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精密制造
搜索文档
发生了什么?“牛市旗手”突然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2:38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29日早盘上证指数涨0.13%至3832.9点,深证成指涨1.11%,创业板指涨1.77%重回3200点上方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29万亿元,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 [1] 新能源产业链 - 新能源板块集体爆发,绿色甲醇概念股快速拉升,嘉泽新能3连板,东华科技2连板 [1] - 储能概念股反弹,通润装备4天2板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强势,天际股份2连板,万润新能、多氟多等多股涨停 [1] - 精细化工指数涨2.80%,电工电网指数涨2.34%,汽车零部件指数涨1.94% [2] 证券板块 - 券商指数涨2.92%至11726.84点 [5] - 国盛金控涨停创新高,华泰证券涨近7%,东吴证券、中信证券、信达证券涨超3% [4][6] - 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7] - 开源证券研报称券商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速有望扩大,投行、衍生品等业务有望改善 [7] 其他上涨板块 - 工程机械指数涨2.37%,基本金属指数涨1.84% [2] 下跌板块 - 教育指数跌2.51%,中国高科、凯文教育双双触及跌停 [2][3] - 煤炭指数跌1.71%,摩托车指数跌1.23%,食品指数跌1.06%,制药指数跌1.02%,航空指数跌0.96% [3] 个股异动 - 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企业领益智造直线拉涨停 [8]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计划投入3800亿元推进AI基础设施建设 [8] - 液冷服务器指数大幅上涨,领益智造、鸿富瀚、苏州天脉等成份股涨幅居前 [8] - 领益智造透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全身结构件及核心零部件方案 [8] - 精艺股份开盘直线下挫触及跌停,午间收盘跌幅收窄至7.07% [9][10] - 精艺股份股东南通三建将公开拍卖其持有的7518.47万股份,或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0]
发生了什么?“牛市旗手”突然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12:3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涨0.13%至3832.9点 深证成指涨1.11% 创业板指数涨1.77%重回3200点上方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29万亿元 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 [1] 新能源产业链表现 - 新能源板块集体爆发 绿色甲醇概念股快速拉升 嘉泽新能3连板 东华科技2连板 [3] - 储能概念股反弹 通润装备4天2板 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强势 天际股份2连板 万润新能 多氟多等多股涨停 [3] - 液冷服务器指数大幅上涨 领益智造涨停 鸿富瀚 苏州天脉 同飞股份 高澜股份 银轮股份等成份股涨幅居前 [15] 券商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盘中走强 国盛金控涨停创新高 [3] - 国盛金控涨停 华泰证券涨近7% 东吴证券 中信证券 信达证券涨超3% [7] - 央行会议指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 券商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速有望扩大 [11] 行业指数涨跌 - 贵金属指数涨3.02% 精细化工指数涨2.80% 工程机械指数涨2.37% 电工电网指数涨2.34% 汽车零部件指数涨1.94% 基本金属指数涨1.84% [4] - 教育指数跌2.51% 煤炭指数跌1.71% 摩托车指数跌1.23% 食品指数跌1.06% 制药指数跌1.02% [5] 个股异动 - 领益智造直线涨停 因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计划投入3800亿元推进AI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涉足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13][15][16] - 精艺股份开盘跌停后跌幅收窄至7.07% 受印尼铜矿停产致国际铜价飙升及公司控制权可能变更影响 [18][19][20]
龙头20CM两连板!A股三季报行情打响 600亿半导体设备股在列
新浪财经· 2025-09-28 18:56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披露启动 多只个股在发布预增公告后股价表现强劲 出现涨停或大幅上涨 [2] - 已发布预告的8家公司涵盖化学制品、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旺盛及新产能释放等因素 [2] 化学制品行业 - 兄弟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亿元-1.15亿元 同比增长207.32%-253.42% 主要系部分维生素产品价格上涨及苯二酚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所致 [2] - 皖维高新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0亿元-4.20亿元 同比增长69.81%-109.77% 受益于外贸市场份额提升及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 [2][4] -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PVA行业竞争格局良好 景气度有望改善 皖维高新新建江苏基地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2][4] 半导体行业 -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27亿元-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39%-145.38% 主要因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及公司客户需求旺盛 [2][6]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环比增长26.58%-42.41% 业绩预告发布后股价录得20CM两连板并创历史新高 [2][6] 消费电子行业 - 立讯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08.9亿元-113.44亿元 同比增长20%-25% 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环比增长17.91%-30.49% [2][8] - 分析师指出iPhone17销售火热 公司深度参与研发制造 同时在AI算力领域布局铜互连、光模块等产品 积极拓展英伟达、Meta等客户 [2][8] - 公司股价触及历史新高 自4月低点累计最大涨幅达167.8% [2][8] 其他行业个股 - 中泰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5亿元-3.55亿元 同比增长71.36%-87.19% 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环比大幅增长458.82%-547.06% [2][5] - 公司受益于新疆煤化工扩产 深冷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煤化工工艺 业绩预告次日股价大涨超12% [2][5] - 吉宏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9亿元-2.22亿元 同比增长55%-65% 业绩增长源于跨境社交电商业务深化及包装业务精细化运营 [2][7] - 安达科技预计前三季度亏损2.0亿元-2.6亿元 东方碳素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62.69% [2]
鼎佳精密上半年业绩大增 “以销定产”坚持自主创新
全景网· 2025-08-17 19: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8.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5.37万元,同比增长35.48% [1] - 扣非净利润3749.59万元,同比增长40.5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45.09万元,同比增长6.34%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和防护性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电磁屏蔽类、粘贴组装类、绝缘精密类、纸质类和EPE类 [1] - 直接客户包括仁宝电脑、巨腾国际、立讯精密、和硕科技等知名制造服务商 [1] - 终端产品应用于戴尔、惠普、联想、华硕等国际消费电子品牌 [1] 生产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结合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OEM和委托加工) [1] - 通过严格供应商筛选和生产管控确保产品质量 [1] 研发能力 - 累计拥有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89项 [2] - 坚持自主创新,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产品开发 [2] - 加强前沿技术预研,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2] 发展战略 - 将持续增强研发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2] - 提升运营和服务水平,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2] - 确保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并创造更多价值 [2]
从IT码农到投资掌舵人:华安合鑫创始人袁巍的投资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06 17:48
基金经理袁巍的成长历程 - 16岁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最初梦想成为科技精英[4] - 2004年毕业后进入微软亚洲工程院担任程序员 2005年偶然开户进入股市 初始投入1万元本金[4] - 2007年考入清华大学金融系硕士 目标明确要进入基金行业 系统学习金融知识并参与行业交流[7] - 2009年加入大成基金担任研究员 2012年晋升为研究组长 2013年4月开始管理首只基金大成新锐产业[8] 公募基金时期的投资表现 - 管理规模1亿元的大成新锐产业基金 2013年双边换手率高达30倍 对华策影视一年内进行三次大额操作[10] - 2013-2014年上证指数下跌8%期间 该基金逆市获得24.06%收益 排名市场前10%[10] - 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重仓华策影视和立讯精密等标的 华策影视因内容需求爆发股价飙升[9] 私募创业与投资理念 - 2014年转投展博投资 2017年创立华安合鑫 经历2018年贸易战和资管新规双重压力[11] - 形成"安全边际+基本面分析+能力圈+适度逆向"的投资体系 注重企业护城河和定价能力[12] - 核心观点认为成长是企业最大价值 通过研究互联网公司A等案例验证该理念[13] 经典投资案例 - 航运股投资:2009年起持续跟踪中远海控 2020-2021年抓住行业反转机会 该公司净利润从10.97亿增至892.96亿 股价涨幅超10倍[15][16] - 港股科技股布局:2022-2023年市场低迷时加仓互联网龙头 公司A和公司B在2023-2024年股价涨幅均超100%[17][18] - 2020年放弃白酒板块 先后布局矿业和新能源 2021年提前配置航运股 2022年埋伏"中特估"概念国央企[24] 行业地位与未来方向 - 华安合鑫2025年上半年分红金额位列行业第2[20] - 投资策略不追热点 通过捕捉预期差实现超额收益 如2022年业绩跑赢沪深300[21][24] - 未来看好优质国央企和AI领域 认为国央企具备估值优势 AI将带来生产效率革命[24] - 坚持"三不原则":不追热点、不恐惧低估、不轻言放弃 典型案例包括2022年逆势加仓互联网和2023年布局汽车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