新说唱》系列仍具标杆地位 历届冠军发展轨迹显示节目含金量 但面临长视频环境挑战 [22]   短视频对音乐行业的影响 - 近年出圈爆款说唱多通过短视频平台实现病毒传播 如《野狼disco》《谢天谢帝》《八方来财》等 [21] - 揽佬不依赖综艺成名 凭借作品在短视频平台爆火 群众基础更好 商业自由度更高 [22] - 短视频造神速度加快 算法加持下音乐人可快速获得全球影响力 [22][23]   行业对比与趋势 - 揽佬海外影响力与GAI国内主流地位形成对比 显示不同发展路径的可能性 [20] - 华语音乐人全球市场展现潜力 为行业提供新想象空间 [23] - 综艺节目生命周期面临挑战 短视频平台正改变行业造星模式 [21][22]
 氪星晚报|越疆科技已申请多项机器人相关专利;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
 36氪· 2025-07-09 19:21
 星巴克中国业务竞购 - 星巴克中国业务潜在股权出售吸引近30家国内外私募股权机构提交非约束性报价,竞标估值区间为50亿至100亿美元,最终交易价可能接近区间上限 [1] - 星巴克当前市值约1080亿美元,中国业务贡献超8%全球营收,合理估值应在90亿美元左右 [1]   高德地图AR功能 - 高德地图正式推出AR打卡功能,通过AI技术与地图服务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打卡体验 [1] - 功能已面向所有用户全量开放,用户更新至最新版即可体验 [1]   越疆科技机器人布局 - 越疆科技发布六足仿生机器狗,补全"机械臂+人形+六足"的具身机器人平台建设规划 [2] - 公司已申请数百项专利,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涉及机器人、机械臂、电子皮肤等,大部分已获授权 [2]   抖音电商商家扶持 - 抖音电商九大扶持政策上半年累计为商家节省成本超140亿元,6月单月减负30亿元 [3] - 降低保证金政策为商家释放超150亿元可提现资金 [3]   网易云音乐BEATSOUL计划 - 网易云音乐推出BEATSOUL激励计划,包含"播放分成+云梯激励+年度奖金"三重支持体系 [4] - Beat作品与完整歌曲享有同等收益地位,专区交易全免佣金,年度Beat金曲评选最高单项奖金达5万元 [4]   郑州航空港区新公司成立 - 郑州航空港区翠湖建设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由中国中冶旗下中国五冶集团等共同持股 [5]   罡山科技融资 - 杭州罡山科技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业务平台技术升级与功能拓展 [6][7]   飞书AI产品 - 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将AI应用分为四个等级 [8] - 飞书知识问答达M3标准,飞书会议达M4标准,智能会议纪要可实现会中实时总结 [8]   中越班列运输 - 上半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货量同比增长283%,达18870标箱 [10] - 汽车零配件发运2528标箱(+100%),纤维板发运4580标箱(+398%) [10]
 华语乐坛最大的问题在哪?
 虎嗅· 2025-07-06 16:49
 音乐场景(Scene)的定义与重要性   - 音乐场景需要围绕特定风格形成完整生态系统,包括音乐人、场地、听众、媒体、产业链等要素形成闭环[1]   - 典型历史案例包括西雅图grunge、曼彻斯特madchester、底特律techno、纳什维尔country等文化现象[1]   - 南加州拉丁音乐场景具备电台、唱片店、全年音乐活动等完整生态,支持本地音乐人发展[2]     华语音乐场景现状   - 内地仅北京具备完整产业链和文化土壤,承载80%录音室作品制作[3]   - 北京拥有Livehouse、独立厂牌、音乐媒体等基础设施,形成从地下到主流的孵化路径[4]   - 其他地区缺乏持续性的音乐生态,重庆等城市仅有局部代表性艺人而非完整场景[3]     产业模式问题   - 资本集中投向偶像、综艺等快速变现项目,忽视中腰部音乐人基础设施支持[7]   - 主流音乐依赖网络爆款和选秀空降,缺乏从scene自然成长的上升通道[8]   - 演出市场呈现马太效应,头部艺人垄断资源,小型演出难以维持生计[11]     变现机制缺陷   - 流媒体平台分成杯水车薪,独立音乐人缺乏巡演、周边等多元收入渠道[10]   - 偶像周边经济依赖粉丝应援机制,与创作型音乐产品体系不兼容[11]   - 短视频平台算法黑箱导致创作者丧失议价权,无法形成可持续生态[17]     国际对比与产业差距   - 美国音乐产业呈金字塔结构,各层级均有对应变现渠道和成长路径[14]   - 英国通过Music Export Growth Scheme等政策系统性扶持音乐人出海[19]   - 中国录音音乐市场全球占比仅5%,远低于英国10%的份额[23]     核心矛盾   - 行业根本问题在于产业结构缺陷,而非创作水平或审美能力[25]   - 缺乏地方性场景导致无法孵化多元化风格,音乐人难以持续生存[26]   - 需建立类似西雅图、曼彻斯特的本土音乐孵化中心才能实现生态繁荣[26]
 《决胜巅峰》携手华流音乐先锋,探索“游戏+音乐”出海新路径
 新京报· 2025-07-04 10:55
 游戏与音乐合作   - 《决胜巅峰》与蔡徐坤合作推出主题曲《RIDE OR DIE》,标志着"游戏+音乐"文化叙事策略的全球化尝试 [1]   - 歌曲采用实验摇滚风格,节奏与MOBA游戏战局变化高度契合,副歌部分呼应"逆境翻盘"主题 [4]   - 歌词"他们想剪断我的翅膀/我却无惧坠落"精准刻画电竞选手及Z世代对抗命运的精神内核 [4]     游戏市场表现   - 《决胜巅峰》全球月活用户突破1.1亿,注册用户超15亿,在35个国家登上应用商店畅销榜首 [5]   - 游戏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已成为"国民级游戏",展现强劲出海能力 [5]     音乐人市场影响力   - 蔡徐坤新单曲《Dead man》在B站获230万播放量,QQ音乐登顶榜单,显示创作能力获认可 [5]   - 其流媒体听众35%来自欧美市场,音乐内容逐步适配国际舞台 [5]     文化传播价值   - 合作歌曲反向塑造游戏叙事场,强化玩家对《决胜巅峰》"逆袭成长、永不服输"价值观的认知 [5][6]   - 歌曲成为电竞世界杯精神载体,传递中国数字文化自信与年轻世代的情感语言 [7]   - 合作体现文化出海新范式:注重情绪深耕而非简单复刻,回应全球用户普遍情感结构 [7]     行业意义   - 案例展示中国数字娱乐企业成功出海,同时推动华流文化国际化表达 [7]   - 电竞世界杯作为首届沙特电竞赛事官方项目,合作歌曲将见证数字文化全球化新篇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