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产业

搜索文档
发展航船破浪行则必至
长江日报· 2025-08-19 10:03
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592.8亿元 增速5.5% 高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 规模和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 [3][15]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 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 [16]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长13.5% 上半年召开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对接会52场 [1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 汇聚170余家代表性企业 获批32条商业试点航线 [4][17] - 北斗产业规模约339亿元 同比增长31% 集聚企业超300家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 [5][16] - 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同比增长约20.1% [5][16] - 构建超630家创新平台 形成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7][16] 现代化产业体系 - 实施"965"产业链链长制 形成"一链一表"任务清单 建立"链长+链主+链创"长效机制 [7] - 市级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总投资占比58.5%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较上年增长26.7个百分点 [16] -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武钢等重点企业能效改造后单位GDP能耗较2021年累计下降超10% [12] 物流枢纽建设 - 成为全国首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省会城市 物流业增加值增长37.1% [7][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1.9个百分点 达12.2% [9] - 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发行超千列 辐射欧亚大陆40国120城 [9] - 阳逻港设计通过能力超280万标箱 合作覆盖国内35个港口 120余个铁路场站 [9][17] 区域协同发展 - 印发《武汉都市圈发展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 明确103项年度任务 [10] - 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办件量超80万件 设立6个离岸科创园 支持8个协同创新项目资金400万元 [11] - 形成"主链在武汉 配套在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格局 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市协同 [10] 绿色低碳转型 - 氢能示范线累计加氢超120吨 车辆行驶超125万公里 减碳约1300吨 [11] - 上半年建设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9万个 超时序进度11.2个百分点 [17] - 1-5月绿电购买量同比增长55% 绿证购买量为去年全年的2.6倍 [17] - 构建15个氢能创新平台 在3.8平方公里核心区聚集70余家机构 [12] 营商环境优化 - 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 推动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等6方面111条工作任务 [7] - 加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持续优化对外贸易营商环境 [7] - 19家供应链平台运行平稳 其中长江国贸营收同比增长62.1% [17]
山东政商要情(8.4—8.10)
经济观察网· 2025-08-10 21:11
民营企业座谈会 - 山东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37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与交流,涉及民间投资、拖欠账款、纾困解难、拓展市场、融资及要素保障等问题 [2][3]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将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重点解决民间投资、拖欠账款、融资难等问题,并强化要素保障 [3] - 山东省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占全部投资的61.6%,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3]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山东省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4] - 方案创新差价结算机制,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差额由电网企业结算,费用由用户分摊或分享 [4] -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0.3949元/千瓦时,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 [4][5] - 山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51%,方案将推动新能源从规模领先走向市场引领 [5]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 山东省推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面向60岁以上中重度失能老年人,不限户籍 [6] - 补贴涵盖17项服务,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及康复护理等 [6] - 山东省约有60万中重度失能老年人,首张优惠券已于7月在青岛发出 [6] 青岛生命健康产业规划 - 青岛发布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7] - 计划提出培育10个特色园区、30个健康社区、100个医康养综合服务设施 [7] - 青岛将以康复大学为平台,推动地产、医疗、康养、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中国康湾" [7] 济宁内河航运中心建设 - 济宁举办座谈会,目标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202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8][9] - 2030年目标为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150万标箱,港航业产值2200亿元 [8][9] - 济宁运河通航里程251公里,占京杭大运河近1/3,高等级航道占比70% [9]
26次“阳光协商”,商议出150余条发展实招
齐鲁晚报· 2025-08-01 05:16
演艺经济发展 - 日照市演艺经济表现活跃,"汽水音乐Chill派对"吸引2.1万名乐迷,直播全网曝光量超20亿次,斩获23个全网热搜热榜席位 [3] - 其他演艺活动包括"嘻哈闹海"沙滩音乐节、2025日照金沙乐浪音乐嘉年华、管乐嘉年华、群星演唱会等,创新推出"时光快闪音乐巴士" [3] - "跟着演出游日照"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演艺经济成为日照文旅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3] 政协推动措施 - 日照市政协牵头召开"培植演艺经济、赛事经济,促进文旅消费"专题协商会议,开展商前调研和重点提案办理协商 [3] - 通过市内调研、函调先进市经验、收集委员意见等方式起草专题协商报告,为演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 - 创新开展"三抓三促"活动(抓学习促能力提升、抓尽责促作用发挥、抓质效促作风转变),擦亮"有事多商量阳光协商"工作品牌 [4] 能力建设机制 - 组织"阳光协商讲堂、学而讲谈书享汇、界别悦读、书香润心"四位一体读书学习活动20余次,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儿童友好城市等议题 [4] - 深化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邀请专家围绕新兴技术作辅导授课,开展专题研讨和委员培训 [4] - 制定《2025年重点履职任务分解表》等台账,将工作细化为可量化指标,明确责任和时限 [5] - 建立"调研—协商—交办—反馈"闭环流程,构建"履职实绩+作风表现+群众满意度"三维评价体系 [5] 履职成效 - 围绕7个议题开展26次"阳光协商"活动,提出150余条建议,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6] - 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提供招商引资线索10余条,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6] - 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13次,深入基层解决群众问题50余个,组织群众联系活动120余次 [6]
晋级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宜昌凭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5-09 12:57
产业发展 - 宜昌经济总量2024年突破6000亿元达到6191亿元,四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成为"中部非省会第一城"[1] - 产业结构从单一传统化工升级为"3+2"现代主导产业体系(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生命健康三大千亿产业+大数据及算力、文化旅游)[6] - 新能源产业链实现全链条覆盖,包括电池材料生产、电芯制造及废旧电池回收,形成循环经济样板区[9] - 2024年签约35个过50亿元项目,包括总投资435亿元的现代化工项目、135亿元的生命健康项目及209亿元的大数据项目[7] 产业转型 - 2018年起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相关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沿江11省市推广[3][6] - 招引宁德时代、欣旺达东风、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落户,推动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建设[6] - 绿色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成功下水世界最大纯电动客船"长江三峡1"号和首艘氢燃料电池船"三峡氢舟1"号[10] 科技创新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700家(新增3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00家(新增540家),获湖北省科技奖32项[13] -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2000P,在建超10000P,打造湖北省最大算力集群[10][12] - 实施"三峡英才"计划,计划到2027年引进2000名高层次科创人才,支持建立"人才飞地"[14] 交通枢纽 - 拥有水铁公空管立体交通网络,三峡枢纽货运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即将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17] - 3条在建高铁(宜涪、武宜、宜兴)+1条获批高铁(宜常),未来形成"米字型"高铁枢纽[17] - 三峡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300万人次,国际旅客首破10万人次[18] 区域协同 - 定位为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与武汉都市圈的关键节点,推进"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和"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建设[22] - 借力武汉科教资源加强创新协同,促进平台共建与人才共育[22] 城市能级 - 2024年常住人口近400万,GDP全国城市50强,明确对标江苏常州[33] - 文旅产业纳入主导产业布局,2024年旅游收入1180亿元,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29] - 钢琴产业年产7万台,"长江牌"钢琴占全球七分之一市场份额[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