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重卡

搜索文档
纯电动重卡如何啃下中长途干线这块“硬骨头”?|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3 14:06
新能源重卡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近8万辆,同比大涨186%,实现"29连涨" [1] - 2024年起新能源重卡翻倍增长的月份达16次,发展势头超出预期 [1] - 纯电动重卡占比超9成,但中长途干线运输仍是待突破的"硬骨头" [1] 补能技术路线格局 - 换电重卡2021年销量同比暴涨910倍,与充电重卡比例33:67 [5] - 2022年换电重卡占比首超充电重卡(55:45),但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32.27% [7] - 充电重卡与换电重卡为互补关系,当前比例稳定在7:3左右,分别适配不同场景 [8] 中长途运输市场挑战 - 新能源重卡在200-500km中短途场景渗透率达43%-46%,但500km以上场景渗透率仅0.05% [11] - 中长途运输占重卡市场50%以上(年需求56万辆),但续航短、补能效率低等痛点阻碍渗透 [11][12] 补能技术突破方向 - 换电重卡面临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全国仅220座)、电池互通性差等问题 [14] - 大电量重卡存在亏吨(电池占整车15%-20%重量)和补能效率低的缺陷 [14] - 车百智库发起"重卡超充快换协同行动",提出构建统一高效补能网络的六项倡议 [15] 超充快换补能网络方案 - 方案整合换电站+普通快充桩+超充桩,形成"充换超"一体化网络以分摊基建成本 [17] - 需解决物理设施共享、通讯标准统一、商业互通三大瓶颈 [16] - 兆瓦级液冷超充桩面临电网改造成本高挑战,需通过多技术协同降低投资压力 [17] 行业动态 - 4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纯电重卡补能建设研讨会,包括主机厂、电池商及能源企业 [3] - 换电重卡在短倒场景商业化成功,但干线物流尚无突破案例 [8][12]
电动与氢燃料重卡的突围进阶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10:58
商用车减碳现状与挑战 - 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12%,但贡献道路交通超55%的碳排放,其中日均运距超500公里的中长途货运场景车辆保有量不足商用车总量10%,碳排放占比却高达50%左右 [2] - 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2%跃升至2024年14%,但主要用于日均运距500公里以内的短途场景,中长途场景市场渗透率近乎为零 [3] - 中长途场景面临跨区域运营、经济性敏感度高、运输距离长、线路不固定、能源需求量不稳定等独特挑战 [4] 基础设施制约因素 - 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全国服务区变压器容量需提升至目前10倍以上才能满足需求,但尚未形成重卡专用电网增容规划 [5] - 加氢站存在结构性缺陷,70MPa高压站占比不足2%,且分布不均、数量不足、距离过远 [5] - 示范城市群补贴氢价35元/公斤与非示范区50元/公斤形成40%价差,削弱氢能重卡跨区域运营经济性 [5] 技术瓶颈分析 - 纯电动重卡电池能量密度不足,单次续驶里程较难突破400公里,仅为柴油车三分之一 [6] - 纯电动重卡补能效率低下,282kWh电池充电需45分钟~1小时,500kWh电池需1.5~2小时,而柴油车仅需10分钟 [7] - 燃料电池重卡系统功率多集中于80~150kW,250~300kW大功率系统仅占4%,购置成本达百万元,是同配置燃油车2.5~3.5倍 [7] 政策与技术发展建议 - 建议国家层面制定长期公路货运廊道规划,统筹推进大功率充电桩、换电站及加氢站在干线公路沿线布局 [8] - 需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推动该技术于2035年前实现商业化装车 [9] - 加强300kW燃料电池系统、高压储氢、液氢等技术研发,重点攻关液氢瓶阀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9] 未来技术路径展望 - 2035年前以柴油、天然气等传统内燃机重卡节能增效为主,燃烧效率优化、低碳燃料及混合动力技术将是主要减碳路径 [11] - 2035年后纯电动重卡与燃料电池重卡将基于能源禀赋、场景需求及成本优势展开差异化竞争 [11] - 氢燃料内燃机、混合动力等技术将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重要补充 [11]
商用车|卡车电动化最后一块拼图:重卡混动发展前瞻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9 08:19
