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着力指导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在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通报中明确指导推动地方因地制宜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 [2][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特别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6] - 政策推动生物制造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 行业进入政策明晰、支持具体的加速发展阶段 [6][7]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生物制造被视为轻工业升级的重要部分 重点覆盖塑料制品和包装、纺织服装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家居日化与化妆品工业、皮革与造纸工业等领域 [6] - 生物技术通过原材料革命、过程革新、功能化升级、产业链安全等维度推动轻工业从资源消耗型和成本竞争型旧模式转向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新范式 [6] - 产业服务平台聚焦未来食农、绿色化工、大健康、美妆个护等上下游领域聚合发展 [1][10] 技术应用与转型方向 - 生物制造技术具有绿色、高效、精准特性 系统性推动轻工业转型升级 [6] - 政策支持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融合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 - 低空经济领域同步推进政策规制 深化装备研制应用和基础设施布局 拓展应用场景 [4]
以全域党建赋能产业升级 润州激活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镇江日报· 2025-09-22 07:40
组织体系建设 - 构建“点、块、链”协同发力的立体化党建新格局,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1] - 打造“红链润企”党建品牌,成立4个重点产业链联合党委,建立1个非建制园区党委和13个市级产业项目功能型党支部[1] - 项目建设吸纳党员骨干37名,推行“链长+链主”负责制以保障13个市、区级重点项目[1] 党建联建活动 - 以核心企业党组织牵头组建“链上”组织并开展活动,发挥党建在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引领作用[2] - 聚焦电子通信、文旅、食品等特色产业,邀请上海市普陀区、闵行区50余家企业来润州考察调研[2] - 促进产业链集聚,吸纳132家职能部门、垂管单位及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2] 企业服务机制 - 组建“润心办”红色服务团,吸纳职能机关、律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20余家单位,让政策资源直达企业[3] - 组建8支党员招商突击队,广泛吸纳街道社区青年干部及联建单位党员100余人,每月开展走访1-2次以掌握企业需求[3] - 建立“吹哨应哨”快速响应机制,推行红色帮办服务,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50余次[3] 招商引资成果 - 各党员招商突击队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重点赛道,累计外出招商200余次,本地接待企业400余次[3] - 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8个[3]
北京民政局:取缔“中国低空经济联盟”
观察者网· 2025-09-16 20:32
日前,一则关于低空经济领域的官方公告引发行业反思和关注。 8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取缔"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的公告》,公告称,"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 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及《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之规定,我局于2025年8 月22日对"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依法予以取缔。 根据《中国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以及百度百科词条信息,"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成立于2024年8月3日,由民航数据、民航局二所、民航飞行学院、沃飞长 空、九洲空管、时的科技、亿航智能、航天南湖、中交遥感等100多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共同发起并在北京成立,旨在围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空域开放和航 线规划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培育生态,制定行业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协助有关部门制定行业规则。 2024年10月中旬,该联盟还曾在北京举办"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包括成员企业"大佬"在内的1500多名国内外行业人士参与讨论。 该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名为罗军,负责联盟日常运作,并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对于激活中国立体空 ...
年内打造100个示范应用场景!东莞发布低空产业新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20:04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正式发布《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四大方面提出14条举措,以构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 [1] - 低空经济被列为东莞八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当前处于产业培育初期,政策旨在系统规划发展路径和方向 [1] - 政策借鉴广州、深圳、成都等先进城市经验,力破产业基础、应用场景、支撑体系、区域协同等方面的发展掣肘 [1] 基础设施支持 - 支持低空起降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投资新建通用机场最高可获500万元补贴 [1] - 鼓励社会资本布局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等信息基础设施,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的年度补贴 [1] - 支持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加速形成“软硬基建”协同发展生态 [1] - 推进市级管控平台建设,争取实现莞深跨市协同,并加快低空智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 - 鼓励国企、大型园区及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布设低空设施,力争一年内建100个基础设施 [2] 应用场景拓展 - 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已涵盖528家相关企业,全国70%的无人机零配件产自东莞 [2] - 根据《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将围绕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等打造28个应用场景,积累37个机会应用场景 [2] - 支持开通市内、跨市及莞港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并支持低空政务场景应用,鼓励政府购买巡检巡查、应急救援等服务 [2] - 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推广低空应用场景,每个镇街(园区)推出至少一个示范场景,全市年内打造100个以上应用场景 [3] - 目标到2027年打造各类低空应用场景不少于150个,整机制造企业突破30家 [3] 产业链与空间布局 - 政策针对低空装备制造、维修维护、检验检测项目落地、企业增资扩产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以加快补链强链 [2] - 计划近期挂牌建设8个低空产业园区,以集聚区为核心挂牌建设低空示范产业园 [3] - 在全市构建“综合集聚+特色载体”的空间布局,以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3]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47
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470.30亿元,同比增长9.8% [1] - 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4.4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3% [1] - 增速高于广东省及广州市整体经济增长水平 [1] 数字经济未来增长预测 - 2025年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3] - 2025年占GDP比重将超过15% [3] 低空经济发展态势 - 集聚企业超4000家(全国第二),其中核心企业约65家 [3] - 创新专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 正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领先城市之一 [3] 人形机器人产业现状 - 当前处于"跟跑"阶段,具备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基础 [3] - 电子信息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稳固 [3] - 国资国企资源厚实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 - 聚焦"研发+制造+应用"终端产品 [3] - 通过搭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训练场、示范区及通用母平台 [3] - 3-5年培育稳固产业链群生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跨越 [3] 具身智能产业战略定位 - "十五五"期间需培育人形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成为新支柱产业 [4] - 广州在具身智能赛道需保持领先地位 [4]
