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2.07%,恒生科技指数跌3.11%
新浪财经· 2025-11-21 12:09
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2.07%,恒生科技指数跌3.11%。港股科技ETF(159751)跌2.32%,恒生港 股通ETF(159318)跌1.86%。板块方面,酒店和度假村REIT、水务板块涨幅靠前;生命科学工具、生 物科技板块跌幅靠前。个股方面,汇聚科技跌10.16%,赣锋锂业跌10.23%;友宝在线涨9.4%,趣致集 团涨4.03%。 ...
Bio-Techne (NasdaqGS:TECH)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11-20 21:32
Bio-Techne (NasdaqGS:TECH) 2025 Conference November 20, 2025 07: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Charles Kummeth - CEO and PresidentTucker Peterson - VPTucker PetersonGreat. We're going to kick it off. I'm Tucker Peterson from the Life Science team. We're pleased to have Bio-Techne with us today. Welcome. Maybe kick off with a little just quick look back on the fiscal first quarter, some gives and takes. You did talk about kind of core growth up 1%. Maybe setting aside the cell therapy kind of noise here, we'll ...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38%,恒生科技指数跌0.69%
新浪财经· 2025-11-19 16:19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下跌0.38%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下跌0.69% [1]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下跌0.64%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下跌0.14% [1] 行业板块表现 - 工业集团企业板块和居家用品板块涨幅靠前 [1] - 水务板块和生命科学工具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价格表现 - 山东黄金股价上涨7.01% [1] - 招金矿业股价上涨6.37% [1] - 紫金黄金国际股价上涨6.19% [1] - 先声药业股价下跌5.76% [1] - 中庆股份股价下跌7.18% [1] - 重塑能源股价上涨29.38% [1] - 万国黄金集团股价上涨10.6% [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0.28%,恒生科技指数跌0.8%
新浪财经· 2025-11-05 12:02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28% [1]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8% [1] 主要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下跌1.76%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下跌0.64% [1] 行业板块表现 - 石油与天然气板块、客运航空公司板块涨幅靠前 [1] - 通信设备板块、生命科学工具板块跌幅靠前 [1] 重点个股表现 - 昊天国际建投下跌10.05% [1] - 药师帮下跌8.12% [1] - 龙蟠科技上涨9.29% [1] - 亿华通上涨7.73% [1]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94%,恒生科技指数跌1.41%
新浪财经· 2025-10-22 16:3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94%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1% [1] 主要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下跌1.95%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下跌1.34% [1] 板块表现 - 工业集团企业板块和酒店及度假村REIT板块涨幅靠前 [1] - 汽车板块和生命科学工具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表现 - 基地锦标集团股价大幅上涨超过83% [1] - 中铝国际(601068)股价上涨30.52% [1] - 药捷安康-B股价上涨11.18% [1] - 老铺黄金股价下跌8.21% [1] - MONGOL MINING股价下跌9.45% [1]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76%,恒生科技指数跌0.58%