重卡新能源化趋势 - 重卡新能源化进程迅猛,2024年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8.4万辆(同比+134%),累计渗透率为14%(同比+8pcts)[2] - 目前中国新能源重卡以纯电动为主流路线,2024年占比达91.3%,主要受成本优势驱动[2] - 纯电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从2022年不到20万元提升至2024年50-100万元[2] - 混动重卡预计将成为中长距离运输场景的重要解决方案,2024/2025/2026年渗透率预计分别为1%、5%、10%[1][20] - 2030年混动重卡市场占比有望达到30%,在重载工程车和山区长途运输领域(销量占比40%以上)快速渗透[1][20] 混动技术路线分析 - 混动重卡技术原理与乘用车相似,乘用车PHEV渗透率从2021年2.6%快速提升至2023年11.3%[7][8] - P2并联路线动力性最强,PS功率分流路线节油性最好,P2并联为当前主要商业化路线[18] - 混动重卡节油比例根据不同技术路线可达15-35%,适合城市、城际物流等多种场景[19] - 多家主机厂已布局混动重卡,包括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福田汽车等传统企业及长城重卡等新势力[18] 经济性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混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较柴油重卡降低约35万元[11] - 纯电动重卡在不同充电场景下每公里运行成本为4.95-5.79元,低于燃油重卡的6.53元[17]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将于2025年实施,"四阶段"油耗标准再降约15%[11] - 2025年初将制定重卡"国七"标准,可能倒逼新能源重卡研发[11] - 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政策明确推广特定场景重型货车,目标推广60+万辆新能源汽车[13] 应用场景分析 - 重卡使用场景可分为高速物流、城际物流、工地工程和城市专用车四大类[21] - 混动重卡特别适合重载工程车(销量占比约30%)和丘陵山区长途运输(销量占比约10%)[20] - 在重载工程场景中,部分工况节油率可达40%以上[19] - 2030年动力类型占比预测:柴油/天然气各15%,纯电动30%,氢燃料/甲醇各5%[20]
新能源重卡赛道大爆发?政策+资本双驱动,绿色物流或迎来新机遇丨睿兽分析热门赛道上新
创业邦· 2025-03-27 17:31
行业定义与技术路线 - 新能源重卡采用新能源驱动技术,包括纯电动(BEV)、燃料电池(FCEV)和混合动力(HEV/PHEV)三种方案,具备零排放或低排放特性 [3] - 纯电动重卡续航200-400公里,充电30-60分钟,适用于短途物流;燃料电池重卡续航500-800公里,补能5-10分钟,适合长途干线物流;混合动力重卡续航600-1000公里,能效介于两者之间 [4] 市场表现与产业链 - 2024年1-10月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57074辆,渗透率7.6%,同比增长超140%,全年销量预计突破7万辆,渗透率有望超8% [4] - 产业链分为上游(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系统等)、中游(整车制造)和下游(充换电基础设施、物流企业),协同推动规模化发展 [4][5][6] 政策支持 - 2024年国家推出路权优先、资金补贴(最高14万元)及高速通行费优惠等政策,推动淘汰国三以下柴油货车 [7] -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和《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通知》加速新能源重卡替代 [7] 代表企业 海珀特科技 - 专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2023年发布全球首款正向开发的氢燃料电池重卡H49,2025年完成4.5亿元A轮融资 [8][9][10] 速豹动力 - 2024年推出智能电动重卡"黑金刚",同年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并启动欧洲"赋能者"战略 [12][14][15] DeepWay深向 - 聚焦自动驾驶重卡,2024年完成7.5亿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9.8亿元,首款产品"深向星辰"支持L3级自动驾驶 [17][19] 热点动态 - 滴滴送货与远程、惟有科技合作成立新能源公司,提升货运司机运营效率 [21] - 宁德时代与金茂智慧交通合作推动新能源重卡补能体系升级 [22] - 远程首批200kW氢燃料电池重卡下线,计划生产600台 [22][23] - 斯堪尼亚在英国推出氢燃料电池卡车,2026年投放30台 [24] - 工信部第390批公告显示新能源重卡申报型号占比显著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