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
搜索文档
滕州柯瑞思化学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14 13:4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滕州柯瑞思化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费月殊,注册资本1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 转让、技术推广;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化学无处不在”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收官
中国化工报· 2025-10-24 10:36
中化新网讯 10月12日,"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化工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决赛)在浙江省衢州市城市展览馆举 办。 此次大赛以"化学无处不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个城市的300余名科学爱好者参与,经专家团 队严格初评,共有17组优秀作品参加决赛,涵盖实物展品、视频、漫画、文章等多种形式。 现场答辩环节分为青少年组和成年组,选手对参赛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科普价值等进行展示。 评委们听取讲解,进行打分、评鉴,并给予专业指导。青少年组的参赛作品立足生活与文化维度,探 索"盐水发电"的能量转化、"热岛效应"的环境影响、"泡泡魔法"的新颖解读,拆解"青绿永续""一纸千 年"的化学密码。成人组则聚焦化学的多领域应用与科普形式创新,围绕化学物质特性展开创作,如依 据碳量子点的荧光特性为不同人群设计荧光产品,结合茶多酚的化学性质设计系列实验。经过现场专业 评审专家严谨细致的综合评定,决赛最终评选产生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 此次大赛由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化工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 业出版社联合主办,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承办。 ...
两家央企总部今日迁驻雄安新区
搜狐财经· 2025-10-09 13:47
10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 在雄安新区举行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和中国中化总部大楼前缓缓升起, 这标志着作为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的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正式迁驻雄安。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的1000余名员工已在雄安新区进入常态化办公状态。中国中化 总部已步入常态化办公阶段,近1000名总部及相关配套单元的员工已在新办公场地有序开展工作。 "作为首批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能源电力央企,中国华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战 略部署,将为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雄安新区建设持续贡献华能力量。"中国华能相关负责人称,下一 步,中国华能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在雄安新区统筹推进"四板块一中心"战略布局,立足当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排头兵",持续做好能源保供、经营提效、绿色发展等各 项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 "中国中化深刻认识到此次迁驻雄安,对公司发展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公司全面融入国家战略 ...
传化集团与萧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0-01 14:16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传化集团与萧山区人民政府于9月30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产业发展重点 - 双方将围绕"2+3+X"先进制造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合作重点为打造化学化工、生物技术、智能科技等产业集群 [1] 创新平台建设 - 启动"科技城2.0"建设以提升传化科技城发展能级 [1] - 共建"中试-产业化"重大创新平台 [1] - 目标为助力萧山打造世界一流生物技术与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1] 乡村振兴项目 - 政企将合力推进谢径安传化农创村"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 [1] - 该项目旨在为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本 [1]
A股化学化工板块震荡走强,金晶科技触及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10:17
化学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化学化工板块震荡走强 [1] - 金晶科技触及涨停 [1] - 大洋生物涨超5% [1] - 江山股份、利尔化学、扬农化工跟涨 [1]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05 18:30
研究背景与目标 - 全球气候变暖推动二氧化碳替代化石燃料原料生产烯烃等商品化学品成为长期目标[2] - 常规高温氢气异裂解离过程导致产物多为混合碳链结构且选择性调控复杂[2] 技术突破与机制 - 研究团队开发金-二氧化钛复合结构在365纳米波长辐照下实现常温氢气异裂解离[3] - 光生电子-空穴对在金纳米颗粒与界面金-氧-钛骨架间形成界面电偶极驱动反应[3] - 光诱导钛氧化物包覆层增强金纳米颗粒异裂氢解离能力[3] 反应性能与转化率 - 流动反应装置中亲核氢物种实现二氧化碳向乙烷>99%转化率[3] - 串联光催化乙烷脱氢反应在1500小时持续辐照下维持乙烯>99%选择性[3] 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研究为精准调控碳碳偶联和二氧化碳定向转化提供新策略[3] - 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彰显技术突破性[2][3]
首届“京贵化语”—未来新材料与化学化工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7-28 01:32
产学研合作 - 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磷化集团联合成立"富矿精开"创新实验室 旨在搭建跨区域跨领域学术产业协同桥梁 服务贵州"富矿精开"战略 [1] - 会议聚焦"双碳"目标下新材料化学化工技术突破 探讨技术瓶颈与未来趋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 [3] - 贵州民族大学提出以化学为纽带 联动全球前沿智慧 通过知识技术资源的"化学反应"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5] 行业战略定位 - 化学化工被定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石" 关键技术突破引领社会文明进步 当前肩负绿色转型与技术革新使命 [7] - 贵州作为全国磷矿储量第一省份 实施"富矿精开"战略 通过精确探矿精深用矿等举措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9] 技术前沿方向 - 专家分享自旋科学与技术 高效低碳新能源 不对称催化等三大前沿主题 涉及燃料电池与催化材料研发 [11] - 专题研讨涵盖磁性材料新合成路径 黄磷绿色转型 有机硅化合物合成 稀土萃取剂工业应用等七大技术领域 [13] 资源利用实践 - 研究团队展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 提出交通能源融合背景下储能电池产学研用方案 [11] - 贵州依托磷矿重晶石资源优势 推动产业低碳循环智能高效转型 打造特色资源产业链 [9][13]