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发挥功能性国企平台作用 打造低空“四张网”
快讯· 2025-07-23 20:08
公司战略定位 - 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功能性国企平台 肩负构建上海市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和引领产业生态发展的使命 [1] - 公司以构建低空"四张网"为核心发展框架 通过商业场景闭环和工业测试布局双轮驱动发展 [1] - 公司采取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支撑模式 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实施 [1] 业务发展重点 - 公司核心任务是构建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重点建设低空"四张网" [1] - 公司发展驱动力来自商业场景闭环实现和工业测试布局完善 [1] - 公司通过产业生态协同方式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1]
什么是低空经济?(财经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36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 飞行背包助力消防员快速抵达高层失火阳台 提升救援效率 [1] - 配送航线使荔枝等生鲜产品快速翻山越岭送达消费者 [1] - 农业无人机大幅提升喷洒作业效率 传统人工需1-2天的工作可"分分钟"完成 [1] - 低空经济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救援 城市安防 农林植保 旅游观光 电力巡检及物流配送等领域 [1] 低空经济定义与特点 - 低空经济是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空域内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1] - 以民用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 涵盖载人载货等作业场景 [1] - 不同于单纯的无人机/eVTOL/直升机产品 而是带动多领域融合发展的产业业态集合 [1] 低空经济价值 - 显著提升经济社会活动效率和用户体验 [1] - 构建低空交通网络可有效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 [1] - 促进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 拉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 [1] - 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 促进协调发展 [1] 低空经济发展建议 - 需城市规划预留低空交通设施空间 与传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2] - 推进产业链优化合作 加强物流/农业/旅游/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开发 [2] - 通过产教融合等形式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2]
无人机足球赛即将登陆申城 上海加速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7-12 21:06
博览会概况 - 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23日—2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参展商近300家,预计吸引超5万人参观 [2] - 展会将展示19件全球首发和25件全国首发产品,并举行30多场论坛活动 [2] - 博览会聚焦低空基础设施、制造与配套服务等产业链,以及低空交通运输、城乡管理等应用链 [2] 活动内容 - 展期将举办30余场国际级、全国性活动,涵盖金融、人才、技术、标准、政策等生态要素 [2] - 展出场景包括公共安全、消防应急、航拍测绘、农林植保等,展示低空经济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2] -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将主办"2025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比赛现场超2万平方米 [3] 低空经济产业 - 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需求为"产业、生态、场景",通过展览、论坛、赛事等形式加速场景落地 [3] - 国信证券研报预测,国内旅游观光和通勤场景将分别带来2.4万架和8.5万架eVTOL需求,整机存量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4] - 上海市计划到2027年建立完整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达500亿元以上 [4]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 五大重点园区产业落地结硕果
北京商报· 2025-07-11 13:51
创新政策与金融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_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_3% [4]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2024年达156_05万亿元,占全市70_3% [4] - 首创"双管家""四创"服务机制,发布"金开十条""金科十条""金服十条"及"服务北交所十条"政策 [4] - 丽泽金融商务区落地50多个创新案例,包括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互换交易和"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 [5] 特色产业与人才引进 - 房山区获批北京市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纳入11个储能电站试点项目 [6] - 全国高校绿色能源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聚集4所高校19个专业及200余名专业人才 [6][7] - 延庆区引进杨凤田院士团队设立北京氢能航空创新研究院,联合北航等共建重点实验室 [8] - 延庆园区与13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氢能飞机、低空安全等技术研发 [8] 消费场景与产业转型 - 首钢园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举办近千场国际活动 [9] - 首钢园打造聚落式会展场所,承接滑雪大跳台世界杯、WTT中国大满贯等国际赛事 [9] - 丽泽金融商务区推出"丽泽趣野""天空之镜"等消费场景,建成城市运动公园及滨水文化公园 [10] - 丽泽路全线通车,16号线与14号线换乘,形成大交通格局 [10] 园区发展模式 - 丽泽金融商务区建立"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工委管委会、发展理事会、控股集团、论坛年会、数智平台) [5] - 首钢园深化冬奥遗产利用,构建商文旅融合的综合性会展小镇 [9] - 延庆园区设置技术孵化"快行道",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8]
十方融海赋能低空经济新生态:以数字教育为翼,共筑全球产业协同新范式
论坛概况 - 2025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合作论坛(ILCF)暨国际低空经济合作联盟(ILCA)成立大会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智算低空,云游星际",汇聚全球政、产、学、研领域200余位代表 [1] - 论坛由民革广东省委会指导、国际投资促进会与中贝通信集团联合主办,十方融海作为协办单位及战略签约方深度参与 [1][3] 低空经济行业动态 - 全球低空经济正经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变革,中国已形成涵盖飞行器研发、工艺管理、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3]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新增长引擎 [3] 十方融海战略布局 - 公司以"教育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深度融合"为战略支点,构建"技术驱动+场景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在智能教育模式研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等维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 - 公司依托数字教育领域积淀,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生态,围绕数字人才培养、智能设备研发等关键环节展开联合攻关 [3][4]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将通过ILCA联盟平台为成员企业提供从人才储备到技术落地的全周期支持,打造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蓄水池"与"创新策源地" [4] - 未来将持续深化与ILCA联盟成员合作,为全球低空经济产业协同创新贡献中国智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