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市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资产配置资金流向月报(2025年7月):政策不确定性下降,7月全球资金回流美股美债-2025081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2 12:45
全球市场回顾 - 7月全球资金风险偏好提升,亚太股市领涨,沪深300涨幅3.5%,恒生指数2.9%,标普500涨幅2.2%[3][6][8]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9.4%,黄金下跌1.6%,美元指数反弹3.40%[3][6] - 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计划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支出1.5万亿美元[3][8] 资金流向 - 7月全球货币市场基金流入630亿美元,较6月1560亿美元大幅放缓[3][19][22] - 发达市场股市流入430亿美元,新兴市场股市流入50亿美元[3][19][22] - 中国固收市场流入83.78亿美元,占新兴市场固收流入的54.81%[3][54] 美国市场 - 美股资金大幅流出科技和医疗健康板块,流入金融、工业和公共事业[40][42] - 美国国债由流出转为流入210亿美元,投资级债券流入加速至272亿美元[44][45] 中国市场 - 中国权益市场基金累计流出15.70亿美元,但被动型权益由流出转为流入3.13亿美元[3][60][61] - 南向资金7月流入1241亿元,主要买入金融业和能源业[73][75] - 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股市比例位于10年来的25.1%,仍有上升空间[84][86] 行业配置 - 全球资金大幅流入中国科技、金融和原材料板块,流出房地产、电信和医疗健康[68][70] - 中国台湾股市配置比例增加0.5pct,韩国股市增加0.8pct[86]
中信期货晨报: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上涨,黑色系涨幅居前-20250725
中信期货· 2025-07-25 1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海外基本面相对平稳但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国内二季度经济数据有韧性且临近月底政策博弈预期渐浓,国内资产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海外关注关税摩擦等风险,建议保持对黄金、铜等资源品战略配置[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精要 - 海外宏观:基本面平稳,美联储新主席人选影响降息预期,8月上旬美国关税政策或落地[7] - 国内宏观:二季度经济数据好,出口高于预期,临近月底政策博弈预期浓,当前稳增长政策以存量为主,四季度增量政策概率高[7] - 资产观点:国内资产关注结构性机会和“反内卷”政策,海外关注关税等风险,弱美元格局延续,建议配置黄金、铜等资源品[7] 观点精粹 各板块品种表现及判断 - 宏观:国内适度降准降息,海外滞胀交易降温,长短配置思路分化[9] - 金融:股指期货震荡上涨,股指期权震荡,国债期货震荡[9] - 贵金属:黄金/白银震荡[9] - 航运:集运欧线震荡[9] - 黑色建材:钢材、铁矿、焦炭、焦煤、硅铁、锰硅、玻璃、纯碱等均震荡[9] - 有色与新材料:铜、氧化铝、铝、锌、铅、镍、不锈钢、锡、工业硅、碳酸锂等均震荡[9] - 能源化工:原油、LPG、甲醇、尿素、乙二醇、PX、PTA、短纤、瓶片、丙烯、PP、塑料、苯乙烯、PVC、烧碱等多数品种震荡,高硫燃油、低硫燃油、沥青下跌,油脂、生猪、橡胶、合成橡胶、纸浆震荡上涨[11] - 农业:蛋白粕、玉米/淀粉、棉花、白糖震荡,生猪、橡胶、合成橡胶、纸浆震荡上涨[11]
全球资产配置资金流向月报(2025年6月):中国固收基金获大幅流入,全球资金增配美股减配欧股-2025071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2 16:28
报告核心观点 6月全球资产价格多数上涨,美欧股市此消彼长,中国固收基金流入明显,全球资金增配美股减配欧股 [3][4] 市场回顾 - 6月权益市场未定价全球衰退预期,亚太股市涨幅靠前;固收层面美债收益率回落,美元指数下行;商品层面原油受伊以冲突影响上涨7.6% [3][7] - 6月主要市场股市以上涨为主,日经225涨幅8.1%居首,标普500涨4.5%;美国经济数据回暖使资金对美股转向乐观,美欧股市此消彼长 [3][9] 全球大类 - 近一个月(截止7月2日),全球货币基金、发达市场股市、美国和发达欧洲固收类基金大幅流入,新兴市场股市流入较少,中国权益类基金流出37.16亿美元 [3][15] - 相对AUM,近一个月中国固收类基金大量流入,权益类基金些许流出,印度权益市场基金相对流入比例较高 [3][18] - 6月货币基金和发达股市加速流入,新兴股市转为流入,政府债券流入大幅放缓;美国货币基金流入加速,欧洲由流出转流入,新兴市场和中国流出 [19][24] - 6月新兴和日本权益市场资金流向转正,美国流入加速,欧洲流入放缓;新兴市场和中国固收基金大幅流入,美国和发达欧洲流入靠前但流速减弱 [26][31] - 6月全球资金大幅流入发达权益市场,新兴权益市场由流出转为流入 [37] - 6月美国股市资金流出科技和医疗健康,流入必需消费、工业和公共事业;固收市场主权债再次流出,企业债流入,高收益债和投资级债流入速度放缓 [38][43] 中国股债 - 6月新兴市场被动权益流入139.79亿美元,中国被动权益流出19.32亿美元且流出速度边际减小;主动型权益方面,新兴市场和中国均流出且流出加速 [3][55] - 6月新兴市场权益资金流入93亿美元,中国流出37亿美元,中国台湾流入56亿美元且边际加速;固收市场中国流入130.44亿美元,是流入主力 [48][51] - 6月全球权益基金流出中国市场速度减缓,主要流出类型为被动型ETF;内资基金流出,外资基金小幅流入,海外主动基金流出加速,被动基金流入加速 [58][61] - 6月全球资金流入中国科技、金融和医疗健康板块,电信、房地产和公共事业流出较多,科技流入加速,部分板块流向转变 [62][63] - 6月南向资金流入港股边际大幅上升,主要流入金融业 [64][68] - 6月全球资金流入中国固收市场速度边际加速;预计在中美利差等因素影响下,境外机构仍有配置意愿 [69][73] 国别配置 - 5月全球市场资金增配美股0.3pct,但年初至5月减配2.9%,欧洲股市配置比例边际减少,中国配置比例基本不变,仍有上升空间 [4][77] - 5月新兴市场资金增配中国股市比例环比降0.3pct,接近历史平均,中国台湾和韩国股市获增配 [78] - 5月多地基金对中国股市配置比例小幅下行,全球基金配置比例微升,全球(除美国)基金配置比例下降 [80][82]
