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轮游艇
icon
搜索文档
三亚CBD向全球邮轮业界发出“启航”邀请
海南日报· 2025-11-09 10:02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三亚湾黄金地段启动建设10万吨级新泊位 预计2027年建成 [1] - 随后将启动凤凰岛现有8万吨级泊位的升级改造 [1] - 配套建设建筑面积超3.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客运枢纽项目 [1] - 关键项目推进将显著提升三亚接待大型邮轮的综合能力 为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奠定基础 [1] 政策与服务支持体系 - 三亚边检已实现随船查验和10秒通关的高效便捷服务 [2] - 三亚海关推行即靠即下和即靠即检模式 极大提升通关体验 [2] - 三亚中央商务区作为海南唯一以邮轮游艇为特色主导产业的自贸港重点园区 致力于构建极具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2] - 正在修订《促进邮轮游艇游船产业发展办法》 从国际航线开辟、客源组织、燃油船供、产业推广等多维度对产业和企业进行鼓励支持 [2] - 公司将联合各职能单位在航线审批、口岸通关、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
五向图强”焕新力
海南日报· 2025-11-05 09:36
航空航天产业 - 星际荣耀在文昌建设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一期)[2] -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为卡塔尔籍客机提供维修服务 [4] - 海南发力"向天图强"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6] 海洋经济与能源产业 - 海南海底智算舱在陵水清水湾海域下水并与运营中的海底数据中心链接 标志海底智算中心正式启用 [6] - "深海一号"能源站投入运营 [12] - 海南依托政策优势发力"向海图强" 海上风车叶片迎风转动 [16] 高科技与半导体产业 - 海南航芯高科技产业集团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链 填补海南电子信息制造业空白 [10] - 海南通过"向数图强"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据在海底智算中心奔流不息 [16] 农业科技与生物育种 -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科研人员在进行水稻实验 [8] - 海南发力"向种图强"以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6] 绿色低碳与旅游产业 - 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实现"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 成为我国首个以更新改造模式实现区域整体零碳运行的样本 [16] - 三亚邮轮游艇产业蓬勃兴起 丽星邮轮"领航星"号搭载游客驶离三亚 [14] - 海南通过"向绿图强"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16]
27国外交官“读懂广州”!南沙以便利化政策链接全球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46
政策与营商环境 - 广州举办活动向27国驻穗领事官员推介出入境便利化政策、离境退税及邮轮游艇产业 [1] - 政策优化包括推出市内"即买即退"商店服务及集中退付点等便利措施 [3] - 叠加免税购物、离境退税、免签过境等软性政策以增强广州国际吸引力 [5] 基础设施与交通枢纽 - 南沙地处珠江入海口,是连接珠三角与港澳的重要枢纽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 [5] - 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第三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 [5] -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已开通前往中国香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航线 [8] 邮轮游艇产业发展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以南沙为母港运营,已服务出入境旅客超1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超75%,春节期间上座率超90%,带动消费超5亿元 [8] - 南沙积极对接香港游艇行业协会,推进"港艇北上",并于2025年3月底实现港籍游艇进入南沙开展维修保养试点 [8]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融合 - 考察越秀iPARK粤港云谷产业园区,该园区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共建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重点推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5] - 园区依托港科大(广州)科研资源,构建"创新合作-孵化集群-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致力打造科研创新中心 [6]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用以"枢纽"和"学域"取代传统学院学系的全新融合学科学术架构 [8] 城市形象与文旅资源 - 领团参与"海上看南沙"活动,途经南沙天后宫、慧谷超级堤、明珠湾大桥等标志性景观,并体验香云纱非遗活动 [8] - 广州具有丰富的文商旅体资源及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优质环境 [9]
