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市场策略:MarketStrategy:牛市第二阶段
招银国际· 2025-10-13 19:39
好的,作为一位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已经仔细研读了这份策略报告。以下是我对报告核心观点及各行业关键要点的详细总结,已严格过滤掉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无关内容。 核心观点 - 报告判断市场处于**牛市第二阶段**,行情将从科技板块向原材料、工业扩散,并可能最终轮动至消费板块 [2][17] - **AI算力链**是核心主线,国内算力链出现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轮加速,进入成长兑现期 [3][4] - 宏观环境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政策有望加码,弱美元和流动性宽松格局利好市场风险偏好;美国经济短期滞胀风险上升,但科技股与大宗商品可能受益 [5][17] 行业要点总结 科技 - **智能手机/PC**:iPhone 17销售超预期,AI功能驱动高端化和换机周期;AI PC渗透率加速,预计中国AI PC渗透率将在2025年达34%,2026年升至52% [27][28][30] - **AI服务器**:全球云服务提供商(CSP)上调资本开支,OpenAI加大算力储备;服务器架构持续创新,液冷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4%增至2025年的33% [27][33] - **端侧AI**:Meta AR眼镜产能计划在2026年提升至1,000万台;科技巨头加速布局端侧AI硬件 [27][35] - **汽车电子**:智驾下沉趋势带来域控制器、传感器、连接器等零部件规格升级机遇 [27][38] - **推荐标的**:小米集团、瑞声科技、丘钛科技、比亚迪电子 [4][27] 半导体 - **海外动态**:OpenAI与博通合作自研XPU,订单规模超100亿美元;AMD与OpenAI签署6GW GPU供应协议并授予认股权证;xAI以英伟达GPU为抵押融资200亿美元 [5][44][45][46] - **国产算力链**:摩尔线程IPO快速过会;AI驱动存储价格上调,TrendForce预计DDR4/DDR5合约价和现货价将录得双位数增长 [3][47][48] - **下游应用**:智能驾驶与AIoT成为增长引擎,地平线机器人与豪威集团为核心受益者 [4][51] - **推荐标的**:中际旭创、生益科技、北方华创、贝克微、豪威集团 [4][48][49] 互联网 - 投资主线围绕**AI主题**,关注AI拉动广告和云业务增长的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快手 [5][6] - 同时关注估值合理、盈利能见度高的公司,如网易、BOSS直聘、携程 [6] 软件及IT服务 - 海外互联网公司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呈现环比加速趋势 [5] - 推荐云化领先且有望通过AI获得增量变现的金蝶国际 [5] 医药 - 创新药研发需求回暖,实验猴中标价格从2024年中的约8.5万元回升至约9万元 [5] - 看好CXO行业业绩修复及消费医疗的估值修复机会 [5] 消费(食品饮料、美妆、可选) - **食品饮料与美妆**:超长假期推动需求,长期看好必需消费品板块的边际改善及“国产替代”效应 [5][6] - **可选消费**:国庆黄金周消费表现低于预期,行业分化,相对看好餐饮、茶饮咖啡和旅游酒店 [6][7] - **推荐标的**:农夫山泉、巨子生物、颖通控股、瑞幸咖啡、锅圈 [6][7] 保险 - 保费高速增长,健康险新规有望助推行业上行;A股市场回暖带动险企投资收益上行,股债双击利好三季度盈利 [8][9] - **推荐标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财险、友邦保险 [9] 汽车 - 国庆期间新能源汽车销售态势强于传统燃油车,四季度预计有约50款新车上市 [8] - **推荐标的**:吉利汽车、零跑汽车、正力新能 [8] 房地产 - 政策效果边际减弱,9月重点开发商合同销售额同比-6% [8] - 投资建议关注商业运营能力强的标的、存量市场受益者及信用修复的房企 [8] - **推荐标的**:贝壳、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龙湖集团 [8] 资本品 - **重卡**:9月行业批发销量同比增长82%至10.5万辆 [9] - **工程机械**:土方机械上升周期持续,受益于国内更新需求及出口增长 [9] - **天然铀**:供不应求格局持续,铀价受供应紧张支撑 [9] - **推荐标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潍柴动力、中广核矿业 [9] 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小幅走弱,预计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明显放缓;通缩延续但前景可能改善;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宏观政策可能适时扩大力度,第四季度可能降准50基点、降息10基点 [11][12][13][14] - **美国**:经济增长延续放缓,预计全年GDP增速从2024年2.8%降至2025年1.7%;就业市场转弱;通胀可能短期反弹;美联储重心转向就业风险,预计12月可能再次降息 [18][19][20][23] - **金融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走强;中国股市处于牛市第二阶段,相对看好AI科技、互联网、医疗等板块;美元可能延续走弱,美股可能跑输欧洲和中国股市 [16][17][25][26]
