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商贸
icon
搜索文档
转型三年,廊坊经洽会让“河北离世界更近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1:27
廊坊经洽会转型成果 - 廊坊经洽会从综合性经贸洽谈会转型为以现代商贸物流为主题的专业性展会已三年,成为河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1] - 转型三年来吸引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家头部企业、超万名行业精英参会,成为行业"风向标"[4] - 创新组织"国际合作招商会客厅"等系列活动,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千名境外客商参会参展[4] 河北物流强省建设进展 - 2023年出台全国首个物流强省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物流业增加值达3800亿元、全社会货运量30亿吨、社会货物物流总额13万亿元[2] - 2022-2024年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4.8%升至15.4%,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14.7%降至14%[3] - 快递业务量三年增长81%跃居全国第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速连续三年全国第一[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河北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8%[7] - 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56.2%,是全国平均增速的4倍[7] - 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92.4%,增速高出全国52个百分点[7]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8.9%[7] 京津冀协同发展效应 - 河北外资外贸外经规模全国位次提升:实际使用外资上升4位、进出口上升2位、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位[5] - 河北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实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同步运营的省份[7] - 河北商贸物流发展促进了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7]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河北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港口通过能力均居全国前列[7] - 编制全国首个省级商贸物流布局规划及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促进条例[7] - 重点企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85.4%,多式联运线路达101条[7]
长城深评 | 从商道驼铃到物流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15 19:37
河北商贸物流历史与现状 - 河北是商人早期活动区域之一,历史上商道纵横,商帮辈出,商品集散[4] - 主要商道包括太行山东麓大道、大运河黄金水道、渤海湾近海航线,北部三条古道通往东北、草原、西北[4] - 张库大道作为国际商道直抵俄罗斯,历史上商业地位显著[4] - 现代河北正全力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2025年廊坊经洽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4] 2025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 廊洽会是国家级经贸洽谈会,由商务部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举办[10] - 2025年重点活动包括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成果发布会、全球降低物流成本场景招商对接会等[10] - 近年来现代商贸物流色彩愈发浓重,成为观察河北经济发展的金名片[9][10] 河北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优势 - 产业基础雄厚:拥有环首都商贸物流圈、沿海及冀中南两大产业集群、三大港口及石家庄国际陆港[13] - 政策支持充分: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定位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省级出台多项专项规划[13][14] - 发展势头强劲: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快递增速高于全国水平,物流成本降幅优于全国[15] - 区位优势显著:环绕京津、濒临渤海,铁路公路网络发达,京津冀机场群形成支撑[15] 廊坊商贸物流发展成果 - 2024年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周转量全省第一,国际班列开行11列[15] - 打通113个国家进出口通道,落地四种跨境电商模式,现代商贸物流CBD入驻119家企业[15] - 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2024年到返程突破400列,同比增长近10倍[22] 现代商贸物流的经济价值 - 连接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是实体经济的"筋络"[21] - 有助于河北产业转型,激发需求并促进供需对接[21] - 推动对外开放:黄骅港开通5条外贸航线,加速国际"朋友圈"扩展[22] - 通过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促进高质量发展[22]
廊坊物流启新篇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50
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 廊坊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达948.8亿元,同比增长9.2%,占GDP比重24.3% [1] - 快递业务量突破17亿件,同比增长39%,吸引"三通一达"等8家国内快递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拨中心 [1]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 将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确立为"一号工程",聚焦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京津冀核心区铁路物流枢纽等五大方向 [1] - 实施"物流+"战略,培育"物流+农业""物流+制造业"等新业态,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2] 项目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签约5000万元以上现代商贸物流项目126个,总投资377.15亿元,现代商贸物流CBD吸引康佳集团国际科创总部等企业入驻 [2] - 开行国际班列12列,打通113个国家进出口通道,实现铁、公、空、水四种业务模式全覆盖 [2] 行业表现与区域地位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收同比增长15.0%,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2] - 要素集聚从1.0版向3.0版进阶,形成京津冀商贸与生活服务保障基地 [1]