凝聚磅礴力量 共绘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海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海南日报· 2025-10-24 09:0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 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 “十四五”时期重大成就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跃升至全球第十位[2]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2] - 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加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2]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3]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围绕打造陆海空统筹的先导科技新城取得明显成效[4]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万元[4][5] “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原则 - 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等[6] - “十五五”规划承前启后,为更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6] 海口市发展规划 - 海口市将围绕构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十五五”发展[7] - 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等领域[7] 三亚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 - 聚焦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外向经济形态,以“现代金融+现代商贸”双千亿级产业集群双轮驱动[9] - 着力推进邮轮游艇、文化艺术、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迭代升级[9] - 深化QFLP、ODI等金融创新,释放企业出海、跨境投融资、数据跨境三大平台效能[9] 洋浦海事局监管服务 - 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最高水平开放政策,进行海事监管服务模式的深层次改革[10] - 以“保安全”为基础促进航运物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0] - 加大落实洋浦区域集装箱枢纽港全链条服务举措力度[10] 乡村发展与振兴 -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坚持发展雨林大叶茶、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11] -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11]
三亚中央商务区系统推进招商引资增量扩容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49
招商引资策略与活动 - 公司积极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并进行密集专题调度以推进“招商引资季”扩大增量 [1] - 招商引资工作被公司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1] - 公司系统梳理招商资源并形成四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清单 [1] - 公司对87项重点项目资源库招商项目进行专人专项动态跟踪 [1] 重点招商领域 - 公司招商聚焦于跨境出海、现代商贸、文物艺术和邮轮游艇等领域 [1] 招商引资成果 - 截至8月底公司入驻企业总数达到9024家 [1] - 公司累计引入世界500强企业34家、中国500强企业56家、民营500强企业28家 [1] - 公司引入总部企业29家占三亚市总部企业60%以上 [1]
三亚:聚力创新,挑大梁、当先锋
海南日报· 2025-07-23 10:15
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进展 - 三亚锚定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目标,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包括全国首单隔离期间同步DUS测试便利化、海南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等创新案例 [6] - 封关运作项目高效推进,天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通过科技手段实现25公里海岸线及310艘船舶的动态监管,建立全覆盖管理服务模式 [7] - 三亚凤凰邮轮港口岸查验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配备卫检/旅检智能闸机、行李CT机等设备,实现人脸识别无感通关,2024年接待国际邮轮旅客5.46万人次(全国首位),游艇出海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90.09万人次 [8][9] 制度创新与首单业务突破 - 全国首创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模式,草莓苗通关时间压缩至1-2天,隔离检疫同步DUS测试使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缩短新品种审查周期 [10] - 三亚晨海实业完成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利用崖州中心渔港优势将进口牛肉加工增值超30%后内销 [11] - 城市聚焦打造"一标杆、五个区"发展定位,推动从"政策试验田"升级为"制度创新策源地",加速首单效应向规模效应转化 [12] 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果 - 五年实际使用外资超31亿美元,引进285家"三类500强"企业,包括鹏瑞利外商独资医院、日本企业孵化中心、中意会客厅等项目 [13] - 英特尔、恒力集团、紫金矿业等企业以三亚为出海总部开展国际业务,地中海蓝鳍等外资企业实现当年落地投产盈利,境外投资手续时间缩短50% [13] - 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境外艺术品保税通关等外向型业务 [14]
自贸港政策加速三亚外向型经济集群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6:13
