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制造
搜索文档
创投月报 | 同创伟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新募基金规模合计未超10亿
新浪证券· 2025-11-07 17:04
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10月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家,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200% [1] - 当月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94只,环比下降29.3%,但同比涨幅达54.5% [1] - 一级市场发生457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8.0%,环比下降33.4%,披露总融资额约428.80亿元,同比增长118.4% [1] - 平均单笔融资额同环比分别提升102.2%和45.2%至9382.92万元,创下年内第二高 [1] 同创伟业机构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管理资产规模超35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逾700家,其中120家已成功上市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2.08亿元,同比下降43.0%,归母净利润3888.76万元,同比减少20.3% [3] - 业绩下降主因是基金管理费收入减少及投资收益下降,公允价值变动与投资收益合计锐减71.5% [3] - 2025年截至10月登记备案2只基金,注册出资额合计9.375亿元 [2] 投资活动分析 - 2025年10月公开披露股权投资事件9起,同比增长12.5%,环比激增80.0% [5] - 投资阶段以早期主导,天使轮和Pre-A轮获投项目合计占比达77.8%,B轮和D轮各占11.1% [6] - 投资行业超三分之一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生产制造和先进制造合计占比44.4% [8] - 投资区域超33%集中于北京,另有三分之一在广东省,其中深圳项目约占22.2% [10] 新设基金与重点案例 - 新设深圳市同创智享种子私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亿元,重点挖掘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的硬核项目 [2] - 新设深圳市同创网络与通信和智能终端产业私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7.375亿元 [2] - 参与减速器研发生产商陶世智能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年产10万台减速器产能 [13]
威力传动:公司减速器产品种类较多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7:11
证券日报网讯威力传动(300904)9月30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减速器产品 种类较多,多品种的定制化产品生产管理过程复杂度较高,需要依靠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系统化的管 理,打通生产订单下达、生产基础信息准备和下达、生产物资准备和物流、设备运行和管理、工序流转 及外协、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等全流程。目前公司已建立PLM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ERP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和DNC系统(工业设备物联管理系统),打通了生产 管理全过程。 ...
上海证券: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摆线针轮减速器应用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8-25 15:04
行业技术地位与特点 - 摆线针轮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三大传动技术之一 与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并列 [1] - 摆线减速器技术特点为兼具高刚性 大扭矩与紧凑体积 但机构复杂且制造安装精度要求极高 [1] - 行星减速器结构紧凑且承载力强 但背隙大 精度不足 冲击工况下精度衰减严重 [1] - 谐波减速器以极轻重量实现高减速比且运动平顺无回差 但柔轮强度不足 抗冲击性差 高频冲击易断裂 [1]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精密减速器产业链上游为钢材 毛坯件 轴承等原材料及零部件 下游应用于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领域 [2] - 国外企业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日本纳博特斯克和住友重工为国际巨头 国内双环传动和秦川机床为本土龙头 [2] - 国内摆线传动研究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1981年制订摆线针轮减速器标准系列 目前国产加速替代进程 [2] - 德国L.Braren教授于1926年发明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 日本住友重机械1939年引进并改进该技术 [2] 应用前景与市场空间 - 摆线针轮减速器凭借高负载 高精度 长寿命和轻量化特点 满足机器人下肢关节 腰髋等关键部位需求 [3] - 当前主要应用于环保 建筑 电力 化工 矿山 石油等领域 未来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实现逐步搭载 [3] - 新型减速器搭载路径将从负载要求最高的下肢 到腰髋 再到肩部等环节 打开增量空间 [3] - 测算到2030年全球机器人用新型减速器市场空间有望超140亿元 价格随需求放量和工艺优化逐步下探 [3] 相关企业布局 - 国内多家公司布局摆线减速器 包括豪能股份 福达股份 中大力德 禾川科技 科达利 双环传动等 [1]
人形机器人行业摆线减速器近况更新 -专家分享解读会议
2025-08-14 22:48
人形机器人行业摆线减速器近况更新 - 专家分享解读会议纪要总结 行业与公司概述 - 会议主要讨论人形机器人行业中摆线减速器的应用现状和技术挑战,涉及RV摆线针轮减速机在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对比[1] - 重点提及斯宾亚(Spinea)的小型化摆线减速器产品及其技术壁垒[1][10][13] - 对比分析了纳博(Nabtesco)、住友(Sumitomo)、DNR等国际品牌的市场定位[8] 技术特点与核心观点 RV减速器技术特性 - RV摆线针轮减速机在六关节机器人中占比高达90%,因其高刚性和抗冲击性[1][4] - 具有自锁功能,无需依赖电磁力锁定位置,降低能耗[3][11] - 由行星和摆线针轮两部分组成,不能单独替代谐波减速器[6] - 抗冲击能力可达额定负载2.5-5倍,优于轻量化材料[20] 人形机器人应用挑战 - RV减速器在轻量化方面存在挑战,重量较重不利于人形机器人[1][5] - 人形机器人表现出"没力气"特性,RV减速器更适合重载情况[14] - 相对于专机,人形机器人效率较低,多功能性有限[15] - 目前应用更多是娱乐和实验性质,尚未大规模工业应用[15][33] 斯宾亚产品技术壁垒 - 十字交叉轴承座一体成型设计,需要极高精度控制[13] - 特殊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构成核心壁垒[13] - 组装需要特殊制具,经验丰富技师也难以完成[10][13] - 国内外企业尝试模仿但尚未成功复制[10][12] 市场与竞争格局 市场现状 - 全球六关节机器人使用RV减速机比例达90%以上[4] - 人形机器人中RV减速器应用尚未大规模展开[14] - 百得减速器在六关节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90%,年产能峰值200万台[30] 国内外企业对比 - 国内企业在六关节机器人减速器领域面临挑战,尤其在汽车行业可靠性要求高[31] - 国产减速机难以满足汽车行业百万小时故障率要求[31] - 北京同源/同智、双环、南通正康等国内企业尝试但尚未突破[18] - 关键元件如轴承主要依赖日本供应商,国内替代品性能有差距[3][19] 成本与生产 成本结构 - RV减速机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材料和制造费用[17] - 大规模生产成熟后,成本有望与行星齿轮减速机相近[1][16] - 目前小批量试验性产品成本较高,需要临时装配[16] - 需求量增加会导致成本下降[24] 生产工艺 - 生产工艺链非常长,涉及多个复杂工序[21] - 关键点包括热处理和精加工,需要高精度操作[21] - 组装基本靠人工完成,最后几道热处理工序非常重要[17] - 需要恒温车间确保零件在相同温度下达到最佳精度[21] 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 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发展速度尚不明确,大规模商业应用仍需观望[28][33] - 深海领域需求较少,低空领域需求相对有限[32] - 短期内难以预估市场增量或增长趋势[28] 投资考量 - 转向生产摆线类减速器存在难度,需要完全不同的生产体系[27] - 不同企业投资策略差异大,欧洲和日本公司通常使用专机批量生产[25][26] - 资本市场对百得减速器关注度高因其在六关节机器人市场垄断地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