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驾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研选|AI驱动云计算、PCB、算力链等高景气度延续
搜狐财经· 2025-09-14 18:35
浦银国际:本土智驾芯片有望实现份额加速增长 AI驱动PCB行业景气上行,PCB有望实现量价齐升。PCB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基础元件,2024年以来 随着AI应用的加速演进、下游终端消费电子、5G、服务器等需求的蓬勃发展,PCB行业重新进入景气 上行周期,AI应用有望驱动PCB量价齐升。覆铜板是制造PCB的核心材料,在PCB成本结构中占比约 27%;其中,铜箔、树脂、玻纤布三大主材占比较大,是制造覆铜板的关键原材料。高频高速覆铜板将 成为应用于AI、5G等领域的高端PCB的关键基材,未来需求也将同步高速增长。 国金证券:算力链高景气度延续 OpenAI与Meta近期相继宣布加大AI基建投入,海外算力链资本开支持续高增。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 使用超1吉瓦电力的数据中心,并纳入"星际之门"项目;Meta计划至2028年在美国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 方面累计投资6000亿美元,目前已筹资290亿美元用于路易斯安那州Hyperion数据中心合资项目。在全 球算力需求扩张背景下,光模块龙头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中邮证券:AI时代重估云计算价值,把握AI基础设施投资机遇;东吴证券:产业化拐点在即,重视固 态电池投资机会;国 ...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和黑芝麻智能 均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2 11:54
行业评级与首次覆盖 - 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并给予超配评级 [1]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均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12港元和21.4港元 [1] 智驾芯片行业前景 - 智驾芯片成为智能辅助驾驶核心部件及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8年增长至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 -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267亿元 预计2028年增长至1020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0%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自主车企推进智驾平权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演进 [1] - 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竞争优势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凭借性价比产品和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 均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2 11:52
行业评级与覆盖 -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并给予超配评级 [1]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 均给予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分别为12港元和21.4港元 [1] 智驾芯片行业地位 - 智驾芯片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 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功能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5年中国自主车企推进智驾平权 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演进 [1] - 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竞争优势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凭借性价比产品和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1] - 2028年将增长至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 -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267亿元 [1] - 2028年将增长至1020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0% [1]
大行评级|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 均予“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12 10:1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功能 [1] - 智驾芯片作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 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2025年中国自主车企大力推进智驾平权 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持续演进 [1] - 行业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发展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进一步崭露头角 [1] - 凭借性价比芯片产品和自身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公司评级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2港元 [1] - 首次覆盖黑芝麻智能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1.4港元 [1] - 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给予超配评级 [1]
智驾芯片行业:技术普惠因风起,国产替代恰逢时
浦银国际· 2025-09-11 20:30
行业投资评级 - 智驾芯片行业首次覆盖给予"超配"评级 [3][7] - 地平线机器人-W(9660 HK)和黑芝麻智能(2533 HK)均给予"买入"评级 [3][9] 核心观点 - 智驾芯片作为智能电动车核心部件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7][8]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ADAS装车率已达82.6% 车企通过"智驾平权"推动功能下沉和算法升级 带动芯片量价齐升 [8][55] - 本土供应商凭借性价比和量产经验加速国产替代 目前国产率约20.7% 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9][118][125] - 智驾芯片厂商依托技术积累切入机器人领域 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9][130]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进 SoC成为域控主控芯片主流选择 [13][14]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8年将达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9][89] - 中国2023年车规级SoC规模267亿元 2028年预计1020亿元 占全球50%份额 [19][89] - 供应链结构从金字塔式向网状融合演进 芯片等增量零部件价值提升 [26][27][31] 市场需求与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ADAS装车率82.6% 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 [55][61] - 2024年中国高速NOA车型销量超60万辆 城市NOA装配量达66.7万辆 同比增60% [56][59] - 2024年NOA功能车型最低售价下探至10.38万元 2025年进一步降至10万元以内 [59][71] - 54%中国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作为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仅次于用车成本 [72][7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用于ADAS功能的智驾SoC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925亿元人民币 [7][89][96] - 中国ADAS SoC市场2023年规模141亿元 同比增54% 占全球51.3% [113] - 中国组合驾驶辅助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395亿元 NOA渗透率跃升至21% [88][98] - 全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10171亿元 复合增长率49.2% [88][92] 竞争格局 - 2024年前视一体机芯片市场 Mobileye占41.1% 瑞萨35.6% 地平线15% [118][122] - 智驾域控芯片市场 英伟达占42.2% 特斯拉24.6% 地平线10% 华为9.7% [118][123] - 华为昇腾610芯片份额从2023年1.9%跃升至2024年9.5% 进入前三 [119][128] - 地平线征程6系列将于2025年11月在奇星途ET5量产 黑芝麻A2000芯片2026年上半年量产 [130] 技术发展 - 头部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向VLM/VLA演进 提升软件复杂度推高芯片需求 [8] - L3级自动驾驶已在高速公路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L4级在限定场景商业化 [105][109] - 2024年中国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测试号牌1.6万张 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 [106] - 联合国2023年发布ALKS法规 成为L3级自动驾驶首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 [111] 国产替代进展 - 中国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单一市场 占全球半导体27.1%份额 [113][114] - 汽车半导体市场中国占全球22%份额 2024年规模146亿美元 [113][116] - 前视一体机芯片国产率达15.6% 智驾域控芯片国产率约20.7% [125][126] - 地平线 黑芝麻等凭借量产经验和快速迭代能力加速替代海外厂商 [9][119]
Mobileye(MBLY):2Q25业绩表现好于预期,上调全年营收指引
浦银国际· 2025-07-28 17:3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Mobileye(MBLYUS)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81美元 潜在升幅17% [1] - 目标价对应2026年调整后市盈率425倍 估值采用DCF模型 假设2030-2034年营收增长率30%-35% 永续增长率3% WACC为123% [9][15] - 当前股价1542美元 总市值1266亿美元 52周股价区间1048-2251美元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Q25营收5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环比增长16% 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1%至7400万美元 [12] - 上调2025年营收指引至1765-1885亿美元 全年出货量预期调高至3350-3550万颗芯片 [9] - 2027E营收预计达265亿美元 同比增速36% 经调整净利润540亿美元 同比增速56% [2][13] - 经调整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677%回升至2026E的687% 2027E回落至654% [2][13] 业务进展与增长驱动 - EyeQ6系列芯片方案成熟推进 第二代系统产品进入送样阶段 Chauffeur/SuperVision/环绕式ADAS定点项目预计2026-2027年量产 [9] - 与大众/Lyft/Uber达成合作 通过生态系统模式加速Mobileye Drive自动驾驶方案商业化 [9] - 2Q25芯片出货量970万套 同比增长28% 其中EyeQ芯片965万颗 SuperVision交付12万台 中国客户表现超预期 [9][12] 市场比较与估值 - 当前市销率位于历史均值下方 2027E市销率较当前水平有30%提升空间 [17][18] - 乐观情景目标价214美元(概率15%)基于汽车需求超预期/份额扩张/毛利改善 悲观情景目标价122美元(概率15%)[24][26] - 浦银国际科技行业覆盖公司中 Mobileye目标价较现价空间高于同期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 [27] 财务数据详析 - 2Q25经调整净利润102亿美元 同比增34%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28个百分点至202% [12] - 2025E自由现金流预计改善至3700万美元 2027E跃升至95亿美元 [14] - 资产负债表显示2027E现金储备将达138亿美元 无形资产规模从2023年205亿美元缩减至2027E467亿美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