新浪财经· 2025-09-22 16:1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下跌0.76%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下跌0.58% [1] ETF产品表现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上涨0.91%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下跌0.21% [1]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设备板块涨幅靠前 [1] - 电子设备与仪器板块涨幅靠前 [1] - 生命科学工具板块跌幅靠前 [1] - 客运航空公司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表现:涨幅显著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12.63% [1] - 山东黄金股价上涨7.23% [1] - 招金矿业股价上涨6.35% [1] - 药明生物股价上涨6.09%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5.16% [1] - 山高控股股价大幅上涨29.76% [1] - MIRXES-B股价大幅上涨27.68% [1] 个股表现:跌幅显著 - 中环新能源股价下跌7.81% [1] - 沧港铁路股价下跌13.33% [1]
Bio-Techne (NasdaqGS:TECH)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0 23:47
**Bio-Techne (TECH) FY 电话会议纪要 2025年9月10日**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生命科学研究和诊断试剂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核心业务是提供蛋白质、抗体和检测试剂 已有40至50年历史[4] * 过去十年通过有机增长和收购大力投资三大增长领域 包括蛋白质分析自动化(ProteinSimple)、空间生物学(Spatial Biology)和细胞疗法(Cell Therapy)[4][5] * 三大增长领域收入占比从五年前的约30%提升至当前的45% 核心试剂业务占比55% 核心业务在此期间也保持良好增长[6] * 业务模式具有高度经常性 约90%收入来自耗材和服务 约10%来自仪器[7] **近期财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最近季度收入增长3% 符合预期[9] * 中国地区收入增长10% 为三年来最佳表现 但部分增长由关税担忧导致的仪器提前采购驱动 剔除该因素后增长大致持平 但仍较过去两年显著改善[9][10] * 大型制药客户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表现强劲[10][11] * 受中东地区轰炸事件影响 三台高价值COMET仪器未能如期发货 导致空间生物学业务未达季度目标[9] * 鉴于近期关税和药品定价威胁等政策不确定性 预计制药客户需求将有所放缓[11] **终端市场表现与展望** * 生物制药(Biopharma)合计占收入约50% 其中大型制药(Large Pharma)占30% 小型生物科技(Biotech)占20%[20] * 生物科技领域融资环境严峻 年初至今新生物科技融资下降超过35% 处于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 但公司在该市场仍保持低个位数增长[21][22] * 美国学术机构占全球收入略超20% 其中美国本土占约11%-12%[13] * 美国学术市场受NIH预算不确定性影响 客户行为谨慎 内部支出自发削减15%-20% 公司耗材业务保持平稳 但仪器销售显著放缓[14][15] * 公司认为当前学术市场状况已是最坏时期 但复苏时机取决于政策不确定性何时消散[15] **增长业务板块深度分析** * **细胞疗法(Cell Therapy)**:GMP蛋白质业务从零起步 目前年化收入约6000万美元 客户超过550家[26] 公司在再生医学(Regen Med)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该领域收入占比超过50% 市场潜力被认为比CAR-T更大[24][25] 投资Wilson Wolf(G-Rex生物反应器生产商)为其提供了观察疗法商业化进程的窗口 该反应器目前用于45%的CAR-T临床试验和9种已获批疗法中的5种[28][29] * **蛋白质科学(ProteinSimple)**:包含三大仪器平台 总规模约3亿美元 市场渗透率均低于20% 预计未来将保持两位数增长[34][38] * Maurice平台:用于生物制品质控(QA/QC) 受益于生物加工(Bioprocessing)市场复苏[34] * Simple Western平台:自动化Western Blot 可将3天手动流程缩短至3小时 其配套耗材(Cartridges)在过去两年半的困难时期仍保持每个季度增长 且多数季度为两位数增长[35][36] * Simple Plex平台:自动化ELISA 具有潜在临床诊断应用[37] * **空间生物学(Spatial Biology)**:公司凭借RNAscope试剂在转化研究领域成为全球金标准 目前其10%的收入已来自与Leica合作的商业化诊断测试[39][40] COMET仪器是收购Lunaphore获得 是市场上唯一能同时在同一样本上检测蛋白质和RNA的仪器 且检测速度远超竞争对手(过夜 vs. 