双城对话 共答滨水区转型命题 《奔流》第二季 中外跨界嘉宾对话互鉴 推动创新要素流动
解放日报· 2025-06-12 09:59
活动概述 - "创新生态·链接全球"康河沙龙在英国剑桥威斯敏斯特学院举办,汇聚英国剑桥学界、行业创新代表、中国出海企业及静安专业服务业机构代表,聚焦技术、资本、服务等多维链接以推动创新要素双向流动 [1] - 活动为《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第二季上海伦敦双城对话的一部分,主题涵盖创新与创意产业发展、可持续与零碳水岸、滨水区国际合作 [1] 倡议内容 - 上海静安区副区长与伦敦副市长等共同发起《世界级滨水区水岸发展倡议》,提出共建可持续、韧性、智慧、共荣的未来水岸,推动水岸从空间更新向生态经济文化复合体转型 [1] - 《倡议》主张拓展滨水区国际朋友圈,促进跨界对话与产业合作,鼓励中英在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寻找利益汇合点 [2] - 提出共创文旅商体展活动以丰富水岸生活并提升品牌价值,为中英滨水区联动提供新思路 [2] 创新生态建设 - 康河沙龙上颁发首批"静安全球创新生态伙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剑桥大学中国校友会入选,旨在加强跨境创新生态构建与要素流动 [2] - 通过链接国际伙伴与静安创新平台,加速集成创新突破 [2] 行业趋势 - 全球滨水区正从"地理边界"向"创新枢纽"转型,成为链接全球产业链、激活文化创造力、培育新型生产关系的战略空间 [3] - 上海通过国际"朋友圈"扩容持续完善水岸城市发展策略,推进文明互鉴 [3]
河北廊坊 加速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人民日报· 2025-06-11 05:54
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 -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地带,路网密度达1812公里/百平方公里,一小时车程内可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三大航空枢纽,300公里范围内有天津港等四大港口[1] - 2024年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达9488亿元,同比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3%,较2023年提高68个百分点[1] - 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速向"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目标迈进[1] 物流设施网络建设 - 构建铁路物流枢纽体系,廊坊陆港物流园等3个项目列入省级规划,2024年铁路货运量达94255万吨,开行国际班列12列[2] - 推进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临空经济区签约119家企业,建成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开通113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通道[3] - 实施10项路网优化工程,完成投资3205亿元,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988亿吨公里(同比+1158%),布局9家货运枢纽和5家物流园区[4] 智慧物流与产业协同 - 固安县商贸物流园区建成204万平方米仓储设施,入驻安踏物流等12家企业,全市收集物流数据499亿条支撑线上线下融合[4] - "物流+农业"协同发展显著,农副产品快递业务量578314万件,冷链物流投资8231万元增加库容1448万立方米,肉类和蔬菜供京量分别占北京需求的216%和159%[5][6] - "物流+制造业"领域营收快速增长,34家物流装备企业营收61亿元(同比+256%),21家电子信息类企业营收3962亿元(同比+711%)[6] 商贸服务创新与政策支持 - 2024年网络零售额达3198亿元,建成3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家跨境电商园区入驻150余家企业[7] - 制定用地实施细则盘活存量土地,2024年供应物流仓储用地4436亩,职业院校培养723名商贸物流专业人才[8] -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进口业务无纸化覆盖率100%,综保区模式降低企业仓储物流成本30%以上[9] 展会与未来规划 - 2025年廊坊经洽会将于6月16日开幕,聚焦现代商贸物流主题[10] - 提出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比率降至13%的目标[9]
自贸港政策加速三亚外向型经济集群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6:13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该园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进出口总额 同比增长58%,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2%。2025年一季度,园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2.2%,服 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1.1%。 自贸港政策加速三亚中央商务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近日,经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审核认 定,海南自贸港首批三家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金融领域又一核心政策落地。 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三亚首单境外艺术品保税通关业 务……在自贸港政策的加持下,多个外向型经济领域的首单业务在三亚中央商务区落地。 与此同时,三亚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自贸港政策落地、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我们在办理 境外直接投资(ODI)手续时,在海南岛外、正常情况下需要6个月以上时间才能办结,在三亚只用了3个 月就完成了这项工作。"沙俊臣说,这为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主任左凤娟表示,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 年。接下来,园区将持续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候鸟+柔性+靶向"立体化国内外人 ...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
青岛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细化产业招商