中国科协发布2025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多项化学化工项目入选
中国化工报· 2025-07-11 10:45
前沿科学问题 - "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入选2025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该突破将重塑科学认知边界 开辟化学合成新理论与方法体系 带动多学科交叉创新 大幅削减生产成本 推动药物研发和材料革新 引领化学合成迈向高效、绿色、智能新时代 [1] - "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入选2025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该突破将构建可逆、可重构的组装体系 从分子合成导向转向功能组装导向 形成超分子机器专用表征体系 微/纳机器人集群行为控制为分子机器提供设计范式 超分子机器有望成为继芯片、人工智能后的下一代技术制高点 [1] 工程技术难题 -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入选2025十大工程技术难题 该技术是化石燃料低碳利用的支撑 通过开发新型碳捕集材料、高效设备和集成控制策略 实现捕集能耗和成本降低 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丰富我国碳中和技术体系 低成本长期安全碳封存技术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手段 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将在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产业技术问题 -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入选2025十大产业技术问题 我国已掌握10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集成技术 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膜材料和关键配套设备 但万吨级、十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仍依赖国外设备技术 在关键材料、部件和装备设计开发及高端产品量化制造方面处于起步阶段 急需加快发展 [2] 评选背景 - 中国科协自2018年开始持续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问题和难题征集发布活动 2025年从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四方面严格把关 经过审读、评议、投票等程序 最终选出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 [3]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谈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利于更好稳定民营企业家发展预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4:53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意义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1] - 法律从公平竞争、科技创新、投融资支持等六大方面完善制度,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1] - 法律为民营企业提供系统性法律制度支撑,增强企业家法治信心和安全感[1][2] 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 民营经济贡献全国90%以上企业数量和80%以上城镇就业[1] -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主力军[1] -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1] 法律对民营企业的具体支持 - 法律设专章强化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增强制度刚性和权威性[2] - 支持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投资创业[2][3] - 鼓励民营企业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2][3] - 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海外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2][3] 传化集团的实践案例 - 传化集团正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3] - 巩固化学化工、智能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3] - 从"市场出海"向"战略出海"升级,推动全球一体化布局[3]
花2000元冤枉钱买了一勺盐,浙江父子却靠它撑起一个千亿帝国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30 12:10
核心观点 - 徐传化父子从一勺价值2000元的盐中汲取教训,掌握核心技术后,将家庭作坊发展为年收入千亿的传化集团 [3][4][56][58]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901特效去油灵"打开全国市场,并逐步拓展至物流、农业等领域,形成多元化产业布局 [74][91][97] - 创始人徐冠巨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将传统化工业务延伸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 [104][106] 创业历程 初始阶段 - 1985年徐传化借2000元创办液体肥皂作坊,使用七石缸和铁锅作为生产设备,首年销售额33万元 [33][34][47] - 1988年徐冠巨研制10个新品种,销售额达140万元,企业更名为萧山市宁围助剂厂 [64] - 1989年租地建厂,员工增至40人,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65] 技术突破 - 1990年推出"901特效去油灵",使印染前处理成本降低50%,单吨产品节约8500度电和12吨煤 [74][83] - 1992年该产品带动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获11项国家和省级发明奖 [85] - 1995年成立传化集团,业务扩展至造纸、塑料化学品等领域 [91] 业务转型与扩张 物流板块 - 2003年首创"公路港"模式,2024年建成73个公路港,日均处理7000辆货车和4.8万吨货物 [97][100][109] - 物流服务使客户到货及时率提升5%-20%,物流管理费用降低10%-30% [108] - 2016年传化股份更名为传化智联,向智能物流转型 [106] 化工升级 - 化工产品扩展至近2万个品类,应用于芯片、半导体、光伏等高科技产业 [104] - 2024年营收达267.17亿元,全球布局20多个生产基地和8个研发中心 [106] 经营数据 - 2016年徐氏父子以464亿元身家成为萧山首富 [105] - 2024年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业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