约一周)[41] 该仪器能带动公司RNAscope试剂和核心抗体的销售[42] **资产剥离与资本配置** * 公司决定剥离Exosome Diagnostics业务 主要因其CLIA实验室模式与公司核心的试剂/仪器商业模式不符 且实现盈利的道路漫长[44][45] * 该业务出售给MDxHealth 因后者是CLIA模式公司 且拥有其他泌尿科测试 具备协同效应和规模化能力[46] * 剥离使公司能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更接近核心能力的增长领域[46] **财务指引与未来展望** * 公司提供低个位数增长指引 反映了当前的市场不确定性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公司面临的比较基准比同业更为严峻)[47] * 认为当前市场疲软主要由政治噪音和政策不确定性驱动 而非结构性恶化 不影响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创新等长期宏观趋势[49][50] * 预计一旦不确定性消退 需求将迅速恢复 类似于去年制药业务复苏速度快于预期的情形[51] * 有早期迹象显示情况可能比预期更快稳定 如国会可能提出更合理的NIH预算框架 EU贸易协议细节显示关税威胁可能低于此前 MSM定价威胁可能仅限于仿制药等领域 但尘埃尚未完全落定[53]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2.58%,恒生科技指数涨3.52%
新浪财经· 2025-08-13 16:11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2.58%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52% [1]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上涨3.11%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上涨2.2% [1] 行业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工具和制药板块涨幅领先 [1] - 电脑与外围设备及林业与纸制品板块表现落后 [1] 个股涨幅表现 - 腾讯音乐-SW上涨15.63% [1] - 阅文集团上涨19.61% [1] - 鸿腾精密科技上涨11.78% [1] - 信达生物上涨8.82% [1] - 石药集团上涨6.77% [1] - 万洲国际上涨6.23% [1] - 药明康德上涨6.19% [1] - 阿里巴巴-W上涨6.09% [1] - 阿里巴巴-WR上涨5.51% [1] - 翰森制药上涨5.43% [1] - 网易-S上涨5.38% [1] - 洛阳钼业上涨5.36% [1] - 腾讯控股上涨4.74% [1] - 快手-W上涨4.68% [1] - 百济神州上涨4.66% [1] - 恒瑞医药上涨4.58% [1] - 创科实业上涨4.51% [1] - 中兴通讯上涨4.35% [1] - 快手-WR上涨4.34% [1] - 腾讯控股-R上涨4.29% [1] - 药明生物上涨4.2% [1] - 百度集团-SW上涨4.13% [1] - 美团-W上涨4.1% [1] 个股跌幅表现 - 趣致集团下跌7.07% [1] - 361度下跌9.29% [1]
Maravai LifeSciences(MRV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收入为474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6940万美元下降31.7% [19] - 剔除高容量CleanCap收入后 基础收入同比增长5% [19] - GAAP净亏损(非控制性权益前)为698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1840万美元亏损扩大279% [20] - 调整后EBITDA为负104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正1300万美元大幅恶化 [21]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为亏损0.27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0.07美元恶化 [2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亏损0.08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0.01美元恶化 [21] - 期末现金余额为2.7亿美元 长期债务为2.97亿美元 [22] - 经营活动现金使用为1030万美元 折旧摊销为1320万美元 净利息支出为380万美元 [22] - 股票薪酬(非现金费用)为680万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酸生产(NAP)业务收入3110万美元 [19] - NAP基础业务(剔除高容量CleanCap)同比增长3% 主要受TriLink GMP产品需求推动 [23] - NAP基础收入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2870万美元环比增加230万美元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基础收入增长 [23] - NAP业务调整后EBITDA为负730万美元 [23] - 生物制品安全检测(BST)业务收入1630万美元 同比增长10% [19][23] - BST业务调整后EBITDA为1090万美元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67% [24] - BST业务增长主要受宿主细胞蛋白试剂盒和定量服务需求推动 以及MOCV病毒清除产品采用率提高 [24] - 公司共享服务费用影响调整后EBITDA达1400万美元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启动重组计划 