青岛市产业招商方向优化 - 青岛市重点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优化产业招商方向 [1][2] "10+1"创新型产业体系 - 先导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 突出数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 依托青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专业园区招引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 [1] - 五大新兴产业包括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产业 重点招引研发中心、核心部件和关键配件生产基地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1] - 三大优势产业为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 鼓励海尔、海信、青啤等本土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以订单和市场促进投资 [1] "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海洋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化、高端港航服务业、海洋文旅品质提升 [2]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涵盖总部型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创新、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海洋新能源产业突破 [2] - 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 打造全球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 [2] 十大现代服务业发展 -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十大领域 [2] - 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为契机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形成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2] -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跨国公司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 [2]
三亚CBD与阿治曼自由区签约 搭建跨境投资新通道
搜狐财经· 2025-04-30 22:47
合作签约 -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与阿治曼自由区管理局举行签约座谈会,搭建跨境投资新通道 [1][3] - 合作旨在推动"数字丝绸之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 [1] - 阿治曼自由区管理局局长表示,阿治曼自由区内有超1400家活跃的中国企业 [3] 区域定位与优势 - 三亚中央商务区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构建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3] - 阿治曼自由区凭借毗邻迪拜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宽松商业政策,成为中东地区吸引国际资本的重要平台 [3] 未来合作方向 -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邀请阿联酋企业家和人才在商贸、文旅、物流、科技、大健康等领域开展合作 [3] - 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希望与阿治曼自由区企业在大宗商品贸易和沉香特色产品方面深入合作 [3] 战略意义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三亚将以更积极姿态走向世界 [3] - 双方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帮助两地企业实现"引进来、走出去" [3]
2025年河北廊坊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突出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培育做强五大重点产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14
廊坊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3904.6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4 0%) 第二产业增加值1325 3亿元(增长6 4%) 第三产业增加值2362 6亿元(增长5 6%) [2]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9% 33个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占比78 8%)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 3%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 2%(制造业投资增长26 1%) [4]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6 2亿元(增长4 8%) 限上消费品零售额641 7亿元(增长7 8%) 互联网商品零售额增长12 1% 快于限上零售额增速4 3个百分点 [6]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 2024年产业增加值948 8亿元(占GDP比重24 3% 同比提升6 8个百分点) 目标2030年增加值达1500亿元 物流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1% [1][16] - 2024年快递业务量17 18亿件(全国第26位) 日均中转量1500万件 进出京快件占比51 9% 已集聚京东/"三通一达"等50强物流企业区域总部 [18][20] - 政策支持包括《十条措施》《建设方案》等 重点推进多式联运基地 AI大模型应用 跨境电商"三中心"建设 2025年新增为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 [15][16] 电子信息产业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706 6亿元(增长15 1%) 占河北省16 9% 形成"两带三组团"空间布局 新型显示/云计算/空天信息三大领域集聚205家重点企业 [22][24][26] - 新型显示产业链覆盖发光材料至智能终端 代表企业包括维信诺 京东方等 云计算领域建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 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164家(产值87 26亿元) [26][28] - 政策规划提出培育五大产业矩阵 推动AMOLED生产线升级 实施"算力+"行动 目标建成京津冀区域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2][29] 产业空间布局 - 市域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三区四轴多点" 中心城区为核心 三河/霸州为副中心 形成9个区域发展节点 [10] - 开发区主导产业差异化明显 廊坊开发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 燕郊高新区发展光电子材料 固安高新区形成新型显示产业链 [13][24] - 北三县重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 临空经济区发展航空航天 永清/固安等地布局智能终端制造 [13][29]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县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全省第一 重点突破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技术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1][29] - 规划建设"智谷" 举办京津冀机器人大赛 发展低空物流/应急装备等新兴业态 文旅康养产业打造"京畿福地"品牌 [29] - 现代农业推进60个重点项目 特色食品产业集中在霸州/三河等地 形成"物流+""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新模式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