公司发展 - 地中海蓝鳍产业发展(海南)有限公司由马耳他和中国企业合资成立,是马耳他在海南落地的首笔外商投资,围绕蓝鳍金枪鱼开展冷链加工及运输、国际贸易及相关技术研发等业务 [1] - 公司去年6月底在三亚中央商务区注册成立,实现了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一年来业务开展顺利,营收达到预期 [1] - 公司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计划今年申请享受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 [1] 园区发展 - 三亚中央商务区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集中承接自贸港政策落地,重点构建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为主导,专业服务与文物艺术为支撑的"4+2"产业体系 [1] - 5年来园区入驻企业8872家,包括英特尔、恒力集团、大唐集团、紫金矿业、东方铁塔、洛阳钼业等产业带动性强的企业,不少企业以三亚为出海总部基地开展国际业务 [2] - 紫金矿业落地三亚4年来在海南区域投资超35亿元,通过海南投资平台实现对外投资备案超270亿元 [2] 经济表现 - 2024年园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2% [2] - 2025年一季度园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2.2%,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1.1% [2] - 海南自贸港首批三家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三亚首单境外艺术品保税通关业务等外向型经济领域首单业务在园区落地 [2] 营商环境 -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营商环境促进中心表示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将持续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3] - 园区将构建"候鸟+柔性+靶向"立体化国内外人才服务机制,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专区,集成签证、社保等涉外服务,打造园区(国际)数据流通创新中心 [3] - 地中海蓝鳍公司在办理境外直接投资(ODI)手续时,在三亚仅用3个月完成,相比海南岛外正常需要6个月以上时间 [3]
三亚中央商务区:乘风起势逐浪高 砥砺奋进谱新篇
海南日报· 2025-06-03 09:22
园区发展总体成就 - 园区自2020年设立五年来,入驻企业总数达8872家,其中三类500强企业115家 [1] - 园区营收、税收、货贸、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21%、148%、19% [1] - 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超500亿元,已有19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 [16] 产业体系构建与集聚 - 重点构建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为主导,专业服务与文物艺术为支撑的“4+2”产业体系 [1] - 已认定紫金、英特尔等总部企业28家,占三亚市总部企业60%以上 [7] - 形成以紫金国控、中粮为代表的总部经济,以红杉资本、嘉实财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产业,以恒力集团、洛阳钼业为代表的现代商贸产业等多产业集聚态势 [9] 政策创新与首单突破 - 三亚首票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于今年4月通关,企业紫金黄金科技生产的标准圆钻式蓝宝石销往内地市场 [2] - 实现全国首艘“入境免担保”“零关税进口”和“五年以内船龄进口”三重政策叠加的进口游艇完成境内登记 [4] - 完成三亚首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和首单B保跨境电商出关,落地海南首单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 [4] 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 - 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入选海南省首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海南国际清算所可掉期清算品种达39个,累计清算合约价值近40亿元 [10] - “双Q”试点规模领跑全省,QFLP基金达66家、规模占全省50%,QDLP管理企业获批境外投资额度占比30% [10] - 发布海南首个S基金政策,推动海南首支S基金落地,三亚首家公募基金嘉实基金财富管理子公司落地园区 [4] 现代商贸与离岸贸易 - 2024年园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 [5] - 2024年紫金海南公司实现贸易收入1282.93亿元,其中新型离岸贸易463.70亿元,进出口贸易69.79亿元 [7] - 大悦城自2024年“十一”开业即实现100%出租率,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超42万人次 [11] 邮轮游艇产业 - 2024年三亚全市游艇出海约12.79万艘次,接待游客90.09万人次,登记游艇总量超1400艘 [12] - 2024年三亚国际邮轮入境访问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46万人次,跃居全国前列 [11] - 成功举办三届国际游艇展,游艇总成交额近4500万元,展会后意向成交金额约3000万元 [12] 文物艺术品产业 - 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于2022年1月在园区挂牌成立 [13] - 支持举办拍卖活动累计成交额超3亿元,招引市场主体80余家,观展人数超30万人次 [5][13] 项目建设与城市更新 - 园区规划总面积6762亩,已出让土地44宗,面积1358亩,吸引22家企业入驻建设 [15] - 河口通道水下隧道工程计划在今年7月实现河口管幕段顶管始发 [17] - 大悦城项目荣获LEED铂金级认证,是海南首个获此殊荣的商业综合体 [17]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99项审批事权,平均办件用时由28天压缩至1-3天,审批效率提高90% [21] - 通过“智能快办”模块将企业申报材料从八项减至两项,实现申请即办结 [20] - 设立外籍人员服务站和日本企业孵化中心,提供全流程落地支持 [18]
广东: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
快讯· 2025-05-07 16:07
低空经济消费培育 - 加快培育低空消费,围绕物流配送、空中交通、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场景示范 [1] - 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低空消费应用场景示范 [1] 邮轮游艇消费发展 - 支持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消费设施及场景提升培育试点,打通船上到岸上消费场景 [1] - 打造国际海员服务综合体,鼓励广州、深圳对邮轮航线开通及吸引国际旅客进行奖励 [1] - 支持邮轮船票按一定比例兑换景区门票或商场购物券 [1] -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建设游艇租赁试点,打造广东特色游艇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 [1] - 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