旨在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裁员和非人力相关费用削减 [6] - 预计年化费用降低超过1500万美元 大部分节省将在未来两个季度实施 [7] - 向精简的功能性运营模式转型 包括合并高管职位和减少层级 [7] - 为TriLink研发项目提供集中监督 确保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影响价值 [7] - 专注于BST业务的市场领导地位 投资开发针对生物制品和细胞基因治疗客户的新分析产品 [10] - BST业务在单克隆抗体产品、重组疫苗以及所有FDA和EMA批准的CAR-T细胞和基因疗法中具有高渗透率 [11] - 扩大GMP耗材产品组合以支持未来mRNA应用 特别是在肿瘤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罕见疾病等治疗类别 [12] - CDMO业务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为客户提供支持 建立更紧密的客户关系 [12] - 通过创新扩大研究客户技术获取渠道 投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AI能力 [13] - 推出mRNA构建器新版本 这是电子商务平台多项升级计划中的第一个 [13] - 同行公司如Danaher预计长期增长率为7%-9% Thermo为6% Sartorius为8%-12% Lonza为8%-10% [7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新管理层上任后进行全面业务评估 重新分配资源到最具潜力的计划 [5] - 核酸生产业务面临宏观和政治逆风时期 [11] - 2025年没有高容量CleanCap订单 但早期迹象显示客户可能在2026年初有高容量CleanCap发货 [28][29] - 预计到2026年恢复可持续的正调整后EBITDA和自由现金流 [14] - 公司结构曾为比现在大得多的规模而设计 需要调整以适应当前现实 [15] - 美国市场将出现收缩 特别是在mRNA领域 而非美国地区将继续增加投资 [50] - 公司对关税对CDMO业务的影响持观望态度 尚未看到明显变化 [52] - 研究领域资金环境面临挑战 但公司在该领域曝光度不高 [69][70] 其他重要信息 - 客户类型收入分布: 生物制药28% 生命科学和诊断30% 学术界8% CRO/CMO/CDMO 7% 分销商27% [20] - 地域收入分布: 北美65% EMEA 18% 亚太(不含中国)12% 中国5% [20] - 重组相关费用预计在2025年产生800-900万美元 主要包括员工遣散费和福利 [26] - 撤销先前指导范围 待完成全面业务审查后重新提供指导 [27][28] - 年化节省超过5000万美元 分配比例为: 劳动力45-50% 设施15-20% 资本支出减少15-20% 其他生产力举措15-20% [25] - 成本削减分布: 50%来自G&A 20-30%来自销售和营销 10-20%来自研发 [10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指导哲学和2026年目标可见性 - 新管理层需要更多时间全面了解业务 特别是考虑到业务具有较大波动性 [35][36][39] - 公司承诺通过费用结构调整在2026年实现正EBITDA [40] - 不会提供季度指导 直到全面掌握业务情况 [40] 问题: BST业务第二季度表现和可持续性 - BST业务增长由宿主细胞蛋白试剂盒(增长7%)、MOCV产品和定量服务推动 [42] - 中国地区有少量提前采购 但不具实质性 [43] - 该业务应为中个位数增长 [44] 问题: 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预计中国将成为增长驱动力 [47] - 非美国地区投资将继续增加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50] 问题: 关税对CDMO业务的影响 - 尚未看到明显变化 更多处于观望状态 [52] - 如果关税促使非美国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公司设施扩张使其处于有利位置 [52] 问题: 业务评估中的意外发现 - 组织支出规模远超预期 公司曾为更大规模设计 [56] - 临床前至三期阶段客户活动活跃 特别是在肿瘤学、自身免疫和罕见疾病领域 [58] - BST业务(Cygnus)正在改善 在亚洲地区有巨大潜力 [59] 问题: 2026年高容量CleanCap订单细节 - 有2026年高容量CleanCap的约束性订单 但不透露客户细节 [60] - 不期望高容量CleanCap恢复到2024年水平 任何此类订单都将视为额外收益 [61] - 将改变术语 "高容量CleanCap"未来将指其他治疗药物而非COVID [62] 问题: 中期业务增长展望 - 公司美国mRNA研究领域曝光度不高 [69] - 同行公司预计长期增长率为中高个位数 [72] - GMP和CDMO市场将继续健康 非美国市场变得更重要 [73] 问题: 电子商务战略和当前收入占比 - 电子商务对研究业务很重要 目前收入占比较小(估计为个位数) [75][78][79] - 收购EfficientA的AI引擎将帮助设计定制RNA [76] - 无需大量销售人员即可创建定制mRNA电子商务世界 [78] 问题: BST业务是否保留在组合中 - 管理层致力于为股东创造价值 不排除任何选项 [82] - 先专注于重组使公司盈利 以获取更多灵活性和选择性 [83] 问题: 近期趋势和政策影响 - 趋势相当积极 CDMO业务虽有波动但整体积极 [88][89] - 资金新闻主要影响研究领域 公司在该领域曝光度不高 [90] - 只有一两个客户可能有资金问题 但不具实质性 [91] 问题: 长期利润率前景 - 过早回答该问题 首要任务是恢复正自由现金流和EBITDA [92] - 当前成本基础比COVID前高 