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迎来“开门红” (2025年1-2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8:03
经济总体表现 -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超出市场预期的5.1%,但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拉动力量来自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和装备制造业[3] - 服务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速,现代服务业景气度尤为亮眼,但高频数据和关税影响可能导致后续阶段性走弱[3] - 需求端加权平均增速为3.8%,低于生产端的5.7%,显示供需格局分化,内需增速4.0%弱于去年外需主导的格局[2] 生产端分析 - 工业增加值超预期主因季调因子紊乱削弱PMI指向性,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等行业景气度较好,而非金属矿物、医药等行业偏弱[3] - 六行业平均开工率在历史同期表现较好,但近期开始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6][13] - 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在1-2月表现较好,但3月美国加征10%关税可能拖累后续出口链景气度[2][9] 投资端表现 - 1-2月总体投资同比4.1%,基建投资(广义)同比9.9%成为主要拉动项,专项债资金充足和重大项目开工推动"开门红"[14] - 制造业投资同比9.0%延续韧性,但受设备更新政策接续不足和低物价环境制约,预计Q2特别国债发行后将改善[14]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9.8%,降幅较前值收窄3.5个百分点,二手房成交回暖但新房销售仍承压[14] 消费市场特征 - 1-2月社零总额同比4.0%,低于预期的4.5%,其中商品零售增速3.9%持平前值,餐饮收入增速4.3%受春节带动提升1.6个百分点[25] - 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长亮眼,但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补贴受益品类增速回落,七大相关家电零售额同比显著下滑[11][25]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可能通过财富效应、居民增收等渠道对后续消费形成支撑[2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全国两会部署年度政策取向,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特别关注3月16日消费政策的全面升级[2] - 债市长端利率宽幅波动可能成为常态,政策预期扰动下需关注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及降准等工具落地时点[26] - PPI同比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负相关,低物价环境制约利润修复,但边际改善可能带动制造业投资回暖[24]
2月基金月报 | 股市回暖债市调整,中小盘风格和成长风格基金表现良好,固收基金表现分化
Morningstar晨星· 2025-03-12 17:39
市场洞察 - 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制造业PMI从1月的49.1回升至50.2,重回扩张区间,主要受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上行影响 [1] - 1月CPI同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CPI涨幅上升主要受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拉动,PPI同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1] - 以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产业链受市场关注,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支持信号,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2] - 主要股指悉数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16%和4.48%,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1.91%、4.84%和7.26% [2] - 计算机、机械设备、汽车和电子板块涨幅均超8%,煤炭和石油石化板块跌幅超1%,AI技术突破与智驾落地推动相关板块上涨 [2] - 债市回调,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6、19和9个基点,中证全债指数下跌0.83%,中证转债指数上涨2.33%表现最佳 [3] - 欧美经济分化,美国Markit综合PMI降至51.6,欧元区制造业PMI升至47.6但仍处收缩区间,海外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4][5] - 地缘政治缓和推动布伦特原油下跌4.47%,中美贸易摩擦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伦敦黄金上涨2.13% [5] 业绩盘点 - 晨星中国开放式基金指数上涨2.77%,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4.48%和1.65%,债券型指数下跌0.22% [6] - 偏股型基金集体收涨,中小盘和成长风格表现更优,中盘成长型股票基金平均回报8.10%,大盘价值股票基金仅0.09% [10] - 行业股票—科技、传媒及通讯基金和医药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9.80%和7.30%,表现最佳;消费基金和金融地产基金表现较差 [10] - 可转债基金以2.78%涨幅领涨固收类基金,信用债、纯债和利率债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0.38%、-0.44%和-0.73% [11] - QDII基金中,大中华区股债混合基金和大中华区股票基金平均回报分别为14.95%和10.53%,美国股票基金下跌2.5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