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冷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002050)点评:高效控费致Q3业绩超预期 机器人新业务拓展打开想象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40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29亿元,同比增长1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42亿元,同比增长4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67亿元,同比增长1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增长4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增长49% [1] 分业务表现 - 行业层面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用空调总产量1.60亿台,同比增长4.7%,总销量1.63亿台,同比增长5.4% [2] - 家用空调内销前三季度销量9081万台,同比增长8.0%,出口销量7264万台,同比增长2.2% [2] - 2025年1-8月截止阀、四通阀和电子膨胀阀内销量分别为2.91亿只、1.31亿只和1.04亿只,同比增长14%、7%和34% [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增长35.2%和34.9%,渗透率达46.1% [2] - 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受核心北美客户销量下滑影响,预计收入增长低于国内行业平均增速 [2]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公司单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8.02%,同比微降0.14个百分点 [3] - 公司单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60/2.06/0.94个百分点 [3] - 公司单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4.82%,同比提升3.23个百分点 [3] - 费用率的有效管控是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超预期的核心原因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公司盈利预测被上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4亿元、44.6亿元、49.0亿元 [3] - 原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37.5亿元、41.6亿元、46.0亿元 [3] - 上调后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30%、10%、10% [3] - 当前市盈率对应2025-2027年分别为52倍、47倍、43倍 [3]
研选 | 光大研究每周重点报告 20251025-20251031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01 08:05
点击注册小程序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发布日期: 2 0 2 5 / 1 0 / 2 9 分析师:洪吉然,周方正 / / 文中报告节选自光大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 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查看完整报告 免责声明 特别申明: 市场观点纷繁芜杂,光大研究荟萃本周重点报告,涵盖总量、行业、公司研究,为您筛选有价值的 声音。 每周六早8点,"研选"助您快速厘清投资"点线面"! 公司研究 价值低估的全球制冷阀件龙头——盾安环境(002011.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盾安正从制冷零部件行业龙头跨越至制冷+新能源车热管理零部件行业标杆。公 司 兼 具 良 好 的 成 长 性 以 及 较 低 估 值 水 平 , 2 0 2 4 年 末 盾 安 的 归 母 利 润 是 三 花 的 3 4 ...
香港新股表现分化,打新“躺赚”或暂告终结
第一财经· 2025-06-23 19:30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后出现盘中"破发"现象,打新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1][3] - 港股新股市场受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利率政策及二级市场震荡影响,情绪走弱 [3][4] - 新股收益分化显著,新消费、新科技及生物医药类表现优异,传统消费领域频现破发 [3][4] 打新策略变化 - 市场回归理性,打新获取高额回报现象减少,投资者更关注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及行业地位 [3] - 新股收益将更倾向于反映真实价值,而非炒作效应,需结合标的稀缺性综合评估 [3][4] - 一级市场表现依赖二级市场走势,当前环境制约新股盈利空间 [4] A股与H股联动效应 - H股定价对A股存在反作用,H股价格发现功能可能领先或不同于A股 [6] - H股定价低于A股时,可能引导A股估值下调,反之则可能推高A股股价 [6] - A/H价差缩小导致估值传导机制变化,港股流动性差异显著(A股散户占比60%,港股国际资本主导) [6] 行业龙头股估值影响 - 发行H股后,部分A股公司出现价值回归,高估值A股需下调,低估A股表现强势 [6] - 具备全球稀缺性核心技术的企业可能形成对A股同类标的估值倒逼效应 [7] - 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及行业重新定价,可能拖累高市盈率A股表现(如30倍以上市盈率) [7]
香港新股表现分化,打新“躺赚”或暂告终结|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23 17:49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后一度"破发",港股新股"必胜"阶段可能已过去,后市更考验投资者研究能力,需关注核心技术具备全球稀缺性的企业 [1] - 近期港股新股收益显著分化,新消费、新科技及生物医药类新股表现优异,而传统消费领域(如海天味业)频现破发 [2] - 新股市场与二手市场联动,当前二级市场震荡传导至一级市场,制约新股盈利空间,不能简单认为"打新必赢" [3] 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影响 - 2024年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行业龙头相继赴港上市,形成热潮 [2] - 三花智控作为制冷零部件龙头于6月23日挂牌,上市首日一度破发 [2] - 新股收益将受市场整体表现、企业基本面和投资者情绪多重影响,投资者选择更谨慎,注重长期增长潜力和行业地位 [2] A股与H股定价联动 -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发行H股后,A股表现不佳,A股高估值需下调 [4] - H股定价对A股存在反作用,H股价格发现功能可能领先或不同于A股,H股定价低会引导A股估值重估 [4] - A/H价差缩小,港股H股估值回落及流动性减弱反向传导至A股,压制相关标的估值 [4] - 若H股公司在核心技术等领域具备全球稀缺性,可能形成对A股同类标的估值倒逼效应 [5] 市场环境与投资者行为 - 中东地缘局势紧张、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导致港股市场震荡,连带影响新股市场气氛 [1] - 港股受国际资本主导,更关注分红能力,而A股散户占比60%左右,推高投机性估值 [4] - 海外地缘政治紧张拖累港股走势,部分港股发行价定价不高,反映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及行业重新定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