GMP制造能力固有成本更高但为大型交易机会奠定基础 [93] 问题: 重组细节和CCO职位取消 - 重组分布: 50% G&A 20-30%销售和营销 10-20%研发 [101] - CCO职位取消是组织重组 分别关注大交易销售和电子商务营销 [100] - 聘请新的销售EVP负责全球GMP制造产品和大宗CDMO产品销售 [100] 问题: 2026年是否需要高容量CleanCap订单实现目标 - 公司按无CleanCap模式运营 任何此类订单都将视为额外收益 [102] 问题: 公司未来愿景和战略方向 - Maravai最初更像控股公司 收购优质资产 [109] - 强调BST业务价值 99%讨论集中在TriLink业务 [110] - 稳定组织后将考虑添加新资产或剥离部分业务 [111] 问题: 战略评估时间表 - 管理层行动迅速 不拖延决策 [113] - 完成组织规模调整后 战略计划将较快出台 [113] 问题: 固定成本基础和对收入波动的吸收能力 - 业务在过去几年建立了大量基础设施 收入大幅变化时会产生遗留问题 [117] - 成本节省包括圣地亚哥办公室租赁到期(9月到期)和其他设施机会 [118] - 可能保留部分基础设施空间以备欧洲或亚洲制药公司需要美国足迹 [118] 问题: 与Thermo Fisher的CleanCap许可协议 - 是CleanCap被广泛使用的另一个例子 无论是制药公司还是CDMO生产 [124][125] - 希望该协议带来比今天更多的机会 [125] 问题: 临床前市场趋势和mRNA国际机会 - 临床前到三期阶段目标数量稳定 多数仍在美国 [130] - 第二季度研究增长主要来自GMP耗材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31]
Quanterix(QTR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8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收入为2450万美元 同比下降29% 主要受美国学术和制药终端市场资金暂停和不确定性影响 [15] - 毛利率为46.2% 非GAAP毛利率为41.8% 下降主要由于产量降低和固定成本杠杆效应减弱 [17][18] - 运营费用为4840万美元 包含960万美元收购整合相关成本和640万美元商誉减值费用 [19] - 非GAAP运营费用为3110万美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调整后EBITDA亏损1370万美元 [19]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为2.638亿美元 调整后现金使用量为260万美元 同比改善49%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消耗品收入为1490万美元 仪器收入为200万美元 本季度仅安装10台仪器 去年同期为22台 [16] - 加速器实验室收入为400万美元 同比下降60% 主要因制药客户大型项目减少 [16] - 诊断合作伙伴销售额为26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70万美元 [17] - 学术销售下降18% 制药销售下降38% 客户结构为学术与制药各占50%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通过收购Akoya 公司总可服务市场扩大至50亿美元 覆盖神经学 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 [11] - 合并后收入结构为神经学53% 免疫学和肿瘤学47% [11] - 消耗品业务表现稳健 上半年收入约1亿美元 与前期基本持平 [3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Equaya收购 预计在2026年前实现8500万美元协同节约 目前已实现75%目标 [7][23] - 推出下一代Simoa平台 计划2025年上市 可将可安装基数扩大20倍至2万台以上 [12] - 建立阿尔茨海默症诊断业务 测试量翻倍 收入增长三倍 预计年内获得Medicare定价推荐 [13] - 将30%收入投入研发 处于同业高端水平 强化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竞争优势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蛋白质组学被视为行业最具变革性机会 类似20年前的基因组学 [9][10] - 公司平台具有超高灵敏度 能检测其他技术无法发现的低丰度生物标志物 [10] - 尽管市场环境挑战 仍致力于2026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 [25] - 2025年收入指引调整为1.3-1.35亿美元 其中Simoa收入1-1.05亿美元 [21] 其他重要信息 - Akoya在第二季度产生1820万美元收入 现金使用量为900万美元 [21] - 预计2025年GAAP毛利率为49-53% 非GAAP毛利率为45-49% [22] - 全年调整后现金使用量预计3400-3800万美元 年末现金余额约1.2亿美元 [22][2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加速器业务现状及临床研究领域趋势 [29] - 加速器业务同比增长40% 但项目规模较去年明显缩小 客户数量增加 [30] 问题: 学术客户信心恢复条件 [31] - 消耗品业务展现韧性 上半年收入稳定 基于当前可见度制定指引 已观察到积极迹象 [32] 问题: 成本削减措施对客户服务能力的影响 [35] - 通过整合商业团队和优化运营流程实现协同效应 同时保护仪器开发和诊断业务的增长投资 [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