机构论后市丨海内外流动性牵引A股热度;维持科技+周期配置思路
第一财经· 2025-09-14 17:4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集体上涨 沪指累计上涨1.52% 深证成指涨2.65% 创业板指涨2.1% [1] 基本面分析视角转变 - 基于国内库存周期的经济分析已不能全面刻画市场基本面状态 需转向全球敞口视角评价基本面 [1] - 中国企业制造环节份额转化为定价权 更多上市公司从国内敞口转向全球敞口 [1] - 本轮行情中涨幅较大品种多与出海相关或深度绑定海外供应链 [1] 流动性环境分析 - 美联储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的预期强化 因美国8月通胀上行幅度有限且就业市场弱化 [2] - 美元指数走弱周期下人民币汇率存在支撑 利好A股市场走势 [2] - 国内居民存款搬家处于初期阶段 非银存款同比多增而居民存款同比少增格局延续 [2] - 7月以来机构资金加速流入 被动型基金贡献重要增量 权益类公募基金入市方向明确 [2] 市场行情特征 - 行情除过去4周有明显情绪溢价外 主要沿"聪明的钱推动的结构性行情"脉络演绎 [1] - 日均成交回归1.6-1.8万亿元可视为情绪溢价消化完成 [1] - 市场情绪向好 回调加仓积极 行情已重回前期高点 [3] - 市场量能变化是行情走势重要观测信号 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 [2] 配置策略建议 - 行业选择框架应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 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化工、游戏和军工 [1] - 维持科技+周期配置思路 关注黄金、创新药热度回升及AI行情扩散 [3] - 重视拥挤度低位的恒生互联网龙头和AI应用 [3] - 周期资源品龙头配置价值凸显 因海外经济周期寻底且国内反内卷持续推进 [3] AI产业链投资机会 - AI将成为后续市场主线 海外算力产业链景气度对A股形成提振 [2] - 海外算力需求空间仍大 龙头业绩验证科技叙事 [2] - 新质生产力产业趋势向上 自主可控逻辑重要性抬升 [2] - 建议积极布局泛AI产业链中滞胀分支作为看涨期权 包括存储、AIDC相关配套设施及AI应用 [4] - AI应用涵盖Agent、AI+医药、人形机器人、端侧AI和智能驾驶等领域 [4] - 泛AI方向中较多细分领域因短期催化有限而处于相对低位 超预期产业事件可能带来可观赔率 [4] 政策与产业催化因素 - 政策有为、产业催化、海外宽松及新增资金等多重利好支撑行情长期趋势 [3] - 甲骨文订单反映算力需求 美联储降息预期等新增催化持续支撑行情 [3] - 新质生产力产业趋势受到催化 但板块波动可能加大 需关注补涨细分领域 [2]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创业板指涨0.21%
凤凰网财经· 2025-09-08 09:32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开盘跌0.02% 深成指涨0.33% 创业板指涨0.21% [1] - 电池和航天装备板块涨幅居前 免税和CPO板块跌幅居前 [1] 行业周期与配置 - A股中报业绩延续磨底特征 全局性补库力度回升但板块分化明显 [2] - 先进制造和TMT行业有望延续供需双向改善 基建链收入拐点渐近 [2] - 关注电网设备 工程机械 基础化工 钢铁等新增供需双向改善型行业 [2] - 锂电池 通信设备 小金属 包装印刷因高频景气数据韧性仍存可持续关注 [2] 锂电与储能行业 - 锂电行业旺季来临叠加储能超预期 电芯涨价在即且需求能见度高 [3] - 板块供需关系彻底扭转 业绩确定性强且估值处于低位 [3] - 储能行业受政策推动 国内招标数据高增 海外欧洲澳洲亚洲市场需求旺盛 [3] 端侧AI投资机遇 - 政策加持 巨头引领和发布会催化临近 全面看好端侧AI [4] - 苹果端侧AI产品创新决心强 可能超预期拉动使用体验和销量 [4] - 建议关注苹果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4]
电子掘金 科技硬件年报一季报解读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功率半导体、端侧AI、自动驾驶、光通信、电信设备、消费电子、通信模组、物联网模组 - **公司**:闻泰科技、天岳先进、扬杰科技、超新节能、燕东微、华虹半导体、恒玄科技、瑞芯微、斯特威、韦尔股份、旭创、新易盛、光迅、华工、源杰科技、世家光子、中兴通讯、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美格智能、那怡远、易联网络、丘钛、高伟、瑞声、舜宇光学、水晶、兰特、传音、小米、龙旗、华勤、蓝思、永新光学、电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功率半导体行业 - **2024年发展态势**:全球呈冰火两重天态势,中国内部结构变化,新能源和工业领域替代消费领域成最大单一市场,未来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推动的功率需求值得关注,行业特征为高端突围与低端内卷并存[2] - **2024年业绩表现**:整体收入增速约10%,净利润下滑22%,剔除闻泰科技后实际盈利增速为0%;三代半导体天岳先进收入和利润增速显著,分别达40%和500%;扬杰科技车规级产品占比提升使四季度毛利率达38%-39%;超新节能超节Moss产品推动毛利率环比增长;燕东微因重资产运营净利率下降,新产线爬坡压力显现;华虹半导体因产能增长和价格压力盈利水平下降[1][3][4] 端侧AI和自动驾驶相关图像传感器 - **端侧AI**:恒玄科技一季报业绩超预期,智能手表手环业务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116%,出货量翻倍至4000万颗,占营收比例升至32%,毛利率达38.47%,同比提升5.54个百分点,凭借技术优势拓展市场;瑞芯微24年报和一季报优异,产品结构分散、客户众多、应用平台化,汽车电子领域智能座舱芯片已量产车型超十余款,有超20款定点项目,在机器视觉及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5] - **自动驾驶相关图像传感器**:斯特威一季报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翻倍,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拓展新产品线,高端旗舰手机芯片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智能手机芯片业务收入近33亿元,同比增长269%,全球手机CIS市场出货量份额排名第五,占比11.2%[5][6] 光通信领域 - **2025年一季度景气度**:数通市场受AI驱动高速增长,海外头部厂商收入环比增速0 - 15%,高速率产品占比提升及泰国工厂产能良率增加驱动旭创、新易盛等公司毛利率达较高水平,国内数通市场景气度高,与海外AI需求预期变化形成剪刀差[1][12][13] - **阿尔法机遇**:模块环节和上游光器件产业链环节值得关注,源杰科技70毫瓦CW光源持续放量,综合毛利率显著改善;世家光子凭借新客户储备及相关产品在AI需求下受益,一季度业绩大超市场预期[15] 电信设备行业 - **面临的特点和挑战**:2025年一季度传统电信设备企业面临成长性压力,24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同比下降9.7%,25年预计进一步下降9.1%至不到2900亿元,投资重心向算力网络侧倾斜;中兴通讯等头部企业严格执行控费主义,一季度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合计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各厂商积极寻求新兴机遇对冲传统业务压力,如中兴通讯政企业务营收同比倍增,占收入比重首次超20%[16] 消费电子板块 - **2024年表现**:整体恢复较好,收入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6%,得益于手机行业补库存、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及新业务拓展,但存储价格上涨导致终端毛利率下滑;光学板块丘钛、高伟、瑞声和舜宇光学利润增速超100%,水晶和兰特利润增速超20%;传音和小米收入双位数增长,小米MIUI增速显著;中下游尤其是终端和ODM环节利润率下降,供应链盈利能力回到正常状态,果链三大龙头公司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结构件和外观件公司增速基本符合行业增长,东山和鹏鼎利润增速较差,ODM环节龙旗和华勤收入增长但毛利率下降[22][23][26] - **2025年一季度表现**:部分已披露业绩公司如水晶兰特和永新光学盈利能力继续改善,收入和利润增长亮眼;港股相关公司未披露一季报,但行业趋势向好;一季度手机市场整体平淡,同比增速约1%,苹果和小米增长明显,小米重返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名;国内市场占比大的公司表现优于海外占比大的公司,果链公司销售数据良好;终端毛利率可能稳住甚至略有增长,零部件景气度更佳,国宾阵营优于安卓阵营[27][29] 通信模组和物联网模组 - **通信模组**:2025年一季度维持回暖复苏趋势,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长10%,中国市场增速21%,细分场景如POS机、汽车应用增长突出,一季度中国蜂窝物联网用户增加7200多万户,总数达27.28亿户,美格智能单季收入接近10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端增速超600%[18] - **物联网模组**:2025年有望延续2024年温和复苏状态,增量估值可能受益于AI端侧持续发展,那怡远一季度收入实现31.5%正增长,预计达52亿元,利润同比增长预计超260%,达2亿元[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修复**:扬杰科技、时代电气跌至20倍以下PE水平,存货及竞争格局较过去两年改善,值得关注估值修复可能性[7] - **手机业务**:公司在高阶旗舰主摄等摄像头应用导入国内知名客户,旗舰手机产品营收占比超50%,2