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收盘】A股单边上扬,午后直线拉升:4855股收涨,两市成交2.3万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18
至收盘,上证综指涨1.24%,报3812.51点;科创50指数涨3.39%,报1268.55点;深证成指涨3.89%,报 12590.56点;创业板指涨6.55%,报2958.18点。 A股三大股指9月5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大盘连续调整后开启反弹,创指大幅飙涨。午后两市直线拉升 涨幅迅速扩大,沪指收复3800点。 从盘面上看,新能源产业链掀涨停潮,先导智能、锦浪科技等多股封板,AI硬件方向强势反弹;半导 体、消费电子、小金属等前期热门题材悉数回升;银行股逆势下跌。 Wind统计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共4855只股票上涨,473只股票下跌,平盘有97只股票。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2304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5443亿元减少2396亿元。其中,沪市成交9791亿元,比 上一交易日11079亿元减少1288亿元,深市成交13256亿元。 两市及北交所共有197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7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
新能源产业链连续三日爆发!规模最大的创业板ETF(159915)反攻2.44%
格隆汇APP· 2025-09-05 10:14
②消息面上,有关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了规模以上电子设 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等目标,政策端开始发力支持 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方向,这是比较重要的变化。 结构性行情下,宽基ETF通过覆盖多行业龙头,天然具备抗轮动特性,能够同时捕捉不同热点: 格隆汇9月5日|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创业板指强势反弹2.26%,创业板ETF(159915)大涨 2.44%,领衔市场宽基指数。 ①盘面上,虽然AI硬件板块继续走弱,但新能源产业链全线走强,先导智能冲击20%涨停,阳光电源大 涨12%创下历史新高,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维权)、国轩高科、上能电气等权重集体发力;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创业板ETF(159915)跟踪的创业板指,相比于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带有鲜明的 成长风格,也是科技成长的代表性指数,一举囊括"新能源+医药+算力+券商"四大高成长行业,经过三 日回调后,创业板指最新市盈率为39倍,处于近十年35.88%分位点,估值处宽基指数最低。 ...
牛市多急跌:调整越是剧烈,反弹来得越快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58
港股市场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恒生指数收跌1.21%报25037.7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66%报5589.17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41%报8922.39点。大市成交1692.53亿港元,半导体板块成为重灾区,原材料业 与医疗保健业指数分别下跌4.82%和3.97%。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但配置方向转向防御性板块,影视 娱乐股逆势走强,公用事业指数微涨0.19%。 行业热点与驱动逻辑 A股市场呈现"消费避险、新能托底"的结构性特征。新能源产业链逆势反弹,光伏、锂电池、储能板块 集体上涨,政策推动下的"反内卷"价格修复与全球需求回升形成共振,不少机构认为锂电产业链已进入 布局窗口期。消费题材获资金避险,社会服务板块上涨1.32%,商贸零售板块上涨1.19%,多地启动新 一轮消费券发放刺激终端需求,暑期档票房超119亿元创同期新高,带动文旅板块情绪升温。纺织服 饰、美容护理等消费升级相关板块亦有活跃表现,分别上涨0.55%和0.49%,反映资金对防御性资产的 偏好增强。 9月4日,A股市场呈现单边下挫态势,成长板块集体承压,科创50指数领跌逾5%,科技硬件与半导体 产业链遭遇重挫。港股市场同步走弱,恒生科技指 ...
“健康牛”:结构比节奏重要
格隆汇· 2025-09-01 08:11
市场结构分化 - 科技成长板块与顺周期板块分化加大 通信和电子为代表的算力板块大幅跑赢[1] - 新动能领域净利润增速差从25Q1的4%转正后 25Q2进一步上行至8.3%[3] - AI上游算力作为景气率先兑现领域 成为市场集中定价核心方向[5] 市场波动特征 - 上证指数本周波动率创6月23日本轮上行行情以来新高[8] - 市场需要通过短期波动消化整固前期连续上涨[10] - 板块需要交替轮动向上才能使行情走得更平稳持久[10] 轮动扩散方向 - 重点关注AI主线成长主线的扩散 包括港股互联网 半导体设备材料 软件应用 创新药和新能源产业链五大方向[10] - 港股互联网具备补涨逻辑 受美国降息周期启动和阿里云收入超预期带动[10] - 半导体设备材料受益于国产芯片下半年产能放量 具备补涨逻辑[12] - 软件应用关注中游软件服务和下游应用扩散[15]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产业链拥挤度降至中等水平 情绪消化较为充分[18] - 多家创新药企产品获批上市销售 25H1百济神州净利润同比增长115.63% 药明康德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20][21] - 产业链具备降息交易 行业大会 医保政策调整和对外授权交易等多重催化[21] 新能源产业链 - 新能源产业链作为前期滞涨板块 有望迎来轮动补涨机会[22] - 产业链加速出清 25Q2锂电池库存同比37% 产能利用率1.94 扩张性资本开支同比21%[24][25] - 反内卷政策高度重视 2025年8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加强产业调控[26] - 新技术迭代推动行业发展 BC与HJT技术处在量化转化早期 固态电池成为技术升级关键方向[26]
量化策略|基于基本面量化选股的战胜宽基指数多策略框架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多策略投资框架优势 - 多策略通过分散化利用不同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差异,提升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稳健性,相比单一策略更具优势 [1] - 多策略组合相对中证全指的年化超额收益为13.8%,信息比率为1.5,表现稳健 [1][4] - 单策略之间相关性不高,预期改善组合与均衡弹性、高质量经营、科技TMT和新能源组合相关性分别为0.29、0.13、0.37和0.53,有利于收益互补 [4] 多策略组合构建 - 多策略框架包含三大类全市场选股策略(预期风险、分析师预期改善和高质量经营视角)和两大类产业选股策略(科技TMT和新能源产业链) [3] - 战胜宽基指数多策略框架在指数权重分配上,80%配置在指数成分内,20%配置在其他公司,并超配多策略股票组合权重 [5] 多策略组合表现 - 2014年以来多策略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6.5%、7.3%和8.6% [1][5] - 多策略组合超额收益最大回撤较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分别为7.1%、7.4%和3.8% [1][5] - 行业平均偏离度控制在2%以内,个股偏离度控制在3%以内,相对基准偏离度低 [1][5] - 大多数年份实现正超额收益,仅2021年多策略中证500指数增强跑输基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