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矿山建设

搜索文档
山西华阳集团泊里煤矿:数智赋能 绘就煤业新图景
新浪财经· 2025-07-31 15:09
智能化矿山建设 - 泊里煤矿依托智能化建设实现"井上看见井下、井上控制井下"的远程监控和操作能力 [1] - 公司打造基于智能管控平台的"集中智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煤矿生产管理方式 [1] - 实现管控系统PC端与视频监控的"双向联动",调度中心可集中监护全矿运行并远程控制设备 [1] - 系统具备强大故障预警功能,能快速定位隐患并通过远程控制精准干预异常工况 [1] - 构建井上井下一体化、采掘辅助一体化智能管控体系,实现管理模式创新突破 [2] 运营效率提升 - 井下机电、提升、运输"三大系统"智能化升级减少固定岗位人员30余人 [2] - 设备综合效能提升25%以上 [2] - 技术赋能改变传统一人一岗作业方式,员工转向综合系统管理 [2] - 培养出一批具备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继续深化数智赋能,打造智能化矿山典范 [2] - 目标实现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运营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 [2] - 推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走安全高效、集约发展的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2]
标准化筑基 智能化赋能——山焦西山官地矿书写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答卷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1:24
公司概况 -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始建于1960年,累计生产原煤1.8亿吨,为山西省及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 公司从亚洲单井口出煤第一的辉煌历史,转型为智慧矿山建设标杆,以标准化为核心推动安全生产 [2] 标准化建设 - 构建"基础管理、灾害防治、专业协同"三位一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三维培训体系 [3] - 制定《高标准化作业地点建设方案》图册,包含11大项60小项标准要求,通过实景照片直观展示细节规范 [5] - 实施"三精管理":精准锁定16个重点区域打造标杆工程,精细制定量化标准,通过日检查、周通报、月验收机制实现动态精进 [5][6] 智能化升级 - 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9个子系统实时数据,实现变电所、机房硐室无人值守,主运输系统集中控制 [8] - 远程集控系统搭配AI识别功能,970驱动机房实现设备异常精准捕捉 [8] - 主通风机"一键倒机"缩短故障响应时间,瓦斯抽采系统采用"三堵两注"工艺使抽采浓度提升15%,年抽采量达2300万立方米 [8] - 8煤层防灭火系统实现采空区动态分析及温度实时监测,地测防治水构建科学水害防控体系 [8] 安全管理创新 - 推行"本质安全型班组"建设,以"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为目标,建立"五位一体"管控网络 [10] - 非常规作业执行"一工程一措施"全流程管控,配备637台固定视频和140台移动视频形成"时空监控网" [10] - 明确142种"暂停键"情形,强化干部下井跟带班考核机制,重点监管薄弱时段 [10] 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 - 矸石山生态修复面积达45.7862万平方米,日均处理5000吨矿井水实现100%循环利用 [12] - 职工设施升级包括2151台智能更衣柜、智能洗衣中心全流程闭环、食堂智能结算及宿舍区改造 [12]
大宝山矿:从“生态疮疤”到“绿色明珠”的涅槃重生
经济网· 2025-06-30 17:48
历史背景与生态问题 - 大宝山矿自1958年建设以来是华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支撑华南重工业发展 [2]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序民采活动猖獗,民窿达119条以上,选矿厂8个,洗矿点20多处 [3] - 无序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酸化(pH<3)、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横石水流域生态严重破坏 [3] 生态修复措施 - 2018-2021年累计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修复新山片区90公顷矿山 [4] - 投入超10亿元实施11项环境整治项目,包括清污分流、外排水处理工程 [4] - 开发"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通过中和剂、抑酸菌剂和乡土植物修复土壤 [5] - 建成华南最大酸性重金属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9.6万立方米,重金属去除率99% [5] 修复成效 - 修复面积达160公顷,植被覆盖率95%以上,土壤pH从2.6升至6以上 [9] - 横石水从"赤水河"恢复清澈,两岸生态显著改善 [9] - 形成免维护植被生态系统,实现从"碳源"向"碳汇"转变 [9]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 推进智能化采矿系统和选矿流程全自动化控制 [11] - 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排放 [12] - 与中山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修复技术 [13] 社会责任与未来规划 - 帮扶周边村镇改善农田水利,开展电商助农,增加农民收入 [13] - 未来计划投入数亿元加强生态修复,引入AI/5G技术建设智能矿山 [14] - "十五五"期间规划建设铜硫二期项目,推动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14]
马怀勇:夯实能源安全根基,引领行业新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4-27 15:40
智能化矿山建设成果 - 公司以金凤、红柳等示范煤矿为标杆,实现主要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选煤厂100%智能化运作,固定岗位全面无人智能值守[1][4] - 2023年金凤、红柳、枣泉煤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达到二类中级智能化标准;2024年麦垛山煤矿通过集团高级智能化评级验收[5] - 2024年在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中获9人奖项,金凤、双马一矿、红柳煤矿分获特等、一等、三等创新奖项[5] 政策响应与技术应用 - 深度贯彻国家八部委煤矿智能化指导意见、宁夏自治区实施方案及国家能源集团建设指南,制定"1126"链势发展战略和"11359"工作方针[4][6] - 应用5G、云计算、AI技术于采掘、通风、无人驾驶领域,实现采煤设备远程操控效率提升,智能通风系统实时监测井下安全[6][7] 2025年发展目标 - 计划建成梅花井、羊肠湾等10座中级智能化煤矿及红柳、金凤等9座中级智能化选煤厂,实现"双百目标"[7] - 推动红柳、金凤、枣泉煤矿升级为高级智能化矿井,实现高级智能化"零突破"[1][7] - 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达50%,回采功效提升15%以上[7] 行业示范效应 - 智能化建设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并优化资源配置[7] - 技术研发与示范煤矿经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模式,加速全行业智能化转型进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