025年关注旗舰芯片拓展导入及5000万像素高端型号产品量价趋势,2024年智能手机高端化市场获认可,2025年有望通过产品组合实现市场份额增长[8] - **安防业务**:2024年实现显著增长,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收入达21.5亿元,同比增长28.6%,在双目、多目方案中保持竞争力,在机器视觉相关泛安防领域持续增长[9] - **自动驾驶领域**:带来硬件增量,摄像头是主要部分,公司具备车规级汽车CIS产品能力,已在多家客户量产,2024年收入约5.3亿元,同比增长近80%,下游客户拓展和产品布局取得进展,积极拓展从环视到ADAS相关产品布局[10] - **韦尔股份汽车业务**:2025年重点关注汽车CIS业务,2024年汽车市场利润贡献明显,有望成公司第一大产品,过去在汽车环视摄像头模组芯片市场占主导地位,一季度可能有更多ADAS出货,在国内外市场有不错份额,未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11] - **国内外头部算力白马标的投资机会**:短期有反弹机会,中期关注关税和海外市场云资本开支预期,AI产业对云端硬件需求有正向牵引力,可能从反弹转变为反转投资机遇[14] - **有线设备领域**: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表现不俗,寻求新能源等行业市场新机遇,中天科技截至4月底海洋风电项目订单达134亿元,较去年8月底净增11亿元,2025年海工收入随订单交付释放,有望改善综合毛利率[17] - **关税影响**:对通信设备板块影响较轻微,大部分公司有内循环基础,出海型光通信龙头企业通过泰国转产覆盖美国需求;对消费电子板块影响较大,尤其是果链公司,短期对A股上市公司业绩无直接影响,长期中国企业全球产能布局有助于抵御风险,关税政策波动大但预期有所缓解[20][28]
亮马组合|抓住交易机会,布局核心资产 (202504)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31 08:06
亮马组合更新 - 本期更新中信证券2025年4月金股组合 组合基于策略聚焦观点和行业研究精选推荐 遴选出的月度金股组合 [1][2] - 配置上建议从科技点火 供给侧反内卷 内续补短板角度 关注产业逻辑清晰的几大方向 包括国产算力 端侧AI 创新药 新能源 可选消费等 [1] - 也在红利 制造等方向选择了部分优质标的 以实现组合配置多元化 [1] 板块配置策略 - 关键时点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 包括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加征方式和范围的明朗 [3] - 从风险落地后的进攻方向上看 经过3月大幅调整且持续有催化的科技主题 因其弱宏观关联和强产业催化 预计会成为4-5月占优方向 [3] - 资金面角度 增量资金或来自前期高切低回补 仓位回补及部分追逐港股的趋势资金回流 [3]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领域建议延续端侧AI+国产算力的主线配置 特别是二季度迎密集新品发布催化的端侧AI 有望成为新一轮行情的主线 [3] - 医药领域关注政策持续鼓励带来的价值重估机会 [3] - 消费领域关注自下而上结构性机会 [3] - 也建议关注新能源(储能 逆变器)等相对滞涨品种 [3]
策略聚焦|两个关键时点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3 16:25
文章核心观点 - 年内有两个关键时点,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有交易性机会,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后有配置性机会,配置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 [1] 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或出现新一轮主题交易性机会 - 4月初外部风险集中落地,科技主题因弱宏观、强预期特性,是4月风险落地后最适合的交易机会 [3] - 端侧AI是最可能带动行情的方向,后续产品推陈出新或提振市场预期,二季度关注字节跳动、小米、Rokid相关大会带来的交易机会 [4] - 资金或来自前期高切低回补、仓位回补以及部分追逐港股的趋势资金回流,A股“高切低”和减仓持续4周,港股科技巨头估值优势不再,南下资金流入减弱 [5] 年中有望迎来中美周期同频带来核心资产配置性机会 - 足够大的外部压力才能催生超预期的内需刺激,复盘2013年以来政策阶段,外部压力加大时会催生总量刺激 [7] - 年中美国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出现2013年以来第四次总量型政策刺激,7月政治局会议有望出台相关政策 [8] - 中美经济、政策周期有望迎来2021年以来首次同步,共振上行周期将带来核心资产战略性配置机会,市场将迎来风格切换 [8][9] 配置上继续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 - 科技领域关注国产算力、端侧AI等,端侧AI可能成带动行情主线方向 [11] - 关注新能源等相对滞涨品种,结合短期政策预期催化 [11] - 供给端出清领域关注铝、钢铁和面板,消费领域关注线下新零售 [11] - 从一季报潜在超预期视角,关注风电零部件等细分环节 [11]